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苏州木渎古城2014-2015年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一)

发布时间:2016-01-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唐锦琼 张铁军 赵东
  苏州木渎古城2014-2015年的考古工作围绕着合丰小城及周边地区展开。通过对小城东墙所在的D152、D154,及城周边的D153和D173等土墩及附近进行的工作,对合丰小城城墙(及城壕)的时代、走向,城址的延续使用,土墩的形成过程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以往对小城北侧城墙D137的发掘中,发现城墙基槽内为一层夹杂白石子的黑褐色堆积。相同的堆积在D152和D154处亦有发现,表明城墙一直延伸过来。城墙呈条状分布,西侧起自D152西侧,向东延伸到D152,呈西北—东南走向,在D152中部拐向东南方向,与东南侧约30米的D154段城墙相望。此段城墙总长约95米,宽约15米。东侧城墙顺D154向南延伸,南北长约130米,宽约15米。这层堆积质地较硬,略纯净,经解剖未见有夯窝等痕迹,判断为堆筑形成。在D152段城墙外侧发现有平行分布的城壕。城壕呈沟状,宽约8-14米,平均宽度约在10米左右。城壕深约1米左右。城壕与城墙相距约2-6米,宽度不甚一致。在D154外侧也发现有城壕,残宽在16米左右。城壕与城墙间距约有1.8米。在城壕被废弃后,此处又先后出现两条较小的沟状堆积,表明城壕废弃后,此处仍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


工地全景
 
  在D152西北侧平地上的城墙堆积一直延续,未有中断。同时外侧的城壕也没有发现明显中断,或者宽度上的变化。因此,原先推测的进出小城的通道予以排除。
 
  工作中,发现M80、M81、M97、M52等多座东周时期墓葬打破城墙堆积,其中M80的时代约在春秋早期。结合以往的发掘收获,推断合丰小城的始建年代约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
 
  M80和M81开口在第⑥层黄色花土堆积下。这层堆积主要分布在D152东南侧,质地坚硬,呈条状分布,总体走向与下方城墙走向一致,仅南侧稍有偏离。该层堆积是否与城墙相关,是否为后期对增益,及其时代等还需进一步工作确认。


D152土墩的形成过程
     
  在东周-汉代,D152东南侧又经过加高(第④、第⑤层堆积),形成一个椭圆形土墩,作为墓地使用,发现汉墓41座。在D154上清理汉墓16座。这些墓葬的时代从西汉早期延续到西汉晚期。墓葬有成对并穴合葬。墓葬方向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等,多为东西向墓葬打破南北向墓葬,或是反映了时代的差别。墓内陶器基本组合为“壶、罐”,并多成对放置,并有在棺内单独随葬小陶壶的独特现象。这些汉墓的发掘为推断城址的延续使用和最终废弃的时代提供了资料。
  
  在D173西北侧的发掘,未发现明确的水道遗迹,由此认为合丰小城与外界相通的水系并未经过此处。


D152汉墓及土墩
 
  通过2014-2015年的工作,结合木渎古城内各处地点的发掘,多方面增进了对木渎古城的总体认识,认识到城址有着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春秋晚期木渎古城出现前,此处已有相当等级的人群存在,是木渎古城在此出现的物质基础。此后,春秋晚期出现一座大型城址。对合丰小城城墙的增益是否即发生在这一时期?在战国时期,对城址有所补充沿用,如新出现了千年寺小城。在小城城墙发现的大批汉墓,表明城墙的最终废弃时代约在西汉时期,同时大量汉代遗存的出现表明此处在西汉时期仍较为繁荣,人口密集。


工地现场测绘


器物三维扫描
 
  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展开多学科合作,与苏州科技大学合作,对工地展开无人机拍摄、测绘,对重要遗迹现象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提取数据,同时开展可移动文物逆向工程的尝试,并取得积极效果。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领  队:唐锦琼 
  参加人员:唐锦琼、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照根、张铁军、牛煜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赵东升、张志清、刘松、张瑶光、雷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刘敬微(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秦超超(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
       高振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郭明珠、左金飞、彭淮波、侯小平、侯文明、吴瑞平等(技师)
  执笔:唐锦琼 张铁军 赵东升 牛煜龙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系列报道

苏州木渎古城2014-2015年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一)

发布时间:2016-01-15

  苏州木渎古城2014-2015年的考古工作围绕着合丰小城及周边地区展开。通过对小城东墙所在的D152、D154,及城周边的D153和D173等土墩及附近进行的工作,对合丰小城城墙(及城壕)的时代、走向,城址的延续使用,土墩的形成过程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以往对小城北侧城墙D137的发掘中,发现城墙基槽内为一层夹杂白石子的黑褐色堆积。相同的堆积在D152和D154处亦有发现,表明城墙一直延伸过来。城墙呈条状分布,西侧起自D152西侧,向东延伸到D152,呈西北—东南走向,在D152中部拐向东南方向,与东南侧约30米的D154段城墙相望。此段城墙总长约95米,宽约15米。东侧城墙顺D154向南延伸,南北长约130米,宽约15米。这层堆积质地较硬,略纯净,经解剖未见有夯窝等痕迹,判断为堆筑形成。在D152段城墙外侧发现有平行分布的城壕。城壕呈沟状,宽约8-14米,平均宽度约在10米左右。城壕深约1米左右。城壕与城墙相距约2-6米,宽度不甚一致。在D154外侧也发现有城壕,残宽在16米左右。城壕与城墙间距约有1.8米。在城壕被废弃后,此处又先后出现两条较小的沟状堆积,表明城壕废弃后,此处仍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


工地全景
 
  在D152西北侧平地上的城墙堆积一直延续,未有中断。同时外侧的城壕也没有发现明显中断,或者宽度上的变化。因此,原先推测的进出小城的通道予以排除。
 
  工作中,发现M80、M81、M97、M52等多座东周时期墓葬打破城墙堆积,其中M80的时代约在春秋早期。结合以往的发掘收获,推断合丰小城的始建年代约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
 
  M80和M81开口在第⑥层黄色花土堆积下。这层堆积主要分布在D152东南侧,质地坚硬,呈条状分布,总体走向与下方城墙走向一致,仅南侧稍有偏离。该层堆积是否与城墙相关,是否为后期对增益,及其时代等还需进一步工作确认。


D152土墩的形成过程
     
  在东周-汉代,D152东南侧又经过加高(第④、第⑤层堆积),形成一个椭圆形土墩,作为墓地使用,发现汉墓41座。在D154上清理汉墓16座。这些墓葬的时代从西汉早期延续到西汉晚期。墓葬有成对并穴合葬。墓葬方向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等,多为东西向墓葬打破南北向墓葬,或是反映了时代的差别。墓内陶器基本组合为“壶、罐”,并多成对放置,并有在棺内单独随葬小陶壶的独特现象。这些汉墓的发掘为推断城址的延续使用和最终废弃的时代提供了资料。
  
  在D173西北侧的发掘,未发现明确的水道遗迹,由此认为合丰小城与外界相通的水系并未经过此处。


D152汉墓及土墩
 
  通过2014-2015年的工作,结合木渎古城内各处地点的发掘,多方面增进了对木渎古城的总体认识,认识到城址有着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春秋晚期木渎古城出现前,此处已有相当等级的人群存在,是木渎古城在此出现的物质基础。此后,春秋晚期出现一座大型城址。对合丰小城城墙的增益是否即发生在这一时期?在战国时期,对城址有所补充沿用,如新出现了千年寺小城。在小城城墙发现的大批汉墓,表明城墙的最终废弃时代约在西汉时期,同时大量汉代遗存的出现表明此处在西汉时期仍较为繁荣,人口密集。


工地现场测绘


器物三维扫描
 
  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展开多学科合作,与苏州科技大学合作,对工地展开无人机拍摄、测绘,对重要遗迹现象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提取数据,同时开展可移动文物逆向工程的尝试,并取得积极效果。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领  队:唐锦琼 
  参加人员:唐锦琼、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照根、张铁军、牛煜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赵东升、张志清、刘松、张瑶光、雷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刘敬微(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秦超超(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
       高振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郭明珠、左金飞、彭淮波、侯小平、侯文明、吴瑞平等(技师)
  执笔:唐锦琼 张铁军 赵东升 牛煜龙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作者:唐锦琼 张铁军 赵东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