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三)

发布时间:2016-01-1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朱岩石 等
  一、工作概况
 
  2015年8月31日到10月24日,按照我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亚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
 
  此次发掘即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国内都市遗址考古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结合中亚城址堆积、保存的自身特点,开展了系统勘探、重点试掘的考古工作,以期不断积累并把握明铁佩古城的形制、布局、沿革等信息资料。进而可以该城址发掘与研究为基点,全面开展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古代城市文明进程研究。


明铁佩遗址 2015 年遗址区(上为南)


探沟 T14 南壁剖面拼合图(北—南)
 
  2015年度我们在明铁佩古城先后对9个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勘探面积约40000平方米;结合勘探收获和认识,有选择的在5个地点进行局部的发掘。此外,结合勘探和发掘的收获,通过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一些与环境有关的遗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城址的选址、城址所处的环境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二、主要收获
 
  1、城内道路系统的初步确认
 
  在此之前,有关明铁佩城址城内布局的认识仅限于城内地面上尚残存的两处大型夯土台基的存在。通过今年大面积的系统勘探,在城内发现了大致呈“T”字形的两条道路,初步建立起了城内道路的框架。其中东西向的道路西起“西门”,向东延伸到一号台基西侧与南北向的道路相连。南北向的道路位于城址内南侧略偏西处,保存较好。该道路向南延伸至城址南墙附近。此外,在城内南部中心靠近南城墙处另发现一条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的道路,其可能与南北向道路的南端相连。发现的道路一般距地表约1.2—1.5米深见,宽约10—15米不等,局部路面保存较好。虽然目前发现的道路尚未构成较为完整的城市道路网络,但道路系统的发现,无疑对于全面把握城址的布局结构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T15 内遗迹分布(北—南)


探沟 T15 内瓮 2(南—北)


探沟 T17(北—南)
 
  2、城内文化层堆积特征
 
  在城内的勘探除了对道路等线性遗迹的追索和卡探外,还对城内的地层堆积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道路一般埋深1.5米左右,由此可建立起城址的使用时期的古地面,这也大致为判明城内堆积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参考点。在对道路的勘探中,在道路两侧发现局部在距地表3米左右的深度,仍有文化层的分布。对南城墙的试掘的1米宽探沟内,在城墙内侧南北约6米长的区域内,发现了4个保存完好的大瓮。大瓮口径约0.5米,已解剖的1号瓮深1.4米,保存基本完好。如此密集分布的大瓮,保存又相当完好,显示该区域内有重要的遗迹分布。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城内的遗迹分布和形制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西南角发掘场景(上为北)
 
  3、与城址有关的自然环境的探究和认识
 
  明铁配城址地处费尔干纳盆地的南缘,城址的选址于城址所处的古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今年考古工作的一项收获。勘探和试掘的资料表明,城内的堆积多以见水成堆积,局部可见较为典型的红胶泥和淤沙层,结合相关的发现推测,城址从始建到使用直至废弃,大致经历了一个地下水位跌—涨—跌的一个过程。从城址所处位置看,其正好位于锡尔河南侧两条支流从阿莱山冲积出的冲积扇的最大缘外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两条河流泛滥可能对城址产生的影响,而城址平面大致呈平行四边形,其东墙、西墙的走向也大致与冲积扇的外缘大致平行。由此可见,该城址的选址经过慎重考量,良好地利用了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这些发现,大大丰富了对城址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费尔干纳盆地古代城址的发展和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浮选场景 


高空拍摄场景
 
  三、工作意义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文化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与中国空间距离最近的区域,对该地区古代文化,尤其是城市文明进程的研究,中国学者占有古典文献可以参考的优势。同时,以明铁配城址的发掘为中心,深入开展费尔干纳地区古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必将极大的推动对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中亚考古队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将加大在明铁配城址本体以及周边古城址的调查、测绘和研究,做出中国考古学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独特、积极的贡献。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亚考古队
  领  队:朱岩石
  参加人员:刘涛、艾力江、何岁利、王存金、付合庆、王志军、王向阳、李振远、赵岩
  执  笔:朱岩石、艾力江、何岁利、刘涛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系列报道

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三)

发布时间:2016-01-18

  一、工作概况
 
  2015年8月31日到10月24日,按照我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亚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
 
  此次发掘即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国内都市遗址考古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结合中亚城址堆积、保存的自身特点,开展了系统勘探、重点试掘的考古工作,以期不断积累并把握明铁佩古城的形制、布局、沿革等信息资料。进而可以该城址发掘与研究为基点,全面开展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古代城市文明进程研究。


明铁佩遗址 2015 年遗址区(上为南)


探沟 T14 南壁剖面拼合图(北—南)
 
  2015年度我们在明铁佩古城先后对9个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勘探面积约40000平方米;结合勘探收获和认识,有选择的在5个地点进行局部的发掘。此外,结合勘探和发掘的收获,通过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一些与环境有关的遗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城址的选址、城址所处的环境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二、主要收获
 
  1、城内道路系统的初步确认
 
  在此之前,有关明铁佩城址城内布局的认识仅限于城内地面上尚残存的两处大型夯土台基的存在。通过今年大面积的系统勘探,在城内发现了大致呈“T”字形的两条道路,初步建立起了城内道路的框架。其中东西向的道路西起“西门”,向东延伸到一号台基西侧与南北向的道路相连。南北向的道路位于城址内南侧略偏西处,保存较好。该道路向南延伸至城址南墙附近。此外,在城内南部中心靠近南城墙处另发现一条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的道路,其可能与南北向道路的南端相连。发现的道路一般距地表约1.2—1.5米深见,宽约10—15米不等,局部路面保存较好。虽然目前发现的道路尚未构成较为完整的城市道路网络,但道路系统的发现,无疑对于全面把握城址的布局结构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T15 内遗迹分布(北—南)


探沟 T15 内瓮 2(南—北)


探沟 T17(北—南)
 
  2、城内文化层堆积特征
 
  在城内的勘探除了对道路等线性遗迹的追索和卡探外,还对城内的地层堆积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道路一般埋深1.5米左右,由此可建立起城址的使用时期的古地面,这也大致为判明城内堆积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参考点。在对道路的勘探中,在道路两侧发现局部在距地表3米左右的深度,仍有文化层的分布。对南城墙的试掘的1米宽探沟内,在城墙内侧南北约6米长的区域内,发现了4个保存完好的大瓮。大瓮口径约0.5米,已解剖的1号瓮深1.4米,保存基本完好。如此密集分布的大瓮,保存又相当完好,显示该区域内有重要的遗迹分布。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城内的遗迹分布和形制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西南角发掘场景(上为北)
 
  3、与城址有关的自然环境的探究和认识
 
  明铁配城址地处费尔干纳盆地的南缘,城址的选址于城址所处的古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今年考古工作的一项收获。勘探和试掘的资料表明,城内的堆积多以见水成堆积,局部可见较为典型的红胶泥和淤沙层,结合相关的发现推测,城址从始建到使用直至废弃,大致经历了一个地下水位跌—涨—跌的一个过程。从城址所处位置看,其正好位于锡尔河南侧两条支流从阿莱山冲积出的冲积扇的最大缘外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两条河流泛滥可能对城址产生的影响,而城址平面大致呈平行四边形,其东墙、西墙的走向也大致与冲积扇的外缘大致平行。由此可见,该城址的选址经过慎重考量,良好地利用了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这些发现,大大丰富了对城址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费尔干纳盆地古代城址的发展和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浮选场景 


高空拍摄场景
 
  三、工作意义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文化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与中国空间距离最近的区域,对该地区古代文化,尤其是城市文明进程的研究,中国学者占有古典文献可以参考的优势。同时,以明铁配城址的发掘为中心,深入开展费尔干纳地区古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必将极大的推动对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中亚考古队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将加大在明铁配城址本体以及周边古城址的调查、测绘和研究,做出中国考古学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独特、积极的贡献。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亚考古队
  领  队:朱岩石
  参加人员:刘涛、艾力江、何岁利、王存金、付合庆、王志军、王向阳、李振远、赵岩
  执  笔:朱岩石、艾力江、何岁利、刘涛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作者:朱岩石 等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