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2016-05-10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网站作者: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11日揭晓。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0张,收到有效选票186张。根据投票结果,排名前25项入围2015年度终评。其中,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179票,第25名的得票数为84票。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浙江、湖北各有三项入围终评,陕西、河南各有两项。
从入围终评的这25个项目看,情况和往年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史前考古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入围的项目中,旧石器时代考古有两项,与去年持平,新石器时代考古占据6项,这是以往历届所罕见的。先秦考古项目的数量也有较大提升,二者加起来占据了入围项目的近三分之二。
其次,很多项目都是在早年发现、以往做过多次发掘、名气很高的“老牌”遗址上的主动发掘和调查工作,如广富林遗址、盘龙城遗址、三星堆遗址、周原遗址、铜绿山遗址、汉魏洛阳城、金上京、南宋临安城等,而偶然发现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墓葬比例降低。
再次,地域更加均衡,入围终评的省份更多。近年非常火热的古代少数民族边疆考古发现仍占有一席之地,整体呈现一种趋稳的状态。
今年入围的终评项目充分反映了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越来越以学术研究为出发点,课题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长期细致耕耘取得的收获与突破。其中有为了配合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而做的主动性发掘,如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广西桂林靖江王陵遗址等;贵州遵义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的发掘则是配合海龙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浙江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的调查与勘探都是项目主持单位2011-2015考古工作规划的成果;浙江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调查和发掘是在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后,将研究视野推向良渚古城整体及周边,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子课题成果;陕西宝鸡周原的发掘则是为了了解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探索都邑性遗址发掘的新方法;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是在偶然发现和随之的抢救性发掘后,进行以学术为导向的主动性发掘,而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在抢救性发掘的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将研究对象从海昏侯墓扩展到整个海昏侯国。
从前几年的古代手工业考古成果迭出,到最近两三年边疆考古和“土司考古”热,以及今年在沉寂数年后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集体“雄起”,这种此起彼伏的态势,是中国田野考古在时代、地域、研究领域向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的表现,是越来越多从学术研究出发,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经过长期攻关所得成果的集中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的考古工作出现了几个大众瞩目的新闻亮点。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是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和辽宁“丹东一号”沉船确认为甲午海战的“致远号”。
本届终评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25项入围项目将向终评评委会和社会公众进行成果介绍和演示。详情请关注中国文物信息网(http://www.ccrnews.com.cn)“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具体通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
1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2 安徽东至华龙洞旧石器遗址
3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
4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5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6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7 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
8 山东定陶十里铺北遗址
9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10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11 新疆和硕红山墓群
12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3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14 浙江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
15 河南伊川徐阳春秋墓地
16 湖北荆州刘家台墓地与夏家台墓地
17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18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19 内蒙古多伦小王力沟辽墓
20 黑龙江阿城金上京皇城西建筑址
21 吉林安图宝马城址
22 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址
23 广西桂林靖江王陵
24 贵州遵义团溪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
25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请各入围终评项目发掘单位向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提供如下资料:
1. 1500字以内的遗址情况介绍,精选15~20张图片,用于制作会议资料册。
2. 500字以内的发现简介,用于特刊及社会媒体等宣传报道。
3. 请认真核实并确定项目名称、发掘单位(含合作发掘单位)、领队和汇报人名单及联系方式,后续新闻发布、宣传报道及荣誉证书等将以此为准。
以上三项内容请于3月22日前提交至评选活动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中国文物报社
邮编:100007
邮箱:kaogufaxian@vip.sina.com
联系人:李 政 李珍萍 贾昌明
电话:(010)84078838转8031、8065、8038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