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发布时间:2016-05-1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局部)
 
桥山遗址堆积情况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器
 
莲子湾遗址出土双肩石器
 
  自2012年3月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后发掘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三处史前遗址,并对万宁、陵水至三亚三市(县)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现了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史前遗址,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根据上述英墩、莲子湾、桥山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特征,可初步建立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发展框架,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坝南部,东距海岸线约280米,西濒铁炉港。沙堤以西有大片低地,原应系潟湖,后干涸成陆。因疏通河道及修路,对遗址略有破坏。遗址现存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英墩遗址存在丰厚的贝壳堆积,且出土遗物丰富,在海南岛乃至华南地区极为罕见。遗址堆积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堆积出土夹粗砂的平底盘形釜以及夹细砂的罐、钵、杯等遗物。其中平底盘形釜器形硕大,制作粗犷,敞口,浅腹,平底,口径一般在40厘米左右,最大者可达44厘米,系英墩遗存的典型器物,亦为海南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此类器物器表多有烟熏痕迹,其功能应系用作炊具。另外尚出土有双肩石器和骨器等。晚期堆积出土磨光红衣陶片,陶质较硬,火候较高,制作精美,打磨精致,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与陵水莲子湾遗址及桥山遗址第3层出土器物相近。
 
  莲子湾遗址位于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地处南湾岭和尖岭相夹的沙堤之上,沙堤以内有低地,原应为潟湖。遗址西南面向大海,东北可望六量岭,遗址东侧有淡水河流经。遗址出土遗物丰富,陶器分夹粗砂褐陶与磨光红、红褐、黄、白衣泥质陶两系。夹粗砂红褐陶胎甚厚,器型多为平底盘形釜;磨光泥质陶胎较薄,器型有折沿罐、卷沿罐、尊、钵、碗等。出大量双肩石器。另外,也有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发现。莲子湾遗址遗物与英墩遗址晚期及桥山遗址第3层所出遗物相当。
 
  桥山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北距三才镇港演行政村大港自然村约1公里,地处桐栖港的西北岸,遗址西部有淡水河流经,系一处潟湖沿岸的沙丘遗址。遗址所在沙丘被田间小路及冲沟分为东、西两部分(I、II两区),东部主要种植芒果树(I区),西部主要种植西瓜(II区),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遗址堆积可分为3层。其中,第一层为现代耕土层;第2层为黄色沙土层,出土少量陶片;第3层层面为活动面,其上大面积密集分布陶器、石器等遗物;第3层系文化层,黄褐色沙土,结构稍紧,出土陶器和石器;第4层及以下为生土。
 
  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编号“③S”)是一种独立的特殊堆积单位或埋藏景况,与第3层可明确区分。第3层层面遗物大面积紧密分布,最厚处达20~30厘米,彼此几无空隙,同时又相互层压,所出遗物以陶容器为主,偶见陶纺轮(网坠?)、石器等。常见有胎较厚的罐或罐形釜口沿,完整地置于第3层层面。常见钵形釜和带扭盖相互叠压而共出,这两种器物一般器壁较薄,因常年受地层覆盖而压平破碎,往往多层相叠于第3层层面。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疏松,火候较低,器型见釜、盘口罐、凹沿罐等,另出算珠形陶纺轮(网坠?)、梯形石斧、锛等。
 
  第3层层面文化遗物大面积密集分布的情况鲜见于其他地区,应是古人某种特殊活动的遗留,对探讨海南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3层出土磨光红衣陶片、夹粗砂红褐陶及双肩石器等遗物,与第3层层面所出遗物有所不同,应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但第3层所出遗物则与莲子湾遗址和英墩晚期所出遗物相近。
 
  发现墓葬1座(编号M1)。位于I区,开口于第2层下。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填土略呈灰黄色,夹杂灰白色细砂,土色较杂。墓内出有头骨残片和部分胫骨,保存状况较差。头朝西南,面向不详,直肢葬。未见随葬品出土,填土中出有细碎的夹砂红陶片,与第3层层面所出相同。M1四周环绕着八个柱洞,柱洞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柱洞填土为灰白色细砂,柱子所在的中心部分为灰黄色细砂,柱洞内未见文化遗物。推测柱洞与墓葬共生,墓葬之上原似应有建筑。
 
  以往,海南考古的基础相对薄弱,学界对海南史前遗存知之甚少。通过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英墩、莲子湾、桥山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表明,目前,以英墩遗址为支点或桥梁,可初步构建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基本的年代框架。英墩遗址的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史前文化遗存(即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第二,发现了陵水莲子湾文化遗存(英墩晚期文化遗存)晚于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的地层叠压关系。而在陵水桥山遗址则存在莲子湾文化遗存早于桥山文化遗存的明确的地层证据。如此就首次建立起“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
 
  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骨骸,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发布时间:2016-05-16

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局部)
 
桥山遗址堆积情况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器
 
莲子湾遗址出土双肩石器
 
  自2012年3月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后发掘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三处史前遗址,并对万宁、陵水至三亚三市(县)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现了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史前遗址,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根据上述英墩、莲子湾、桥山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特征,可初步建立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发展框架,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坝南部,东距海岸线约280米,西濒铁炉港。沙堤以西有大片低地,原应系潟湖,后干涸成陆。因疏通河道及修路,对遗址略有破坏。遗址现存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英墩遗址存在丰厚的贝壳堆积,且出土遗物丰富,在海南岛乃至华南地区极为罕见。遗址堆积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堆积出土夹粗砂的平底盘形釜以及夹细砂的罐、钵、杯等遗物。其中平底盘形釜器形硕大,制作粗犷,敞口,浅腹,平底,口径一般在40厘米左右,最大者可达44厘米,系英墩遗存的典型器物,亦为海南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此类器物器表多有烟熏痕迹,其功能应系用作炊具。另外尚出土有双肩石器和骨器等。晚期堆积出土磨光红衣陶片,陶质较硬,火候较高,制作精美,打磨精致,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与陵水莲子湾遗址及桥山遗址第3层出土器物相近。
 
  莲子湾遗址位于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地处南湾岭和尖岭相夹的沙堤之上,沙堤以内有低地,原应为潟湖。遗址西南面向大海,东北可望六量岭,遗址东侧有淡水河流经。遗址出土遗物丰富,陶器分夹粗砂褐陶与磨光红、红褐、黄、白衣泥质陶两系。夹粗砂红褐陶胎甚厚,器型多为平底盘形釜;磨光泥质陶胎较薄,器型有折沿罐、卷沿罐、尊、钵、碗等。出大量双肩石器。另外,也有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发现。莲子湾遗址遗物与英墩遗址晚期及桥山遗址第3层所出遗物相当。
 
  桥山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北距三才镇港演行政村大港自然村约1公里,地处桐栖港的西北岸,遗址西部有淡水河流经,系一处潟湖沿岸的沙丘遗址。遗址所在沙丘被田间小路及冲沟分为东、西两部分(I、II两区),东部主要种植芒果树(I区),西部主要种植西瓜(II区),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遗址堆积可分为3层。其中,第一层为现代耕土层;第2层为黄色沙土层,出土少量陶片;第3层层面为活动面,其上大面积密集分布陶器、石器等遗物;第3层系文化层,黄褐色沙土,结构稍紧,出土陶器和石器;第4层及以下为生土。
 
  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编号“③S”)是一种独立的特殊堆积单位或埋藏景况,与第3层可明确区分。第3层层面遗物大面积紧密分布,最厚处达20~30厘米,彼此几无空隙,同时又相互层压,所出遗物以陶容器为主,偶见陶纺轮(网坠?)、石器等。常见有胎较厚的罐或罐形釜口沿,完整地置于第3层层面。常见钵形釜和带扭盖相互叠压而共出,这两种器物一般器壁较薄,因常年受地层覆盖而压平破碎,往往多层相叠于第3层层面。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疏松,火候较低,器型见釜、盘口罐、凹沿罐等,另出算珠形陶纺轮(网坠?)、梯形石斧、锛等。
 
  第3层层面文化遗物大面积密集分布的情况鲜见于其他地区,应是古人某种特殊活动的遗留,对探讨海南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3层出土磨光红衣陶片、夹粗砂红褐陶及双肩石器等遗物,与第3层层面所出遗物有所不同,应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但第3层所出遗物则与莲子湾遗址和英墩晚期所出遗物相近。
 
  发现墓葬1座(编号M1)。位于I区,开口于第2层下。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填土略呈灰黄色,夹杂灰白色细砂,土色较杂。墓内出有头骨残片和部分胫骨,保存状况较差。头朝西南,面向不详,直肢葬。未见随葬品出土,填土中出有细碎的夹砂红陶片,与第3层层面所出相同。M1四周环绕着八个柱洞,柱洞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柱洞填土为灰白色细砂,柱子所在的中心部分为灰黄色细砂,柱洞内未见文化遗物。推测柱洞与墓葬共生,墓葬之上原似应有建筑。
 
  以往,海南考古的基础相对薄弱,学界对海南史前遗存知之甚少。通过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英墩、莲子湾、桥山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表明,目前,以英墩遗址为支点或桥梁,可初步构建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基本的年代框架。英墩遗址的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史前文化遗存(即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第二,发现了陵水莲子湾文化遗存(英墩晚期文化遗存)晚于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的地层叠压关系。而在陵水桥山遗址则存在莲子湾文化遗存早于桥山文化遗存的明确的地层证据。如此就首次建立起“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
 
  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骨骸,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