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发布时间:2016-05-1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岩阴山脚遗址南区部分遗迹分布图
 
四方塘遗址冶炼场
 
M1(北-南)
 
M1出土玉器
 
M5出土器物
 
  大冶铜绿山是中国著名的古铜矿冶遗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铜绿山Ⅶ号矿体 (亦称大岩阴山)发现的古代采矿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先后清理了5处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采矿遗迹(编号1~5号点采矿遗址),并在1号采矿遗址上建成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为配合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古铜矿冶遗址新陈列馆选址,自2011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组建了“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队”,重点对Ⅶ号矿体规划动土的230亩地区进行调查勘探及抢救发掘,先后发现和获准发掘了岩阴山脚遗址、四方塘遗址及其墓葬区,取得重大收获。
 
  2012年在岩阴山脚遗址揭露出春秋时期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各1处、矿工脚印35枚;此后,在四方塘遗址先后发掘出2处冶铜场等遗迹,出土了大批矿冶遗物。这些遗迹完善了该地同时期铜矿采冶的生产链条,同时,洗矿尾矿堆积场、矿工脚印均为铜绿山矿冶遗址考古中的首次发现。
 
  最为重要的收获是,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四方塘遗址东部岗地发现发掘了一墓葬区。根据墓葬区位置、墓葬布局和年代、随葬品等因素分析发现,该墓葬区墓葬(近代墓除外)可能是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密切相关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墓葬。这是铜绿山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直接相关的墓地,其意义重大。
 
  四方塘遗址位于铜绿山Ⅶ号矿体的北麓,南边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北围墙连接,遗址面积15000多平方米。墓葬区坐落在遗址东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当地称对面梁),其南北长约150、东西宽20~50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
 
  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275平方米,发现墓葬135座,除因高压电线杆占压的3座墓葬未发掘外,实际清理墓葬132座。其中,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     11座,共出土两周时期铜、陶、玉、铜铁矿石、石等质地文物170余件(套)。由于近现代对墓葬区进行削山改田,部分墓葬局部遭到损毁,大多数仍保存较好。两周墓葬皆为长方形岩(土)坑竖穴墓,大小基本相近,均排列有序,极少打破关系,多数呈西北至东南或东西向,仅数座墓西南至东北向。91座墓葬有葬具,但皆已腐朽。人骨腐朽无存,仅有3座墓葬在棺室西部发现人牙,也由此推定墓主人头向可能与墓葬方向一致。121座墓葬中M34规模最大但为空墓,其余根据葬具分为两类,一类为有一椁一棺墓,规模稍大,共5座;一类为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的小型墓,共116座。全部墓葬中有37座带边龛,3座带头龛。63座墓葬出土随葬品,随葬品多放入壁龛或棺内,少数放置棺上北侧、或置于填土中,个别墓葬的棺内发现朱砂。随葬品多为日常用器,有36座墓葬随葬陶器,陶器以鬲、盂、豆为组合的5座,其他如鬲、豆、罐,或鬲、豆、缽,或鼎、鬲、豆,或铜鼎、陶盂、陶豆等组合的墓均只一座,多数墓随葬其中的2件或1件。有20座墓随葬青铜武器、工具或佩饰(器类有鼎、戈、铍、镞、斧、凿、削刀、刮刀、带钩等),多寡不一,多者达14件,少者1件。另外,有1座墓仅随葬玉器,有4座墓壁龛中随葬铁矿石,2座墓葬壁龛放置石砧或砺石。
 
  一椁一棺墓一般位于墓葬区地势较高阔地带,5座墓分别为 M1、34、73、76、78、88。M1是该类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坑北半部开凿于较硬的岩石层,南半部开凿于强分化岩土层。墓口略呈长方形,墓向302°。墓口长3.82、宽2.32米,墓底长3.38、宽1.86米,墓深2.42米。墓坑南壁中部凿挖一拱形壁龛,内部正置一件陶鬲。墓室可见一椁一棺朽痕,木椁盖上的四角各有1枚青铜抓钉,墓底发现两条垫木槽痕迹。人骨完全朽蚀无存,棺内西部发现玉玦2件(1件残)、玉璜1件。时代为春秋早期晚段。M88位于墓葬区南部,墓口略呈长方形,长2.98~3.16、宽1.82~1.92米,墓口至墓底深2.76~2.80米,墓向277°。棺底铺有一层朱砂,棺内随葬铜戈和铜凿各1件、铜刮刀2件、玉玦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早段。此外,M73随葬铜斧、铜削刀和铜带勾各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6随葬铜戈(附铜鐏)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8仅随葬一块大铁铜矿石。
 
  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墓,规模明显小于一椁一棺墓,为小型墓。按墓口大小又可细分为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两种。
 
  经统计,宽边长方形小型墓45座,其墓口长宽之比多为1︰2,多数有单棺,墓内有随葬品。如,M5位于墓葬区中部偏东,墓口呈长方形,长2.40~2.70、宽1.18~1.30、残深0.86~1.14米,墓向263°。单棺。棺东北靠近墓壁处放置随葬品,自西向东排列有陶折盘豆1件、铜鼎1件、带盖陶盂1件。铜鼎为墓葬区唯一出土的铜容器,说明墓主生前有一定地位。M96位于墓葬区南部山岗近顶端处,由于该墓修凿于坚硬的岩石上,修凿墓坑难度大,故墓坑两头宽、中间较窄,且墓壁及墓室底部修挖得不太规整。墓口东西长2.70米、宽0.94~1.04米,墓口距墓底残深0.80米。单棺。随葬品全部为青铜器,共14件,计有戈1、凿2、带钩2、铍1、镞4、环2、饰1、笄(锥)1件。该墓是目前墓葬区所见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墓葬,且为纯铜器墓,反映墓主生前地位较高。此外,这类小型墓中的M27、M32、M58、M98、M124等5座墓随葬了铜削刀,一般认为这种铜削刀是制作竹简的工具,或许这里铜矿的开采、选矿、冶炼等生产流程都有产量等记录,从而需要竹简等书写材料。此种墓中还有11座随葬了青铜兵器。M41紧邻M1的西南边,仅随葬玉饰8件。
 
  窄边长方形小型墓较多,达70座,主要分布于墓葬区东、西两边稍低的坡地上,墓口长宽之比为1︰2.5至1︰3.2之间。初步统计此种墓葬中,以有无葬具分,其中32座未见葬具,可见有无葬具各为半;以随葬品有无计,其中有56座无随葬品,占该种墓葬的绝大多数,有随葬品的也以出土陶器和矿石等为主。M49为单棺墓,墓口长2.40、宽0.80~ 0.90米,墓坑深0.80米。在墓坑南龛中随葬一块石砧,过去在铜绿山Ⅺ号矿体冶炼场发现的石砧往往与石锤相配,是用于矿石破碎整粒的一套石质工具,推测此石砧功用相同。此种墓葬中另有M3、M20、M57、M78等4座墓的壁龛中随葬铁铜共生矿石,少则1块、多达15小块。M54填土中随葬一块较大的孔雀石。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墓葬等级不高,规格较为接近,排列有序,方向基本一致,几无打破关系,说明墓葬区有别于东周时期家族墓地。墓葬主要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与铜绿山Ⅶ号矿体5处采矿遗址的主要年代接近。随葬品的种类有别,功能特征明显,出土的斧、凿类青铜工具和石砧等石质工具,以往在铜绿山矿冶遗址中有过发现,但一些日用陶器、玉器,特别是鼎、戈、铍、镞、刮刀、削刀和带钩等青铜器都为遗址区首次出土,尤其特别的是一些墓葬随葬铜铁矿石和孔雀石,这些都直指该墓葬区与铜绿山矿冶生产密不可分,而其地理位置进一步表明它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关系最为密切。从墓葬规模、葬俗、随葬品特征分析,墓地以当地流行的扬越文化为主,共存楚文化因素。窄边长方形小型墓的形制是典型的扬越文化特征,而一椁一棺墓、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形制规模、葬俗多近同于楚墓中的一般小型墓。随葬品中以日用陶器鬲、盂、豆组合稍多,这是春秋中晚期楚墓典型的陶器组合,但陶器上本地文化特征明显,如陶鬲以本地商周时期流行的刻槽足鬲为主。另外,墓葬位置和规格、随葬品种类和特征较明显反映了墓主生前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分工。一椁一棺墓、随葬青铜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都位于墓葬区较中心位置,随葬品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和玉器,说明这些墓葬规格明显高于其他墓葬,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者,而且存在分工的不同,比如随葬青铜兵器的可能与矿区安全保卫有关,随葬铜削刀的可能与矿区生产记录相关,等等。随葬陶器或无随葬品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主的级别均较低,铜铁矿石、孔雀石、加工矿石的石质工具等主要出于这些墓葬中,推测其墓主可能是矿冶生产底层技工或工人。
 
  铜绿山考古工作期间,还对铜绿山四方塘遗址以西3公里的草王嘴城址(亦称楚王城)及周围进行了一次调查,冀期了解该城址与铜绿山Ⅶ号矿体的关系。草王嘴城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地面尚存城墙、环壕及建筑台地等遗迹。在城址内采集有春秋至西汉的一批鬲、豆、壶、罐、盆、井圈等陶片及瓦片等。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发掘后,经对比两地器物,发现其中草王嘴城采集到的春秋时期的陶鬲、陶豆等残片与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陶器风格相同,或可说明草王嘴城址与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有一定的关联,其是否是铜绿山古代铜矿采冶生产管理中心,还需作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四方塘遗址及墓葬区发掘、研究和保护进行了多学科的合作。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对遗址出土炉渣进行抽样检测分析,得出炉渣含铜量平均为0.49%,这一数据说明了矿石中的铜在冶炼炉中得到了充分还原,其春秋时期炼铜技术已达到了近现代冶铜技术的水平,这无疑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墓葬出土的铜器采样,进行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认为这些铜器的原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山,这为铜绿山今后寻找铜器铸造作坊提供了资料支撑。本所体质人类学专家对3座墓葬遗存的人牙进行了年龄鉴定及DNA实验,检测出M9墓主年龄35~40岁、M27墓主年龄30岁,M73出土牙齿为一颗上颌右侧第二前臼齿齿冠,保存状况较差,仅能判定墓主为成年人。此外,环境学、地质学专家分别对墓葬区岩性、发掘区地层和墓坑采样进行检测鉴定和古环境分析,文保专家对发掘现场进行了保护处理。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是铜绿山近年来矿冶考古中最重要的发现,对其进行全面揭露所取得的重要收获结合铜绿山其他考古成果,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铜绿山四十一年来考古及中国矿冶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生产者的墓地。墓地文化属性与时代特征之明确、墓葬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的矿冶生产特性之显著,皆为中国矿冶考古的第一次。
 
  第二,墓葬区与近几年在同地段发现的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35枚矿工脚印、冶铜场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Ⅶ号矿体5处采矿遗址等,形成一个同时代的较为完整的铜矿采冶产业链,这为研究东周时期铜矿采冶技术流程和分布空间、生产规模等拓宽了新视野,也为推进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新馆展示设计及“申遗”工作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实例。
 
  第三,墓葬的位置规模、葬具和随葬品的差异性显现出墓主生前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分工。这批材料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乃至中国古代铜矿采冶生产中的人力分工和技术种类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四,墓葬区文化属性以本地扬越文化为主,但楚文化对其影响较明显,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逐突现,这为研究铜绿山古代铜矿采冶管理与生产者的族属以及楚国势力对该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新信息。
 
  第五,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四方塘遗址及墓葬区中出土的铜炉渣、青铜器分别进行成份检测和铅同位素示踪分析,所获成果对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地区和楚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提供了新依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发布时间:2016-05-16

岩阴山脚遗址南区部分遗迹分布图
 
四方塘遗址冶炼场
 
M1(北-南)
 
M1出土玉器
 
M5出土器物
 
  大冶铜绿山是中国著名的古铜矿冶遗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铜绿山Ⅶ号矿体 (亦称大岩阴山)发现的古代采矿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先后清理了5处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采矿遗迹(编号1~5号点采矿遗址),并在1号采矿遗址上建成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为配合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古铜矿冶遗址新陈列馆选址,自2011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组建了“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队”,重点对Ⅶ号矿体规划动土的230亩地区进行调查勘探及抢救发掘,先后发现和获准发掘了岩阴山脚遗址、四方塘遗址及其墓葬区,取得重大收获。
 
  2012年在岩阴山脚遗址揭露出春秋时期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各1处、矿工脚印35枚;此后,在四方塘遗址先后发掘出2处冶铜场等遗迹,出土了大批矿冶遗物。这些遗迹完善了该地同时期铜矿采冶的生产链条,同时,洗矿尾矿堆积场、矿工脚印均为铜绿山矿冶遗址考古中的首次发现。
 
  最为重要的收获是,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四方塘遗址东部岗地发现发掘了一墓葬区。根据墓葬区位置、墓葬布局和年代、随葬品等因素分析发现,该墓葬区墓葬(近代墓除外)可能是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密切相关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墓葬。这是铜绿山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直接相关的墓地,其意义重大。
 
  四方塘遗址位于铜绿山Ⅶ号矿体的北麓,南边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北围墙连接,遗址面积15000多平方米。墓葬区坐落在遗址东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当地称对面梁),其南北长约150、东西宽20~50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
 
  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275平方米,发现墓葬135座,除因高压电线杆占压的3座墓葬未发掘外,实际清理墓葬132座。其中,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     11座,共出土两周时期铜、陶、玉、铜铁矿石、石等质地文物170余件(套)。由于近现代对墓葬区进行削山改田,部分墓葬局部遭到损毁,大多数仍保存较好。两周墓葬皆为长方形岩(土)坑竖穴墓,大小基本相近,均排列有序,极少打破关系,多数呈西北至东南或东西向,仅数座墓西南至东北向。91座墓葬有葬具,但皆已腐朽。人骨腐朽无存,仅有3座墓葬在棺室西部发现人牙,也由此推定墓主人头向可能与墓葬方向一致。121座墓葬中M34规模最大但为空墓,其余根据葬具分为两类,一类为有一椁一棺墓,规模稍大,共5座;一类为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的小型墓,共116座。全部墓葬中有37座带边龛,3座带头龛。63座墓葬出土随葬品,随葬品多放入壁龛或棺内,少数放置棺上北侧、或置于填土中,个别墓葬的棺内发现朱砂。随葬品多为日常用器,有36座墓葬随葬陶器,陶器以鬲、盂、豆为组合的5座,其他如鬲、豆、罐,或鬲、豆、缽,或鼎、鬲、豆,或铜鼎、陶盂、陶豆等组合的墓均只一座,多数墓随葬其中的2件或1件。有20座墓随葬青铜武器、工具或佩饰(器类有鼎、戈、铍、镞、斧、凿、削刀、刮刀、带钩等),多寡不一,多者达14件,少者1件。另外,有1座墓仅随葬玉器,有4座墓壁龛中随葬铁矿石,2座墓葬壁龛放置石砧或砺石。
 
  一椁一棺墓一般位于墓葬区地势较高阔地带,5座墓分别为 M1、34、73、76、78、88。M1是该类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坑北半部开凿于较硬的岩石层,南半部开凿于强分化岩土层。墓口略呈长方形,墓向302°。墓口长3.82、宽2.32米,墓底长3.38、宽1.86米,墓深2.42米。墓坑南壁中部凿挖一拱形壁龛,内部正置一件陶鬲。墓室可见一椁一棺朽痕,木椁盖上的四角各有1枚青铜抓钉,墓底发现两条垫木槽痕迹。人骨完全朽蚀无存,棺内西部发现玉玦2件(1件残)、玉璜1件。时代为春秋早期晚段。M88位于墓葬区南部,墓口略呈长方形,长2.98~3.16、宽1.82~1.92米,墓口至墓底深2.76~2.80米,墓向277°。棺底铺有一层朱砂,棺内随葬铜戈和铜凿各1件、铜刮刀2件、玉玦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早段。此外,M73随葬铜斧、铜削刀和铜带勾各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6随葬铜戈(附铜鐏)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8仅随葬一块大铁铜矿石。
 
  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墓,规模明显小于一椁一棺墓,为小型墓。按墓口大小又可细分为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两种。
 
  经统计,宽边长方形小型墓45座,其墓口长宽之比多为1︰2,多数有单棺,墓内有随葬品。如,M5位于墓葬区中部偏东,墓口呈长方形,长2.40~2.70、宽1.18~1.30、残深0.86~1.14米,墓向263°。单棺。棺东北靠近墓壁处放置随葬品,自西向东排列有陶折盘豆1件、铜鼎1件、带盖陶盂1件。铜鼎为墓葬区唯一出土的铜容器,说明墓主生前有一定地位。M96位于墓葬区南部山岗近顶端处,由于该墓修凿于坚硬的岩石上,修凿墓坑难度大,故墓坑两头宽、中间较窄,且墓壁及墓室底部修挖得不太规整。墓口东西长2.70米、宽0.94~1.04米,墓口距墓底残深0.80米。单棺。随葬品全部为青铜器,共14件,计有戈1、凿2、带钩2、铍1、镞4、环2、饰1、笄(锥)1件。该墓是目前墓葬区所见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墓葬,且为纯铜器墓,反映墓主生前地位较高。此外,这类小型墓中的M27、M32、M58、M98、M124等5座墓随葬了铜削刀,一般认为这种铜削刀是制作竹简的工具,或许这里铜矿的开采、选矿、冶炼等生产流程都有产量等记录,从而需要竹简等书写材料。此种墓中还有11座随葬了青铜兵器。M41紧邻M1的西南边,仅随葬玉饰8件。
 
  窄边长方形小型墓较多,达70座,主要分布于墓葬区东、西两边稍低的坡地上,墓口长宽之比为1︰2.5至1︰3.2之间。初步统计此种墓葬中,以有无葬具分,其中32座未见葬具,可见有无葬具各为半;以随葬品有无计,其中有56座无随葬品,占该种墓葬的绝大多数,有随葬品的也以出土陶器和矿石等为主。M49为单棺墓,墓口长2.40、宽0.80~ 0.90米,墓坑深0.80米。在墓坑南龛中随葬一块石砧,过去在铜绿山Ⅺ号矿体冶炼场发现的石砧往往与石锤相配,是用于矿石破碎整粒的一套石质工具,推测此石砧功用相同。此种墓葬中另有M3、M20、M57、M78等4座墓的壁龛中随葬铁铜共生矿石,少则1块、多达15小块。M54填土中随葬一块较大的孔雀石。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墓葬等级不高,规格较为接近,排列有序,方向基本一致,几无打破关系,说明墓葬区有别于东周时期家族墓地。墓葬主要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与铜绿山Ⅶ号矿体5处采矿遗址的主要年代接近。随葬品的种类有别,功能特征明显,出土的斧、凿类青铜工具和石砧等石质工具,以往在铜绿山矿冶遗址中有过发现,但一些日用陶器、玉器,特别是鼎、戈、铍、镞、刮刀、削刀和带钩等青铜器都为遗址区首次出土,尤其特别的是一些墓葬随葬铜铁矿石和孔雀石,这些都直指该墓葬区与铜绿山矿冶生产密不可分,而其地理位置进一步表明它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关系最为密切。从墓葬规模、葬俗、随葬品特征分析,墓地以当地流行的扬越文化为主,共存楚文化因素。窄边长方形小型墓的形制是典型的扬越文化特征,而一椁一棺墓、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形制规模、葬俗多近同于楚墓中的一般小型墓。随葬品中以日用陶器鬲、盂、豆组合稍多,这是春秋中晚期楚墓典型的陶器组合,但陶器上本地文化特征明显,如陶鬲以本地商周时期流行的刻槽足鬲为主。另外,墓葬位置和规格、随葬品种类和特征较明显反映了墓主生前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分工。一椁一棺墓、随葬青铜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都位于墓葬区较中心位置,随葬品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和玉器,说明这些墓葬规格明显高于其他墓葬,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者,而且存在分工的不同,比如随葬青铜兵器的可能与矿区安全保卫有关,随葬铜削刀的可能与矿区生产记录相关,等等。随葬陶器或无随葬品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主的级别均较低,铜铁矿石、孔雀石、加工矿石的石质工具等主要出于这些墓葬中,推测其墓主可能是矿冶生产底层技工或工人。
 
  铜绿山考古工作期间,还对铜绿山四方塘遗址以西3公里的草王嘴城址(亦称楚王城)及周围进行了一次调查,冀期了解该城址与铜绿山Ⅶ号矿体的关系。草王嘴城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地面尚存城墙、环壕及建筑台地等遗迹。在城址内采集有春秋至西汉的一批鬲、豆、壶、罐、盆、井圈等陶片及瓦片等。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发掘后,经对比两地器物,发现其中草王嘴城采集到的春秋时期的陶鬲、陶豆等残片与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陶器风格相同,或可说明草王嘴城址与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有一定的关联,其是否是铜绿山古代铜矿采冶生产管理中心,还需作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四方塘遗址及墓葬区发掘、研究和保护进行了多学科的合作。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对遗址出土炉渣进行抽样检测分析,得出炉渣含铜量平均为0.49%,这一数据说明了矿石中的铜在冶炼炉中得到了充分还原,其春秋时期炼铜技术已达到了近现代冶铜技术的水平,这无疑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墓葬出土的铜器采样,进行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认为这些铜器的原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山,这为铜绿山今后寻找铜器铸造作坊提供了资料支撑。本所体质人类学专家对3座墓葬遗存的人牙进行了年龄鉴定及DNA实验,检测出M9墓主年龄35~40岁、M27墓主年龄30岁,M73出土牙齿为一颗上颌右侧第二前臼齿齿冠,保存状况较差,仅能判定墓主为成年人。此外,环境学、地质学专家分别对墓葬区岩性、发掘区地层和墓坑采样进行检测鉴定和古环境分析,文保专家对发掘现场进行了保护处理。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是铜绿山近年来矿冶考古中最重要的发现,对其进行全面揭露所取得的重要收获结合铜绿山其他考古成果,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铜绿山四十一年来考古及中国矿冶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生产者的墓地。墓地文化属性与时代特征之明确、墓葬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的矿冶生产特性之显著,皆为中国矿冶考古的第一次。
 
  第二,墓葬区与近几年在同地段发现的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35枚矿工脚印、冶铜场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Ⅶ号矿体5处采矿遗址等,形成一个同时代的较为完整的铜矿采冶产业链,这为研究东周时期铜矿采冶技术流程和分布空间、生产规模等拓宽了新视野,也为推进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新馆展示设计及“申遗”工作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实例。
 
  第三,墓葬的位置规模、葬具和随葬品的差异性显现出墓主生前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分工。这批材料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乃至中国古代铜矿采冶生产中的人力分工和技术种类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四,墓葬区文化属性以本地扬越文化为主,但楚文化对其影响较明显,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逐突现,这为研究铜绿山古代铜矿采冶管理与生产者的族属以及楚国势力对该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新信息。
 
  第五,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四方塘遗址及墓葬区中出土的铜炉渣、青铜器分别进行成份检测和铅同位素示踪分析,所获成果对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地区和楚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提供了新依据。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