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海魂不灭

发布时间:2016-05-1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水下发现的鱼雷引信
 
带“致远”文字的白瓷盘
 
带“致远”文字的白瓷小托盘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为配合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海洋红港区基建工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水下考古队,从2013年11月启动涉海区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2014年4月通过物探与潜水调查确认了“丹东一号”沉船位置;2014年8~10月开展重点调查并清理出部分舰体外轮廓。为确认沉船的具体身份及保存状况,2015年8~10月,考古队再次启动了“丹东一号”沉船重点调查工作。
 
  2015年调查工作介绍
 
  前几次的调查工作已探明“丹东一号”沉船几乎全埋于平坦的海床面下,加之沉船体量巨大,只有通过目标明确的抽沙清淤才能掌握遗址情况。为此,考古队分两组开展抽沙工作,一组沿舰体的外围使用大管进行抽沙,快速揭露舰体的舷边轮廓;一组使用小管对重要遗迹区进行清理,揭露出锅炉阀门配件与穹甲区域。水下抽沙同时跟进测绘、录像、拍照等记录工作,为了准确记录,考古队贯穿艏、艉布设基线绳,附上皮尺,所有的遗迹与遗物,以相距基线绳的距离加以记录,并以距海床泥面的深度记录埋深,构建其三维位置。此外,考古队注重水下遗迹照片的拼接工作,以便尽可能展示大面积的遗迹现象。
 
  按工作进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于艉部抽沙,为期近一个半月,陆续揭露出艉部、左右舷后端,并发现与“致远舰”相关的多层穹甲结构、鱼雷引信、方形舷窗等遗物。第二阶段调查区域延展到艏部。此期间,考古队还选择在遗物丰富、未有火烧痕迹的左舷前部,布设两个小探方进行解剖性质的试掘,清理出2件带“致远”篆书文字款识的白瓷盘及一些小件遗物,基本锁定沉舰身份。最后一周时间里重点对穹甲区域进行了调查,结束之时再冲沙回填抽开的遗址区。
 
  遗址概况
 
  通过小探方试掘,遗址区的地层可分两层,第一层厚10~20厘米,为较松软的细沙层,少有遗物。其下为散落的木板与铁板,常形成凝结块,厚约10厘米。第二层厚40~80厘米,为黑色贝壳层,夹杂大量的遗物。再下为灰黑色的海泥,纯净而致密。整个地层也体现了遗物散落、船体拆解、浮沙掩埋的漫长过程。
 
  本年度抽沙揭露出更大范围的船体,整体保存一般,舱内淤满泥沙。泥下揭露出60多米长(长度还未到艏端),9~10米宽的残骸。沉舰整体受损较重,不存在完整的住人舱室,穹甲板以上船体部位已无存,穹甲下为动力机舱,推测也发生过爆炸。船体周边散落着钢板、木质船板、锅炉零件等物品,舱内过火面积大,艏部、右舷、艉部均有火烧迹象。
 
  船体外壳用钢板构造,使用铆钉连接,内侧垫有木质船板。舷侧钢板较薄,厚约1厘米左右。穹甲部位使用较厚重的钢板,用铆钉连接多层钢板,中部弧起,每层厚达3厘米左右,最厚使用三层钢板可达10厘米的厚度。
 
  出水文物
 
  本次调查提取水下的文物计60个种类、150件文物,另有60多枚清代铜钱,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等。所获遗物水下呈散落状态见于沙层中,鱼雷引信发现于艉部、152毫米火炮弹头位于左舷后部、方形舷窗见于左右两侧舷边。
 
  船上构件包括锅炉配件、舷窗、铜牌、电灯罩、衣帽钩、铜锁、木滑轮等。
 
  武器装备包括鱼雷引信、152毫米炮弹、5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格林机关炮弹、毛瑟枪子弹等。此外还发现多枚马蒂尼•享利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等武器。
 
  个人物品包括茶杯、鞋底、皮带、木梳、鼻烟壶、印章等。
 
  与“致远舰”身份相关的主要遗物有:方形舷窗、152毫米炮弹、十管加特林机枪、鱼雷引信、“致远”定制瓷盘等。
 
  沉舰身份推断
 
  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北部爆发大规模海战,北洋水师先后损失扬威、超勇、致远、经远、广甲5艘军舰,其中扬威、 超勇、致远、经远沉灭于交战区,广甲艘在撤退途中搁浅于大连湾三山岛。“丹东一号”沉船位处交战区,为上述沉于交战区的四艘沉舰之一。
 
  2014年4月,用磁力仪物探的科技手段探明“丹东一号”沉船铁质遗物的体量约为1600吨,明显大于1380吨排水量的超勇舰(扬威舰为超勇舰的姊妹舰)。致远舰原排水量为2300吨,考虑到受炮火摧毁及后期破拆而折损了一些钢材,再去除部分木材、煤炭等非磁性物质的体量。因此,“丹东一号”铁质遗物1600吨与致远舰的现状是相匹配的。
 
  甲午海战的五艘沉舰均遭到日方长期的破拆,致远舰的位置也有资料标注。考古队获得一张日本所绘“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1904年),有明确标注出“致远”、“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的位置,就标注在“丹东一号”沉船附近。
 
  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众多遗迹现象均指向为致远舰。
 
  1、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采取“铁甲堡”技术,舷侧装甲厚达20~40厘米,明显与“丹东一号”约1厘米厚的舷侧钢板不符。超勇、扬威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安装于致远舰及姊妹舰(靖远舰)的艉楼甲板舱室,在黄海北部沉没的超勇、扬威、经远舰中均未见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它甲午沉舰的重要标识物。
 
  2、武器配备:致远舰配备的主要武器装备在“丹东一号”沉船均有发现,包括:210毫米主炮炮管、152毫米副炮炮弹、5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11毫米加特林机枪及弹药,特别还发现保存完整的鱼雷引信一枚。武器配备区分明显,超勇舰主炮为260毫米口径,副炮为4.7英寸120毫米口径,没有210毫米的武器;而“丹东一号”发现210毫米炮管、6英寸152毫米口径副炮炮弹。同时,超勇舰没有配备57毫米炮和鱼雷,超勇舰出厂时所携带的杆雷艇前端绑的是水雷。
 
  3、餐具:发现三个带有清晰致远舰舰徽的定制瓷盘或碎片,中间为篆书“致远”。此外,还找到一把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徽标。
 
  综上所述,磁力数据、地图资料、调查遗物,从不同角度、不同来源构建成证据链。通过分析具有致远舰身份判别价值的沉舰穹甲结构,发现的方形舷窗、鱼雷引信、11毫米10管加特林机枪、152毫米口径炮弹、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考古实物资料,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舰船制造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综合判定,“丹东一号”沉船应为致远舰。
 
  “丹东一号”沉船(致远舰)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是考古学与海洋物探等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对近代沉舰展开调查的新领域。所获考古调查资料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丹东一号”沉船调查工作意义更显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海魂不灭

发布时间:2016-05-16

水下发现的鱼雷引信
 
带“致远”文字的白瓷盘
 
带“致远”文字的白瓷小托盘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为配合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海洋红港区基建工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水下考古队,从2013年11月启动涉海区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2014年4月通过物探与潜水调查确认了“丹东一号”沉船位置;2014年8~10月开展重点调查并清理出部分舰体外轮廓。为确认沉船的具体身份及保存状况,2015年8~10月,考古队再次启动了“丹东一号”沉船重点调查工作。
 
  2015年调查工作介绍
 
  前几次的调查工作已探明“丹东一号”沉船几乎全埋于平坦的海床面下,加之沉船体量巨大,只有通过目标明确的抽沙清淤才能掌握遗址情况。为此,考古队分两组开展抽沙工作,一组沿舰体的外围使用大管进行抽沙,快速揭露舰体的舷边轮廓;一组使用小管对重要遗迹区进行清理,揭露出锅炉阀门配件与穹甲区域。水下抽沙同时跟进测绘、录像、拍照等记录工作,为了准确记录,考古队贯穿艏、艉布设基线绳,附上皮尺,所有的遗迹与遗物,以相距基线绳的距离加以记录,并以距海床泥面的深度记录埋深,构建其三维位置。此外,考古队注重水下遗迹照片的拼接工作,以便尽可能展示大面积的遗迹现象。
 
  按工作进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于艉部抽沙,为期近一个半月,陆续揭露出艉部、左右舷后端,并发现与“致远舰”相关的多层穹甲结构、鱼雷引信、方形舷窗等遗物。第二阶段调查区域延展到艏部。此期间,考古队还选择在遗物丰富、未有火烧痕迹的左舷前部,布设两个小探方进行解剖性质的试掘,清理出2件带“致远”篆书文字款识的白瓷盘及一些小件遗物,基本锁定沉舰身份。最后一周时间里重点对穹甲区域进行了调查,结束之时再冲沙回填抽开的遗址区。
 
  遗址概况
 
  通过小探方试掘,遗址区的地层可分两层,第一层厚10~20厘米,为较松软的细沙层,少有遗物。其下为散落的木板与铁板,常形成凝结块,厚约10厘米。第二层厚40~80厘米,为黑色贝壳层,夹杂大量的遗物。再下为灰黑色的海泥,纯净而致密。整个地层也体现了遗物散落、船体拆解、浮沙掩埋的漫长过程。
 
  本年度抽沙揭露出更大范围的船体,整体保存一般,舱内淤满泥沙。泥下揭露出60多米长(长度还未到艏端),9~10米宽的残骸。沉舰整体受损较重,不存在完整的住人舱室,穹甲板以上船体部位已无存,穹甲下为动力机舱,推测也发生过爆炸。船体周边散落着钢板、木质船板、锅炉零件等物品,舱内过火面积大,艏部、右舷、艉部均有火烧迹象。
 
  船体外壳用钢板构造,使用铆钉连接,内侧垫有木质船板。舷侧钢板较薄,厚约1厘米左右。穹甲部位使用较厚重的钢板,用铆钉连接多层钢板,中部弧起,每层厚达3厘米左右,最厚使用三层钢板可达10厘米的厚度。
 
  出水文物
 
  本次调查提取水下的文物计60个种类、150件文物,另有60多枚清代铜钱,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等。所获遗物水下呈散落状态见于沙层中,鱼雷引信发现于艉部、152毫米火炮弹头位于左舷后部、方形舷窗见于左右两侧舷边。
 
  船上构件包括锅炉配件、舷窗、铜牌、电灯罩、衣帽钩、铜锁、木滑轮等。
 
  武器装备包括鱼雷引信、152毫米炮弹、5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格林机关炮弹、毛瑟枪子弹等。此外还发现多枚马蒂尼•享利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等武器。
 
  个人物品包括茶杯、鞋底、皮带、木梳、鼻烟壶、印章等。
 
  与“致远舰”身份相关的主要遗物有:方形舷窗、152毫米炮弹、十管加特林机枪、鱼雷引信、“致远”定制瓷盘等。
 
  沉舰身份推断
 
  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北部爆发大规模海战,北洋水师先后损失扬威、超勇、致远、经远、广甲5艘军舰,其中扬威、 超勇、致远、经远沉灭于交战区,广甲艘在撤退途中搁浅于大连湾三山岛。“丹东一号”沉船位处交战区,为上述沉于交战区的四艘沉舰之一。
 
  2014年4月,用磁力仪物探的科技手段探明“丹东一号”沉船铁质遗物的体量约为1600吨,明显大于1380吨排水量的超勇舰(扬威舰为超勇舰的姊妹舰)。致远舰原排水量为2300吨,考虑到受炮火摧毁及后期破拆而折损了一些钢材,再去除部分木材、煤炭等非磁性物质的体量。因此,“丹东一号”铁质遗物1600吨与致远舰的现状是相匹配的。
 
  甲午海战的五艘沉舰均遭到日方长期的破拆,致远舰的位置也有资料标注。考古队获得一张日本所绘“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1904年),有明确标注出“致远”、“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的位置,就标注在“丹东一号”沉船附近。
 
  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众多遗迹现象均指向为致远舰。
 
  1、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采取“铁甲堡”技术,舷侧装甲厚达20~40厘米,明显与“丹东一号”约1厘米厚的舷侧钢板不符。超勇、扬威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安装于致远舰及姊妹舰(靖远舰)的艉楼甲板舱室,在黄海北部沉没的超勇、扬威、经远舰中均未见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它甲午沉舰的重要标识物。
 
  2、武器配备:致远舰配备的主要武器装备在“丹东一号”沉船均有发现,包括:210毫米主炮炮管、152毫米副炮炮弹、5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11毫米加特林机枪及弹药,特别还发现保存完整的鱼雷引信一枚。武器配备区分明显,超勇舰主炮为260毫米口径,副炮为4.7英寸120毫米口径,没有210毫米的武器;而“丹东一号”发现210毫米炮管、6英寸152毫米口径副炮炮弹。同时,超勇舰没有配备57毫米炮和鱼雷,超勇舰出厂时所携带的杆雷艇前端绑的是水雷。
 
  3、餐具:发现三个带有清晰致远舰舰徽的定制瓷盘或碎片,中间为篆书“致远”。此外,还找到一把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徽标。
 
  综上所述,磁力数据、地图资料、调查遗物,从不同角度、不同来源构建成证据链。通过分析具有致远舰身份判别价值的沉舰穹甲结构,发现的方形舷窗、鱼雷引信、11毫米10管加特林机枪、152毫米口径炮弹、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考古实物资料,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舰船制造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综合判定,“丹东一号”沉船应为致远舰。
 
  “丹东一号”沉船(致远舰)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是考古学与海洋物探等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对近代沉舰展开调查的新领域。所获考古调查资料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丹东一号”沉船调查工作意义更显重要。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