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华网】解码“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6-05-17文章出处:新华网作者:姜潇 袁慧晶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6日在京公布。在入选项目中,既有新晋“网红”海昏侯、致远舰,也有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等相对“沉默”的“老牌”遗址……但每一个获评项目都代表着中国考古事业在某个领域取得的阶段性突破和进步。
 
  资深考古学家表示,十大评选让公众更加关注考古,成就了不少“金色名片”;但评选本身不能仅仅成为热闹一阵子的颁奖礼,如何挖掘和保护每个参评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更值得深思,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细水长流地关注和耕耘。
 
  “年轻网红”“老牌”遗址成关键词
 
  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以及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相对于往年的十大评选,这次入选项目的时间跨度较长,年代具有丰富性。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年代最近的是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这体现了评选标准的综合性、科学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说。
 
  记者了解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选一直坚持三个标准:一是强调考古发现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学术史上的突破性意义;二是强调调查与发掘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鼓励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三是强调发掘过程中及发掘后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的保护,考古工作的公众传播和社会责任。
 
  在“十大”榜单中,史前考古比重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等项目。相比之下,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显得相对“年轻”,公众知晓度和关注度却略胜一筹。
 
  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人”成为另一热点,有两大项目与其相关: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大多数保存较好的人骨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良渚人的生活;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利工程,甚至可能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考古创新:不仅是技术,还有理念
 
  自1990年至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举办了26届,并有260个项目入选。根据评选标准,项目本身虽然考的是“古”,但评选的却是“新”。从今年的“十大”名单来看,至少体现了两大创新: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骨骼分析依旧成为破解基因密码的必要手段。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的人骨保存相对完好,考古学家通过DNA检测、元素含量检测等手段对234具骨骼进行分析,解答了5000年前同一片墓地里的“良渚人”是否有亲属关系、食谱中的荤素比例、甚至将先民的生活时间精确到几十年范围内等历史谜题。
 
  实验室考古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大亮点。海昏侯墓发掘大量使用了实验室考古方式,套箱提取了包括主棺在内的近百件(套)文物,并在国内田野考古史上首次引进了低氧工作室。无独有偶,为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提供珍贵实物资料的“丹东一号”沉船,此前通过抽沙清理和小探方解剖相结合的方式,大面积揭露了舰体外壳,下一步工作也寄希望于整体打捞后进行实验室考古。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本届评委会主任委员李伯谦介绍,这次25个备选项目都有科技考古手段的应用,如直升机、三维扫描测图、红外影像技术、拉曼光谱等等,标志着我国考古学的进步。
 
  --先进文保、发掘理念贯穿始终。一方面是文保与发掘同步。国家文物局近年来高度重视文保力量在考古发掘中的体现,多次派遣专家组入驻各大考古工地。据记者了解,海昏侯墓的专家组与当地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队员在工地同吃同住已逾一年多,在考古发掘前期制定了大量科学、系统的发掘方案,尽可能地将人为对文物的破坏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在于考古成果走出“象牙塔”。无论是海昏侯墓,还是“丹东一号”沉船,在发掘过程中就进行了直播并引发极大关注。比如说,海昏侯墓从去年11月至今,已在江西、北京两地举办精品文物展,参观人数仅江西一个月就破18万,北京展出逾两月后至今仍每个周末预约爆满;海昏侯俨然成为新的文化IP,从考古界向出版界、旅游界、影视界延伸。
 
  “推广文物保护理念,打破考古的神秘感,专业人士需要主动出击,走出实验室、考古现场与公众交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反过来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国家文明“金色名片”还需做什么?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刘庆柱认为,文物普查等基础性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总计766722处,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国的文物资源状况,对于加强文物考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近几年,多地开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此举盘活了地区经济,带动了社会发展,调动了当地政府和民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文物的合理利用。”王巍表示,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民众揭示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让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华文明,使得中国的文物工作与文明古国的地位相适应。
 
  还有专家提出,基于考古工作“与时间赛跑”的特性,对考古的技术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今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会更多,如用DNA技术鉴定墓主人的身份、用体质人类学研究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等。“我国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界的利用是和世界先进文化潮流基本同步的。”刘庆柱表示,越来越多的考古人正将新技术引入到考古发掘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华网】解码“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6-05-17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6日在京公布。在入选项目中,既有新晋“网红”海昏侯、致远舰,也有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等相对“沉默”的“老牌”遗址……但每一个获评项目都代表着中国考古事业在某个领域取得的阶段性突破和进步。
 
  资深考古学家表示,十大评选让公众更加关注考古,成就了不少“金色名片”;但评选本身不能仅仅成为热闹一阵子的颁奖礼,如何挖掘和保护每个参评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更值得深思,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细水长流地关注和耕耘。
 
  “年轻网红”“老牌”遗址成关键词
 
  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以及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相对于往年的十大评选,这次入选项目的时间跨度较长,年代具有丰富性。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年代最近的是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这体现了评选标准的综合性、科学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说。
 
  记者了解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选一直坚持三个标准:一是强调考古发现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学术史上的突破性意义;二是强调调查与发掘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鼓励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三是强调发掘过程中及发掘后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的保护,考古工作的公众传播和社会责任。
 
  在“十大”榜单中,史前考古比重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等项目。相比之下,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显得相对“年轻”,公众知晓度和关注度却略胜一筹。
 
  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人”成为另一热点,有两大项目与其相关: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大多数保存较好的人骨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良渚人的生活;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利工程,甚至可能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考古创新:不仅是技术,还有理念
 
  自1990年至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举办了26届,并有260个项目入选。根据评选标准,项目本身虽然考的是“古”,但评选的却是“新”。从今年的“十大”名单来看,至少体现了两大创新: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骨骼分析依旧成为破解基因密码的必要手段。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的人骨保存相对完好,考古学家通过DNA检测、元素含量检测等手段对234具骨骼进行分析,解答了5000年前同一片墓地里的“良渚人”是否有亲属关系、食谱中的荤素比例、甚至将先民的生活时间精确到几十年范围内等历史谜题。
 
  实验室考古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大亮点。海昏侯墓发掘大量使用了实验室考古方式,套箱提取了包括主棺在内的近百件(套)文物,并在国内田野考古史上首次引进了低氧工作室。无独有偶,为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提供珍贵实物资料的“丹东一号”沉船,此前通过抽沙清理和小探方解剖相结合的方式,大面积揭露了舰体外壳,下一步工作也寄希望于整体打捞后进行实验室考古。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本届评委会主任委员李伯谦介绍,这次25个备选项目都有科技考古手段的应用,如直升机、三维扫描测图、红外影像技术、拉曼光谱等等,标志着我国考古学的进步。
 
  --先进文保、发掘理念贯穿始终。一方面是文保与发掘同步。国家文物局近年来高度重视文保力量在考古发掘中的体现,多次派遣专家组入驻各大考古工地。据记者了解,海昏侯墓的专家组与当地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队员在工地同吃同住已逾一年多,在考古发掘前期制定了大量科学、系统的发掘方案,尽可能地将人为对文物的破坏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在于考古成果走出“象牙塔”。无论是海昏侯墓,还是“丹东一号”沉船,在发掘过程中就进行了直播并引发极大关注。比如说,海昏侯墓从去年11月至今,已在江西、北京两地举办精品文物展,参观人数仅江西一个月就破18万,北京展出逾两月后至今仍每个周末预约爆满;海昏侯俨然成为新的文化IP,从考古界向出版界、旅游界、影视界延伸。
 
  “推广文物保护理念,打破考古的神秘感,专业人士需要主动出击,走出实验室、考古现场与公众交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反过来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国家文明“金色名片”还需做什么?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刘庆柱认为,文物普查等基础性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总计766722处,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国的文物资源状况,对于加强文物考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近几年,多地开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此举盘活了地区经济,带动了社会发展,调动了当地政府和民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文物的合理利用。”王巍表示,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民众揭示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让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华文明,使得中国的文物工作与文明古国的地位相适应。
 
  还有专家提出,基于考古工作“与时间赛跑”的特性,对考古的技术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今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会更多,如用DNA技术鉴定墓主人的身份、用体质人类学研究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等。“我国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界的利用是和世界先进文化潮流基本同步的。”刘庆柱表示,越来越多的考古人正将新技术引入到考古发掘中。


 
 

作者:姜潇 袁慧晶

文章出处: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