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
发布时间:2017-03-2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2015年11月至今,为配合镇丹高速公路建设,由南京博物院任团体领队,镇江博物馆对镇江新区孙家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经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推测其为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中的一处青铜器铸造遗址。
孙家村遗址位于镇江市新区丁岗镇孙家村西侧,西北距镇江市区约25公里,北距长江及吴国贵族土墩墓群所处的长江南岸山脉约10公里,东北距断山墩遗址约3.6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9°41′05″,北纬32°06′42″。遗址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低洼处。西侧有一条宁镇山脉余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由雩山、龙王山、马迹山、真观山、水晶山至黄山。北侧有一条小河,发源于西侧真观山下,逶迤向东通向太平河。
该区域分布着较多的吴国贵族土墩墓、台形遗址,我们暂将其命名为大港吴国遗址群。 沿江的王家山、粮山、青龙山、北山顶、烟墩山上均发现大形土墩墓,而向南的丘陵岗地上有一些大、中型土墩墓,已发掘的多出土铜礼器、车马器、兵器。台形遗址多沿江、沿河(团结河、太平河)分布,已发掘的有东神墩、蜘蛛墩、断山墩的地层堆积主要为西周至春秋中晚期,人文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显示这一区域人口众多,可能是吴国的一个中心区域。
孙家村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由台地和环壕组成。中部台地属于典型的台形遗址,面积约8000平方米,平面近椭圆形,高约4.5米。顶部近平,海拔高约11.9米,顶径东西约8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底径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20米。台地周边有一道环壕。
考古勘探和发掘概况
考古勘探显示遗址台地之上文化堆积厚约3.5米,局部坑(沟)处可达4.5米,自下而上大致分为4大层:第4大层为早期文化层,土质较纯净,较为平整,厚0~0.9米;第3大层为几乎遍布全遗址的大平台,用十分纯净的黄土堆筑。四周边缘部分及东部较厚,最厚处达3.2米,形成环形土垄。中间部分较薄,顶面较低,厚0~1.5米;第2大层包含大量红烧土及木灰,各区域地层变化较大,可能是与青铜冶铸有关的土台及灰坑(沟)堆积;第2大层上是遗址废弃后的晚期堆积。
勘探发现遗址边缘的环壕,呈环形包围着台地,西南角有一处缺口。环壕宽10~15米,底部距地表深约4~4.5米。
共发掘考古探方28个,发掘面积2650平方米。
2015年发掘镇丹高速公路占用的遗址西侧底部及西侧边缘部分。其中遗址西侧底部发掘10×10米的探方4个,重点解剖遗址西侧环壕;遗址西部边缘部分发掘5×5米探方2个,重点解剖遗址西侧边缘部分的土垄及遗址外侧的倾倒堆积。
2016年,发掘在台地西侧进行。揭示出较多的土台及灰坑遗迹,目前大多保持在该组遗迹使用面,仅对发掘区的西南部少量土台向下进行了解剖。
遗迹现象
考古发现周代遗迹有环壕、土垄、土台、灰坑、窑、道路、水沟等。
环壕 位于台地外侧周边,发掘长度19米,发掘显示环壕宽约15米,深约2米,底部中间有一条生土坎将其分为两部分,斜壁。环壕内为青灰色淤土,十分纯净,仅在近遗址边缘处含有少量台地上滑下来的红烧土及木灰,出土少量春秋时期陶瓷遗物。
土垄 位于环壕内侧、遗址顶部边缘,用十分纯净的黄土堆积形成,局部有修补迹象。土垄截面梯形,上窄下宽,顶宽约2.5~3米,底宽约7.5米。 黄土最厚处达4.65米,其顶面高于遗址外侧边缘台地约2.6米,内侧的堆积呈斜坡状,最晚期土台顶面大致与土垄持平。
土台 共发现土台26个(台1~台26)。台6面积最大,大致位于遗址中心,略呈长方形,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约19米;土台高约0.3米,顶面近平,边缘呈斜坡状,北侧边缘表面有倾斜状的红烧土堆积。台6上发现窑4座。
其余土台平面均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除台18、台19相连外,其余均独立存在,土台之间有浅沟槽,但局部用夹大量红烧土的花土堆积形成相互连通的道路。土台顶面一般近平,直径3.6~6米,边缘呈斜坡状,部分土台的坡面上堆积一层红烧土,形成护坡。
台2解剖显示,土台分早、晚两期。早期先用土堆积小土包,外侧再用杂乱的花土呈倾斜状堆筑,使土堆逐步增大,外边缘及顶部用较为纯净的土包住形成土台;晚期土台是在早期土台的外部及顶部再行堆筑,使之增高、增大,最后用一层较为纯净的黄土包住,形成新的台面。
有的土台之上发现有房址及柱坑。柱坑为圆形,直径约0.8米,深约0.4米,直壁,平底,内用密实的黄土填实,4个一组,大致呈正方形分布,有的台上发现早晚2组,可能为四柱式建筑遗存。
灰坑 发现春秋时期灰坑14个(H11~H24),有些可能为蓄水坑。H13、H16、H18、H20、H21与各土台为同一时期遗迹。最大的H13位于遗址中部偏北位置,台10、台12、台14、台15之间,直径超过18米,深约2.8米,坑底部为淤土,沿周边的土台坡面向下倾斜,该灰坑使用至遗址废弃后才逐步淤平。
窑 共发现4座(Y1~Y4)。其关系为:Y1、Y2→ Y3→Y4。均开挖于台6之上, 窑壁、窑底烧结程度不一,内填大量的红烧土和倒塌的窑壁。
Y1,方向约158°。仅存底部烧结面,共分为3段。中段平面近圆形,寰底,直径约2.1米,深约0.1米;南段平面呈梯形,长约4.5米,宽0.8~1.4米;北段面积较小,长约1米,宽约0.8米,底部不平。Y2,位于台6东部,形状不规则,南部为窑门,东部为烟道。窑深约0.4米,南北长约3米,东西宽约2.8米,底部烧结程度较高,东高西低;壁陡直,坍塌严重。 Y3,位于台6东北角,叠压在Y4最东侧的窑膛上。平面大致呈长方形,长约2.2米,宽约1.85米,深约0.3米。Y3在台6上开挖,壁陡直,西壁用土坯垒成。内有大量红烧土及窑壁,窑底发现有较多的木炭。烟道位于窑东南和西南角,窑门位于东北角,宽约0.95米。 窑门前有操作坑,圆形,直径约1.35米,深约0.2米,内有较多木炭灰。Y4,位于台6北侧边缘,全长约12米,由4个窑膛组成,最东一个窑膛被Y3叠压。窑膛之间有火道连通,窑膛进深约2.6米。窑内填大量红烧土及倒塌的窑壁,窑底有较多木炭。 窑壁、窑底烧结程度较差,显示该窑的烧制温度较低。
遗物
孙家村遗址探方大多发掘至第③层。第①层内夹有少量现代遗物,第②层内夹有少量明清时期遗物,第③层出土春秋时期遗物,解剖探沟在土台下部地层出土西周时期遗物;T0803第⑪层出土相当于二里头时期遗物。
遗物以陶、瓷器为主,有夹砂陶、泥质陶、硬陶、原始瓷等。夹砂陶器以鼎、鬲为主,甗、支脚少见,大多为实用器,表面有烧蚀痕迹。泥质陶器有罐、盆、钵、豆、纺轮等;硬陶器有坛、瓿、碗、拍等,大多较为破碎。原始瓷器有罐、钵、豆、碗、盂等。硬陶及原始瓷器在早期地层中数量明显减少。出土石器有斧、锛、刀、镰等,这些生产工具多见于遗址西侧环壕发掘区,顶部少见。
更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坩埚片、陶范、石范、铜渣等与铸铜有关的遗物。出土陶范9件、石范2件。 陶范用粘土烧制而成,内有大量气孔,比重很轻。其中3件有浇注痕迹,浇注面有薄薄的一层灰绿色玻璃质。范均为合范,均残,截面呈半圆形,拼合面较平。从模腔形状推测是用于铸造斧、锛、戈一类器物,尚未发现容器范。其中1件浇注面上有纹饰,与吴国青铜器纹饰相近。出土较多小铜器,器形有锛、斧、戈、镰、刀、削、箭镞等,可能为工具及产品,其中一些刃部较毛糙,尚未磨制开锋。
小结
孙家村遗址位置特殊,它位于吴国遗迹重要分布区,该区域的土墩墓多出土铜礼器、车马器、兵器,已发掘的台形遗址中地层堆积主要为西周至春秋中晚期,与孙家村一致。从而显示了该区域当时可能是吴国的一个中心区域,各遗址的功能或有区别。
孙家村遗址整体布局独特,与周边发掘的台形遗址明显不同。遗址外侧有环壕,紧邻环壕内有环形土垄,被土垄环绕的范围内下部为大平台,大平台上堆筑较多有道路相连的土台,土台之间形成坑。中心位置的长方形土台面积最大,其上发现有窑;其余土台较小,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散布于中心大土台周边,有的上面还有房址。土台之间的坑面积较大、较深,内有较多淤土,显然曾用于蓄水。遗物包括较多小铜器及范、铜渣等,还发现了窑遗迹,地层中有大量红烧土、木灰,并见有炉壁、抹泥烧结墙面。遗迹和遗物为推测该遗址是青铜器冶铸遗址提供了依据。
结合孙家村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的构造方式,考古发现与冶铸有关的遗迹遗物,说明孙家村遗址极有可能是当时吴国“国家级”的青铜兵器冶铸“工厂”。此次考古发现对于吴文化、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镇江地域文明等方面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考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有关各遗迹的功能、性质以及遗址早期的性质、布局、沿革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