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11.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

发布时间:2017-03-2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和饕餮纹尊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

  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4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至今,我们已在这里完成了三个年度的工作,发掘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确定了台家寺遗址的年代和文化面貌,查明了台家寺遗址的聚落结构;发现了完整的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遗存、奠基坑、祭祀坑、贵族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遗物,揭示了商代高等级贵族在淮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埋葬的场景,填补了一系列空白。是近三十年来安徽省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台家寺遗址的年代、文化面貌和聚落结构

  在三个年度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了16座商代房屋,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确定了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淮河流域的商文化属于中原商文化系统。台家寺商代遗址的年代自早商时代晚期延续到晚商时代早期,其中在洹北商城时期是其最为发达的时间段。

  台家寺遗址目前发掘确认有5个台墩,其中贵族居住区台墩有方形围沟围绕,墓葬集中在其西侧200米的一个台墩上。3个面积较小、堆积不丰富的一般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贵族居住区台墩500-700米的外围。我们基本完整揭露了贵族居住区和墓葬区两个台墩,小面积试掘了白庄西的一处平民居住区台墩。

  贵族居住区上存在平面大体呈方形的大型围沟设施,东北部有切角,方向为10°,整体长度东西长约105米、南北长约85米(围沟内建筑区范围为76x56米),围沟宽度为13-15米。围沟使用于商时期,在两周之际前后被填平。围沟内的北部和东部建有大型建筑,中部的空场上设有祭祀坑。靠近南部围沟处有约200平米的铸造遗物填埋区。

  贵族居住区揭露出较完整的大型建筑

  台家寺遗址的商代大型建筑,都分布在贵族居住区内。建筑规模较大,单体建筑的建设范式都是商式的,但排列很密集,结构和功能都十分丰富。

  目前揭示出属于高级贵族的大型建筑主要为北部的一组和东部的一组。

  北部的一组大型建筑建设在一处长方形台基上,包括了大型宫殿建筑(可能有居住和朝会的功能)、专用储藏室和青铜器铸造作坊;北部还建有一座仓库建筑;这是安徽省第一次发掘出商代大型建筑。放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看建筑的单体面积也仅次于盘龙城的商代建筑。东部大型建筑呈“品”字形,整体平面布局很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属于礼制建筑范畴。同时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不少祭祀坑。这些发现体现了台家寺商代贵族的生活情况。

  大型台基为长方形,由地基和台基两部分构成,方向为10°。地基部分保存较好,东西长约42.7米,南北长约12米,总面积约512平方米,深度为40厘米,地基主体由较纯的黄白色土垫成,在加筑台基部分之前,在其上加垫了部分灰褐色土。台基部分因现在农耕保存较差,残存高度最高为35厘米。F2、F12、F14和F16四个大型建筑建在此大型台基上。

  F2建于大型台基西南部,是台家寺遗址最大的中心建筑,方向10°。由南北两排各9个方形柱坑构成,柱坑边长在75-105厘米。柱坑底部均设有大型石板柱础。南排东部的柱坑均被晚期破坏。F2东西总长约27.8米,南北进深约5.9米。

  F12也建于大型台基上,在F2北侧,是一座大型联间排房,方向10°。其南墙距离F2北墙约0.9米。F12形态较为标准,为带基槽的五联间排房。墙基槽宽度在50-55厘米。基槽底部设石板柱础,柱础与柱础间距一般在0.5米。东数第二间南墙有2.1米未设柱础,推测与联通F2、F12的过道有关。西侧两间门道向西,东侧三间门道向东。F12东西总长约22.1米,南北进深约3.2米。

  F14和F16建在台基东部,F14是一座单间带基槽的方形房屋,内设一处窖穴(H224)。F14南北总长3.5米。东西进深3.5米。推测其功能为储藏间。

  F16则是与铸铜手工业生产有关的带木骨泥墙的曲尺形房屋,整体南北长6.1米,东西6.2米。屋内有半地穴作坊H234和三级的步道H231。通过检测确认了半地穴作坊内仍然保存有约2.5平米的铸铜工作面,工作面上用石灰铺设平面。在废弃堆积的炼渣中检测出这里存在过铜精炼活动,也存在过青铜器的铸造活动,且使用了纯锡配置合金。

  F15建在北部围沟南边,大型台基的北侧,方向10°。有不分间的长方形基槽和屋内中部的东西向柱洞结构。其北墙西段和西墙都被现代农耕活动破坏。目前东西残长约21.3米,南北宽约2.6米。此类形态的建筑在中原商周时期多被认为属于府库类。

  东部的大型建筑F18没有建设专属的房基,其长条形基槽全部用小棍状夯具夯打而成。F18整体座东朝西,方向280°,面朝北部宫殿建筑南部的广场。房屋整体平面形状呈品字形,自北向南为北室、中室及南室。北室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10米。中室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9.5米。南室南北长约10米,东西宽约10米。F18中室西墙向东挪动到与南室、北室东墙平行的位置,使F18整体呈品字形。北室、中室、南室西面均设置廊柱,廊柱整体呈凹字形,回廊宽度为1.5米。

  北部建筑的南侧和东部建筑的西侧,均发掘出土若干祭祀坑。祭祀坑有人坑、陶器坑和卜甲卜骨坑三种,数量均不多。人坑均为头向100°,与建筑方向配合。

  揭露出商代墓地

  商代墓葬全部埋葬在一处台墩上,西距贵族居住区的台墩200米。共发掘了商代墓葬7座。出土了包括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共13件。

  其中M3较为典型。其头向为280°,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54厘米,宽76厘米,残深23厘米。墓坑底部设椭圆形腰坑。葬具为单棺,髹黑色漆,为圜底独木棺,长215厘米,宽52厘米。墓主仰身直肢,随葬品置于棺内墓主头端,有铜觚、铜爵、铜戈各1件、铜镞2件、玉口含1件,出土的铜觚和铜爵是安徽省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工作发掘出土商代青铜容器。

  商代墓葬M1、M2、M3、M4、M6、M7均为头向280°的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圜底独木棺,均有椭圆形腰坑,除M3外腰坑均埋有一狗,头向与墓主头向相同。这批墓葬均为殷墟一期前后,与贵族居住区主要大型建筑年代相同。

  墓地所在的台墩与1957年发现龙虎尊的润河河道相邻。墓地发掘证明其北部部分墓葬是被润河冲毁的,因此龙虎尊很可能属于被润河改道破坏的商代墓葬。

  商代青铜铸造手工业的重要发现

  铸铜手工业的相关遗存均在贵族居住区内。其中铸铜作坊F16是北部台基上最靠东的一个建筑。

  我们还在贵族居住区中部靠近南侧围沟位置发现了一批商代铸铜废弃物填埋坑。这些灰坑堆积物较单纯,陶片较少,一般都是碎小的烧土和木炭。坑内堆积有大量的炉壁、陶范和炼渣,堆积倾斜方向多来自于北边。在铸铜遗物填埋区的28个灰坑中出土了1106块商代陶范(台家寺遗址商代陶范总数为1174块),其中接近700块可以确定为铸造铜容器的陶范,可以辨识出的铜器器类涵盖了铜觚、爵、斝、鬲、圆鼎、方鼎、尊罍等这一时期主要的商代铜容器器类。从陶范上辨识出的铜器器型、纹饰以及共存遗物可以确定这批陶范的年代与大型建筑一样也是洹北时期。这是商代目前已知的、在都城以外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遗存最为丰富的铜容器铸造作坊。同时填补了早商和晚商之间青铜容器铸造的缺环。

  铸铜遗物填埋区中还发现3座祭祀坑,均埋葬婴幼儿,头向100°,与大型建筑附近的人坑相同。

  卜骨卜甲与动植物考古发现

  台家寺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使用过的卜骨和卜甲,以卜甲为主。其整治、钻、凿、灼均和中原同时期商文化遗物相同。占卜活动在台家寺遗址非常发达,与几乎所有类别的生活遗物共存。

  台家寺遗址商代单位出土的主要的哺乳动物骨骼为鹿、猪和牛,其中牛的比重极低而猪的比重较高。台家寺遗址出土大量蚌类和螺蛳。我们对商代灰坑的土样采取了全取和全部浮选的办法,在重浮物中获得了大量的细小的鱼骨,包含草鱼、青鱼、鲤鱼、鲢鱼、鲫鱼等鱼类。鱼类是台家寺商代重要的食物。而在相当多单位的轻浮物中,也获得了商代碳化植物种子。种植业上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粟作农业为辅的经济形态。

  此次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是近三十年来安徽省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墩台形遗址是整个淮河流域和江淮地区龙山时期至春秋时期居址的主流形态。台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必将推进对这一类遗址的布局和时代的综合研究。

  台家寺遗址贵族居住区北部大型台基及3座大型建筑,属于典型的商文化建筑,在规模上,是商代整个南方地区仅次于三星堆和盘龙城的大型宫殿建筑。东部的大型建筑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很有自己的特点,是在商文化中首次发现。必将推进夏商周时期古代建筑的研究。

  台家寺遗址的铸铜手工业遗存遗迹和遗物俱全;商代铸铜作坊F16和大量铜容器陶范使其铜容器铸造活动证据链完整,这是在商代两处都城遗址以外的首次;也是两处都城以外发现陶范数量和铸造器类最多的。铜容器铸造技术,是商代最为尖端的技术。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铜容器在商代可以在都城以外制作,且技术水准不逊于都城;同时为商代金属资源的控制与分配、铸铜技术的控制与传播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直接资料。因为台家寺遗址所在的淮河流域缺乏铸铜活动所需要的各种金属资源,在这里的铸铜手工业的重要发现对中国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铸造手工业的布局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探索中国青铜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1.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

发布时间:2017-03-24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和饕餮纹尊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

  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4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至今,我们已在这里完成了三个年度的工作,发掘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确定了台家寺遗址的年代和文化面貌,查明了台家寺遗址的聚落结构;发现了完整的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遗存、奠基坑、祭祀坑、贵族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遗物,揭示了商代高等级贵族在淮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埋葬的场景,填补了一系列空白。是近三十年来安徽省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台家寺遗址的年代、文化面貌和聚落结构

  在三个年度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了16座商代房屋,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确定了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淮河流域的商文化属于中原商文化系统。台家寺商代遗址的年代自早商时代晚期延续到晚商时代早期,其中在洹北商城时期是其最为发达的时间段。

  台家寺遗址目前发掘确认有5个台墩,其中贵族居住区台墩有方形围沟围绕,墓葬集中在其西侧200米的一个台墩上。3个面积较小、堆积不丰富的一般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贵族居住区台墩500-700米的外围。我们基本完整揭露了贵族居住区和墓葬区两个台墩,小面积试掘了白庄西的一处平民居住区台墩。

  贵族居住区上存在平面大体呈方形的大型围沟设施,东北部有切角,方向为10°,整体长度东西长约105米、南北长约85米(围沟内建筑区范围为76x56米),围沟宽度为13-15米。围沟使用于商时期,在两周之际前后被填平。围沟内的北部和东部建有大型建筑,中部的空场上设有祭祀坑。靠近南部围沟处有约200平米的铸造遗物填埋区。

  贵族居住区揭露出较完整的大型建筑

  台家寺遗址的商代大型建筑,都分布在贵族居住区内。建筑规模较大,单体建筑的建设范式都是商式的,但排列很密集,结构和功能都十分丰富。

  目前揭示出属于高级贵族的大型建筑主要为北部的一组和东部的一组。

  北部的一组大型建筑建设在一处长方形台基上,包括了大型宫殿建筑(可能有居住和朝会的功能)、专用储藏室和青铜器铸造作坊;北部还建有一座仓库建筑;这是安徽省第一次发掘出商代大型建筑。放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看建筑的单体面积也仅次于盘龙城的商代建筑。东部大型建筑呈“品”字形,整体平面布局很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属于礼制建筑范畴。同时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不少祭祀坑。这些发现体现了台家寺商代贵族的生活情况。

  大型台基为长方形,由地基和台基两部分构成,方向为10°。地基部分保存较好,东西长约42.7米,南北长约12米,总面积约512平方米,深度为40厘米,地基主体由较纯的黄白色土垫成,在加筑台基部分之前,在其上加垫了部分灰褐色土。台基部分因现在农耕保存较差,残存高度最高为35厘米。F2、F12、F14和F16四个大型建筑建在此大型台基上。

  F2建于大型台基西南部,是台家寺遗址最大的中心建筑,方向10°。由南北两排各9个方形柱坑构成,柱坑边长在75-105厘米。柱坑底部均设有大型石板柱础。南排东部的柱坑均被晚期破坏。F2东西总长约27.8米,南北进深约5.9米。

  F12也建于大型台基上,在F2北侧,是一座大型联间排房,方向10°。其南墙距离F2北墙约0.9米。F12形态较为标准,为带基槽的五联间排房。墙基槽宽度在50-55厘米。基槽底部设石板柱础,柱础与柱础间距一般在0.5米。东数第二间南墙有2.1米未设柱础,推测与联通F2、F12的过道有关。西侧两间门道向西,东侧三间门道向东。F12东西总长约22.1米,南北进深约3.2米。

  F14和F16建在台基东部,F14是一座单间带基槽的方形房屋,内设一处窖穴(H224)。F14南北总长3.5米。东西进深3.5米。推测其功能为储藏间。

  F16则是与铸铜手工业生产有关的带木骨泥墙的曲尺形房屋,整体南北长6.1米,东西6.2米。屋内有半地穴作坊H234和三级的步道H231。通过检测确认了半地穴作坊内仍然保存有约2.5平米的铸铜工作面,工作面上用石灰铺设平面。在废弃堆积的炼渣中检测出这里存在过铜精炼活动,也存在过青铜器的铸造活动,且使用了纯锡配置合金。

  F15建在北部围沟南边,大型台基的北侧,方向10°。有不分间的长方形基槽和屋内中部的东西向柱洞结构。其北墙西段和西墙都被现代农耕活动破坏。目前东西残长约21.3米,南北宽约2.6米。此类形态的建筑在中原商周时期多被认为属于府库类。

  东部的大型建筑F18没有建设专属的房基,其长条形基槽全部用小棍状夯具夯打而成。F18整体座东朝西,方向280°,面朝北部宫殿建筑南部的广场。房屋整体平面形状呈品字形,自北向南为北室、中室及南室。北室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10米。中室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9.5米。南室南北长约10米,东西宽约10米。F18中室西墙向东挪动到与南室、北室东墙平行的位置,使F18整体呈品字形。北室、中室、南室西面均设置廊柱,廊柱整体呈凹字形,回廊宽度为1.5米。

  北部建筑的南侧和东部建筑的西侧,均发掘出土若干祭祀坑。祭祀坑有人坑、陶器坑和卜甲卜骨坑三种,数量均不多。人坑均为头向100°,与建筑方向配合。

  揭露出商代墓地

  商代墓葬全部埋葬在一处台墩上,西距贵族居住区的台墩200米。共发掘了商代墓葬7座。出土了包括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共13件。

  其中M3较为典型。其头向为280°,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54厘米,宽76厘米,残深23厘米。墓坑底部设椭圆形腰坑。葬具为单棺,髹黑色漆,为圜底独木棺,长215厘米,宽52厘米。墓主仰身直肢,随葬品置于棺内墓主头端,有铜觚、铜爵、铜戈各1件、铜镞2件、玉口含1件,出土的铜觚和铜爵是安徽省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工作发掘出土商代青铜容器。

  商代墓葬M1、M2、M3、M4、M6、M7均为头向280°的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圜底独木棺,均有椭圆形腰坑,除M3外腰坑均埋有一狗,头向与墓主头向相同。这批墓葬均为殷墟一期前后,与贵族居住区主要大型建筑年代相同。

  墓地所在的台墩与1957年发现龙虎尊的润河河道相邻。墓地发掘证明其北部部分墓葬是被润河冲毁的,因此龙虎尊很可能属于被润河改道破坏的商代墓葬。

  商代青铜铸造手工业的重要发现

  铸铜手工业的相关遗存均在贵族居住区内。其中铸铜作坊F16是北部台基上最靠东的一个建筑。

  我们还在贵族居住区中部靠近南侧围沟位置发现了一批商代铸铜废弃物填埋坑。这些灰坑堆积物较单纯,陶片较少,一般都是碎小的烧土和木炭。坑内堆积有大量的炉壁、陶范和炼渣,堆积倾斜方向多来自于北边。在铸铜遗物填埋区的28个灰坑中出土了1106块商代陶范(台家寺遗址商代陶范总数为1174块),其中接近700块可以确定为铸造铜容器的陶范,可以辨识出的铜器器类涵盖了铜觚、爵、斝、鬲、圆鼎、方鼎、尊罍等这一时期主要的商代铜容器器类。从陶范上辨识出的铜器器型、纹饰以及共存遗物可以确定这批陶范的年代与大型建筑一样也是洹北时期。这是商代目前已知的、在都城以外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遗存最为丰富的铜容器铸造作坊。同时填补了早商和晚商之间青铜容器铸造的缺环。

  铸铜遗物填埋区中还发现3座祭祀坑,均埋葬婴幼儿,头向100°,与大型建筑附近的人坑相同。

  卜骨卜甲与动植物考古发现

  台家寺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使用过的卜骨和卜甲,以卜甲为主。其整治、钻、凿、灼均和中原同时期商文化遗物相同。占卜活动在台家寺遗址非常发达,与几乎所有类别的生活遗物共存。

  台家寺遗址商代单位出土的主要的哺乳动物骨骼为鹿、猪和牛,其中牛的比重极低而猪的比重较高。台家寺遗址出土大量蚌类和螺蛳。我们对商代灰坑的土样采取了全取和全部浮选的办法,在重浮物中获得了大量的细小的鱼骨,包含草鱼、青鱼、鲤鱼、鲢鱼、鲫鱼等鱼类。鱼类是台家寺商代重要的食物。而在相当多单位的轻浮物中,也获得了商代碳化植物种子。种植业上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粟作农业为辅的经济形态。

  此次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是近三十年来安徽省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墩台形遗址是整个淮河流域和江淮地区龙山时期至春秋时期居址的主流形态。台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必将推进对这一类遗址的布局和时代的综合研究。

  台家寺遗址贵族居住区北部大型台基及3座大型建筑,属于典型的商文化建筑,在规模上,是商代整个南方地区仅次于三星堆和盘龙城的大型宫殿建筑。东部的大型建筑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很有自己的特点,是在商文化中首次发现。必将推进夏商周时期古代建筑的研究。

  台家寺遗址的铸铜手工业遗存遗迹和遗物俱全;商代铸铜作坊F16和大量铜容器陶范使其铜容器铸造活动证据链完整,这是在商代两处都城遗址以外的首次;也是两处都城以外发现陶范数量和铸造器类最多的。铜容器铸造技术,是商代最为尖端的技术。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铜容器在商代可以在都城以外制作,且技术水准不逊于都城;同时为商代金属资源的控制与分配、铸铜技术的控制与传播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直接资料。因为台家寺遗址所在的淮河流域缺乏铸铜活动所需要的各种金属资源,在这里的铸铜手工业的重要发现对中国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铸造手工业的布局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探索中国青铜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

(责编:李来玉)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