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5.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

发布时间:2017-03-2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发掘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
 
  位于辽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大杖子组东北约600米的半拉山顶部。半拉山属于塔子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山势较低矮、平缓。山岭两侧是由大凌河支流十家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地,十家子河在朝阳市城北汇入大凌河。

  墓地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发现时墓地受到严重盗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对半拉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墓葬78座、祭祀坑29个、祭坛1座及坛上建筑址1座,出土遗物仅玉器一项计140余件。

  墓地地层堆积关系较单一,不见其他时期的文化堆积,仅见红山文化地层堆积,但墓地是建在人工用黄土堆积而成的冢体之上,冢体及其内部遗迹,存在着较复杂叠压打破关系。根据墓地冢体地层堆积变化情况,反映出该墓地在营建和使用时间上,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化,据此可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以T0606—T0607西壁剖面为例。

  墓地结构与布局

  该墓地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营建,先是在地表上积土为冢,这是墓地进行各项活动所需的物质载体,由土冢、界墙和封石堆积构成。后在土冢上进行埋葬与祭祀活动,产生了两种遗迹现象,即墓葬和祭祀遗迹。

  墓葬有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种。在早期阶段墓葬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在晚期阶段墓葬区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界墙外围有零散分布。

  祭祀遗迹是由祭坛和坛上建筑址及祭坑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在早期阶段仅见祭坑遗迹;在晚期阶段出现了祭坛遗迹,祭坛四周围砌石墙,坛上分布大小不一的祭祀坑,并在祭坛上发现一座建筑址。

  冢体

  冢体早期阶段仅见黄土堆积的下层土冢,在晚期阶段的土冢之上又出现了石砌的界墙和起封盖作用的封石堆积。

  土冢是由人工利用黄土在地表之上堆积而成的一个土台,台面较平整,平面近圆角长方形,中轴线的方向156.8度。堆积整体呈北端宽、南部窄、中心厚、边缘薄、北部薄、南部厚,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土冢为黄黑混合的花土堆积而成,面积要小于下层土冢,南北长约42.5米,东西宽约22米,总面积约935平方米。下层土冢为较纯净的黄土堆积而成。南北长约50米,东西最宽约26米,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

  界墙位于上层土冢的北部,保存较好,由北、东和西三面墙体组成,平面略近方形,南北长约16.5、东西宽约16米。界墙为石块平砌而成,墙体外边缘较整齐,现多保存底部一层墙石,局部存两层,上部石块多向外倾斜变形,底层石块均为开槽半嵌于冢体堆积上,界墙石多经人工打制,形制较规整,外端宽大,内端窄小,近似楔形。

  封石堆积主要是由青灰色的安山岩、少量白色石灰岩和黄色砂岩的石块组成,石块个体差异较大,无人工痕迹,堆积杂乱、无规律。封石堆积主要集中分布于上层土冢东侧和北侧的界墙处,堆积较厚,可分为上下两层,其主要是封盖和保护土冢;其余位置的积石堆积规模多较小,堆积较薄,仅见一层,个别为墓葬的封石。

  墓葬

  共计78座。头向多为头东足西向。一次葬均为仰身直肢葬,二次捡骨葬要多于一次葬。人骨一般保存较差,少数保存较好,一些人骨上撒有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室内主要随葬玉器,器形以玉璧和玉环为组合。早期墓葬15座,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晚期墓葬63 座,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祭坛外围有零散分布。根据墓葬形制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分为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类。

  土坑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不见葬具,人骨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品较少。如M15:墓口残长0.65、宽0.35、深0.17米。葬式为单人二次捡骨葬,人骨呈捆束状叠放在一起,保存较差,大部分已粉化,可辨有头骨、肋骨和肢骨等。墓主人为男性,年龄45~50岁。在骨堆中近头骨处,出土1件白色玉环。

  石棺墓:为墓地最主要墓葬形制,多南北向成行排列,分布较密集,存在叠压打破关系。棺室四壁大多数立砌石板,形制较规整,出土遗物较丰富。如M12:圹上口长2.11、宽0.96,底长1.86、宽0.70、深0.67米。圹内立砌石棺,石块不规整,未见修整痕迹。盖板由厚重的大石板组成,部分塌落进棺室,压在遗物和人骨上。棺壁用黄色和青灰色石板立砌,东端立砌一块三角形石板,西端未立砌石板,南、北壁各立砌三块大石板,棺底由三块大石板和一块小石板组成,较平整。棺室长1.80、宽0.55、深0.39米。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人骨保存一般,未见头骨,人骨上覆盖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主人为男性,年龄30岁以上。出土玉龙、玉璧、石钺及兽首形钺柄端饰等四件遗物。

  石圹墓:该类墓葬数量最少,其是在积石堆积上拣出石圹,石圹不规则,上方用碎石块封盖,遗物出土较少。如M37:墓圹平面近长方形,为杂乱积石构成,圹壁不规整,圹底不平,东半部被破坏。墓圹残长1.88、圹宽0.75米。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圹内人骨保存较差,成年,性别不详。

  在发掘区中部发现中心大墓1座(M20),墓圹平面近圆角长方形,上口大,底口小。上口东、西、南缘较平直,北缘略成弧形外凸,东西长约7.43米,南北宽约6.08米,深约1.99米。圹璧在距圹口深约0.56米处,圹壁内收出二层台,二层台的宽度不一,东、西两端较窄,南、北两侧较宽。二层台口东西长约6.84米,南北宽约4.72米。圹壁上部为黄褐色土,下部为基岩,北部基岩厚约0.9米,南部基岩厚约0.2米。圹底为基岩,不平整,为人工开凿而成,基岩呈灰白色,东西长约6.67米,南北宽约3.97米。墓圹内未见棺室和人骨。在圹内填土中出土了10件残玉环、3件玉芯、1件玉料、2件石斧和1件石铲。

  祭祀建筑遗迹

  祭祀遗迹是由坛祭和坑祭两种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早期阶段仅见坑祭遗迹,晚期阶段出现了坛祭遗迹。

  坛祭遗迹1座。位于墓地北部界墙内,是整个墓地的最高点。祭坛是在上层土冢上,利用石块围砌而成的一座近长方形的黄土台,东西长约13.6、南北宽约11.5米。坛墙石未开槽直接放置在土冢上,保存较差,大部分缺失。建筑址位于祭坛西部,活动面近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2、东西宽约8、厚约0.05米。活动面经人工夯打较坚硬,夯窝较大、较深,形状不规则。在活动面上发现有7个柱洞,分三排排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6、东西宽约4.5米,最北一排三个柱洞,其余两排为两两相对排列,在中排两个柱洞底部各发现一块柱础石。在活动面上覆盖有大面积草拌泥的红烧土块,推测应是建筑的倒塌堆积。祭品群主要包括紧靠坛墙外侧成排摆放泥质红陶的彩绘筒形器、器座和塔形器等,此外,出土了少量的石人头像、陶人头像和零散的玉器等。

  坑祭遗迹共29个。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长方形、不规则形。直壁或斜弧壁,少数坑壁经火烧,火烧痕迹明显。平底或基岩底,个别坑底有人工抹泥痕迹。出土遗物较少,种类有陶器、玉器、红烧土块和动物骨骼等。可分为早晚两期,有叠压和打破现象,早期15个,晚期14个。

  遗物

  主要有陶、石、玉器、人像四类。陶、石器主要出土于墓室外的冢体堆积中,多残破,完整器较少;玉器主要出土于墓室内,多数保存较好,破损者也可以复原,墓室外所出玉器多为残件,不可复原。

  陶器以筒形器为主,还见少量的器座、“塔”形器,还出土了零星的夹砂黑褐陶的筒形罐、钵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镞、饰件等。玉器出土数量较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较丰富,有龙、鸟形坠、斧、斜口筒形器、玉料、玉芯、璧、环、镯、珠、兽首形柄端饰等。另外,还出土了10余件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

  学术价值及意义

  该墓地层位关系明确,首次完整的揭露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以及墓葬、祭祀遗迹等营建全过程。共清理墓葬78座,这是红山文化一个单体冢内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在红山文化积石冢上发现建筑址,并有柱洞和础石,推测该建筑址具有祭祀功能。 墓地出土的各类重要遗物,极大丰富了墓地的内涵:玉器共出土140余件,这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发现玉斜口筒形器出土于祭祀坑内,为研究玉斜口筒形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线索;首次发现带有三个凸起耳的环形玉壁;出土的加工环形玉器的玉料,为研究红山文化的环形玉器制作过程、工艺和技术提供了明确的实物资料;发现了14件人像制品,这也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人像制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既有陶塑像,又有石雕像;首次在墓葬中发现玉龙、玉璧与石钺的器物组合,并且钺柄端装有柄端饰,柄端饰是兽首形,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极大改变、增强了对红山文化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的认识,说明当时军权已经产生,表明战争是促进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

发布时间:2017-03-24

  发掘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
 
  位于辽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大杖子组东北约600米的半拉山顶部。半拉山属于塔子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山势较低矮、平缓。山岭两侧是由大凌河支流十家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地,十家子河在朝阳市城北汇入大凌河。

  墓地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发现时墓地受到严重盗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对半拉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墓葬78座、祭祀坑29个、祭坛1座及坛上建筑址1座,出土遗物仅玉器一项计140余件。

  墓地地层堆积关系较单一,不见其他时期的文化堆积,仅见红山文化地层堆积,但墓地是建在人工用黄土堆积而成的冢体之上,冢体及其内部遗迹,存在着较复杂叠压打破关系。根据墓地冢体地层堆积变化情况,反映出该墓地在营建和使用时间上,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化,据此可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以T0606—T0607西壁剖面为例。

  墓地结构与布局

  该墓地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营建,先是在地表上积土为冢,这是墓地进行各项活动所需的物质载体,由土冢、界墙和封石堆积构成。后在土冢上进行埋葬与祭祀活动,产生了两种遗迹现象,即墓葬和祭祀遗迹。

  墓葬有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种。在早期阶段墓葬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在晚期阶段墓葬区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界墙外围有零散分布。

  祭祀遗迹是由祭坛和坛上建筑址及祭坑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在早期阶段仅见祭坑遗迹;在晚期阶段出现了祭坛遗迹,祭坛四周围砌石墙,坛上分布大小不一的祭祀坑,并在祭坛上发现一座建筑址。

  冢体

  冢体早期阶段仅见黄土堆积的下层土冢,在晚期阶段的土冢之上又出现了石砌的界墙和起封盖作用的封石堆积。

  土冢是由人工利用黄土在地表之上堆积而成的一个土台,台面较平整,平面近圆角长方形,中轴线的方向156.8度。堆积整体呈北端宽、南部窄、中心厚、边缘薄、北部薄、南部厚,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土冢为黄黑混合的花土堆积而成,面积要小于下层土冢,南北长约42.5米,东西宽约22米,总面积约935平方米。下层土冢为较纯净的黄土堆积而成。南北长约50米,东西最宽约26米,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

  界墙位于上层土冢的北部,保存较好,由北、东和西三面墙体组成,平面略近方形,南北长约16.5、东西宽约16米。界墙为石块平砌而成,墙体外边缘较整齐,现多保存底部一层墙石,局部存两层,上部石块多向外倾斜变形,底层石块均为开槽半嵌于冢体堆积上,界墙石多经人工打制,形制较规整,外端宽大,内端窄小,近似楔形。

  封石堆积主要是由青灰色的安山岩、少量白色石灰岩和黄色砂岩的石块组成,石块个体差异较大,无人工痕迹,堆积杂乱、无规律。封石堆积主要集中分布于上层土冢东侧和北侧的界墙处,堆积较厚,可分为上下两层,其主要是封盖和保护土冢;其余位置的积石堆积规模多较小,堆积较薄,仅见一层,个别为墓葬的封石。

  墓葬

  共计78座。头向多为头东足西向。一次葬均为仰身直肢葬,二次捡骨葬要多于一次葬。人骨一般保存较差,少数保存较好,一些人骨上撒有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室内主要随葬玉器,器形以玉璧和玉环为组合。早期墓葬15座,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晚期墓葬63 座,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祭坛外围有零散分布。根据墓葬形制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分为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类。

  土坑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不见葬具,人骨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品较少。如M15:墓口残长0.65、宽0.35、深0.17米。葬式为单人二次捡骨葬,人骨呈捆束状叠放在一起,保存较差,大部分已粉化,可辨有头骨、肋骨和肢骨等。墓主人为男性,年龄45~50岁。在骨堆中近头骨处,出土1件白色玉环。

  石棺墓:为墓地最主要墓葬形制,多南北向成行排列,分布较密集,存在叠压打破关系。棺室四壁大多数立砌石板,形制较规整,出土遗物较丰富。如M12:圹上口长2.11、宽0.96,底长1.86、宽0.70、深0.67米。圹内立砌石棺,石块不规整,未见修整痕迹。盖板由厚重的大石板组成,部分塌落进棺室,压在遗物和人骨上。棺壁用黄色和青灰色石板立砌,东端立砌一块三角形石板,西端未立砌石板,南、北壁各立砌三块大石板,棺底由三块大石板和一块小石板组成,较平整。棺室长1.80、宽0.55、深0.39米。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人骨保存一般,未见头骨,人骨上覆盖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主人为男性,年龄30岁以上。出土玉龙、玉璧、石钺及兽首形钺柄端饰等四件遗物。

  石圹墓:该类墓葬数量最少,其是在积石堆积上拣出石圹,石圹不规则,上方用碎石块封盖,遗物出土较少。如M37:墓圹平面近长方形,为杂乱积石构成,圹壁不规整,圹底不平,东半部被破坏。墓圹残长1.88、圹宽0.75米。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圹内人骨保存较差,成年,性别不详。

  在发掘区中部发现中心大墓1座(M20),墓圹平面近圆角长方形,上口大,底口小。上口东、西、南缘较平直,北缘略成弧形外凸,东西长约7.43米,南北宽约6.08米,深约1.99米。圹璧在距圹口深约0.56米处,圹壁内收出二层台,二层台的宽度不一,东、西两端较窄,南、北两侧较宽。二层台口东西长约6.84米,南北宽约4.72米。圹壁上部为黄褐色土,下部为基岩,北部基岩厚约0.9米,南部基岩厚约0.2米。圹底为基岩,不平整,为人工开凿而成,基岩呈灰白色,东西长约6.67米,南北宽约3.97米。墓圹内未见棺室和人骨。在圹内填土中出土了10件残玉环、3件玉芯、1件玉料、2件石斧和1件石铲。

  祭祀建筑遗迹

  祭祀遗迹是由坛祭和坑祭两种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早期阶段仅见坑祭遗迹,晚期阶段出现了坛祭遗迹。

  坛祭遗迹1座。位于墓地北部界墙内,是整个墓地的最高点。祭坛是在上层土冢上,利用石块围砌而成的一座近长方形的黄土台,东西长约13.6、南北宽约11.5米。坛墙石未开槽直接放置在土冢上,保存较差,大部分缺失。建筑址位于祭坛西部,活动面近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2、东西宽约8、厚约0.05米。活动面经人工夯打较坚硬,夯窝较大、较深,形状不规则。在活动面上发现有7个柱洞,分三排排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6、东西宽约4.5米,最北一排三个柱洞,其余两排为两两相对排列,在中排两个柱洞底部各发现一块柱础石。在活动面上覆盖有大面积草拌泥的红烧土块,推测应是建筑的倒塌堆积。祭品群主要包括紧靠坛墙外侧成排摆放泥质红陶的彩绘筒形器、器座和塔形器等,此外,出土了少量的石人头像、陶人头像和零散的玉器等。

  坑祭遗迹共29个。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长方形、不规则形。直壁或斜弧壁,少数坑壁经火烧,火烧痕迹明显。平底或基岩底,个别坑底有人工抹泥痕迹。出土遗物较少,种类有陶器、玉器、红烧土块和动物骨骼等。可分为早晚两期,有叠压和打破现象,早期15个,晚期14个。

  遗物

  主要有陶、石、玉器、人像四类。陶、石器主要出土于墓室外的冢体堆积中,多残破,完整器较少;玉器主要出土于墓室内,多数保存较好,破损者也可以复原,墓室外所出玉器多为残件,不可复原。

  陶器以筒形器为主,还见少量的器座、“塔”形器,还出土了零星的夹砂黑褐陶的筒形罐、钵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镞、饰件等。玉器出土数量较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较丰富,有龙、鸟形坠、斧、斜口筒形器、玉料、玉芯、璧、环、镯、珠、兽首形柄端饰等。另外,还出土了10余件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

  学术价值及意义

  该墓地层位关系明确,首次完整的揭露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以及墓葬、祭祀遗迹等营建全过程。共清理墓葬78座,这是红山文化一个单体冢内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在红山文化积石冢上发现建筑址,并有柱洞和础石,推测该建筑址具有祭祀功能。 墓地出土的各类重要遗物,极大丰富了墓地的内涵:玉器共出土140余件,这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发现玉斜口筒形器出土于祭祀坑内,为研究玉斜口筒形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线索;首次发现带有三个凸起耳的环形玉壁;出土的加工环形玉器的玉料,为研究红山文化的环形玉器制作过程、工艺和技术提供了明确的实物资料;发现了14件人像制品,这也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人像制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既有陶塑像,又有石雕像;首次在墓葬中发现玉龙、玉璧与石钺的器物组合,并且钺柄端装有柄端饰,柄端饰是兽首形,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极大改变、增强了对红山文化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的认识,说明当时军权已经产生,表明战争是促进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责编:李来玉)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