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发布时间:2019-04-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调查单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周春水 冯雷

  “经远舰”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海域。2014年夏,水下考古队依据资料线索与磁力仪物探数据在该处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很可能为中日甲午海战时沉灭的“经远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2018年7-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开展庄河铁质沉船遗址专项调查工作,最终证实为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沉舰——“经远舰”。

  调查前期,考古队运用多波束声呐获取海底残存舰体影像,按其形状与结构推断为“经远舰”水线处的防护装甲“铁甲堡”,并初步判定为倒扣状态。随后在遗址右侧抽沙,相应发现呈倒置状态的排污水管口,由此确认整舰为上下倒扣的埋藏状态。经过科学分析,工作目标确定为寻找右舷舰铭牌上,并用差分GPS精准定位,最终在连续抽沙20多天后在泥下5.5米深度找到“經遠”舰铭牌,由此确证庄河铁质沉船即是北洋海军在甲午黄海海战一役中沉灭的“经远舰”。此后,考古队又对沉舰其他重要部位进行局部解剖,陆续发现并确认了艏柱、锚链、舷窗、登舰舷梯、排煤渣口等部位,并收获一批重要沉舰文物。在工作结束之前,考古队对舰铭牌进行了必要的保护与回填,并采用牺牲阳极的办法在钢铁舰体周边焊接锌块,以此延缓海水对铁舰的腐蚀。

“經”字铭牌

“逺”字铭牌

  经考古确认,舰体残骸呈上下颠倒翻扣在海底,舰艏东北向,由艏至艉微倾2-3°,总体残长80米,宽12米,泥下最大埋深达6.4米。“经远舰”沉灭后遭受长期破拆,底舱已被抓损殆尽,由于舰体翻扣,底舱上面的生活舱室及甲板上的武器装备反而保存下来。由于舰体前后倾斜,舰体最前端已破坏到生活舱,舰体后半部的生活舱未遭到破坏,舱室甲板还有保留。整体而言,“经远舰”大约3米高的生活舱室、2米高的甲板舷墙,也包括甲板面以上的舰载武器,总计约5米以上的舰体得以幸存下来,其现存状况要远好于“致远舰”(仅存一点底部舱室,约2米高度)。

  本次调查提取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种类丰富。包括锅炉、斜桁、舷窗、舱门、外壳列板、肋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毛瑟步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武器装备;以及锉刀、扳手、旋柄、冲子等修理工具;鞋子、皮带、烟袋等个人物品。此外,遗址中还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 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为海战爆发前为加强艉部火力而紧急添置的武器。

各种小口径武器弹药合照

  “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船厂建造,1887年底回国后编入北洋海军,管带(舰长)林永升。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经远舰”遭到日军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围攻,全舰官兵在管带林永升的率领下毫无惧色,奋勇接战,至死不升降旗,战至最后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少数人员因游至老人石得以幸存。

  此次“经远舰”的发现,首先是平息了“经远舰”沉灭地的争议。在此之前,沉灭地有大鹿岛、庄河、海洋岛等多地的分歧,而此次随着“經遠”铭牌的发现,最终确证“经远舰”沉灭于庄河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舰在虾老石东八里许”基本吻合。

清洗出水文物

  “经远舰”调查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北洋海军舰铭牌,其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首次得以明确。同时,“经远舰”是德国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最早案例之一,它的发现为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此次水下考古调查摸清了整个沉舰的残存情况、埋藏状态、遗物分布等诸多信息,可以借些还原激烈海战的一些细节。

  水下考古调查提供了浊水海洋环境里开展工作的成功案例,综合运用多波束海测、差分定位、水下三维声呐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水下抽沙精准定位、沉舰全景与“經遠”铭牌区的三维声呐成像,为以后大型沉舰遗址的调查、研究与展示工作提供借鉴。

  甲午海战是木质风帆战舰被蒸汽机装甲战舰取代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世界各国海军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其交战模式、舰体结构、火力配备等等一直是后世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同时,甲午海战也是中日近代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改变了中国、东亚的政治格局。本次水下考古调查成果将有助于推进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发布时间:2019-04-03

  调查单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周春水 冯雷

  “经远舰”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海域。2014年夏,水下考古队依据资料线索与磁力仪物探数据在该处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很可能为中日甲午海战时沉灭的“经远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2018年7-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开展庄河铁质沉船遗址专项调查工作,最终证实为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沉舰——“经远舰”。

  调查前期,考古队运用多波束声呐获取海底残存舰体影像,按其形状与结构推断为“经远舰”水线处的防护装甲“铁甲堡”,并初步判定为倒扣状态。随后在遗址右侧抽沙,相应发现呈倒置状态的排污水管口,由此确认整舰为上下倒扣的埋藏状态。经过科学分析,工作目标确定为寻找右舷舰铭牌上,并用差分GPS精准定位,最终在连续抽沙20多天后在泥下5.5米深度找到“經遠”舰铭牌,由此确证庄河铁质沉船即是北洋海军在甲午黄海海战一役中沉灭的“经远舰”。此后,考古队又对沉舰其他重要部位进行局部解剖,陆续发现并确认了艏柱、锚链、舷窗、登舰舷梯、排煤渣口等部位,并收获一批重要沉舰文物。在工作结束之前,考古队对舰铭牌进行了必要的保护与回填,并采用牺牲阳极的办法在钢铁舰体周边焊接锌块,以此延缓海水对铁舰的腐蚀。

“經”字铭牌

“逺”字铭牌

  经考古确认,舰体残骸呈上下颠倒翻扣在海底,舰艏东北向,由艏至艉微倾2-3°,总体残长80米,宽12米,泥下最大埋深达6.4米。“经远舰”沉灭后遭受长期破拆,底舱已被抓损殆尽,由于舰体翻扣,底舱上面的生活舱室及甲板上的武器装备反而保存下来。由于舰体前后倾斜,舰体最前端已破坏到生活舱,舰体后半部的生活舱未遭到破坏,舱室甲板还有保留。整体而言,“经远舰”大约3米高的生活舱室、2米高的甲板舷墙,也包括甲板面以上的舰载武器,总计约5米以上的舰体得以幸存下来,其现存状况要远好于“致远舰”(仅存一点底部舱室,约2米高度)。

  本次调查提取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种类丰富。包括锅炉、斜桁、舷窗、舱门、外壳列板、肋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毛瑟步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武器装备;以及锉刀、扳手、旋柄、冲子等修理工具;鞋子、皮带、烟袋等个人物品。此外,遗址中还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 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为海战爆发前为加强艉部火力而紧急添置的武器。

各种小口径武器弹药合照

  “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船厂建造,1887年底回国后编入北洋海军,管带(舰长)林永升。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经远舰”遭到日军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围攻,全舰官兵在管带林永升的率领下毫无惧色,奋勇接战,至死不升降旗,战至最后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少数人员因游至老人石得以幸存。

  此次“经远舰”的发现,首先是平息了“经远舰”沉灭地的争议。在此之前,沉灭地有大鹿岛、庄河、海洋岛等多地的分歧,而此次随着“經遠”铭牌的发现,最终确证“经远舰”沉灭于庄河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舰在虾老石东八里许”基本吻合。

清洗出水文物

  “经远舰”调查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北洋海军舰铭牌,其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首次得以明确。同时,“经远舰”是德国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最早案例之一,它的发现为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此次水下考古调查摸清了整个沉舰的残存情况、埋藏状态、遗物分布等诸多信息,可以借些还原激烈海战的一些细节。

  水下考古调查提供了浊水海洋环境里开展工作的成功案例,综合运用多波束海测、差分定位、水下三维声呐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水下抽沙精准定位、沉舰全景与“經遠”铭牌区的三维声呐成像,为以后大型沉舰遗址的调查、研究与展示工作提供借鉴。

  甲午海战是木质风帆战舰被蒸汽机装甲战舰取代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世界各国海军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其交战模式、舰体结构、火力配备等等一直是后世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同时,甲午海战也是中日近代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改变了中国、东亚的政治格局。本次水下考古调查成果将有助于推进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