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9-04-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彭小军

  城河城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十三组、龙垱村三组,地处汉江西岸,长湖北岸。城河及其支流分别从遗址的西、南及东侧流经,于遗址东南方汇合。该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06年,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复查。

城河遗址鸟瞰图及王家塝位置(南-北)

  2012年11月,为开展长江中游地区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特征和社会结构研究,在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创新工程•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研究课题的设计和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至2017年12月,进行了五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对城内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这些工作表明,该遗址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通过区域系统调查,我们对周边聚落形态也有了全面了解。

M112出土葬具及部分随葬品

  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地点进行勘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遂于2018年3月开始系统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总体来看,这批墓葬有如下特征。

  首先,墓圹和棺木形制清晰,并有引人注目的特征。绝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墓,但有少量墓一侧略带“偏洞”,棺木一半被嵌偏洞中,并且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超过70%的墓葬可见葬具,发现率和保存完整状况在长江中游史前墓地中非常少见。葬具痕迹包括独木棺和长方形边框的板棺,这是在长江中游首次大规模发现史前独木棺。类型丰富的独木棺痕迹的发现,为了解当时葬具结构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物质支撑。

M119-1、2出土独木棺

  其次,随葬品丰富。几乎所有墓葬都随葬陶器,少则数件,多则六十余件。除陶器外,亦有玉钺、石钺、象牙器、竹编器物、猪下颌骨、漆器以及疑似木器等遗存。

  第三,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在发掘区内,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大、中型墓葬有体量巨大的棺木、精美的玉钺、石钺、漆器、象牙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猪下颌骨等遗物。在大、中型墓葬填土中,还发现随葬瓮、罐、夹砂红陶缸的现象。小型墓葬规模较小,葬具的使用率低,仅随葬数件陶器。甚至发现几座小墓共用一个器物坑的现象。

M224出土器物组合

  发掘工作秉承多学科合作的思路,系统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全面研究当时的葬仪、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支持。同时,注意收集墓葬填土、葬具的堆积倒塌信息,为理解和分析墓葬的营建系络提供证据。

  屈家岭文化占据江汉丘陵地带,自身社会发展独具特色。以前的大范围系统调查,从区域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文化城址林立、社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关研究也显示,距今五千年前后,发生了强劲的屈家岭文化北进河洛,西入关中的扩张。但因资料所限,我们难以获得对屈家岭社会发展程度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城河遗址的数次发掘,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从内部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社会的发展。王家塝墓地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对重新审视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

绘制墓葬图

  城河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间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河遗址城垣-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是屈家岭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弥补了江汉之间这一重要地区文明演进历程探索的薄弱环节,并将有力推动我们对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深入认识。(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9-04-03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彭小军

  城河城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十三组、龙垱村三组,地处汉江西岸,长湖北岸。城河及其支流分别从遗址的西、南及东侧流经,于遗址东南方汇合。该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06年,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复查。

城河遗址鸟瞰图及王家塝位置(南-北)

  2012年11月,为开展长江中游地区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特征和社会结构研究,在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创新工程•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研究课题的设计和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至2017年12月,进行了五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对城内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这些工作表明,该遗址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通过区域系统调查,我们对周边聚落形态也有了全面了解。

M112出土葬具及部分随葬品

  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地点进行勘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遂于2018年3月开始系统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总体来看,这批墓葬有如下特征。

  首先,墓圹和棺木形制清晰,并有引人注目的特征。绝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墓,但有少量墓一侧略带“偏洞”,棺木一半被嵌偏洞中,并且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超过70%的墓葬可见葬具,发现率和保存完整状况在长江中游史前墓地中非常少见。葬具痕迹包括独木棺和长方形边框的板棺,这是在长江中游首次大规模发现史前独木棺。类型丰富的独木棺痕迹的发现,为了解当时葬具结构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物质支撑。

M119-1、2出土独木棺

  其次,随葬品丰富。几乎所有墓葬都随葬陶器,少则数件,多则六十余件。除陶器外,亦有玉钺、石钺、象牙器、竹编器物、猪下颌骨、漆器以及疑似木器等遗存。

  第三,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在发掘区内,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大、中型墓葬有体量巨大的棺木、精美的玉钺、石钺、漆器、象牙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猪下颌骨等遗物。在大、中型墓葬填土中,还发现随葬瓮、罐、夹砂红陶缸的现象。小型墓葬规模较小,葬具的使用率低,仅随葬数件陶器。甚至发现几座小墓共用一个器物坑的现象。

M224出土器物组合

  发掘工作秉承多学科合作的思路,系统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全面研究当时的葬仪、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支持。同时,注意收集墓葬填土、葬具的堆积倒塌信息,为理解和分析墓葬的营建系络提供证据。

  屈家岭文化占据江汉丘陵地带,自身社会发展独具特色。以前的大范围系统调查,从区域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文化城址林立、社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关研究也显示,距今五千年前后,发生了强劲的屈家岭文化北进河洛,西入关中的扩张。但因资料所限,我们难以获得对屈家岭社会发展程度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城河遗址的数次发掘,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从内部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社会的发展。王家塝墓地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对重新审视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

绘制墓葬图

  城河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间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河遗址城垣-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是屈家岭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弥补了江汉之间这一重要地区文明演进历程探索的薄弱环节,并将有力推动我们对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深入认识。(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