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六】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
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约10公里处,于2017年考古调查时发现,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窑炉13处。
图一 苏峪口瓷窑址2021-2022年发掘区
2021—2022年10月,为探索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生产的窑业面貌、找寻西夏陵等出土细白瓷产地等学术问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Y1与Y2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示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全新的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了开采瓷土、煤、石英、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图二 窑炉与烟囱
图三 作坊遗迹
图四 制瓷原料图
图五 出土窑具
图六 出土窑具、窑粘等
图七 器物叠烧和瓷质匣钵
图八 出土瓷碟
图九 出土瓷碗
图一0 出土瓷碟与瓷盘
图一一 出土瓜棱罐与花口碗
图一二 器盖与瓷罐
图一三 出土插器
Y1与Y2为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用条石垒砌,由火膛、窑室、烟囱和两侧挡墙等组成,残高3米。作坊遗迹两窑炉共用,以煤为燃料,有储泥池、辘轳坑、釉料缸、存贮间等。窑具以直筒型瓷质匣钵为主。均用匣钵正烧,匣钵之间用釉封口。瓷器产品主要为精细白瓷,以碗、盘、盏、碟等日用器为主,另有花口瓶、执壶等大型器物及建筑材料等。胎白细腻,釉色温润、白中微泛青,玻璃质感和透光性超强。根据出土器物,Y1与Y2为西夏时期,始烧于西夏早期偏晚,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苏峪口瓷窑址考古发掘的价值重大。
第一,发现了一个新的窑业类型——贺兰窑。该窑主要生产精细白瓷,胎白质坚,釉白温润,透光性超强;工艺采撷两宋南、北各窑之菁华,原料与燃料等均采自窑址区;文化面貌与审美迥异于当时南、北各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烧造精细白瓷的空白,对于探索两宋时期我国制瓷业的交流与发展意义重大。在贺兰山内还发现几处窑业面貌与其相同的窑址,可称之为“贺兰窑”。
第二,发现了保存好、结构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而且在窑址区发现瓷土、石英、燃料等资源,这在我国陶瓷考古上尚属首次。
第三,本窑址烧造的产品与西夏陵等遗址出土的细白瓷一致,而且多件匣钵上戳“官”字款,可确定是西夏宫廷用瓷的烧造地,具有西夏“官窑”性质。
第四,窑业技术独特而高超。首次在浙江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大规模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首次在瓷胎、瓷釉中发现大量使用石英的制瓷技术,该技术能增加精细白瓷成品的透光度和润度等(石英的功能与汝窑的玛瑙相同),在现代定窑制瓷工艺中仍在使用。在两宋时期全国窑场中是首次发现,在我国的窑业技术上独树一帜。
第五,复杂的窑业面貌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作为西夏瓷窑场,在北方传统窑业技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南方湖田窑、越窑等窑先进的窑业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窑业类型,反映出两宋时期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如果苏峪口瓷窑遗址以煤为燃料成立,那么它和定窑在北宋晚期的转变是同步的。苏峪口瓷窑遗址在釉料里面加石英,和北宋晚期汝窑的加玛瑙又是一个同步。放到大的时代背景、几个政权下对比几处官窑,它们在瓷器生产、管理、皇家用瓷的品质追求上是同步发展或稍微滞后的。虽然政权在对峙,但我们可以看到以瓷器为代表的文化统一。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