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大雅大俗,穿越古今——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共考古演讲全记录

发布时间:2014-10-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2014年10月27-28日,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邀请了七位国内著名考古学者做公共考古演讲,他们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为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让普通大众走近考古开启了一扇大门。
 
  我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穿越古今的时光。
 
  馒头与面包-由小麦引进看饮食文化传统的演变

王仁湘研究员演讲
 
  馒头和面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吃到的食物,可是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我们的餐桌的呢?为什么西方人选择面包,中国人选择馒头呢?带着这一长串的问题,让我们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所讲述的馒头与面包的故事吧。
 
  很多考古证据都证明古人的食物是十分丰富的,现在我们仍然在食用的很多食物,很早就已经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了。比如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的小米面条(饸饹);在新疆苏贝希也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的面条;新疆吐鲁番阿斯塔拉唐墓中发现了多种面食点心和饺子。这些重要的发现,说明了古代的面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单一,而是异常丰富多彩。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面粉原料的小麦是从哪里来的呢?据研究,小麦的原产地并非是中国,它大约是在距今3500至4500年之间,从西亚传入中国的,在进入中国后,经过了耕种模式和加工方式的转变之后,小麦开始大量种植、加工,并逐渐改变了古人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同时,东西方在面食加工工艺上的差异也逐渐形成。中国古人用甑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包子,而西方人却把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和蛋糕,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可以说馒头和面包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传统。更为突出的是东方的中国,将蒸和煮这两个面食加工方式运用的炉火纯青,并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精彩的面食世界。
 
  王仁湘研究员最后说:“有分析认为身材高大、体魄强健的民族和吃面食有关,吃稻米地区的民族身材相对矮小。小麦粉所含的蛋白质、钙含量和维生素比大米、玉米粉都高,所以吃面食是智慧的选择,”那么就让我们听从王老师的建议,做个智慧的人,多吃面食吧。
 
  商王朝:历史绕不开的五百年

唐际根研究员演讲
 
  商代,“是一个轻易杀人的时代;是一个汉字逐渐定型的时代;也是一个文明成就、巩固成熟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际根研究员用这句话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商代的特性。
 
  在安阳殷墟武官村王陵区的大墓中,人殉的现象随处可见,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在战争中被俘获的俘虏是人殉的主要来源,据科技手段检测结果可知其中尤以羌人为多。这些考古发掘中的骨架有的头身分离,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被杂乱的随意扔在坑里,并且在甲骨文中有不少字的形状都与杀人有关,如“卯“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被断为两截的形象,而“俎”字则是把人剁成肉泥的形象,这些人骨遗存和文字,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但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血腥气息。可以说,商代的历史充满了残酷和杀戮。
 
  但在另一方面,在这些血腥杀戮的背后,是一个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骨文,商代是中国汉字建立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从110年前甲骨文发现至今,殷墟共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4500多个,可释读者1682个。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形式,它不仅见证了商代五百年的辉煌历史,更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古蜀寻踪
 
王方研究员演讲
 
  在甲骨文已有“蜀”字,但蜀到底在哪里?它的文化面貌又是什么呢?在没有考古学的时代,我们听到的只是一个个关于古蜀文明的传说,直到1929年,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神秘的古蜀文明才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王方研究员围绕古蜀文明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以时间为轴,为我们讲述了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古蜀文明独特的青铜文化魅力。
 
  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上城址林立,这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同时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约距今3700-3200年左右,是三星堆文明的繁荣时期,自192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各类文物数万件,包括青铜器、金器、石器及大量的陶器、象牙等。其中尤以造型奇特、具有神秘色彩的各种青铜面具和青铜立人像最为著名,它们也许是三星堆原始宗教的代表作。正如王方所说:“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灿烂篇章”。
 
  至距今3200年-2500年左右,古蜀文明进入了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遗址就是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无论从出土器物类型还是文化面貌上都与三星堆文化有诸多相同或相似,金沙遗址应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又一个新崛起的古王国,是古蜀文明发展阶段中的又一次辉煌。其后在经历了战国船棺遗址的发展之后,古蜀文明逐渐融入了统一的华夏文明之中。 
 
  最初的中国和最初的“中国梦”

李新伟研究员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从一个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了最初的中国和最初的“中国梦”,为我们描述了史前文明天空的绚丽多彩。
 
  我们的梦从一次相距1000多公里的对话开始。考古发现,在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相距1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很多器物都十分相似,如玉人、玉璧及玉猪等器物,相距如此遥远的两地,为何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李新伟研究员认为这两个文化的社会上层曾发生过面对面的交流。
 
  而俯瞰5300年前的中国史前文明,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到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从中原的庙底沟文化到长江中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各种古文化交相辉映。它们之间必然发生过更多如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之间长距离交流的现象,正是在这一次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古代先民突破了地理限制,开始逐渐形成共同的宇宙概念、与天地沟通的方式及包括墓葬礼仪在内的礼仪制度。各种文化的基因逐渐具有了广泛的相似性,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也就是张光直先生所说的“最初的中国”。而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就如按下了开启中国文明进程的按钮。可以说正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产生的这一宏大构思,才使中国逐渐从“共识的中国”发展到“理想的中国”,最终形成了“现实的中国”。
 
  梦回大唐

齐东方教授演讲
 
  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从陶瓷、玉器、青铜器等方面,选取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大唐近300年的梦。
 
  唐代文明的开放,使得外来文化对唐代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出土的唐代文物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在齐东方教授的演讲中被数次提到。如唐代铜镜上曾经十分流行的海兽葡萄纹、织物上的联珠对鸟图案、金银器中的带把杯、唐三彩中的胡瓶、雕塑中大量的骆驼和胡人的形象等等,都是外来文化在唐代文化中打下的烙印。
 
  齐东方教授讲述的唐代的另一个的特点就是转折。陶瓷业方面,唐代彩瓷和青花瓷的烧制,为后代各种彩瓷和青花瓷的繁盛拉开了序幕;玉器方面,一改以前玉器肃穆凝重的礼器色彩,随之取代的是被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观赏玉和实用玉器的大量流行。而精美的唐代铜镜更是打破了过去认为唐代是青铜器的衰落时期的说法,在形状上,唐代铜镜不再只有圆形,菱花形、方形开始出现。唐人把儿女情长、祥瑞喜庆等情感都融入到了铜镜上面,小小的一面铜镜寄托了唐人瑰丽的梦。
 
  总之,就如齐东方教授最后告诉我们的,唐代的风貌就和我们见到的唐代女子雕像的神态一样,自信、乐观。
 
  器与道——陶鬶的故事

郑岩教授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从艺术的角度对陶鬹这一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十分常见的器物进行了有趣的解读,带我们领略了一番陶鬹器形发展演变中的道。
 
  陶鬹最初是用于炊煮食物的生活器具,它的造型随着史前人类对使用方便性和艺术性的追求逐渐演变。由郑岩教授的演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提握的方便,鋬手从无到有,从最初简单的实用性到装饰性、艺术性,甚至最后演变成了鸟的双翅。2、为了提高受火的面积和炊煮食物的速度,袋足从实心到空心,从小小的近似锥状的足逐渐演变成大袋足,最后则演变成了鸟腿。3、为了食物倾倒方便,从无流到有流,流的形状最后也演变成了动物首或尾的形状。这些演变逐渐使得陶鬹偏离实用功能,从炊器进化成了一件件近似雕塑的艺术品,并似乎诞生了不同的艺术流派。
 
  发现博物馆蓝海

曹兵武先生演讲
 
  我们不少人都去博物馆参观过,可是对给我们带来精彩展览的博物馆了解多少呢?中国文物报社总编曹兵武的精彩演讲使听众们脑洞大开。
 
  曹兵武老师从博物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博物馆的意义、博物馆的功能等方面对博物馆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博物馆是和考古密切相关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一进入博物馆,就开始了公共考古之旅。观众走进博物馆,就是一次历史的穿越。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的看法是十分专业的,而博物馆对物的看法不同,博物馆需要借助考古学让观众对文物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博物馆怎么处理自己的物,是博物馆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个博物馆如果要做一个唐代的展览,那么文物该怎么挑选,是挑选十分精美著名的文物?还是能代表人们日常生活的器物?这是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博物馆的功能也是需要博物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将教育功能放在了博物馆定位的第一位,这代表了博物馆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需要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增进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方面做出努力。
 
  此次论坛上邀请七位专家学者进行公共考古演讲,是考古人走出学术象牙塔,为社会公众服务,使考古研究的成果走入大众和社会的一个方式,也许目前只是涓涓细流,但终有一天会汇聚成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大河。正如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提到的,公共考古在整个考古工作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考古核心工作的一部分,是考古人的社会责任。我们期望在未来,会有越来越来的专家学者及公众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添砖加瓦。
 
   (随后中国考古网会整理出论坛的视频资料全文发布,敬请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

【原创】大雅大俗,穿越古今——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共考古演讲全记录

发布时间:2014-10-29

  2014年10月27-28日,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邀请了七位国内著名考古学者做公共考古演讲,他们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为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让普通大众走近考古开启了一扇大门。
 
  我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穿越古今的时光。
 
  馒头与面包-由小麦引进看饮食文化传统的演变

王仁湘研究员演讲
 
  馒头和面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吃到的食物,可是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我们的餐桌的呢?为什么西方人选择面包,中国人选择馒头呢?带着这一长串的问题,让我们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所讲述的馒头与面包的故事吧。
 
  很多考古证据都证明古人的食物是十分丰富的,现在我们仍然在食用的很多食物,很早就已经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了。比如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的小米面条(饸饹);在新疆苏贝希也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的面条;新疆吐鲁番阿斯塔拉唐墓中发现了多种面食点心和饺子。这些重要的发现,说明了古代的面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单一,而是异常丰富多彩。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面粉原料的小麦是从哪里来的呢?据研究,小麦的原产地并非是中国,它大约是在距今3500至4500年之间,从西亚传入中国的,在进入中国后,经过了耕种模式和加工方式的转变之后,小麦开始大量种植、加工,并逐渐改变了古人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同时,东西方在面食加工工艺上的差异也逐渐形成。中国古人用甑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包子,而西方人却把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和蛋糕,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可以说馒头和面包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传统。更为突出的是东方的中国,将蒸和煮这两个面食加工方式运用的炉火纯青,并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精彩的面食世界。
 
  王仁湘研究员最后说:“有分析认为身材高大、体魄强健的民族和吃面食有关,吃稻米地区的民族身材相对矮小。小麦粉所含的蛋白质、钙含量和维生素比大米、玉米粉都高,所以吃面食是智慧的选择,”那么就让我们听从王老师的建议,做个智慧的人,多吃面食吧。
 
  商王朝:历史绕不开的五百年

唐际根研究员演讲
 
  商代,“是一个轻易杀人的时代;是一个汉字逐渐定型的时代;也是一个文明成就、巩固成熟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际根研究员用这句话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商代的特性。
 
  在安阳殷墟武官村王陵区的大墓中,人殉的现象随处可见,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在战争中被俘获的俘虏是人殉的主要来源,据科技手段检测结果可知其中尤以羌人为多。这些考古发掘中的骨架有的头身分离,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被杂乱的随意扔在坑里,并且在甲骨文中有不少字的形状都与杀人有关,如“卯“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被断为两截的形象,而“俎”字则是把人剁成肉泥的形象,这些人骨遗存和文字,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但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血腥气息。可以说,商代的历史充满了残酷和杀戮。
 
  但在另一方面,在这些血腥杀戮的背后,是一个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骨文,商代是中国汉字建立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从110年前甲骨文发现至今,殷墟共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4500多个,可释读者1682个。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形式,它不仅见证了商代五百年的辉煌历史,更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古蜀寻踪
 
王方研究员演讲
 
  在甲骨文已有“蜀”字,但蜀到底在哪里?它的文化面貌又是什么呢?在没有考古学的时代,我们听到的只是一个个关于古蜀文明的传说,直到1929年,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神秘的古蜀文明才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王方研究员围绕古蜀文明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以时间为轴,为我们讲述了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古蜀文明独特的青铜文化魅力。
 
  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上城址林立,这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同时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约距今3700-3200年左右,是三星堆文明的繁荣时期,自192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各类文物数万件,包括青铜器、金器、石器及大量的陶器、象牙等。其中尤以造型奇特、具有神秘色彩的各种青铜面具和青铜立人像最为著名,它们也许是三星堆原始宗教的代表作。正如王方所说:“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灿烂篇章”。
 
  至距今3200年-2500年左右,古蜀文明进入了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遗址就是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无论从出土器物类型还是文化面貌上都与三星堆文化有诸多相同或相似,金沙遗址应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又一个新崛起的古王国,是古蜀文明发展阶段中的又一次辉煌。其后在经历了战国船棺遗址的发展之后,古蜀文明逐渐融入了统一的华夏文明之中。 
 
  最初的中国和最初的“中国梦”

李新伟研究员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从一个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了最初的中国和最初的“中国梦”,为我们描述了史前文明天空的绚丽多彩。
 
  我们的梦从一次相距1000多公里的对话开始。考古发现,在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相距1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很多器物都十分相似,如玉人、玉璧及玉猪等器物,相距如此遥远的两地,为何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李新伟研究员认为这两个文化的社会上层曾发生过面对面的交流。
 
  而俯瞰5300年前的中国史前文明,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到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从中原的庙底沟文化到长江中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各种古文化交相辉映。它们之间必然发生过更多如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之间长距离交流的现象,正是在这一次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古代先民突破了地理限制,开始逐渐形成共同的宇宙概念、与天地沟通的方式及包括墓葬礼仪在内的礼仪制度。各种文化的基因逐渐具有了广泛的相似性,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也就是张光直先生所说的“最初的中国”。而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就如按下了开启中国文明进程的按钮。可以说正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产生的这一宏大构思,才使中国逐渐从“共识的中国”发展到“理想的中国”,最终形成了“现实的中国”。
 
  梦回大唐

齐东方教授演讲
 
  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从陶瓷、玉器、青铜器等方面,选取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大唐近300年的梦。
 
  唐代文明的开放,使得外来文化对唐代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出土的唐代文物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在齐东方教授的演讲中被数次提到。如唐代铜镜上曾经十分流行的海兽葡萄纹、织物上的联珠对鸟图案、金银器中的带把杯、唐三彩中的胡瓶、雕塑中大量的骆驼和胡人的形象等等,都是外来文化在唐代文化中打下的烙印。
 
  齐东方教授讲述的唐代的另一个的特点就是转折。陶瓷业方面,唐代彩瓷和青花瓷的烧制,为后代各种彩瓷和青花瓷的繁盛拉开了序幕;玉器方面,一改以前玉器肃穆凝重的礼器色彩,随之取代的是被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观赏玉和实用玉器的大量流行。而精美的唐代铜镜更是打破了过去认为唐代是青铜器的衰落时期的说法,在形状上,唐代铜镜不再只有圆形,菱花形、方形开始出现。唐人把儿女情长、祥瑞喜庆等情感都融入到了铜镜上面,小小的一面铜镜寄托了唐人瑰丽的梦。
 
  总之,就如齐东方教授最后告诉我们的,唐代的风貌就和我们见到的唐代女子雕像的神态一样,自信、乐观。
 
  器与道——陶鬶的故事

郑岩教授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从艺术的角度对陶鬹这一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十分常见的器物进行了有趣的解读,带我们领略了一番陶鬹器形发展演变中的道。
 
  陶鬹最初是用于炊煮食物的生活器具,它的造型随着史前人类对使用方便性和艺术性的追求逐渐演变。由郑岩教授的演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提握的方便,鋬手从无到有,从最初简单的实用性到装饰性、艺术性,甚至最后演变成了鸟的双翅。2、为了提高受火的面积和炊煮食物的速度,袋足从实心到空心,从小小的近似锥状的足逐渐演变成大袋足,最后则演变成了鸟腿。3、为了食物倾倒方便,从无流到有流,流的形状最后也演变成了动物首或尾的形状。这些演变逐渐使得陶鬹偏离实用功能,从炊器进化成了一件件近似雕塑的艺术品,并似乎诞生了不同的艺术流派。
 
  发现博物馆蓝海

曹兵武先生演讲
 
  我们不少人都去博物馆参观过,可是对给我们带来精彩展览的博物馆了解多少呢?中国文物报社总编曹兵武的精彩演讲使听众们脑洞大开。
 
  曹兵武老师从博物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博物馆的意义、博物馆的功能等方面对博物馆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博物馆是和考古密切相关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一进入博物馆,就开始了公共考古之旅。观众走进博物馆,就是一次历史的穿越。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的看法是十分专业的,而博物馆对物的看法不同,博物馆需要借助考古学让观众对文物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博物馆怎么处理自己的物,是博物馆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个博物馆如果要做一个唐代的展览,那么文物该怎么挑选,是挑选十分精美著名的文物?还是能代表人们日常生活的器物?这是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博物馆的功能也是需要博物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将教育功能放在了博物馆定位的第一位,这代表了博物馆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需要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增进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方面做出努力。
 
  此次论坛上邀请七位专家学者进行公共考古演讲,是考古人走出学术象牙塔,为社会公众服务,使考古研究的成果走入大众和社会的一个方式,也许目前只是涓涓细流,但终有一天会汇聚成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大河。正如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提到的,公共考古在整个考古工作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考古核心工作的一部分,是考古人的社会责任。我们期望在未来,会有越来越来的专家学者及公众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添砖加瓦。
 
   (随后中国考古网会整理出论坛的视频资料全文发布,敬请关注!)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