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公共考古活动——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征集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14-11-2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一、基层公共考古教育

走进社区——《巴人与巴文化》讲座

走进东风造船厂——揭秘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坚持以社区为阵地,面向大众开展共考古教育活动。宣传教育对象逐年丰富、多元化,如学生、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农民,还有博物馆观众、古镇游客、寺庙信众等。活动场所针对性强,从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广场、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到博物馆、古镇、寺庙、考古工地、文物周转库房等。
二、校园公共考古教育

陶俑修复体验走进中学考古社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走进小学校园
校园公共考古教育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打造的精品项目。首先,定向招收大学生加入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其次,长期面向小学、中学、大学,开展公共考古教育活动,如文化遗产保护展览、考古知识讲座、考古现场观摩、文物修复保护体验等。
三、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位志愿者荣获“2013年重庆市十佳文物保护志愿者”称号

特色志愿者杨梅的文化遗产宣传漫画
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公共考古的重要力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从2011年开始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吸纳了一批有特色的志愿者,他们中有退休文博人、工程师、悬棺爱好者(其中两位的相关设计获国家专利)、探洞专家、漫画高手、公益组织志愿者负责人、媒体签约摄影师等。他们在提供文物线索、志愿者建设、公共考古活动策划、组织、宣传等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文化遗产保护体验

公众体验考古调查,探秘古代熬硝遗址

国际古迹遗址日大学生走进考古现场
文化遗产保护体验包括走进考古现场、文物修复室、文物周转库房和博物馆。除常规的观摩学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新体验方式,让公众亲身参与考古调查和发掘,了解考古工作流程;走进文物修复室,让公众了解文物重生的秘密。有限度地开放部分文物周转库房,揭秘文物库房保存环境。走进博物馆,让公众系统地了解本地历史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