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8-10-30文章出处:“丝绸之路考古”微信号作者:

  2018年10月22日下午至10月23日,经过1天半的时间,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蒙古国、日本的近30位中外参会代表参加了丝绸之路考古专委会的会议议程。参加发言的24位中外代表紧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这一主题,分6组进行了报告和研讨。

  会议首先由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家瑶致辞,向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专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本次会议的筹备情况。随后在南京大学水涛教授、吉林大学杨建华教授、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六场报告。

  第一场,南京大学历史系水涛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丛德新《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早期游牧遗存的认定与研究》根据对博尔塔拉河流域发现的一批公元前19-17世纪左右青铜时代的遗址及墓葬的内涵、环境、植被和现代民族学调查的分析,通过此类遗存与农业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结合聚落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流域青铜时代的生业进行探讨,同时对该流域乃至西天山地区游牧业的早期形态及内容,以及基于游牧社会的社会复杂化样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邵会秋《早期游牧文化起源问题探析》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提出最早的游牧经济应产生于远离发达农业文明影响、且畜牧业传统发达的地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建军《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亚欧草原考古》将人类学家弗瑞德瑞克•巴斯在(Fredrik Barth)《族群与边界》一书中提出的 “边界”概念,纳入到考古学研究中,以亚欧草原史前考古为分析对象,阐述农、牧业经济方式的互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并以此促进了农牧业各自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唐自华《锶同位素揭示米尔高原2500年前人群迁移与文化交流》对吉尔赞喀勒遗址所有人类个体的牙釉质进行了锶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相对于羊骨确定的当地范围,吉尔赞喀勒墓地外来人口约占30%(10/34),表明早在汉王朝开通丝绸之路之前,帕米尔高原地区有着较高的人口迁移比例。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文瑛《新疆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染织考古研究》对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新疆天山盆地绿洲、环塔里木盆地周缘等地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21~前3世纪)的墓葬中出土典型染织服饰进行分类整理,考察了各类染织服饰的款式、缝制工艺、裁剪技术、装饰方法、面料组织和织造技术、纤维染色、纹样风格,探讨新疆传统的毛纺织技术的起源、毛织服饰的产生、发展、变化等。

  第二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杨建华教授主持。

  云南省博物馆刘西诺《南方丝绸之路物质文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北部出土的羊角钮铜钟为中心所见早期交流》根据重新整理有记录可查的出土在中国云南省和越南北部的羊角钮铜钟,考证羊角钮铜钟是受氐羌系统更多影响下而产生的器物,通过更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疆洋海考古出土和新疆呼图壁县岩画上的形象,显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器物所见早期南北互动交流传播。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楠《中国早期金银器所见区域间的文化互动与研究》通过对从夏纪年开始到秦汉时期为止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的类型、形制、工艺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梳理和研究,初步建立起早期金银器随年代更迭而产生的变化序列,并根据金银器的类型和工艺的差别,将早期金银器分为中原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类型,进一步呈现出各区域板块间金银器的复杂的互动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亦箫《论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刻符中的昆仑形象》指出大汶口文化陶尊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绝大部分图像式刻画符号,是对昆仑山形象的描摹。作为外来文化的昆仑神话,并非孤立地出现于山东和江浙等沿海地区。山东作为早期外来文化两个首入地之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及龙山时代,不断受到彩陶、冶铜术、绵羊、山羊、黄牛、小麦等外来文化影响,带来这些外来文化的人群,同时也将昆仑神话带了进来。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王建新《月氏与贵霜》指出贵霜帝国是作为希腊-巴克特里亚遗民的贵霜人建立的,并不是月氏人建立的。分析了在《后汉书》等一些中国古代文献中错误记载是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的原因,以及将粟特人的来源与月氏人联系起来的错误认识。

  第三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王建新教授由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艾力江《费尔干纳考古学文化略述》梳理了费尔干纳盆地史前时期、铁器时代直到公元9-12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塔什干大学苏莱曼诺夫《处于古代人群迁徙十字路口的中亚》与费尔干纳大学历史系伊萨米蒂诺夫《古代农耕文化传播到中亚东北部的过程》也介绍了中亚地区古代考古学文化与丝绸之路。

 

 

  第四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主持。

  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TURBAT Tsagaan《阿尔泰山地鲜卑时期游牧人群的考古学观察》根据近年来大量的Bulan Kobin文化的考古资料,考察了阿尔泰地区鲜卑时期游牧文化的面貌。

  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安素滨《吴哥寺西神道的考古发掘》与柬埔寨柏威夏寺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楚邦纳《柬埔寨柏威夏寺3和4号塔门古代排水系统的考古发掘》展示了柬埔寨吴哥寺和柏威夏寺等文化遗产考古发掘与保护修复成果。

 

  第五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主持。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处陈彦堂《汉唐时期丝路上往来人物的身份辨析——基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观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出土文物的的分类辨析,指出丝路事件大体归纳为政治外交、文化交流、商贸活动、战争与边防;从事这四类活动的人物,可分为中原王朝的外交使节、西域诸国的外交使节、西域诸国的质子、中原为官的西域上层人士、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侣、中土弘法的西域高僧、中原从业的西域艺人、商贸事件中的商人、军事事件中的官兵、寓居中原的外来务工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元林《吴哥王朝对外商贸文化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以高棉窑址的考古发掘和高棉陶瓷研究为主的吴哥窑业考古发现,指出吴哥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特别是与东南亚及中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往非常重要,从而有力证明通往古代柬埔寨西北地区的吴哥(今暹粒市)一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支线和经贸文化往来的重要节点。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冉万里《略论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的菩萨造像》对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的菩萨造像发髻及装饰、冠饰、面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犍陀罗及龟兹等地区的造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焉耆菩萨造像的外来因素和本土因素,着重考察了焉耆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制作工艺。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张小刚《敦煌新样文殊造像中的于阗国王像研究》以莫高窟第220窟新样文殊图入手,讨论了新样文殊像的产生与敦煌新样文殊像的输入问题。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李雨生《临潼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基出土铜壶研究》通过对临潼唐庆山寺铜壶的造型、成分、人面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庆山寺舍利塔基地宫出土铜壶是一件铸造而成的黄铜制品,其制作地可能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时代为公元七世纪后期;铜壶的造型是不同时代和地域风格的综合体,在融合古罗马、萨珊和早期伊斯兰铜壶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六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辉主持。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玻璃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轨迹》分析了玻璃蜻蜓眼、马赛克玻璃珠、金箔玻璃珠、印度洋-太平洋玻璃珠、郑和下西洋携带的玻璃珠等五类玻璃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轨迹。指出我国考古所、博物馆库房中的大量玻璃珠需要鉴别,玻璃珠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轨迹的研究需要国际合作。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飞峰《百济、新罗、加耶地区出土玻璃器及其与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和加耶地区出土了20余件玻璃器,认为上述地区出土的部分玻璃器可能产自中国;部分器物与中亚或西亚地区出土的同类产品比较相似,推测其产地可能在中亚或西亚地区,经由中国流入上述地区。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马晓玲《新疆与宁夏地区入华粟特人家族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以新疆吐鲁番地区康氏、宁夏盐池何氏和固原史氏等四处粟特人家族墓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墓地规划、墓葬形制、尸骨处理、随葬品、墓志铭等方面观察入华粟特移民在不断华化的过程中,在丧葬礼俗、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方面表现出的对于汉地文化和自身民族文化的适应和坚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伊朗拉扎维呼罗珊省考古调查情况汇报》介绍了在伊朗拉扎维呼罗珊省开展学术考察和考古调查情况。

  会议最后,由张建林研究员作会议总结,并宣布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议程圆满结束!

编辑: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8-10-30

  2018年10月22日下午至10月23日,经过1天半的时间,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蒙古国、日本的近30位中外参会代表参加了丝绸之路考古专委会的会议议程。参加发言的24位中外代表紧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这一主题,分6组进行了报告和研讨。

  会议首先由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家瑶致辞,向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专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本次会议的筹备情况。随后在南京大学水涛教授、吉林大学杨建华教授、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六场报告。

  第一场,南京大学历史系水涛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丛德新《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早期游牧遗存的认定与研究》根据对博尔塔拉河流域发现的一批公元前19-17世纪左右青铜时代的遗址及墓葬的内涵、环境、植被和现代民族学调查的分析,通过此类遗存与农业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结合聚落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流域青铜时代的生业进行探讨,同时对该流域乃至西天山地区游牧业的早期形态及内容,以及基于游牧社会的社会复杂化样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邵会秋《早期游牧文化起源问题探析》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提出最早的游牧经济应产生于远离发达农业文明影响、且畜牧业传统发达的地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建军《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亚欧草原考古》将人类学家弗瑞德瑞克•巴斯在(Fredrik Barth)《族群与边界》一书中提出的 “边界”概念,纳入到考古学研究中,以亚欧草原史前考古为分析对象,阐述农、牧业经济方式的互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并以此促进了农牧业各自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唐自华《锶同位素揭示米尔高原2500年前人群迁移与文化交流》对吉尔赞喀勒遗址所有人类个体的牙釉质进行了锶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相对于羊骨确定的当地范围,吉尔赞喀勒墓地外来人口约占30%(10/34),表明早在汉王朝开通丝绸之路之前,帕米尔高原地区有着较高的人口迁移比例。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文瑛《新疆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染织考古研究》对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新疆天山盆地绿洲、环塔里木盆地周缘等地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21~前3世纪)的墓葬中出土典型染织服饰进行分类整理,考察了各类染织服饰的款式、缝制工艺、裁剪技术、装饰方法、面料组织和织造技术、纤维染色、纹样风格,探讨新疆传统的毛纺织技术的起源、毛织服饰的产生、发展、变化等。

  第二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杨建华教授主持。

  云南省博物馆刘西诺《南方丝绸之路物质文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北部出土的羊角钮铜钟为中心所见早期交流》根据重新整理有记录可查的出土在中国云南省和越南北部的羊角钮铜钟,考证羊角钮铜钟是受氐羌系统更多影响下而产生的器物,通过更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疆洋海考古出土和新疆呼图壁县岩画上的形象,显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器物所见早期南北互动交流传播。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楠《中国早期金银器所见区域间的文化互动与研究》通过对从夏纪年开始到秦汉时期为止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的类型、形制、工艺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梳理和研究,初步建立起早期金银器随年代更迭而产生的变化序列,并根据金银器的类型和工艺的差别,将早期金银器分为中原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类型,进一步呈现出各区域板块间金银器的复杂的互动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亦箫《论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刻符中的昆仑形象》指出大汶口文化陶尊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绝大部分图像式刻画符号,是对昆仑山形象的描摹。作为外来文化的昆仑神话,并非孤立地出现于山东和江浙等沿海地区。山东作为早期外来文化两个首入地之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及龙山时代,不断受到彩陶、冶铜术、绵羊、山羊、黄牛、小麦等外来文化影响,带来这些外来文化的人群,同时也将昆仑神话带了进来。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王建新《月氏与贵霜》指出贵霜帝国是作为希腊-巴克特里亚遗民的贵霜人建立的,并不是月氏人建立的。分析了在《后汉书》等一些中国古代文献中错误记载是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的原因,以及将粟特人的来源与月氏人联系起来的错误认识。

  第三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王建新教授由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艾力江《费尔干纳考古学文化略述》梳理了费尔干纳盆地史前时期、铁器时代直到公元9-12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塔什干大学苏莱曼诺夫《处于古代人群迁徙十字路口的中亚》与费尔干纳大学历史系伊萨米蒂诺夫《古代农耕文化传播到中亚东北部的过程》也介绍了中亚地区古代考古学文化与丝绸之路。

 

 

  第四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主持。

  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TURBAT Tsagaan《阿尔泰山地鲜卑时期游牧人群的考古学观察》根据近年来大量的Bulan Kobin文化的考古资料,考察了阿尔泰地区鲜卑时期游牧文化的面貌。

  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安素滨《吴哥寺西神道的考古发掘》与柬埔寨柏威夏寺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楚邦纳《柬埔寨柏威夏寺3和4号塔门古代排水系统的考古发掘》展示了柬埔寨吴哥寺和柏威夏寺等文化遗产考古发掘与保护修复成果。

 

  第五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主持。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处陈彦堂《汉唐时期丝路上往来人物的身份辨析——基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观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出土文物的的分类辨析,指出丝路事件大体归纳为政治外交、文化交流、商贸活动、战争与边防;从事这四类活动的人物,可分为中原王朝的外交使节、西域诸国的外交使节、西域诸国的质子、中原为官的西域上层人士、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侣、中土弘法的西域高僧、中原从业的西域艺人、商贸事件中的商人、军事事件中的官兵、寓居中原的外来务工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元林《吴哥王朝对外商贸文化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以高棉窑址的考古发掘和高棉陶瓷研究为主的吴哥窑业考古发现,指出吴哥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特别是与东南亚及中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往非常重要,从而有力证明通往古代柬埔寨西北地区的吴哥(今暹粒市)一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支线和经贸文化往来的重要节点。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冉万里《略论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的菩萨造像》对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的菩萨造像发髻及装饰、冠饰、面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犍陀罗及龟兹等地区的造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焉耆菩萨造像的外来因素和本土因素,着重考察了焉耆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制作工艺。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张小刚《敦煌新样文殊造像中的于阗国王像研究》以莫高窟第220窟新样文殊图入手,讨论了新样文殊像的产生与敦煌新样文殊像的输入问题。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李雨生《临潼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基出土铜壶研究》通过对临潼唐庆山寺铜壶的造型、成分、人面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庆山寺舍利塔基地宫出土铜壶是一件铸造而成的黄铜制品,其制作地可能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时代为公元七世纪后期;铜壶的造型是不同时代和地域风格的综合体,在融合古罗马、萨珊和早期伊斯兰铜壶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六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辉主持。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玻璃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轨迹》分析了玻璃蜻蜓眼、马赛克玻璃珠、金箔玻璃珠、印度洋-太平洋玻璃珠、郑和下西洋携带的玻璃珠等五类玻璃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轨迹。指出我国考古所、博物馆库房中的大量玻璃珠需要鉴别,玻璃珠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轨迹的研究需要国际合作。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飞峰《百济、新罗、加耶地区出土玻璃器及其与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和加耶地区出土了20余件玻璃器,认为上述地区出土的部分玻璃器可能产自中国;部分器物与中亚或西亚地区出土的同类产品比较相似,推测其产地可能在中亚或西亚地区,经由中国流入上述地区。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马晓玲《新疆与宁夏地区入华粟特人家族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以新疆吐鲁番地区康氏、宁夏盐池何氏和固原史氏等四处粟特人家族墓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墓地规划、墓葬形制、尸骨处理、随葬品、墓志铭等方面观察入华粟特移民在不断华化的过程中,在丧葬礼俗、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方面表现出的对于汉地文化和自身民族文化的适应和坚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伊朗拉扎维呼罗珊省考古调查情况汇报》介绍了在伊朗拉扎维呼罗珊省开展学术考察和考古调查情况。

  会议最后,由张建林研究员作会议总结,并宣布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议程圆满结束!

编辑: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丝绸之路考古”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