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的前世今生——考古发现中的曾国之谜(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纪实)
2018年10月23日晚,四川大学冯汉骥学术讲座第64讲、第二届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曾侯乙的前世今生——考古发现中的曾国之谜”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主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教授主持,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丽新研究员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张昌平教授
讲座开始前,霍巍教授对张昌平教授的学术履历进行了介绍。张昌平先生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武汉大学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访问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商周考古、青铜时代等。
讲座伊始,张昌平教授首先对讲座的内容进行了大致介绍,主要内容分为考古曾国、关于曾侯乙、历史曾国三部分。张昌平教授表示,希望从考古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考古工作方法、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介绍使同学们对曾侯乙、对曾国历史相关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考古曾国
张昌平教授首先依照年代序列对曾国的考古发现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曾国历史划分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中期四个阶段。目前关于曾国年代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位于随州东部的西周早期叶家山墓地。通过对墓葬分布的观察,曾侯与其夫人的墓葬成排对应,体现了古代中国依照血缘关系对墓葬进行布局的特征。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曾国的主要考古发现有枣阳郭家庙和苏家垄两处墓地。枣阳郭家庙发现了侯一级的墓葬M1,墓主可能为曾侯絴伯,这里还发现了车马坑和成组的青铜器,体现了曾国庞大的实力与社会财富。苏家垄墓地则在1966年的时候就已出土过非常重要的九鼎等青铜器。郭家庙和苏家垄何者为曾国都城目前尚有争论,张昌平教授认为,郭家庙一带可能是两周之际曾国中心区域,到了春秋中晚期,曾国的中心又回到了今天的随州城区附近。此外,义地岗墓地出土青铜器铸造技术,包括错金银、镶嵌绿松石等工艺,体现了当时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也表明此时曾国处于极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曾侯乙墓
战国早中期的重要发现则是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地处随州擂鼓墩墓群,墓室面积达220平方米,是目前为止长江流域发现的墓室面积最大的墓葬。曾侯乙墓出土了很多大体量的青铜器,总重量达11吨,这也是古代社会考古发现中青铜器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最有名的一套文物就是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较特殊的现象是没有墓道,因此主棺在下葬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斜置于墓室中。此外,该墓长期处于积水状态,使得青铜器器表呈黑色。张昌平教授还讲述了曾侯乙建鼓鼓座的发掘过程,强调了考古发掘过程中对出土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性。接着,张昌平教授提到,擂鼓墩M2由于没有兵器出土且与M1曾侯乙墓距离较近,有观点认为其可能为曾侯乙夫人墓。然而事实上,从战国时期开始,国君一级的墓葬就已逐渐形成独立的陵园,擂鼓墩墓群M1和M2都位于相对独立的山包,所以M2墓主应为晚于曾侯乙的另一位国君。张昌平教授还强调道,与中原文化诸侯国的墓葬多为南北向不同,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早中期,曾国考古发现中的墓葬多为东西向,体现了国家文化习俗的延续性。
曾国虽为小国,却有着极为丰富的考古收获,目前为止较早发现的几套九鼎青铜礼器均出土于曾国,且曾国拥有从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较为清晰的考古发现序列。正因如此,曾国作为小国却拥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张昌平教授表示:“过去对周代的研究,我们关注的多是诸如南方楚国,北方晋国之类的大国。这个固然很重要,但实际上从西周到东周时期,更多的国家是小的诸侯国,对小国进行研究可能更具有代表性。”除学术影响之外,曾国从文化到政治,都在社会上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曾侯乙
在这一部分,张昌平教授对与曾侯乙墓相关的一些问题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包括曾侯乙去世的年代、曾侯乙编钟及其双音调音原理、曾侯乙尊盘制作工艺、作为小国之君的曾侯乙何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曾侯乙青铜器是否为曾国生产以及曾侯乙墓被盗年代等问题。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共六十五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楚惠王所赠的镈钟。镈钟上有铭文“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用享”,据此可知曾侯乙应卒于公园前433年。考古学家总结了曾侯乙所代表的多方面成就——他是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音乐家,曾侯乙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具有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他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在他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墓中出土的殳和战车上带有进攻性的车軎都是中国的首次发现;他还是一位热爱旅行的知名“驴友”,墓中发现了便于携带的鼎、盒、以及陪葬坑中发现的便于拆装的帐篷,体现了和现代工业设计相似的理念与极高的前瞻性,具有突破时代的意义。
曾侯乙尊盘及底部铭文
技术方面,张昌平教授重点对失蜡法进行了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多用范铸法制成,关于曾侯乙尊盘的制作工艺目前尚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它是由失蜡法制成的。现保管于湖北省博物馆库房内的从尊盘上断裂下来的小部件是迄今为止对于曾侯乙尊盘使用失蜡法制成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支撑。
曾侯乙作为小国之君何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昌平教授认为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曾侯乙墓中部分财产可能继承自其先辈,曾侯乙尊盘的铭文有明显的打磨修改痕迹,从两个维度来观察可以看到最初的 “曾侯舆之盘”被改为“曾侯乙作持用终”,也就是说曾侯乙继承了来自先辈的财产。第二方面的原因则是曾国的财富拥有模式与中间社会层次很大的楚国不同,曾国的国家财富高度集中于君主。
随后,张昌平教授又引出了曾侯乙青铜器是否是曾国生产的问题。青铜器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控制还是各个分支的诸侯国都可以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古学问题。张昌平教授特别举出了曾国青铜器铭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现象,并且指出这种铭文有误的现象只会在都城以外文化水准较低的地区出现,因此有证据表明有很多水平很高的青铜器是地方生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的控制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张教授提出了曾侯乙墓是为谁所盗的问题。在曾侯乙墓发现的盗墓工具中,有一件双耳罐与擂鼓墩墓群吴家湾战国中期墓中出土的陶罐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推断,盗曾侯乙墓的应是曾国灭亡以后的曾国人。
三、历史曾国
最后张昌平教授提出了两个与曾侯乙考古发现相关的历史问题。
一是曾国的考古的发现与其他的考古资料结合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周王朝与南方地区之间的关系。张昌平老师简单介绍了西周早期南方的小国,并特别强调了在当时地位极高的噩国。我们根据考古材料能清楚地看到周王朝对南方的政治布局,即通过现在的汉水上游至南阳盆地以后分为两支,一支顺着汉水的河谷直接向南到现在的荆州,另外一支顺着随枣走廊,继续往东南,到武汉、蕲春之后再继续往南。有趣的是,考古发现中所有青铜器的年代都属于西周早期,到了西周中期,这些小国都已不存在。根据青铜铭文记载,西周中期时,周昭王和南方的反叛势力进行了战争并且战败,因此我们看不到西周中期的一些国家。到了西周晚期以后,噩国移动到了河南南阳地区,曾国则移动到了郭家庙,两个国家都在往西北方向移动,这是南方战败之后向西北方的一个回退。这些周王朝与南方的政治互动在历史文献中是找不到的。
此外就是关于曾随之谜的思考。很长时间内,如何定性曾国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曾国的青铜器在宋代已有发现,但铭文上的“曾”字直到清朝才被认出。当时学者一致认为“曾”就是文献中山东的鄫国。1966年,苏家垄出现了有曾国铭文的九鼎,显然在湖北有一个较强的曾国,并且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国家反叛了周,所以学者又把曾国归为了文献中反叛周的缯国。然而在曾侯乙墓发现之后又有了新的问题。曾国位于随州地区,而在历史记载上,随州为随国所在地。当时的观点认为曾国可能就是随国,在青铜器铭文里被称为“曾”,在历史文献里则叫“随”。 在这之后,随国的青铜器又被人们发现,原有的随国就是曾国的观点受到了冲击。张昌平教授认为,随国就是曾国这一观点的前提是,在随州没有随国青铜器出土,“随国的青铜器出现以后,原来的推论的大前提已经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再有这样一个推论。”此外更重要的是,在随国的青铜器里铭文里,不仅自称为“随”,他称也是“随”,曾国青铜器铭文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既然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曾”和“随”都是被清楚地区分的,我们就没有道理将两者合二为一。
讲座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有同学问到,曾国作为小国却敢反叛周朝,是否因为有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曾国铜料的来源是什么。张教授表示,“铜绿山的确有大量的铜,而且我们很确定的知道在东周时期铜绿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但是铜绿山在春秋早期以后是被楚国所控制,但是这一时期曾国与楚国在政治上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关系。总体上来说,战国时期的曾国是附属于楚国的,所以他的铜资源来源可能属于楚国”,而在两周之际前后的政治画面不同,当时周王室在北方,南方的铜料有可能部分是被曾国所控制。我们现在知道的是,曾侯乙时期曾国是一个小国,但是在西周晚期,考古发现的曾国体现出极强的实力,掌握了很多的铜资源,所以在西周晚期,曾国的青铜器很多做的特别厚重,有很多“土豪”性的产品。之后又有现场观众问到,是否可以通过复制曾侯乙尊盘对他的制作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张教授讲述了两个对曾侯乙尊盘进行复制的例子,并且表示,进行历史研究,在逻辑上说得通的事件并不一定符合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在实验考古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最后,霍巍教授代表川大师生对张昌平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指出对于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明成就,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去理解。至此,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字整理:四川组委会 郜一宁
摄影:四川组委会 郜一宁
审核:万娇
编辑: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