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疆通天洞遗址与我们的祖先(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10月22日晚上七点,“考古·发现”学术系列沙龙即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新疆通天洞遗址与我们的祖先”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主讲,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幼平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疆通天洞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014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有学者经过这里,发现通天洞遗址,当时初步判断是青铜时代遗址。但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这个洞穴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生活痕迹,比如一些石片、石核。也就是说,这里可能在上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

  多年的发掘表明,通天洞遗址洞穴堆积较厚,发掘区最深处距地表约3米,已发掘部分划分出14个地层单位,分为4组。1、2A层分别为早期铁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地层,2B层出土有很少量的具有细石器技术特点的石制品,它们属于上部文化层。3~5层为自然堆积的粗砂和花岗岩角砾,不见文化遗物。6A、6B、7、8A、8B、9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有大量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并有原位埋藏的火塘等明确的遗迹现象。10层及以下为自然沉积的黄沙和花岗岩角砾层,尚未见底。

  早期铁器和青铜时代地层中发现的遗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石磨盘等,主要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卡拉苏克文化。在T0505探方内还发现有围绕洞口的石围墙等遗迹,石围墙外侧有直径约1.2米的灰坑。T0505内早期铁器和青铜时代地层堆积经浮选得到了碳化的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对其进行碳十四测年所得年代为距今5000~3500年(校正值)。

  旧石器文化层中出土的遗物包括编号标本两千余件,其中石制品约占2/3,动物骨骼化石约占1/3。此外还筛选出细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标本万余件,筛选标本中以动物化石尤其是小型动物化石为主。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尖状器、各类刮削器与莫斯特尖状器等典型的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的石制品。总体显示出较明显的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动物骨骼破碎程度较高,有明显的切割、灼烧、敲击等痕迹,可鉴定种属包括食肉类、兔类、羊、驴、犀牛、棕熊以及鸟类等大量小动物骨骼,为探讨这一时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遗址环境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旧石器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原位埋藏的3个灰堆,呈较规整边界清晰的圆形,直径50~70厘米。灰烬堆积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表明,通天洞遗址为当时古人类生活居住之所。经对动物化石的碳十四测定,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堆积的年代约为距今4.5万年。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也首次提供了本地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通天洞遗址对了解新疆地区四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意义。

  通天洞遗址所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在中国目前只发现于少数几个遗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及北方的北部地区,而这类遗存在中国周边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等地却有较多的研究和发现。通天洞遗址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欧亚大陆北方大草原、中亚东欧等地区为邻,该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探讨古人类适应方式、生计行为、石料来源、古环境研究、年代学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与学术价值。

  通天洞遗址还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并且在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多次使用;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小麦,但确切的相关问题,还需要今后进一步详细的考古发掘研究来印证,即便如此,也至少说明这里很早就出现了小麦,极有可能存在一条小麦传播的通道。

王幼平教授

  紧接着王幼平教授介绍了尼安特人的命运,他首先介绍了尼人是谁:

  尼人首次被发现于1856的德国尼安德特山谷,发现之初,从对其化石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发现该尼人为新近死去的白痴,或病态,是异类,并非人类的祖先。接着,考古学家相继在欧洲,西亚,中亚越来越多的发现尼人的踪迹,其中西欧的分布最密集。王幼平教授依次为大家展示了法国多尔多涅地区,西亚地中海沿岸以色列、伊拉克,以色列境内卡巴拉遗址,俄罗斯阿尔泰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的照片。

  随后,王幼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尼人多舛的命运,直到20世纪初,随着尼人发现增多,继克鲁马努人被承认之后尼人在人类演化历史上的地位也得以承认。尽管尼人已经被承认,但对尼人的形象,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他究竟是野蛮的原始人还是与我们相近?通过科学技术对尼人的复原,对尼人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1980年代英国自然博物馆(原大英博物馆自然部)C.Stringer博士发现欧洲的现代人与尼人体质特征完全不同,因而认为应另有来源,由此提出现代人出非洲说。随后有分子生物学者根据线粒体DNA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现代人晚近走出非洲假说,尼人又被排除于我们的直系祖先之列。在1997年,对尼人是我们的祖先的观点出现了的最致命的一击,当年,德国与美国学者,从尼人化石提取出50个线粒体DNA片段与现代人对比,在对比的379个核苷酸中,现代人之间平均仅有8个不同,而尼人与现代人间则有27个,产生这样差距的时间需要50万年。所以,尼人不可能是现代人直接祖先。

  然而随着古DNA研究进展,尼人全基因组的提取,测年技术与年代学研究进展,考古学的新发现以及尼人形象的重塑,尼人是不是我们的直接祖先的问题出现了峰回路转。

  最近期的尼安德特人相关考古发现包括Hyaena Den(英国),其存在年代被认定已超过3万年。另外,Vindija(克罗地亚)的尼安德特人存在年代则被测定为距今3.2万年至3.3万年前间。考古界至今没有挖掘到距今3万年以内的标本;然而,直布罗陀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遗迹,显示他们可能在当地生活到距今24000年之时。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状”的克罗马侬人或原始现代人骸骨则出土于Lagar Velho(葡萄牙),经鉴定年代为距今2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迹象,而现在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

  在骸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为他们存在、活动的明确证据。莫斯特文化近期的考古成果发现了一种与尼安德特人有关的石器,地点在直布罗陀面南海岸边的Gorham洞穴。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石器文化另有Chatelperronian文化、奥瑞纳文化与格拉维特文化,保有尼安德特人距今2.2万年前、最后存在的遗迹。

  学者推测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应与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断他们的脑部大小也与此相衬。2008年,一群科学家将发现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尼安德特人幼儿化石,以电脑的三维重建技术重现原貌,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出生时与现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时则稍大于现代智人。平均而言,尼安德特人的身高与同年代的智人相去不远。尼安德特男人约为165至168公分(65-66英寸),以强健的骨骼结构支撑。他们比智人更为强壮,尤其是手臂与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约152-156公分(60-61英寸)。尼安德特人几乎是全然的肉食性,为最高级掠食者。但在西班牙南部一考古遗址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饮食中也含有大量植物。

  而2016-17年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通天洞遗址发掘出土典型莫斯特文化,将东亚地区有关发现结起来,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足迹也有可能到达东亚。

  根据王幼平教授的介绍,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对尼安德特人新研究,发现从非洲走出的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在欧亚不断相遇,冲突、融合与基因交流,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也是现代人的祖先的一部分。但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仍然不统一,关于是或否为现代人的祖先,两边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才可能得出结论。

  随后,王幼平教授为大家作了本次讲座的总结。

  1、尼人离我们并不远,地理位置上与我们祖先比邻而居,基因遗传到我们身上。

  2、尼人也是艺术家

  3、探险精神与能力超过我们的已有认知与想象

  4、尼人与早期现代人无论是体质或文化无法能然区分

  5、多舛命运是尼人的不幸,更影响到我们对人类演化历史的准确复原

  6、晚近走出非洲和完全替代的现代人起源假说并没有全面反映人类演化的复杂历史,对于认识我们祖先确切来源的课题,还面临非常艰巨的工作。

  在提问环节中,一位来自四川大学的男生提问对历史学中多学科融合现象怎么看。教授回答到:现在越来越多其他领域学科的专家对考古感兴趣,希望用自己的学科方法来解决考古问题,比如生物学家用DNA测序判断人的祖先,利用古生物化石判断当时生活环境,化学家用放射性物质衰变判断年份,他说任何学科其实都是统一的,这样学科交汇很好,非常有利于不同学科合作与科学的发展。

  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到了尾声,主持人向主讲人王幼平教授、到场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及现场同学致谢后,宣布讲座圆满结束。相信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座,一定对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能有更深的了解。

文字整理:四川组委会 梁嘉城

  摄影:刘明欣 高凡

  审核:万娇

  责编:荼荼 张小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新疆通天洞遗址与我们的祖先(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08

  10月22日晚上七点,“考古·发现”学术系列沙龙即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新疆通天洞遗址与我们的祖先”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主讲,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幼平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疆通天洞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014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有学者经过这里,发现通天洞遗址,当时初步判断是青铜时代遗址。但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这个洞穴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生活痕迹,比如一些石片、石核。也就是说,这里可能在上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

  多年的发掘表明,通天洞遗址洞穴堆积较厚,发掘区最深处距地表约3米,已发掘部分划分出14个地层单位,分为4组。1、2A层分别为早期铁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地层,2B层出土有很少量的具有细石器技术特点的石制品,它们属于上部文化层。3~5层为自然堆积的粗砂和花岗岩角砾,不见文化遗物。6A、6B、7、8A、8B、9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有大量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并有原位埋藏的火塘等明确的遗迹现象。10层及以下为自然沉积的黄沙和花岗岩角砾层,尚未见底。

  早期铁器和青铜时代地层中发现的遗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石磨盘等,主要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卡拉苏克文化。在T0505探方内还发现有围绕洞口的石围墙等遗迹,石围墙外侧有直径约1.2米的灰坑。T0505内早期铁器和青铜时代地层堆积经浮选得到了碳化的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对其进行碳十四测年所得年代为距今5000~3500年(校正值)。

  旧石器文化层中出土的遗物包括编号标本两千余件,其中石制品约占2/3,动物骨骼化石约占1/3。此外还筛选出细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标本万余件,筛选标本中以动物化石尤其是小型动物化石为主。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尖状器、各类刮削器与莫斯特尖状器等典型的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的石制品。总体显示出较明显的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动物骨骼破碎程度较高,有明显的切割、灼烧、敲击等痕迹,可鉴定种属包括食肉类、兔类、羊、驴、犀牛、棕熊以及鸟类等大量小动物骨骼,为探讨这一时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遗址环境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旧石器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原位埋藏的3个灰堆,呈较规整边界清晰的圆形,直径50~70厘米。灰烬堆积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表明,通天洞遗址为当时古人类生活居住之所。经对动物化石的碳十四测定,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堆积的年代约为距今4.5万年。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也首次提供了本地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通天洞遗址对了解新疆地区四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意义。

  通天洞遗址所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在中国目前只发现于少数几个遗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及北方的北部地区,而这类遗存在中国周边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等地却有较多的研究和发现。通天洞遗址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欧亚大陆北方大草原、中亚东欧等地区为邻,该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探讨古人类适应方式、生计行为、石料来源、古环境研究、年代学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与学术价值。

  通天洞遗址还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并且在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多次使用;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小麦,但确切的相关问题,还需要今后进一步详细的考古发掘研究来印证,即便如此,也至少说明这里很早就出现了小麦,极有可能存在一条小麦传播的通道。

王幼平教授

  紧接着王幼平教授介绍了尼安特人的命运,他首先介绍了尼人是谁:

  尼人首次被发现于1856的德国尼安德特山谷,发现之初,从对其化石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发现该尼人为新近死去的白痴,或病态,是异类,并非人类的祖先。接着,考古学家相继在欧洲,西亚,中亚越来越多的发现尼人的踪迹,其中西欧的分布最密集。王幼平教授依次为大家展示了法国多尔多涅地区,西亚地中海沿岸以色列、伊拉克,以色列境内卡巴拉遗址,俄罗斯阿尔泰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的照片。

  随后,王幼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尼人多舛的命运,直到20世纪初,随着尼人发现增多,继克鲁马努人被承认之后尼人在人类演化历史上的地位也得以承认。尽管尼人已经被承认,但对尼人的形象,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他究竟是野蛮的原始人还是与我们相近?通过科学技术对尼人的复原,对尼人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1980年代英国自然博物馆(原大英博物馆自然部)C.Stringer博士发现欧洲的现代人与尼人体质特征完全不同,因而认为应另有来源,由此提出现代人出非洲说。随后有分子生物学者根据线粒体DNA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现代人晚近走出非洲假说,尼人又被排除于我们的直系祖先之列。在1997年,对尼人是我们的祖先的观点出现了的最致命的一击,当年,德国与美国学者,从尼人化石提取出50个线粒体DNA片段与现代人对比,在对比的379个核苷酸中,现代人之间平均仅有8个不同,而尼人与现代人间则有27个,产生这样差距的时间需要50万年。所以,尼人不可能是现代人直接祖先。

  然而随着古DNA研究进展,尼人全基因组的提取,测年技术与年代学研究进展,考古学的新发现以及尼人形象的重塑,尼人是不是我们的直接祖先的问题出现了峰回路转。

  最近期的尼安德特人相关考古发现包括Hyaena Den(英国),其存在年代被认定已超过3万年。另外,Vindija(克罗地亚)的尼安德特人存在年代则被测定为距今3.2万年至3.3万年前间。考古界至今没有挖掘到距今3万年以内的标本;然而,直布罗陀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遗迹,显示他们可能在当地生活到距今24000年之时。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状”的克罗马侬人或原始现代人骸骨则出土于Lagar Velho(葡萄牙),经鉴定年代为距今2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迹象,而现在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

  在骸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为他们存在、活动的明确证据。莫斯特文化近期的考古成果发现了一种与尼安德特人有关的石器,地点在直布罗陀面南海岸边的Gorham洞穴。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石器文化另有Chatelperronian文化、奥瑞纳文化与格拉维特文化,保有尼安德特人距今2.2万年前、最后存在的遗迹。

  学者推测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应与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断他们的脑部大小也与此相衬。2008年,一群科学家将发现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尼安德特人幼儿化石,以电脑的三维重建技术重现原貌,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出生时与现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时则稍大于现代智人。平均而言,尼安德特人的身高与同年代的智人相去不远。尼安德特男人约为165至168公分(65-66英寸),以强健的骨骼结构支撑。他们比智人更为强壮,尤其是手臂与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约152-156公分(60-61英寸)。尼安德特人几乎是全然的肉食性,为最高级掠食者。但在西班牙南部一考古遗址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饮食中也含有大量植物。

  而2016-17年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通天洞遗址发掘出土典型莫斯特文化,将东亚地区有关发现结起来,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足迹也有可能到达东亚。

  根据王幼平教授的介绍,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对尼安德特人新研究,发现从非洲走出的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在欧亚不断相遇,冲突、融合与基因交流,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也是现代人的祖先的一部分。但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仍然不统一,关于是或否为现代人的祖先,两边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才可能得出结论。

  随后,王幼平教授为大家作了本次讲座的总结。

  1、尼人离我们并不远,地理位置上与我们祖先比邻而居,基因遗传到我们身上。

  2、尼人也是艺术家

  3、探险精神与能力超过我们的已有认知与想象

  4、尼人与早期现代人无论是体质或文化无法能然区分

  5、多舛命运是尼人的不幸,更影响到我们对人类演化历史的准确复原

  6、晚近走出非洲和完全替代的现代人起源假说并没有全面反映人类演化的复杂历史,对于认识我们祖先确切来源的课题,还面临非常艰巨的工作。

  在提问环节中,一位来自四川大学的男生提问对历史学中多学科融合现象怎么看。教授回答到:现在越来越多其他领域学科的专家对考古感兴趣,希望用自己的学科方法来解决考古问题,比如生物学家用DNA测序判断人的祖先,利用古生物化石判断当时生活环境,化学家用放射性物质衰变判断年份,他说任何学科其实都是统一的,这样学科交汇很好,非常有利于不同学科合作与科学的发展。

  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到了尾声,主持人向主讲人王幼平教授、到场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及现场同学致谢后,宣布讲座圆满结束。相信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座,一定对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能有更深的了解。

文字整理:四川组委会 梁嘉城

  摄影:刘明欣 高凡

  审核:万娇

  责编:荼荼 张小筑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