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别有“洞”天——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洞穴考古专题研讨纪实
史前洞穴遗址作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喀斯特地区一种常见的遗址类型,年代久远,内涵丰富,文化堆积时间跨度大,连续性强,保存条件好,对史前社会研究具有独特价值。
26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进入洞穴考古专题研讨环节,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洞穴遗址的发掘、保护、利用、展陈、社会价值及如何面对公众等问题。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宪国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介绍了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贵州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情况。截至目前,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7座、活动面两处;发现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其中发现的完整人骨,让我们可以尝试勾勒一幅万年前贵州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图景。
在评议环节,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研究员戴向明充分肯定了牛坡洞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他认为遗址时间跨度大、延续时间长,为认识贵州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为研究南方地区洞穴考古提供了重要参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强调洞穴遗址考古与其他类遗址田野考古的发掘方法有很大不同,探方大小、层位控制等需要格外注意,另外,牛坡洞遗址丰富的遗存堆积为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张兴龙认为遗址的发掘过程十分规范,对贵州其他的田野发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研究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也十分重要。
招果洞遗址四周自然环境十分优渥,初步的考古研究结果显示,至少距今3万年前,古人类便开始在洞穴中繁衍生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介绍,遗址的地层堆积十分复杂,现已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动物骨骼、石制品和骨角器。并在清理剖面过程中,采捡到石核、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制品,这些石制品石质坚硬,做成的石器锋尖刃利,能够砍砸、刮削。另有动物和植物遗存堆积,如此多层次的地层堆积仿佛“历史书”般记录了该地区古人类的活动。
评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认为该遗址多学科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且牛坡洞和招果洞的研究可相互促进以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李新伟认为对于招果洞遗址来说,公共考古与考古研究都关心如何讲好故事,古人为何来到这里、如何开始生活、洞内人数、男女比例、食物来源、洞穴活动等,这些问题不只是研究者的兴趣点所在,公众也想听这些故事,作为研究人员,以讲故事为目标进行发掘和研究,也许会发现更多细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强调洞穴遗址的发掘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发掘过程需要仔细辨识,而招果洞遗址整体状况与牛坡洞遗址好,遗存更多,测年数据相差不大,期待未来会有更大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喆轩认为史前洞穴遗址的内涵很难支撑一座完善的博物馆的建立,针对部分洞穴遗址垃圾遍地、洞门大开、后期保护不利的问题,他建议对周边社区宣传遗址保护知识,建立专业陈列室,让感兴趣的人多一份了解。
2017年,通天洞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介绍说, “艾林郡王和他的宝藏”的传说引发了考古研究的深入,自展开发掘工作以来,已出土上万件石器、动物骨骼、陶片、铜器等,其年代跨度大,持续时间长、堆积序列清楚,从现在到早期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再到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可推测到4万至5万年以前。同时,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器物也为进一步探讨亚欧大陆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另外,在遗址保护上,采用修建围栏、铺设木栈道、安装红外监控系统等多项措施来保护遗址。通天洞遗址以“核心是服务、根基在保护”的理念开展旅游,兼具知识性、享受性、休闲性,不仅可以观赏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能近距离参观通天洞考古发掘现场,充分感知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认为该遗址对早期东西文化交流、人类起源意义重大,并阐述了他对公共考古通俗性的理解,另外,他认为博物馆是最大的公共考古载体,是考古发掘成果最真实的体现。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认为通天洞遗址是洞穴考古发掘研究、后期利用保护的典型代表,其理念创新,运用了多种科技保护手段,若加入人文故事则更添风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辉认为新疆地理位置独特,虽地广人稀,考古发现却惊喜不断,是研究人类进化、农业起源等众多热点课题的关键所在。通天洞从考古发现、发掘、研究到保护利用,体系完善,值得借鉴。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介绍了关于让史前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几点建议。首先,史前洞穴遗址文化堆积面积比较小,发掘最少面积获取最大的历史信息是必然的选择。要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理念开展史前洞穴遗址的考古工作是让史前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学术基础。其次,要按照完整性和整体性的原则实施史前洞穴遗址的保护工作。这是让史前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安全保障;最后,要用多做公共考古活动的思路推动史前洞穴遗址的传承工作。包括展览活动、学术活动、科普活动、体验活动以及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使洞穴遗址走出小洞穴、走向大千世界。对文化遗产而言,保护与利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传承才是最终的目的。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既是对洞穴遗址已有研究与保护成果的展示与利用,同时也是对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更是为史前洞穴遗址与公众互动常态化搭建平台和纽带。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郑同修认为洞穴遗址空间虽受局限,但是甑皮岩遗址多学科研究的成果收获巨大,对北方洞穴遗址的保护发掘具有借鉴意义,其发掘方法、保护手段、建国家遗址公园等都值得学习。从宏观角度来看,甑皮岩遗址回馈当地社会、民众,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并体现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领导宣传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群众宣传考古工作的成果和保护的重要性。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安文荣认为甑皮岩遗址对长白山山脉地区的洞穴遗址如何开展公共考古、如何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首先要以考古成果为基础进行发掘展示,是开展公共考古的技术支撑;其次,考古需走出象牙塔,思考如何撰写科普性文章,如何让公众从参观过程中思考、提升文化素养和知识;最后他表示,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公共考古将大有可为。第三次参加论坛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吴沄在评议中说到云南也广泛分布着喀斯特地貌的洞穴遗址、她曾在东南亚地区作了相关考古调查,老挝北部、缅甸的相关遗址也都有研究。她曾在澳大利亚学习交流,发现当地的公众考古很多都是由公众向公众宣传,而不是专家在宣传,这样的宣传模式可能更加持续有效,值得借鉴。另外她建议每个洞穴遗址都可作为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基地,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龙丽朵以“忆那年考古的诗和远方——记法国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实践”为题回忆了2014年8月参加法国尼斯的拉扎亥(LAZARET)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的过程。该发掘由法国人类古生物研究所主持,历时超过五十年。在发掘过程中,每天均有老师作公众考古讲座,为参观者讲解和介绍遗址。周末,幼儿园小朋友组队来遗址参观,甚至可通过申请进入探方发掘实习;歌手、音乐制作团队也可进入洞穴拍摄音乐MV。因此,不同参与者的体验活动使遗址扩大了知名度,同时使得考古知识广为传播。法国公众考古细腻而专业,带着这份细腻和专业,龙丽朵参与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年来形式多样的公共考古实践活动中,如三维数字化展示、制作动漫短片,设计文创产品等,传播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认为年轻人在如歌岁月,浪漫之地,体验神秘的洞穴考古,这样的经历会加深对行业的热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广州公共考古起步较晚,任重道远,要逐步推进公共考古活动,注重选题,注重受众特点,推出别具特色的公共考古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王涛认为先让学生感兴趣,是培养本科生考古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首都师范大学通过考古研学考察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考古学专业的认识和体验,亲身实践的经历对于考古学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部主任郑媛则强调要注重公共考古层次问题,考古与社会的沟通问题,另外她提到诗和远方固然美好,换个角度,眼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亟需解决。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光辉认为保护洞穴遗址不只是保护洞穴遗址本身,也是保护大环境的问题。他以“洞穴遗址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污染地下水对遗址的侵害”为题,介绍了桂林甑皮岩遗址的保护情况,该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人类完整的骨骼化石和古人类生活的食物和工具等文物,是认识距今12,000至7,000年之间华南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然而复杂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快速变化的城市环境增加了遗址的保护难度,遗址面临地下水浸泡、冲刷、潜蚀和污染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遗址的安全。探索硫酸盐还原对加速碳酸盐岩溶蚀的作用,为岩溶地区的洞穴遗址保护提供新的视角,也将有助于建立遗址保护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类似地质条件区文物保护有参考价值。
周海馆长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他对遗址保护有了新思考,要着重考察周边环境,拓展更大范围内的保护工作。桂林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贺占武认为其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重要工作方向。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与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张兴国感触良多,作为考古领队,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之外,要更多思考保护利用工作。
27日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将展开“考古与城市”和“聚焦西南民族考古”两大精彩专题的研讨,敬请期待中国考古网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