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探索理论 分享案例 聚焦热点——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纪实

发布时间:2018-09-29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作者:郭晓蓉

  9月26日至27日,“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州贵安新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分享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现场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在致辞中表示,关注公众和考古之间的关系,是与考古学科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公众文化素养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的公共考古应该更加强调互动共享,抓住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契机,积极探索考古工作成果为社会共享的新方式、新途径。同时,更加突出文化自信,以科学系统持续的考古研究不断阐释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知识性的传播,讲好考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

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

  “每一次公共考古讲座都是在向公众播撒火种,虽不能形成燎原之势,但我们能从燃烧中获得更多的温度,获得对公共考古的理解与尊重。”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在致辞中说,公共考古技出不穷,江口考古志愿者招募、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夏令营、国宝档案和考古进行时等纪录片的拍摄等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公共考古队伍还在发展,公共考古工作者要加强自信,不断提升自身品质。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

  随后的公共考古演讲环节,三位代表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分享了贵州公共考古的探索之路、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概况以及对全国中学考古社建设的思考。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介绍,自2012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公共考古活动,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活动形式受限、时间分散、活动地点单一。2016年,考古所成立公共考古中心,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立体传播格局。近年来,公共考古中心也开展了“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进社区、进企业”“LOGO征集活动”“考古读书会”等一些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

  龙天一是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古社的创始人,也正是因为对考古的兴趣和热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考古学专业,目前已是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一名在读本科生。他以贵州师大附中考古社、贵阳一中考古社开展的考古知识讲座、辩论赛、读书会和现场发掘等活动为例,介绍了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概况。“如今,如果不是专业的学习考古的人员,基本很难真正去接触考古,也很感谢附中有这样一个社团,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与考古接触。”龙天一分享了一位社团成员的心声。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古社的创始人龙天一

  洛阳市回民中学副校长赵林安通过首届全国中学考古社建设交流会、北大考古的两次全国中学历史教师考古师资培训、全国部分省市考古社活动概况分析了全国中学考古社的现状。他认为,目前中学考古社活动呈现出几个特点:从课本走向博物馆、遗址;社团成员努力学习考古学知识;开展中学生视野下的调查研究;积极筹建专用的考古社活动场所;编纂校本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分享与交流;积极为高校输送对考古感兴趣的学生等。他希望文物文化部门及专家学者为中学考古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增加文物知识的比重,在高考历史试题中更多地体现考古学知识等。

洛阳市回民中学副校长赵林安

  在专题研讨环节,16位与会代表围绕“洞穴考古”“考古与城市”和“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三个专题作了报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报告后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研讨。

  立足内涵,创新思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

  史前洞穴遗址作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喀斯特地区一种常见的遗址类型,其基本特点是年代久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科研价值。在“洞穴考古”专题研讨阶段,6位代表围绕洞穴遗址的保护、利用、展陈、社会价值及如何面向公众等问题作了报告。

专家点评与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从遗址概况、地层堆积、文化内涵以及年代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牛坡洞的发现和发掘情况。付永旭介绍,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

  招果洞遗址位于黔中地区,属于丘陵缓坡地区,该区域史前洞穴遗址丰富,目前调查数量超过100个。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介绍,招果洞遗址发现了许多重要遗物和遗迹,包括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骨角器以及两座距今1.1万年的墓葬和一个古人类活动面,对于探讨低纬高原喀斯特山区人类的独特生存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从“艾林郡王和他的宝藏”说起,介绍了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的重要收获。此外,通天洞遗址以“核心是服务、根基在保护”的理念开展旅游,兼顾知识性、享受性、休闲性,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蓝天、白云、奇石的原始风貌,还能近距离参观考古发掘现场,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科学而细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学术基础。但由于洞穴空间的局限,文化堆积面积小,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观赏性不强,对公众的普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真正让公众了解洞穴、走进洞穴,相关学者也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结合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介绍了让史前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几点建议。他认为,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既是对洞穴遗址已有研究与保护成果进行阶段性的展示与利用,也是对史前洞穴遗址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更是为史前洞穴遗址与公众互动常态化搭建平台和纽带,使在时间维度上远离现实生活的史前洞穴遗址“活”在当下,惠及民生。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龙丽朵以“忆那年考古的诗和远方”为题回忆了2014年8月参加法国尼斯的拉扎亥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的过程及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在发掘过程中,每天都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值班表的安排,使得参与发掘的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洞穴遗址发掘的全过程。此外,形式多样的参观体验活动也在遗址上开展,不仅扩大了遗址的知名度,也广泛传播了考古知识。此次专业而细腻的

公共考古实践,给龙丽朵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龙丽朵

  合理而有效的保护,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安全保障。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光辉以桂林甑皮岩遗址为例,介绍了洞穴遗址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污染地下水对遗址的侵害。复杂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快速变化的城市环境增加了遗址的保护难度,遗址面临地下水浸泡、冲刷、潜蚀和污染等诸多问题,他提出了在遗址区建立能够显示环境动态的监测体系、建设海绵城市等建议。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光辉

  城市中的考古实践: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扩张,尤其是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文物工作跟随建设项目开展的被动保护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文物保护,文物部门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考古与城市”专题研讨以雄安新区、贵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等地为例,探讨考古在城市发展及新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专家点评与研讨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2014年1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经过多年的工作,贵安新区的考古成果喜人,共调查到文物点400余处,这些遗存全面而立体的展现了贵安新区古人类的社会面貌,增加了贵安新区的文化底蕴。考古与城市如何更好地融合,周必素认为,要转变以往将考古与城市发展相对立的思想,让考古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基本建设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及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做好公共考古工作,让考古成果惠及公众;考古与城市发展应该积极合作,对于好的考古成果予以支持,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区建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极高定位和“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思想为雄安新区文物考古和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介绍了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成果。他表示,“新区建设、考古先行”不只是一个口号,更反映了科学决策的过程,是正确处理建设与考古之间关系的应有模式。土地规划需要考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应尊重考古工作、善待考古成果、始终保持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勐介绍,自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开始以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来自全国各省市多家兄弟单位的考古力量如期完成了行政办公区内的勘探430余万平方米;发掘9.9万平方米。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发掘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3000余座,窑址165座、灰坑934座、房址31座、井145口、道路19条等。“此次副中心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给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为现在与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勐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勐

  洛阳作为著名古都,古代都城遗址众多,但如何更好保护和展示利用好这些重要的古都城址,使之既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流传给子孙后代,又能够使公众满意展示效果,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在报告中分析了建设市民休闲公园的东周王城遗址保护模式、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模式、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城市郊外二里头遗址和汉魏洛阳城遗址保护模式三者的利弊,提出对洛阳古代都城遗址保护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城市考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和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考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考古发掘的城墙、宫殿、道路、水系、作坊等重要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要素,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历史地理坐标和文化符号。对重要考古遗产的保护,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也对现代城市建设规划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西南地区的对外交流

  “聚焦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专题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探讨西南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古文化的作用及其折射出来的文化交流、探讨公众参与相关考察活动的案例和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从考古资料出发,探讨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交流。他认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兼具封闭性和开放性,东南亚是古代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我们研究西南丝绸之路、古代亚洲东南部的民族迁徙线路具有重要意义。对外交流也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出土的铜鼓、串式镯(钏)上得到了印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

  灵渠沟通湘江、漓江两大河流,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集交通、运输、灌溉、防洪于一体,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灵渠的开凿,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两千多年来,灵渠一直是从中原进入岭南的水上交通要道之一,为两地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院长周有光从灵渠的开凿、郡县的设置、城址的修筑以及墓葬习俗、经济生活等方面,探讨秦汉时期桂北与中原的交流融合问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第一个考古探险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飞介绍,中心成立以来,陆续组织了16次探险,总行程在3万千米以上,共有200余专业人员和4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加。考察成果丰硕,总计新发现文物点500余处,其中有不少于50处列为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列为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点(线路)列入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此外,展示考察成果的书籍、简报、论文、纪录片也异彩纷呈。“考察开阔了学者们的学术视野,给学者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学术机会。社会人士参与其中,既是公众了解考古,更是考古走近公众。”李飞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飞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清介绍了贵州茶马古道保存现状及其引发的思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贵州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点包括构成茶马古道主体的道路、桥梁、渡口、烽火台、关隘、卡子以及和茶马古道密切相关的会馆、商号、牌坊、摩崖石刻、寺庙等。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贵州省茶马古道文物资源现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记忆见证的古代交通遗存不经意间悄然消失,包括得以幸存,且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马古道,面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也难以幸免。”娄清希望,能尽快通过《贵州文化线路联盟建议》,探索线形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清

  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从《职贡图》、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昆仑奴两个维度,分析了遵义杨粲墓中的域外因素。他认为,杨粲墓中域外因素可以分为三组:进贡人与香料:以反映四夷来朝的《职贡图》中的昆仑奴图像铭刻在墓葬中,反映在墓葬营建者心中,杨粲地位尊崇,昆仑奴向播州进贡这一情景未必真实发生,却反映了播州“土司”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珍宝的追求与向往;侍从与启门人:是唐宋时富贵之家普遍以昆仑人为奴的真实写照,家有昆仑奴是身份的标志;力士:可能亦为南海昆仑奴,尚有待进一步讨论。整体上,杨粲墓中的域外因素的核心是南海昆仑奴与物产。

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

  除了主会场的专题研讨,主办方还在贵州大学、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3个分会场举办了6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从玛雅名城的“中国龙”到邺城的“铜雀三台”,从“如虎添翼”的科技考古到“无心插柳”的发掘现场婚礼,从两座宋墓的故事到秦始皇陵的传奇,吸引了众多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论坛现场还举办了图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技艺展及文创产品展,展示了贵州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赴牛坡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考察学习。

六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海报

非遗文创产品展示

与会代表赴牛坡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考察学习

  周必素在论坛总结中说,本次论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一次高规格的论坛。论坛内容丰富,既有对公共考古的探索,也有对专题的学术研讨和交流,研学相长。六场公共演讲在三个分会场进行,受众广泛,进一步拓展了本次论坛的影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的展示,也丰富了论坛的内容。论坛期间,相关媒体相继对论坛做了报道,使论坛的成果广为传播。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做论坛总结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贵安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中国考古网承办。

  据了解,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始于2013年,现已成为公共考古的重要学术品牌,旨在为中国公共考古学搭建一个公共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共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

探索理论 分享案例 聚焦热点——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纪实

发布时间:2018-09-29

  9月26日至27日,“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州贵安新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分享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现场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在致辞中表示,关注公众和考古之间的关系,是与考古学科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公众文化素养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的公共考古应该更加强调互动共享,抓住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契机,积极探索考古工作成果为社会共享的新方式、新途径。同时,更加突出文化自信,以科学系统持续的考古研究不断阐释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知识性的传播,讲好考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

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

  “每一次公共考古讲座都是在向公众播撒火种,虽不能形成燎原之势,但我们能从燃烧中获得更多的温度,获得对公共考古的理解与尊重。”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在致辞中说,公共考古技出不穷,江口考古志愿者招募、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夏令营、国宝档案和考古进行时等纪录片的拍摄等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公共考古队伍还在发展,公共考古工作者要加强自信,不断提升自身品质。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

  随后的公共考古演讲环节,三位代表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分享了贵州公共考古的探索之路、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概况以及对全国中学考古社建设的思考。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介绍,自2012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公共考古活动,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活动形式受限、时间分散、活动地点单一。2016年,考古所成立公共考古中心,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立体传播格局。近年来,公共考古中心也开展了“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进社区、进企业”“LOGO征集活动”“考古读书会”等一些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

  龙天一是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古社的创始人,也正是因为对考古的兴趣和热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考古学专业,目前已是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一名在读本科生。他以贵州师大附中考古社、贵阳一中考古社开展的考古知识讲座、辩论赛、读书会和现场发掘等活动为例,介绍了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概况。“如今,如果不是专业的学习考古的人员,基本很难真正去接触考古,也很感谢附中有这样一个社团,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与考古接触。”龙天一分享了一位社团成员的心声。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古社的创始人龙天一

  洛阳市回民中学副校长赵林安通过首届全国中学考古社建设交流会、北大考古的两次全国中学历史教师考古师资培训、全国部分省市考古社活动概况分析了全国中学考古社的现状。他认为,目前中学考古社活动呈现出几个特点:从课本走向博物馆、遗址;社团成员努力学习考古学知识;开展中学生视野下的调查研究;积极筹建专用的考古社活动场所;编纂校本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分享与交流;积极为高校输送对考古感兴趣的学生等。他希望文物文化部门及专家学者为中学考古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增加文物知识的比重,在高考历史试题中更多地体现考古学知识等。

洛阳市回民中学副校长赵林安

  在专题研讨环节,16位与会代表围绕“洞穴考古”“考古与城市”和“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三个专题作了报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报告后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研讨。

  立足内涵,创新思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

  史前洞穴遗址作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喀斯特地区一种常见的遗址类型,其基本特点是年代久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科研价值。在“洞穴考古”专题研讨阶段,6位代表围绕洞穴遗址的保护、利用、展陈、社会价值及如何面向公众等问题作了报告。

专家点评与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从遗址概况、地层堆积、文化内涵以及年代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牛坡洞的发现和发掘情况。付永旭介绍,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

  招果洞遗址位于黔中地区,属于丘陵缓坡地区,该区域史前洞穴遗址丰富,目前调查数量超过100个。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介绍,招果洞遗址发现了许多重要遗物和遗迹,包括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骨角器以及两座距今1.1万年的墓葬和一个古人类活动面,对于探讨低纬高原喀斯特山区人类的独特生存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从“艾林郡王和他的宝藏”说起,介绍了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的重要收获。此外,通天洞遗址以“核心是服务、根基在保护”的理念开展旅游,兼顾知识性、享受性、休闲性,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蓝天、白云、奇石的原始风貌,还能近距离参观考古发掘现场,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科学而细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学术基础。但由于洞穴空间的局限,文化堆积面积小,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观赏性不强,对公众的普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真正让公众了解洞穴、走进洞穴,相关学者也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结合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介绍了让史前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几点建议。他认为,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既是对洞穴遗址已有研究与保护成果进行阶段性的展示与利用,也是对史前洞穴遗址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更是为史前洞穴遗址与公众互动常态化搭建平台和纽带,使在时间维度上远离现实生活的史前洞穴遗址“活”在当下,惠及民生。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龙丽朵以“忆那年考古的诗和远方”为题回忆了2014年8月参加法国尼斯的拉扎亥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的过程及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在发掘过程中,每天都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值班表的安排,使得参与发掘的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洞穴遗址发掘的全过程。此外,形式多样的参观体验活动也在遗址上开展,不仅扩大了遗址的知名度,也广泛传播了考古知识。此次专业而细腻的

公共考古实践,给龙丽朵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龙丽朵

  合理而有效的保护,是让洞穴遗址“活”起来的安全保障。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光辉以桂林甑皮岩遗址为例,介绍了洞穴遗址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污染地下水对遗址的侵害。复杂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快速变化的城市环境增加了遗址的保护难度,遗址面临地下水浸泡、冲刷、潜蚀和污染等诸多问题,他提出了在遗址区建立能够显示环境动态的监测体系、建设海绵城市等建议。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光辉

  城市中的考古实践: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扩张,尤其是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文物工作跟随建设项目开展的被动保护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文物保护,文物部门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考古与城市”专题研讨以雄安新区、贵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等地为例,探讨考古在城市发展及新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专家点评与研讨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2014年1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经过多年的工作,贵安新区的考古成果喜人,共调查到文物点400余处,这些遗存全面而立体的展现了贵安新区古人类的社会面貌,增加了贵安新区的文化底蕴。考古与城市如何更好地融合,周必素认为,要转变以往将考古与城市发展相对立的思想,让考古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基本建设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及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做好公共考古工作,让考古成果惠及公众;考古与城市发展应该积极合作,对于好的考古成果予以支持,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区建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极高定位和“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思想为雄安新区文物考古和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介绍了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成果。他表示,“新区建设、考古先行”不只是一个口号,更反映了科学决策的过程,是正确处理建设与考古之间关系的应有模式。土地规划需要考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应尊重考古工作、善待考古成果、始终保持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勐介绍,自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开始以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来自全国各省市多家兄弟单位的考古力量如期完成了行政办公区内的勘探430余万平方米;发掘9.9万平方米。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发掘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3000余座,窑址165座、灰坑934座、房址31座、井145口、道路19条等。“此次副中心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给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为现在与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勐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勐

  洛阳作为著名古都,古代都城遗址众多,但如何更好保护和展示利用好这些重要的古都城址,使之既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流传给子孙后代,又能够使公众满意展示效果,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在报告中分析了建设市民休闲公园的东周王城遗址保护模式、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模式、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城市郊外二里头遗址和汉魏洛阳城遗址保护模式三者的利弊,提出对洛阳古代都城遗址保护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城市考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和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考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考古发掘的城墙、宫殿、道路、水系、作坊等重要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要素,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历史地理坐标和文化符号。对重要考古遗产的保护,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也对现代城市建设规划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西南地区的对外交流

  “聚焦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专题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探讨西南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古文化的作用及其折射出来的文化交流、探讨公众参与相关考察活动的案例和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从考古资料出发,探讨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交流。他认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兼具封闭性和开放性,东南亚是古代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我们研究西南丝绸之路、古代亚洲东南部的民族迁徙线路具有重要意义。对外交流也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出土的铜鼓、串式镯(钏)上得到了印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

  灵渠沟通湘江、漓江两大河流,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集交通、运输、灌溉、防洪于一体,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灵渠的开凿,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两千多年来,灵渠一直是从中原进入岭南的水上交通要道之一,为两地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院长周有光从灵渠的开凿、郡县的设置、城址的修筑以及墓葬习俗、经济生活等方面,探讨秦汉时期桂北与中原的交流融合问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第一个考古探险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飞介绍,中心成立以来,陆续组织了16次探险,总行程在3万千米以上,共有200余专业人员和4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加。考察成果丰硕,总计新发现文物点500余处,其中有不少于50处列为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列为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点(线路)列入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此外,展示考察成果的书籍、简报、论文、纪录片也异彩纷呈。“考察开阔了学者们的学术视野,给学者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学术机会。社会人士参与其中,既是公众了解考古,更是考古走近公众。”李飞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飞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清介绍了贵州茶马古道保存现状及其引发的思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贵州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点包括构成茶马古道主体的道路、桥梁、渡口、烽火台、关隘、卡子以及和茶马古道密切相关的会馆、商号、牌坊、摩崖石刻、寺庙等。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贵州省茶马古道文物资源现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记忆见证的古代交通遗存不经意间悄然消失,包括得以幸存,且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马古道,面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也难以幸免。”娄清希望,能尽快通过《贵州文化线路联盟建议》,探索线形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清

  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从《职贡图》、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昆仑奴两个维度,分析了遵义杨粲墓中的域外因素。他认为,杨粲墓中域外因素可以分为三组:进贡人与香料:以反映四夷来朝的《职贡图》中的昆仑奴图像铭刻在墓葬中,反映在墓葬营建者心中,杨粲地位尊崇,昆仑奴向播州进贡这一情景未必真实发生,却反映了播州“土司”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珍宝的追求与向往;侍从与启门人:是唐宋时富贵之家普遍以昆仑人为奴的真实写照,家有昆仑奴是身份的标志;力士:可能亦为南海昆仑奴,尚有待进一步讨论。整体上,杨粲墓中的域外因素的核心是南海昆仑奴与物产。

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

  除了主会场的专题研讨,主办方还在贵州大学、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3个分会场举办了6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从玛雅名城的“中国龙”到邺城的“铜雀三台”,从“如虎添翼”的科技考古到“无心插柳”的发掘现场婚礼,从两座宋墓的故事到秦始皇陵的传奇,吸引了众多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论坛现场还举办了图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技艺展及文创产品展,展示了贵州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赴牛坡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考察学习。

六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海报

非遗文创产品展示

与会代表赴牛坡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考察学习

  周必素在论坛总结中说,本次论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一次高规格的论坛。论坛内容丰富,既有对公共考古的探索,也有对专题的学术研讨和交流,研学相长。六场公共演讲在三个分会场进行,受众广泛,进一步拓展了本次论坛的影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的展示,也丰富了论坛的内容。论坛期间,相关媒体相继对论坛做了报道,使论坛的成果广为传播。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做论坛总结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贵安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中国考古网承办。

  据了解,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始于2013年,现已成为公共考古的重要学术品牌,旨在为中国公共考古学搭建一个公共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共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作者:郭晓蓉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