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纵论古今楚天阔——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6-10-3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10月29日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进入公众演讲环节,7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考古专家为众多学者、学生以及考古爱好者带来内容丰富又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

  满天星斗—孟华平“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

  此次论坛举办地湖北天门,拥有着代表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占据核心部位的典型遗址—石家河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华平研究员带来题为"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演讲,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群由40多处地点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孟华平研究员简述了罗家柏岭建筑遗迹,邓家湾、肖家屋脊、谭家岭、三房湾等遗址的墓地、房址、城垣概况,指出这里逐渐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中心后,主要历经了油子岭文化(5900—5100)、屈家岭文化(5100—4500)、石家河文化(4500—4200)、后石家河文化(4200—4000)的发展阶段,其聚落结构、功能区划等也相应变化。随后他介绍了遗址中集中出土可能用于祭祀的粗泥红陶小杯、独具特色的陶塑小动物等遗物和刻画符号。最引人瞩目的是印信台遗址发现祭台及密集分布、数量众多、横卧首尾相套祭祀用套缸,考古工作者判断这是一处罕见的史前大型祭祀场所。此外,近年来谭家岭遗址又出土的一批石家河文化玉器也成为一大亮点,其造型奇特、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可谓当时琢玉最高水平的体现,也为研究石家河文化的特征、文明化进程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遗物内蕴含的丰富的古代文明信息,是探索中华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华平研究员演讲


红陶杯组合



印信台航拍照


陶缸遗迹
 
  人类在探索自身起源上从未停止—高星“谁是我们的直系祖先:真相与谬误”

  人类寻找自身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主题演讲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为大家解读“谁是我们的直系祖先:真相与谬误”。高星研究员首先解释了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起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近30年间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成为学界焦点,并围绕“多地区进化说”和“非洲单一地区起源说”形成两派学术阵营。前者认为早期智人甚至是晚期直立人以来,人类就是一个生物种群,期间没有分化出新的物种,他们与邻近人种发生基因交流最终形成现代人类。后者则认为现代人类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的物种,他们在约20-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在其后迁移至各地,期间没有发生过基因交流;他简单列举了两者的相关证据,随着古DNA技术的进步和破译,数据显示人类基因组中有大概1%-4%比例的区段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这也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材料。随后高星研究员又从道县人类化石年代、形态研究,田园洞人DNA测序结果,相关文化证据,晚更新世晚期水洞沟遗址北方外来人群迁入以及末次冰期古环境等方面出发对东亚本土人群的连续演化做相关论述,并对古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对现代人起源问题研究上的优、劣势进行解答,最后他表示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旧大陆的几个重要人类演化中心存在着区域性的多样化模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演讲



 
  走出国门 梦回玛雅—李新伟 玛雅名城的“中国龙”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者在遥远的玛雅文明中心开展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主持人李新伟研究员首先简要概述了中美洲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开启中美洲地区文明化进程、拥有独特巨型头像的奥尔梅克Olmec文明,到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遗址的羽蛇神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仪式建筑,以及玛雅文明著名城邦Tikal和Palenque的发展等。科潘第一王可能在特奥蒂瓦坎获得了权力后经Tikal来到科潘并建立王朝。随后李新伟研究员介绍了科潘王国的发展史,从第一王的建国、到第十二王的兴盛,至第十六王的突然衰落,以及相关的神庙、金字塔和精美文物。他对主持发掘的编号为8N-11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贵族庭院进行详细介绍。发掘过程中,不断有精美雕刻出土,包括与中国龙首酷似的头像、玉米神头像,象征太阳的十字花图案等。初步判断,该建筑的雕刻均与冥界景象以及玉米神死后沉入冥界又重生的神话相关,此外还发现了随葬精美玉器和陶器的墓葬M1、M2。怀抱玉兔的月亮女神以及龙的形象表现出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些相似因素,但这些相似也许主要是因为共同的泛太平洋文化基因。他表示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发掘能带来更多考古学证据,让我们能够对整个玛雅文明的兴衰有更深的认识从而精细地描绘科潘王国发展演变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演讲


羽蛇神头像


M2墓室内陶器出土情况


王宫区29号建筑外墙上的墨西哥纪年和交叉火炬雕刻
 
  沧桑良渚 阅尽千年—刘斌“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演讲题目是《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他首先强调科学与考古学让我们逐渐走向真实,而作为一名考古人,自有其“考古之道”:我们要去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中去理解事物。他强调公众考古任重而道远,面临着如何让考古的认识变成公众的认识,变成政府的认识等各项难题。接下来,他介绍了良渚古城的发现、良渚遗址的基本情况以及良渚文化发现与认识的重要历程。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1959年由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良渚古城有3平方公里,外郭城8平方公里,遗址群42平方公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而玉器是良渚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其典型玉器显示出良渚文化是一个宗教与巫术混杂的时代。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近年的重要发现,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用途。他指出,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汇入到中华文化洪流之中。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可以探讨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演讲


距今五千多年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范围产生了共同的崇拜神像——反山十二号墓玉琮上的神徽


玉琮的四角和分节的形成是对神徽多层浮雕和立体方式表现的结果


三叉形器——一种男性首领的头饰
 
  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王仁湘“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演讲题目是《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他首先强调赏鉴=鉴赏≠鉴定:当我们遇到一件或一类文物时,应多关注它的艺术价值、时空坐标、历史印记以及科学意义等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价值几何。演讲中王老师以鼎食、炊甑、杖钺、献璧、系钩五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考古出土的“小文物”,辅以汉画像等生动的图像展示,揭示了其背后蕴藏的历史“大事件”。以鼎食为例,作为可炊可食的三足器,史前时期是最为平常的饮食器具,即“初为小器”,到了商周时期,鼎成了贵族阶层的特权,国家政权的象征,可谓“后有大鼎”。同样作为食器的甑则与稻作文明起源相联系,蒸技的发展也侧面反映出稻作文明的发展,是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而日常用的工具钺则升华为王权的符号,最高权力象征。鸿门宴、和氏璧、石璧谋等不同历史事件中壁发挥的作用,则可见日常装饰品,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他通过管仲与带钩的故事说明日常用的束带器具也可以成为改写大历史的关键,意义非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演讲


汉画泗水捞鼎图


东汉砖画-用甑蒸食 距今1900年
 
  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许宏“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演讲题目是《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 ,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三大阶段:邦国时代(仰韶后期至龙山时代)——王国时代(夏商周三代)——帝国时代(秦汉至明清)。同时,史前时代东亚城址有三大系统,为水城、土城、石城。接下来,他介绍了实用性城郭时代与礼仪性城郭时代两个概念。着重分析了作为大都无城的肇始的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布局演变过程,以及二里岗、郑韩故城、洹南殷墟、燕下都等古代都邑演变过程,最后,他提出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新提案,前期:实用性城郭时代(二里头—东汉),大都无城,都邑的主流形态=宫城+郭区,绝大部分时段没有外郭城;后期:礼仪性城郭时代(曹魏—明清),呈现出城郭齐备·大中轴·里坊制的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演讲



 
  返璞归真 仿若初见——朱泓“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契丹贵族的三维容貌复原”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的演讲题目是《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契丹贵族的三维容貌复原》。他首先介绍了吐尔基山辽墓的发掘过程、基本情况以及丰富的出土器物。随后,详细地解释了计算机三维复原容貌的过程。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辽代契丹贵族葬墓。墓葬内发现大量随葬品,有铜钟、铜铃、牌饰等铜器,大部分为铜鎏金,另发现银盒、银筷、单耳八棱金杯、嵌银的漆盒和漆盘,还有包银的鎏金马鞍以及大量丝织品等。据出土的珍贵文物初步判明该墓地是契丹贵族墓葬。计算机三维复原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格氏复原理论”对颅骨进行全面观察、测量和科学分析,总结出颅骨生前容貌的各部特征和细节,如面部软组织、眼部、鼻部、嘴部、耳朵以及发饰、皮肤等特点;第二步是应用计算机及三维制作软件将其生动、科学地展示出来。演讲生动展示了考古学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枯骨变为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的过程。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演讲


镏金银宝盒


颅骨保存完整,表面呈褐色。头发完好覆在颅顶部,并结呈辫子状,保留完整,整个颅骨上带有“金箍

眼部的复原


复原的计算机三维表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原创】纵论古今楚天阔——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6-10-30

  10月29日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进入公众演讲环节,7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考古专家为众多学者、学生以及考古爱好者带来内容丰富又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

  满天星斗—孟华平“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

  此次论坛举办地湖北天门,拥有着代表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占据核心部位的典型遗址—石家河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华平研究员带来题为"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演讲,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群由40多处地点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孟华平研究员简述了罗家柏岭建筑遗迹,邓家湾、肖家屋脊、谭家岭、三房湾等遗址的墓地、房址、城垣概况,指出这里逐渐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中心后,主要历经了油子岭文化(5900—5100)、屈家岭文化(5100—4500)、石家河文化(4500—4200)、后石家河文化(4200—4000)的发展阶段,其聚落结构、功能区划等也相应变化。随后他介绍了遗址中集中出土可能用于祭祀的粗泥红陶小杯、独具特色的陶塑小动物等遗物和刻画符号。最引人瞩目的是印信台遗址发现祭台及密集分布、数量众多、横卧首尾相套祭祀用套缸,考古工作者判断这是一处罕见的史前大型祭祀场所。此外,近年来谭家岭遗址又出土的一批石家河文化玉器也成为一大亮点,其造型奇特、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可谓当时琢玉最高水平的体现,也为研究石家河文化的特征、文明化进程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遗物内蕴含的丰富的古代文明信息,是探索中华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华平研究员演讲


红陶杯组合



印信台航拍照


陶缸遗迹
 
  人类在探索自身起源上从未停止—高星“谁是我们的直系祖先:真相与谬误”

  人类寻找自身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主题演讲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为大家解读“谁是我们的直系祖先:真相与谬误”。高星研究员首先解释了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起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近30年间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成为学界焦点,并围绕“多地区进化说”和“非洲单一地区起源说”形成两派学术阵营。前者认为早期智人甚至是晚期直立人以来,人类就是一个生物种群,期间没有分化出新的物种,他们与邻近人种发生基因交流最终形成现代人类。后者则认为现代人类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的物种,他们在约20-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在其后迁移至各地,期间没有发生过基因交流;他简单列举了两者的相关证据,随着古DNA技术的进步和破译,数据显示人类基因组中有大概1%-4%比例的区段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这也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材料。随后高星研究员又从道县人类化石年代、形态研究,田园洞人DNA测序结果,相关文化证据,晚更新世晚期水洞沟遗址北方外来人群迁入以及末次冰期古环境等方面出发对东亚本土人群的连续演化做相关论述,并对古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对现代人起源问题研究上的优、劣势进行解答,最后他表示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旧大陆的几个重要人类演化中心存在着区域性的多样化模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演讲



 
  走出国门 梦回玛雅—李新伟 玛雅名城的“中国龙”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者在遥远的玛雅文明中心开展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主持人李新伟研究员首先简要概述了中美洲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开启中美洲地区文明化进程、拥有独特巨型头像的奥尔梅克Olmec文明,到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遗址的羽蛇神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仪式建筑,以及玛雅文明著名城邦Tikal和Palenque的发展等。科潘第一王可能在特奥蒂瓦坎获得了权力后经Tikal来到科潘并建立王朝。随后李新伟研究员介绍了科潘王国的发展史,从第一王的建国、到第十二王的兴盛,至第十六王的突然衰落,以及相关的神庙、金字塔和精美文物。他对主持发掘的编号为8N-11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贵族庭院进行详细介绍。发掘过程中,不断有精美雕刻出土,包括与中国龙首酷似的头像、玉米神头像,象征太阳的十字花图案等。初步判断,该建筑的雕刻均与冥界景象以及玉米神死后沉入冥界又重生的神话相关,此外还发现了随葬精美玉器和陶器的墓葬M1、M2。怀抱玉兔的月亮女神以及龙的形象表现出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些相似因素,但这些相似也许主要是因为共同的泛太平洋文化基因。他表示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发掘能带来更多考古学证据,让我们能够对整个玛雅文明的兴衰有更深的认识从而精细地描绘科潘王国发展演变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演讲


羽蛇神头像


M2墓室内陶器出土情况


王宫区29号建筑外墙上的墨西哥纪年和交叉火炬雕刻
 
  沧桑良渚 阅尽千年—刘斌“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演讲题目是《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他首先强调科学与考古学让我们逐渐走向真实,而作为一名考古人,自有其“考古之道”:我们要去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中去理解事物。他强调公众考古任重而道远,面临着如何让考古的认识变成公众的认识,变成政府的认识等各项难题。接下来,他介绍了良渚古城的发现、良渚遗址的基本情况以及良渚文化发现与认识的重要历程。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1959年由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良渚古城有3平方公里,外郭城8平方公里,遗址群42平方公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而玉器是良渚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其典型玉器显示出良渚文化是一个宗教与巫术混杂的时代。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近年的重要发现,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用途。他指出,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汇入到中华文化洪流之中。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可以探讨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演讲


距今五千多年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范围产生了共同的崇拜神像——反山十二号墓玉琮上的神徽


玉琮的四角和分节的形成是对神徽多层浮雕和立体方式表现的结果


三叉形器——一种男性首领的头饰
 
  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王仁湘“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演讲题目是《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他首先强调赏鉴=鉴赏≠鉴定:当我们遇到一件或一类文物时,应多关注它的艺术价值、时空坐标、历史印记以及科学意义等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价值几何。演讲中王老师以鼎食、炊甑、杖钺、献璧、系钩五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考古出土的“小文物”,辅以汉画像等生动的图像展示,揭示了其背后蕴藏的历史“大事件”。以鼎食为例,作为可炊可食的三足器,史前时期是最为平常的饮食器具,即“初为小器”,到了商周时期,鼎成了贵族阶层的特权,国家政权的象征,可谓“后有大鼎”。同样作为食器的甑则与稻作文明起源相联系,蒸技的发展也侧面反映出稻作文明的发展,是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而日常用的工具钺则升华为王权的符号,最高权力象征。鸿门宴、和氏璧、石璧谋等不同历史事件中壁发挥的作用,则可见日常装饰品,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他通过管仲与带钩的故事说明日常用的束带器具也可以成为改写大历史的关键,意义非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演讲


汉画泗水捞鼎图


东汉砖画-用甑蒸食 距今1900年
 
  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许宏“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演讲题目是《大都无城 大国自信》 ,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三大阶段:邦国时代(仰韶后期至龙山时代)——王国时代(夏商周三代)——帝国时代(秦汉至明清)。同时,史前时代东亚城址有三大系统,为水城、土城、石城。接下来,他介绍了实用性城郭时代与礼仪性城郭时代两个概念。着重分析了作为大都无城的肇始的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布局演变过程,以及二里岗、郑韩故城、洹南殷墟、燕下都等古代都邑演变过程,最后,他提出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新提案,前期:实用性城郭时代(二里头—东汉),大都无城,都邑的主流形态=宫城+郭区,绝大部分时段没有外郭城;后期:礼仪性城郭时代(曹魏—明清),呈现出城郭齐备·大中轴·里坊制的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演讲



 
  返璞归真 仿若初见——朱泓“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契丹贵族的三维容貌复原”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的演讲题目是《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契丹贵族的三维容貌复原》。他首先介绍了吐尔基山辽墓的发掘过程、基本情况以及丰富的出土器物。随后,详细地解释了计算机三维复原容貌的过程。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辽代契丹贵族葬墓。墓葬内发现大量随葬品,有铜钟、铜铃、牌饰等铜器,大部分为铜鎏金,另发现银盒、银筷、单耳八棱金杯、嵌银的漆盒和漆盘,还有包银的鎏金马鞍以及大量丝织品等。据出土的珍贵文物初步判明该墓地是契丹贵族墓葬。计算机三维复原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格氏复原理论”对颅骨进行全面观察、测量和科学分析,总结出颅骨生前容貌的各部特征和细节,如面部软组织、眼部、鼻部、嘴部、耳朵以及发饰、皮肤等特点;第二步是应用计算机及三维制作软件将其生动、科学地展示出来。演讲生动展示了考古学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枯骨变为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的过程。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演讲


镏金银宝盒


颅骨保存完整,表面呈褐色。头发完好覆在颅顶部,并结呈辫子状,保留完整,整个颅骨上带有“金箍

眼部的复原


复原的计算机三维表现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