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坐而论道 奋起前行——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之公共研讨
发布时间:2016-10-3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中国考古网记者
10月30日,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进行第二个环节——公共研讨。此次公共研讨的主题是:新思路,新力量,新展望。在形式上一改往年公共考古活动演示的方法,重在研讨。论坛精心挑选了8项有代表性的公共考古活动,包括博物馆展览、考古夏令营、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考古故事、考古纪录片、新媒体等内容。每项活动安排1名主讲人和6位评议人。主讲人简单介绍项目,评议人和听众深度讨论,以期发现公共考古活动的亮点,加以推广借鉴;同时也指出活动的局限性,探讨更行之有效的方案;最后结合实例探讨公共考古活动的理论方法。
“天时地利人和”的特展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介绍了2016年3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两个特展,即“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和“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特展”。2015年海昏侯墓的发现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由于边发掘、边修复、边展览的原因,此次展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其目的是希望在首都博物馆的平台上,第一时间分享考古成果,让公众享受考古的魅力。不同于海昏侯的“现在进行时”,妇好墓展览侧重于将学者从发掘至今四十年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观众,准备时间充足,是一个考古研究成果展。在展陈设计方面,海昏侯展大胆使用高纯度色块,这也是首都博物馆第一次尝试使用高纯度色块背板;并使用四组展柜密集码放的形式,突出黄金等发掘亮点。妇好墓展则在研究基础上进行大纲策划和内容设计,展板语言高度浓缩精炼。并以灯箱动画的方式来解读甲骨、以复制品的形式让观众亲手触摸青铜器、采用VR技术最大限度地复原现场体验等策划方式让观众有不同的体验。考虑到展览的影响力和公众的热情,博物馆还制定了科学合理惠及公众的接待方案,将特展与常规展览区分开,单独预约门票。同时还提供定时讲解和预约讲解。首博的精心策划使这两个展览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演讲
背板大胆使用高纯度色块
独立柜展示
内景展示
作为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军认为首博的这两个展览抓准了好时机,可谓“天时”。对海昏侯墓展览来说抓住了两个时间点,首先当时大量考古发掘成果不断被媒体报道,其次官方准备正式对外公布墓主人身份;从妇好墓展览来看,妇好作为一名集王后、母亲、女将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独特商代女性,展览选择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开幕也是再合适不过的。“除了妇好是位女性外,妇好墓的发掘者之一郑振香老师也是一名女考古学家,还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巧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辛爱罡补充道,对展览标牌的设计和展厅气氛的营造,辛爱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复旦大学高蒙河认为,考古发掘者亲临展览开幕式现场是很好的宣传方式。
现场点评
从对观众的引导上来看,几位点评者指出,此次展览的吸引点之一是不计其数的黄金,这确实对观展者产生了不小震撼,但是我们又从侧面引导,告诉观众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海昏侯墓出土竹简的价值可能远胜于黄金,从而让观众对真正的考古有所认识。
除此之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还提出,策展人、考古人两者视角不同,希望能找到平衡点以互相补充和促进,并对展览应设置沙盘、展台角度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海昏侯和妇好这两个自带光彩的好选题已是展览成功的一半,观众的踊跃抢票和媒体的热议关注更是展览成功的佐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仁湘说,内容精彩展品丰富的展览也应选择更大的场地以此惠及更多大众。
恰同学少年 初识考古—北大考古暑期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教授介绍了具有开创性的北大考古暑期课堂,原名为考古夏令营的暑期课堂。其创办初衷是想通过学科宣传来选拔人才、吸引人才,以此弥补考古作为冷门学的招生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他详细介绍了暑期课程从前期的精心准备、周密策划到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和考核标准。据孙庆伟教授透露,如今暑期课程收获颇丰,在高考前,有更多的中学生领略、了解考古的魅力,一些高分段的高考生最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考古专业。暑期课程也帮助学生了解了大学、了解了求知的意义,从而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演讲
暑期夏令营讲座现场
学员们参观印山越王墓
为中学生普及考古学知识,扩大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在座评议人均对秉承这一理念的北大考古暑期课表示认可和赞许。有感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强烈的责任心和魄力,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表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数百名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其肩上的重担和压力可想而知,这为中国考古学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做出了贡献。希望这种开创性、前瞻性的活动越做越好。作为冷门,各高校考古专业长期面临着招生问题,“希望北大考古暑期课能成为系列并不断扩大影响,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其他高校共同进步。也期待北大能开发出面对中小学生的考古教材,展现考古的科学性,减少误解和曲解”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王涛如是说。曾多次为学员举办讲座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谈到,暑期课是一个良好的公众考古平台,不论学员最后是否投身考古事业,暑期课培养科学精神、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会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和美好回忆。
现场点评
考古人讲“荆”彩的故事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梳理了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发现,指出石家河时期形成了一个文化高地,凤、虎、神秘人像等玉器,持钺人像和墓葬等级制度表明一个以石家河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后,他介绍了从早商盘龙城到两周曾国到楚国的考古发现,认为这些发现均明确反映了江汉地区是夏商核心区域外的南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演讲
石家河遗址滤波测绘图
石家河文化玉器
现场点评: 王仁湘 刘斌 刘国祥 李新伟 王涛 齐广
嘉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点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从考古学专业的角度谈到,石家河城的范围或许可以更大,从多见于陶缸的刻划符可以探讨石家河与大汶口的关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李新伟从公共考古角度出发,表示石家河文化的精美文物以及高超的加工工艺不应仅仅被考古学家所熟知,更应将其分享。如何将中华文明形成关键时期大范围内的互动,以及核心区文明形成的故事进行阐述是值得考古学家思考的。他认为应该先解决学术问题,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生动表达给公众,学术与科普两者间其实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随后首都师范大学公共考古中心王涛提出了石家河文化如何定位,以及郭静云教授备受争论的江汉中心论等问题。最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刘国祥分享了自己本科时在肖家屋脊的发掘经历以及石家河玉器龙凤造型的文明记忆和独特的民族记忆。
现场点评
宜人独桂林,让考古遗址公园活起来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介绍了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基本概况以及举办公众考古活动的基本思路。博物馆围绕“发现‘文物’— 仿制‘文物’— 使用‘文物’— 分享成果”的基本思路,推出模拟考古发掘、万年陶器仿制、模拟石器打制、模拟原始狩猎、钻木取火体验、品尝原始火锅等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活动项目,集观看、动手、触摸乃至品尝为一体。并策划举办诸如“给我一周、还你万年”、“甑皮岩公众考古大篷车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他强调公众考古要从娃娃抓起,他认为这应该是公共考古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公共考古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共考古科普活动不仅适应青少年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使青少年学生既学到考古知识又体验快乐,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孩子在多彩活动中找回自信。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演讲
甑皮岩遗址发现的距今12000的陶器(左)、先民头骨(中)、屈肢蹲葬(右)
学生动手仿制原始陶器
甑皮岩考古夏令营
评议人一致认为,面积仅300平方米的甑皮岩遗址是全国范围内面积相对较小的考古遗址公园,这里却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考古活动是很难得的。吉林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成员韩诣深表示目前高校内的活动主要以学术讲座为主,考古专业以外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他认为甑皮岩考古遗址公园的模式对高校考古社团有一定启发。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晓刚指出遗址博物馆开展公共考古活动有先天优势,博物馆应与考古所优势互补,馆所结合提高公共考古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则提议可以尝试发掘甑皮岩文化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彰显特色的项目。
现场点评
西行寻古踪 再踏丝绸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新华研究员介绍了丝路天山道科考的收获与认识,他首先阐述了新疆的丝路地位与丝绸之路的定义,回顾了西汉以后的西域经略,解释了天命、天子与天山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接着介绍了东亚古部族西迁对世界的影响。他强调新疆具有“总万国之要道”的丝路地位,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在亚欧大陆历史交通上的唯一性地位。作为沟通东亚文明的轴心,古代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交通路线,核心是亚欧大陆跨区域的文化交流。他通过对比古今众多历史大事件,发现不同时期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也恰恰说明了新疆天山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愿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新华研究员演讲
中国地形图
地理图解
现场点评:杨林 刘国祥 林必忠 王宇 杨雪梅 陈志凡
跟随考古学家的脚步,开启历史尘封的大门,走进西域探寻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就是这么一件听起来很酷也很苦的事。虽然已过数月,但参与了此次科考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杨雪梅仍对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她谈到现在重走古人之路是一种潮流,但不必拘泥于路线的精确,很多路确实需要重走重看才能体会到,崎岖险阻仍无法阻挡思想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也正是因为融合与交汇才会使得路越走越通,越走越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宇结合自身在新疆的科考经历,强调天山道在历史时期非常重要,因为这条道路事关中原王朝的兴衰,事关东西文化的交流。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林必忠结合重庆的地理特点向大家介绍了经过四川、贵州、重庆的盐道考察,强调其与丝绸之路有共通性,都是文化经济传播的要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强调新疆天山道的科考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做出了贡献。他认为科考是公众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古学中体现的历史之美、自然之美以及高山大川中隐藏的历史意义与内涵是吸引广大公众的重要因素,作为最好的职业之一,考古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远古进行对话,魅力无穷。
现场点评
杜鹃十里 孤城春浓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以“海龙囤:土司城堡的前世今生”为题,带领听众重走海龙囤,领略土司城堡的风情和神奇。他首先回顾了海龙囤土司遗址的发掘历程,列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收获:1、廓清了全囤的格局,对城址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有了深入的认识;2、厘清了“新王宫”的格局、年代和性质;3、基本解决了建囤所需的建筑材料来源问题。随后他介绍了海龙囤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海龙囤公众考古的实践自2012年至今已通过学术讲座、现场体验、游戏开发等多种形式展开,并借媒体与公众进行互动,效果显著。他强调海龙屯土司遗址公众考古的社会责任重大,未来任重道远。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演讲
出土文物 铁器
考古进大中小学、社区
现场评议:刘旭 方勤 巫新华 辛革 龙永芳 刘佳月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的刘佳月同学表示“边发掘边研究”的方法值得学习,海龙屯公众考古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考古、了解考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辛革表示,应注重研究遗址最初的布局,探究哪些因素是何时加入、何时发展、何时消亡的,讲好遗址的故事。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龙永芳表示,海龙囤所做的公共考古活动确实拉近了公众与考古的距离,提高了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新华认为,海龙囤遗址研究工作做得深入到位,与媒体互动良好,公共考古活动多样化,促使海龙囤遗址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值得大家学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勤认为海龙囤遗址考古人员与当地村民关系友好,充分考虑到遗址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体现了考古的人文情怀。
现场点评
让公众考古保持“进行时”
曾参与《考古进行时》制作的制片人李浩洋通过回顾考古类电视片,提出“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他从国内考古节目的起源、发展、未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国内考古节目对考古进入社会主流话题做出的重要贡献。央视"探索·发现"大型考古题材季播节目《考古进行时》,不但打破了以往考古节目滞后性问题,更创新地将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纳入到节目内容之中,拉近了考古工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考古题材变为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他同时提出,时下兴起的网络直播对考古题材的关注让更多年轻公众感受到科技有意思、文化有意思、考古有意思。
参与《考古进行时》制作的制片人李浩洋演讲
节目互动形式
网络直播计划
现场点评:刘国祥 孙英民 汪永基 程崇良 巩文 胡安然
河南省文物局孙英民说,大多公众更习惯通过电视节目来关注考古知识内容,电视媒体更贴近大众、了解大众。电视节目要更具历史性、科学性,不能让公众认为文物鉴宝就是考古学的全部,这对大众如何认识考古学、如何认识考古学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巩文认为,目前考古类电视内容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有责任让热点持续下去,成为长期的热点问题。另外,电视专题片应推出一些考古学家专题内容,让大众正确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考古专业知识、考古成果的意义,树立考古学家时尚、睿智,渊博的形象。山东大学青年考古人协会胡安然同学说,探索发现节目是她学习考古专业的启蒙节目,开启了她学习考古的兴趣大门。央视制片人程崇良强调拍摄纪录片过程艰苦,而国内现有的考古类纪录片在纪录片领域非常有影响力且具有标志性意义。公众的关注点可能更多是出土遗存价值几何,所以在拍纪录片时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大众的关注点,让大众明白考古学家的论证思路与方法,媒体与考古学家的责任都非常重大,相互之间的协作也更加重要。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永基认为考古作为国家公共资源如何开放给公众进行展示、分享全部研究成果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作为中介的媒体人思考的重点。
现场点评
挖啥呢 说点啥
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创始人奚牧凉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阐述了新媒体在公共考古中的作用。他解读了自己对公众考古的理解,提出了“公众文博”的概念,强调公众考古≠考古科普。他认为考古发掘和研究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公众考古不是单向的,双向性互动更为重要。公众考古在制度化、资本化、规范化方面做的还不够,将公众考古做好是件苦差事,但是公众考古未来大有所为!
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创始人奚牧凉演讲
公众号展示
不同考古新媒体的比较
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张立东回顾了微信公众号对其生活的改变和影响,及对考古学传播的重要意义、科技的发展对考古知识的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文博编辑室吴长青强调微信公众号要非常注重细节,手机阅读是时下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作为新的展现形式,新媒体传播考古知识是大势所趋。甘棠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郭子绮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公众考古资本化的前提条件以及需要考虑的问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研究部郑媛认为,理论指导实践,要有充分的考古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考古传播过程。公众考古与社会关系紧密,而新媒体的受众目前已扩展到更多年龄段的人群,所以新媒体公众考古传播需要以包容的态度,不仅要传播考古知识,更要传播考古人的理念、考古人的态度,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研究生范潇漫认为“挖啥呢”公众号可概括为三个特点: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除了对考古事件的客观报道,还有对其正面的舆论引导,另外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也更加细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乔玉总结说,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外的媒体人,在做公共考古传播中一定要有遵循的准则;考古人在新媒体的运作中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内容的策划,让考古学文化惠及更多的公众。
现场点评
全体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