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孟华平: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2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孟华平
  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在行政区划上,隶属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镇北的土城、芦岭、唐李、东桥四个村,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1996年石家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河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到现在将近60多年了。这60多年的考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中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在石家河镇西北方向有个国营五三农场遭受洪水的严重威胁,为此,国家计划在这一带修建水利工程,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古代遗址,石家河遗址即其中之一。1955年,考古队在石家河遗址南部石龙过江水渠经过的杨家湾、罗家柏岭、石板冲和三房湾四个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在罗家柏岭揭露出一处与制玉有关的建筑遗迹,并出土一批精美玉器,从而拉开了石家河遗址及石家河文化的研究序幕,也为整个湖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房湾东部城垣及下部木桩

 
  第二阶段即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基于石家河遗址所见遗存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石家河考古队,开始对石家河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工作。主要工作围绕发掘遗址内涵、建立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目标展开,同时运用聚落考古方法调查研究石家河遗址。当时发掘的主要地点有三个:在谭家岭发掘400多平方米,主要揭示出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反映了从油子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的发展过程;在邓家湾发掘1200多平方米,发现大量墓葬和与祭祀有关的遗存,集中出土一批形态各异的陶塑;在肖家屋脊发掘6000多平方米,新出土100多件源自瓮棺的精美玉器。聚落考古调查发现,石家河遗址是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由39处地点构成的庞大聚落群,从而将石家河遗址诸地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能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观察、研究、分析石家河遗址。发现的石家河古城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外围有宽阔的城壕,是当时我国确认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突显出石家河遗址在长江中游地区乃至我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第三阶段即2008年至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入以及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需要,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再次大规模展开,主要目的是研究石家河遗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石家河遗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为石家河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第一,对石家河遗址周边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初步了解了该区域史前不同阶段遗址的基本分布与特点。第二,对石家河古城东南部的低地进行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明确这里存在与石家河古城同时的城垣堆积,并发现早于城垣堆积的古河道上的桥梁遗迹。第三,对石家河古城西城壕外侧的印信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发现大量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台基、套缸等遗存。第四,对谭家岭东北部高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多平方米,揭露出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建筑残基,新见出自瓮棺的240余件精美玉器。第五,对谭家岭西北部进行发掘与勘探,确认这里存在一个早于石家河古城的谭家岭古城。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但上述发现使我们对石家河遗址在探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谭家岭古城
 

谭家岭古城城垣与城壕
 

印信台航拍照

 
  总体上看,石家河遗址60年来考古工作的进展是与我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石家河遗址60多年来考古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
 
  先谈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及基本特征。实际上,在石家河遗址发现的最早遗存与距今7000多年的城背溪文化比较相似,但发现的材料非常少,整体文化面貌不清。目前石家河遗址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比较清晰的是距今5900年至4000年这一阶段,其文化发展序列是油子岭文化(距今 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 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 4500—4200年) -后石家河文化( 距今4200—4000年) 。其中,从油子岭文化到屈家岭文化再到石家河文化的基本文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到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其整体文化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明显区别于石家河文化,存在文化谱系上的断裂或突变。
 
  石家河遗址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典型陶器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它们演变的清晰脉络。
 
  油子岭文化时期的陶器十分容易分辨,主要是红陶和黑陶,器类多属鼎、盘、豆、壶、碗、盖等,彩陶碗的特征鲜明。此时的谭家岭古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古城内发现一批排列有序的土坑墓地。需要指出的是,在石家河遗址南约6公里的龙嘴遗址发现一座略早于谭家岭古城的油子岭文化时期的龙嘴古城,其规模较小,为谭家岭古城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存在背景。

油子岭文化早期陶器面貌
 

油子岭文化晚期陶器面貌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与油子岭文化大致相似,但也有变化。双腹鼎、双腹碗及双腹豆特别典型,出现较多彩陶杯、彩陶纺轮等。规模庞大的石家河古城横空出世。城内的谭家岭为主要居住区,房址多地面式建筑,有单间和多间等,有线索表明存在大型建筑基址。城内的邓家湾发现有筒形器套接在一起的现象,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筒形器或为祭器。在邓家湾和肖家屋脊还发现一批土坑墓地。

屈家岭文化陶器面貌

 
  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新见陶鬹、厚胎红陶杯和红陶缸特别引人注目。红陶缸上发现不同形象的刻画符号达四十多种,可能已具有文字的功能。一件陶罐上发现的武士拿着一把石钺的刻画形象可能是军事首领的象征。发现的铜渣、孔雀石似预示出现新的手工业门类。石家河古城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古城内的谭家岭仍然是居住中心,三房湾发现大量的红陶杯显示这里存在专门的手工作坊,邓家湾、肖家屋脊出现大量红陶缸排列的现象,可能反映了祭祀活动的新内涵。而古城外西侧的印信台遗址揭示出多组与祭祀有关的台基,其周边分布大量扣碗、瓮棺遗迹以及废弃的大量红陶缸、红陶杯等,似乎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专门的大型祭祀场所。在邓家湾和肖家屋脊发现的一批土坑墓地,已有明显的分化迹象。

石家河文化陶器特征

 
  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与石家河文化相比发生显著转变。新见陶盉,流行矮领瓮、罐等,出土大量造型生动、种类多样的陶塑如象、羊、狗、鸡、鸟等动物及人偶形象,也有小件铜器。特别是新见一批非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传统的精美玉器,它们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形象有神人头像、人头像、鹰、虎、蝉、凤等。此时石家河古城已经废弃,出现随葬玉器的瓮棺葬等新的文化现象。

谭家岭出土玉人头像
 

邓家湾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偶

 
  再谈谈聚落结构方面的基本认识。从历时性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石家河遗址的聚落结构大致存在一个从逐步聚集到分散的变化过程。油子岭文化时期,聚落中心从龙嘴古城北移到谭家岭古城,但其周边的相关聚落少有发现,聚落的等级分化尚不明显。屈家岭文化时期,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聚落群开始形成,其周边聚集的聚落近10处,且出现明显的聚落等级的区分,聚落内的功能区划基本形成,如石家河古城内的谭家岭主要为居住区,而邓家湾主要为祭祀区。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地位确立,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周边聚集的中小聚落达30余处,石家河古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聚落等级分化加大,出现面积仅几千平方米小型聚落。与此相应,聚落内的功能区划进一步强化,石家河古城内的谭家岭仍然是主要的居住区,邓家湾主要为祭祀区,三房湾成为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石家河古城外的印信台则成为专门祭祀场所。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模式瓦解,石家河古城废弃,聚落分布比较零散。尽管尚未发现这一时期明显的中心聚落,但石家河遗址多地揭示出的随葬玉器的瓮棺及制玉遗迹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其文化也是相当繁盛的。
 
  最后从中华文明进程的角度谈谈石家河遗址的作用与地位。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石家河遗址提供了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生动材料。我们知道,作为史前中国传统的六大文化区之一,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存在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点。大约到油子岭文化晚期,以石家河遗址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真正开始文化一体化进程,原有的二元谱系结构被打破,经过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强势整合,最终形成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统一体,其文化影响北越黄河、东达江西、西进三峡重庆一带。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与中华文明进程有关的社会复杂化现象。其一,形成了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古城网络体系。在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的十几处古城中,石家河古城的规模最大且遗存最具代表性,其它古城的规模从7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不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古城共同维系长江中游地区文化统一体的完整。其二,形成了如石家河古城所显示的聚落功能分区及聚落等级分化。其三,出现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如油子岭文化时期的谭家岭墓葬之间随葬品数量相差无几,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墓葬之间随葬品数量区别较大,有的达百余件,有的则一无所有。其四,发现若干蕴含丰富文明信息的大型建筑、大型祭祀场所、铜渣、刻画符号等遗存。虽然目前还未发现如良渚文明那样的高等级墓地、大型水利设施等遗存,但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所体现的权贵阶层与社会分化等现象仍然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文明气息,可以作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代表。
 
  另一方面,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原有的古城网络体系崩溃,出现非本区域文化传统的随葬玉器的瓮棺葬俗,源自中原煤山文化的陶器大量涌现,也出现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可以说,此时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已被纳入黄河文明的进程中,从而开始更高层级的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新进程。
 
  石家河遗址的重要性除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外,各级政府也予以高度重视。目前,石家河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审批,石家河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中,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深入,我们相信,石家河遗址在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会进一步明晰,石家河遗址的保护会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孟华平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孟华平:石家河考古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23

  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在行政区划上,隶属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镇北的土城、芦岭、唐李、东桥四个村,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1996年石家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河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到现在将近60多年了。这60多年的考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中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在石家河镇西北方向有个国营五三农场遭受洪水的严重威胁,为此,国家计划在这一带修建水利工程,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古代遗址,石家河遗址即其中之一。1955年,考古队在石家河遗址南部石龙过江水渠经过的杨家湾、罗家柏岭、石板冲和三房湾四个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在罗家柏岭揭露出一处与制玉有关的建筑遗迹,并出土一批精美玉器,从而拉开了石家河遗址及石家河文化的研究序幕,也为整个湖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房湾东部城垣及下部木桩

 
  第二阶段即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基于石家河遗址所见遗存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石家河考古队,开始对石家河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工作。主要工作围绕发掘遗址内涵、建立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目标展开,同时运用聚落考古方法调查研究石家河遗址。当时发掘的主要地点有三个:在谭家岭发掘400多平方米,主要揭示出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反映了从油子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的发展过程;在邓家湾发掘1200多平方米,发现大量墓葬和与祭祀有关的遗存,集中出土一批形态各异的陶塑;在肖家屋脊发掘6000多平方米,新出土100多件源自瓮棺的精美玉器。聚落考古调查发现,石家河遗址是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由39处地点构成的庞大聚落群,从而将石家河遗址诸地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能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观察、研究、分析石家河遗址。发现的石家河古城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外围有宽阔的城壕,是当时我国确认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突显出石家河遗址在长江中游地区乃至我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第三阶段即2008年至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入以及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需要,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再次大规模展开,主要目的是研究石家河遗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石家河遗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为石家河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第一,对石家河遗址周边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初步了解了该区域史前不同阶段遗址的基本分布与特点。第二,对石家河古城东南部的低地进行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明确这里存在与石家河古城同时的城垣堆积,并发现早于城垣堆积的古河道上的桥梁遗迹。第三,对石家河古城西城壕外侧的印信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发现大量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台基、套缸等遗存。第四,对谭家岭东北部高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多平方米,揭露出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建筑残基,新见出自瓮棺的240余件精美玉器。第五,对谭家岭西北部进行发掘与勘探,确认这里存在一个早于石家河古城的谭家岭古城。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但上述发现使我们对石家河遗址在探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谭家岭古城
 

谭家岭古城城垣与城壕
 

印信台航拍照

 
  总体上看,石家河遗址60年来考古工作的进展是与我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石家河遗址60多年来考古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
 
  先谈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及基本特征。实际上,在石家河遗址发现的最早遗存与距今7000多年的城背溪文化比较相似,但发现的材料非常少,整体文化面貌不清。目前石家河遗址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比较清晰的是距今5900年至4000年这一阶段,其文化发展序列是油子岭文化(距今 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 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 4500—4200年) -后石家河文化( 距今4200—4000年) 。其中,从油子岭文化到屈家岭文化再到石家河文化的基本文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到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其整体文化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明显区别于石家河文化,存在文化谱系上的断裂或突变。
 
  石家河遗址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典型陶器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它们演变的清晰脉络。
 
  油子岭文化时期的陶器十分容易分辨,主要是红陶和黑陶,器类多属鼎、盘、豆、壶、碗、盖等,彩陶碗的特征鲜明。此时的谭家岭古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古城内发现一批排列有序的土坑墓地。需要指出的是,在石家河遗址南约6公里的龙嘴遗址发现一座略早于谭家岭古城的油子岭文化时期的龙嘴古城,其规模较小,为谭家岭古城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存在背景。

油子岭文化早期陶器面貌
 

油子岭文化晚期陶器面貌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与油子岭文化大致相似,但也有变化。双腹鼎、双腹碗及双腹豆特别典型,出现较多彩陶杯、彩陶纺轮等。规模庞大的石家河古城横空出世。城内的谭家岭为主要居住区,房址多地面式建筑,有单间和多间等,有线索表明存在大型建筑基址。城内的邓家湾发现有筒形器套接在一起的现象,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筒形器或为祭器。在邓家湾和肖家屋脊还发现一批土坑墓地。

屈家岭文化陶器面貌

 
  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新见陶鬹、厚胎红陶杯和红陶缸特别引人注目。红陶缸上发现不同形象的刻画符号达四十多种,可能已具有文字的功能。一件陶罐上发现的武士拿着一把石钺的刻画形象可能是军事首领的象征。发现的铜渣、孔雀石似预示出现新的手工业门类。石家河古城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古城内的谭家岭仍然是居住中心,三房湾发现大量的红陶杯显示这里存在专门的手工作坊,邓家湾、肖家屋脊出现大量红陶缸排列的现象,可能反映了祭祀活动的新内涵。而古城外西侧的印信台遗址揭示出多组与祭祀有关的台基,其周边分布大量扣碗、瓮棺遗迹以及废弃的大量红陶缸、红陶杯等,似乎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专门的大型祭祀场所。在邓家湾和肖家屋脊发现的一批土坑墓地,已有明显的分化迹象。

石家河文化陶器特征

 
  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与石家河文化相比发生显著转变。新见陶盉,流行矮领瓮、罐等,出土大量造型生动、种类多样的陶塑如象、羊、狗、鸡、鸟等动物及人偶形象,也有小件铜器。特别是新见一批非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传统的精美玉器,它们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形象有神人头像、人头像、鹰、虎、蝉、凤等。此时石家河古城已经废弃,出现随葬玉器的瓮棺葬等新的文化现象。

谭家岭出土玉人头像
 

邓家湾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偶

 
  再谈谈聚落结构方面的基本认识。从历时性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石家河遗址的聚落结构大致存在一个从逐步聚集到分散的变化过程。油子岭文化时期,聚落中心从龙嘴古城北移到谭家岭古城,但其周边的相关聚落少有发现,聚落的等级分化尚不明显。屈家岭文化时期,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聚落群开始形成,其周边聚集的聚落近10处,且出现明显的聚落等级的区分,聚落内的功能区划基本形成,如石家河古城内的谭家岭主要为居住区,而邓家湾主要为祭祀区。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地位确立,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周边聚集的中小聚落达30余处,石家河古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聚落等级分化加大,出现面积仅几千平方米小型聚落。与此相应,聚落内的功能区划进一步强化,石家河古城内的谭家岭仍然是主要的居住区,邓家湾主要为祭祀区,三房湾成为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石家河古城外的印信台则成为专门祭祀场所。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模式瓦解,石家河古城废弃,聚落分布比较零散。尽管尚未发现这一时期明显的中心聚落,但石家河遗址多地揭示出的随葬玉器的瓮棺及制玉遗迹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其文化也是相当繁盛的。
 
  最后从中华文明进程的角度谈谈石家河遗址的作用与地位。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石家河遗址提供了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生动材料。我们知道,作为史前中国传统的六大文化区之一,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存在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点。大约到油子岭文化晚期,以石家河遗址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真正开始文化一体化进程,原有的二元谱系结构被打破,经过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强势整合,最终形成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统一体,其文化影响北越黄河、东达江西、西进三峡重庆一带。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与中华文明进程有关的社会复杂化现象。其一,形成了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古城网络体系。在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的十几处古城中,石家河古城的规模最大且遗存最具代表性,其它古城的规模从7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不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古城共同维系长江中游地区文化统一体的完整。其二,形成了如石家河古城所显示的聚落功能分区及聚落等级分化。其三,出现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如油子岭文化时期的谭家岭墓葬之间随葬品数量相差无几,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墓葬之间随葬品数量区别较大,有的达百余件,有的则一无所有。其四,发现若干蕴含丰富文明信息的大型建筑、大型祭祀场所、铜渣、刻画符号等遗存。虽然目前还未发现如良渚文明那样的高等级墓地、大型水利设施等遗存,但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所体现的权贵阶层与社会分化等现象仍然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文明气息,可以作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代表。
 
  另一方面,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原有的古城网络体系崩溃,出现非本区域文化传统的随葬玉器的瓮棺葬俗,源自中原煤山文化的陶器大量涌现,也出现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可以说,此时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已被纳入黄河文明的进程中,从而开始更高层级的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新进程。
 
  石家河遗址的重要性除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外,各级政府也予以高度重视。目前,石家河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审批,石家河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中,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深入,我们相信,石家河遗址在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会进一步明晰,石家河遗址的保护会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孟华平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作者:孟华平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