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巫新华: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

发布时间:2017-03-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巫新华
  众所周知,文化线路与考古遗址不同,文化线路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物质文化考古方面的,还有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总之,现在对文化线路的研究,也成为我们现代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
 
  感谢会务组和组织方的盛情邀请,让我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大家现在看到这张图片,从图片自身说起,这是天山的原产,也是中国的原产——天山马鹿,它脚底下踩的是一个郁金香的花球,郁金香原产天山,这一点估计没人知道,大家都以为郁金香是荷兰的东西,但实际上它原产天山。中国的好东西不止这一点,源源不断地从这儿通过天山,通过西域输向西方。

天山马鹿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天山的象征——博格达峰,它是天山的神峰(在天山山脉中博格达峰并不是最高的雪峰,最高的雪峰叫汗腾格里峰,意即天山之王),博格达蒙古语中是“神灵”的意思。它却是古代新疆最神圣的雪峰,古代祭天山博格达山是主要对象,甚至包括亚欧草原狼图腾的起源都来自于博格达峰。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内容提示,在正式开讲之前介绍一下自己,我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新疆考古。这两年新疆处在国家安全问题——反恐反分裂的风口浪尖上,此时在新疆做考古我们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学术要服务于国家主权和新疆多元社会文化构建的需要。就我个人认识而言,考古学术工作服务于国家需要,实际上已经是现在我们国家迫切的要求。

天山的象征——博格达峰
 
  当然,中国社会发展到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优化和持续的优良发展,急需考古学在传统文化精髓提炼、传播等方面作出实际贡献。我觉得这一方面公共考古当下和将来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其次,这一次的公共考古论坛涉及到“一带一路”的不多,“一带一路”是国家重要战略,是中国人最新一次贡献给全人类的全球化发展公共品。我这个工作地区算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地带。下面从陆路方面,就一带一路简单的讲一下。
 
  一、新疆的丝路地位和丝路定义
 
  新疆实际上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唯一性的地位是什么呢?从这两张图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所有的从东亚和亚欧大陆其他区域沟通的古代交通路线全部进入新疆。原因非常简单,地理位置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唯一便于通行的地带。也就是说,除了新疆这一块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然后澜沧江湄公河这一线的热带雨林,在古代是走不通的。尤其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和物流贸易。现在的中巴国际大通道瓜达尔港在这个位置上,后面有一张图片可以看得更清晰。我们还是绕道新疆,如果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直接拉一条线过来,到瓜达尔港会更好走,但实际上走不通。所以说,地理条件决定了新疆的唯一性地位,尤其是新疆在古代亚欧大陆陆路交通方面的唯一性地位是能否开展交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科考途中
 
  明清治西域史学者归纳新疆历史地位时就一句话——总万国之要道。这是对新疆的古代世界性交通地位的一个总结。这张图是我们在天山科考过程中,我骑在马上拍摄的,前面有条小桥,我要从桥上过去。古代新疆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牲畜,再早些比如大型牲畜没有驯化作为交通工具之前,古人交通只能是步行。这就需要便于通行的地理环境条件。前面所说的类似的这种情况很多,这是由中国地形环境条件决定的,地形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来这一点。其实反映出来的还是新疆地位交通地位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不是现在才体现出来的,也不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体现的,而是从人类文明起始就有了。这张图是我们这次天山科考过程中用无人机航拍的天山通道,现代公路和古代交通线重合的部分。这张图上展示的是一条古代路线,现在的交通路线依然是这样,瓜达尔港在这,如果拉一道直线下来,直接到东南沿海或者到北京的话,古代走不通,现代代价极高。所以古代中国乃至东亚所有与西面的陆路交通它必须走新疆。
 
  历史的巧合一,西汉武帝时期的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刚好是西汉立国64年。前几年,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到哈萨克斯坦访问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代中国的重要的全球化战略构想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这是一个非常巧合的历史大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和现在的“一带一路”相似,目的也是推动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随后汉武帝主动控制了被匈奴隔断已久的丝绸之路(亚欧大陆陆路唯一交通大通道),现在看来,当时汉代控制的主要是陆路丝绸之路干线。
 
  历史的巧合二,学术界主张的文明起源和神话提示的中国文明起源等诸多内容,现在居然在昆仑山和黄河河源这一观念上重合了起来。距今2100年前,汉武帝亲自确定昆仑和黄河河源于西域,这一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最为重要的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关于古代新疆在中国文明发生、发展、成长壮大马成历史过程中的关键唯一性的通道地位的了解和认识,恐怕还要上溯几千年。如此看来新疆在数千年乃至近万年前的中国史前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腹地文化和中国文明自身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确实攸关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极为重要。
 
  最后一个巧合,1935年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词,词中写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表达的意思就是现在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思考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如何影响世界,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投身革命却看不见任何光明前景时候的思想性作品,何其壮阔的胸怀。这跟习总现在的提法完全一样。

科考途中
 
  今后的公共考古,包括孩子们的活动,夏令营之类的,建议也可以往新疆考虑,这方面我们愿意配合。
 
  公元前1世纪,西汉现金流通过剩,粮食等物资储备过剩,产能过剩。于是,中国大规模向西、向南发展,汉武帝开始控制丝路西域通道并开发新疆。这跟现在的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前沿地带和关键枢纽是一样的。这一情况的背景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关乎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本源的原生性的问题,这里边涉及到我们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两个文化核心的问题。这就是古代中国农耕文化区域和中国古代游牧文化区域,实际上这两个核心文化区域彼此之间是互动的,这样互动的结果实际上从中国文明诞生之日起,就自发地往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成果并吸收其他区域文化成果。对于中国文明,我自己有一个概括,这是一个类似于对美国文化的概括。美国人叫自己的社会文化为融入式文化,比较而言(历史地看)我们中国的文化则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样的体系被称之为文明。历史地审视中国文明,就其发展模式、表现形态来说应该叫融入式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不断地从其他文明区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但是不管怎么从外面吸收,中国文明总归是没有改变自己,而且极具自身系统特点。吸收是掩盖不了这种自身文化体系特点的,吸收只是帮助中国文化成长。举个通俗的例子,我吃了你们家的面之后,至于说我长多高,长成什么样是我自身的事,比如我们的冶炼技术、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印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学术为谁服务的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这恐怕也是公共考古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个人对丝绸之路有一个自己的定义,因为说到新疆就必然说它是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通道。所谓交流是什么呢?是文化的传播,而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文化的一个系统和体系,这样的文化交流,新疆是必经之路,前面已经说清楚了,就是因为地理环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从新疆走。所以说,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各大古代文明发展壮大的古代交通路线。其本质是交通路线,核心要点是亚欧大陆各主要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跨区域的古代文明体之间的文化交流。

青铜时代岩画
 
  这张图是天山调查中发现的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的岩画,三角形构图,在博格达雪峰脚下。迄今为止还没有学术界做过正规科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新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新疆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个物流、文化的多维通道。谁控制了这个地方,就等于控制了技术,控制了财富、控制了时尚文化的传播。汉代武帝派张骞出使,目的是断匈奴的右臂,其右臂是什么呀?西域36国全部加起来也没几个人,所以说绝对不是人力资源,究竟是什么呢?是通过丝绸之路输送过来的技术和财富方面的东西,是战争时的后勤支持。所以从汉代开始,谁控制了丝路,谁基本上就在东亚称霸了。而这种规律到了唐代之后就被打破了。宋以后北方的游牧社会,草原社会集团强大起来了以后,基本上都是首先控制新疆,控制了新疆以后,再回过头来攻打长江黄河一线,结果基本上都是战胜。也就是说,新疆这一通道这块土地实际上对中国和国外都非常重要(是古代亚欧大陆各文明体世界化发展的核心关键区域)。
 
  公元前两世纪的时候汉武帝以国家治理贯通和控制了西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干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统称的丝绸之路。从自然环境条件看,西域最便利的交通通道是天山,一开始他控制不了天山,控制不了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他就开通了一条新的路,称之为楼兰道,楼兰道的开通和出现,不是因为楼兰道重要,而是因为天山他拿不到手,这就凸显出天山的重要了(当然背景是西域地区自身的唯一性通道地位)。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天山拿下来了,楼兰道就基本上废弃了。7世纪楼兰道彻底废弃,天山完全在中国控制管理之下,成为西域丝绸之路最大的大通道。
 
  天山的出现和今天上午咱们论坛几位先生的发言有关系,包括石家河神像帽子上面的通天之冠。天山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通天之山,和中国人的天命观是有关联的。这是这次科考以后,我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学术认识。天命观的出现,商代就已经有了,甲骨卜辞,包括青铜铭文上都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直接影响到了一个目前我们鲜有涉及的学术或文化问题,那就是中国文明对外影响或说中国文明对世界巨大文化贡献。
 
  西域从来都是中国对外做文化传播,向内作为其他区域文化精髓的一种成果吸收的主要通道,甚至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是唯一通道。天山科考,很多山间通道路线基本上是沿着一条河来回无数次,不断的在一条河里面来回经过,最后沿着山谷走到山顶上翻越过去。话再说回来,前面说到的这些关联的天命观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到西域地区的文化?是一个大课题。天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名称出现很早,这一类的观念在我们的与草原地带中亚有关的文献记载中出现最早是关于匈奴的。比如说单于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子的意思。
 
  三、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
 
  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非常简单。实际上,新疆的真正通道就是3座大山,最北边的是阿尔泰山,中间的是天山,南边是昆仑山,阿尔泰山大概是不到1000公里。天山是1500公里到2000公里,昆仑山是2000公里到2500公里,其中最好走的是天山通道。为什么呢?主要是天山的植被和天山的北坡正好是一个水汽的收集坡,水分的涵养和植被的生长非常好。天山海拔1200米向下是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带,往上到3200米的海拔空间位置是天山的雪岭云杉的分布带和林间草甸分布带,再向上则为间或融化的冻土地带,都是优良的便于不同季节利用的优良游牧草场。天山山脉延伸方向东西向隔不了二三十公里,就有一条林间溪流从山谷下来了,2500公里水草不断,古代的人类大规模的移动,除了地势平坦之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水草。天山的北坡和南坡的沿着峡谷下来的绿洲就提供了这种可能,所以说古代丝绸之路通过西域的干线通道是天山,而且天山是必争之地。
 
  腾格里就是天山的王,但是在天山里面真正崇拜和各方面文物遗迹,包括祭坛遗址,大多分布在在天山博格达峰的正东面。我曾经发现一个距今3000多年的一个大祭坛,到了蒙古时期依然在被使用,是非常大的地表遗迹。有一个朋友说新疆上古没有古城,是汉代以后才有,待会我可以展示一下,公元前1000年那个时候的古城是什么样子。

青铜祭盘
 
  我们这次科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青铜祭盘。这个青铜盘上的立兽是瘤牛,就是那种脖子后面的脊梁上有一大块图肉瘤的牛。这完全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亚热带热带原始物种,这样的立兽(瘤牛)有13个,而且是拜火教祭坛,我在中国考古网上发表过一篇原创讨论文章。后来这一系列科考文稿被南航的航空旅游报看上了,做了一个专题系列刊载。里面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文章,把科考队其他学者的文稿也全部都再转载了。上面说到青铜祭盘里面的13个牛,使用数目表达拜火教善神的一种宗教文化意涵,类似青铜祭盘上不同的数目动物即代表不同的善神。这样的青铜祭盘实际上是拜火教的宗教法器和它的崇拜物。文章在我们的中国考古网站上可以看到,这里也就不细说了,总之青铜器盘它是拜火教典型器物,也是高端的拜火教礼器。
 
  早期的草原古城是环壕聚落,而这个环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是通过从山上引水把山梁切断,切出一个巨大的,孤立的,一个岛状的山坡形成的。如果谁想从这个山坡几个侧面冲上去攻击非常之难。在这个山坡底下,一家人在他们家的院子里面平整土地的时候,在土层之下也就30厘米左右,挖出了刚才说到的那个青铜祭盘。科考进行的地区伊犁巩乃斯河谷,这一类环壕遗址很多。初步调查统计出来的就有3个左右,我做了一些测试,这环壕遗址的年代距今3000年左右。另外,东天山北坡还有另外一系列环壕遗址分布,并发现有年代关联的墓葬。那里环壕遗址附近的墓葬发掘中明确出土的考古器物和测年数据支持的也是距今3000年左右,有些甚至还要距今3000年再多一点。像这样的环壕聚落,据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天山地区已经发现了不下二十多处。

青铜时代太阳崇拜遗址正投影航拍照片
 
  另外一种地表的祭坛遗址是斯基泰时期的,也就是距今2500年的时候的地表的祭坛遗址。今年我们的天山科考我们和杨林主任一起新发现了太阳光轮的中间加十字纹的遗址,也是距今大概2500年左右。跟刚才的那个祭坛完全是一种类型。这是我们航拍的一些图片,然后这是用激光扫描有高程的一个地表的图片,展示了它的大小和直径。
 
  这就是我说的博格达下面整座山都是岩画的那座山,这种岩画很有特点。这里简单说一下一个意外事件,我们的岩画科考营地后面是的河岸边曾经发现一个贵州大学学生的遗体。从议题发现的地点到下面的哈萨克人夏牧场毡房也不过几公里的距离。从现象来看,这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走不出去了,意志崩溃放弃努力后死去。其实他所在的地方是天山高山草甸分布的下限地方,也就是在向下面走一点就进入针叶林分布地带。其实这个季节正好是夏季,牧民的夏牧场就是高山草甸。也就是说,对天山自然环境缺乏了解,可能是导致之一悲剧的原因之一。
 
  新疆现在的行政区划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这里作为丝路一个必经的通道地区,自古以来主要是财富通过的地方,不是财富汇集的地方。古代西域虽然是亚欧大陆东亚沟通西部方向的唯一陆路通道,但是那是比较而言的通途。其实西域这样的地方,相比于文明核心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严酷的多,这些年我们在新疆做工作碰到很多有关生死的事,最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体力,是意志力。

博格达岩画
 
  博格达岩画所在地是冰川塑造出来的整个羊背山,山体一面全是岩画,而且这种构图形态大面积分布的岩画,在新疆迄今为止只发现了这一处。我今年碰到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文物是青铜四轮车,四轮车的传入东亚和四轮车的传播,实际上天山也是必经的通道。巩乃斯河谷一个聚落遗址附近曾出土了一个青铜盘,铜盘上面有一系列的人物和相关的立像。但在出土发现的一刻,这些小雕像都被哈萨克老乡在相互抢夺中,基本上抢光了。上面的小人物基本上都拔光了,剩下马和车。刚才那个青铜拜火教祭盘也是一个老乡挖出来的。前面按照天山的地理布局特点简单说了天山的历史意义。另外,整个中亚名气最大的那些所谓的古城文化,标志性的古城都主要是沿着天山分布的,相比之下,而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一线反而不是十分重要。这些最著名的古城沿着天山分布非常说明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天山的作用,我归纳的是:亚欧大陆各区域文明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以及我们现代国家与民族的地域分布格局,甚至现代文明的奠基都跟天山和新疆有着直观的联系。因为它是亚欧大陆最主要的文明区域之间文化交流通道,而各个区域文明的不同时期文化发展都是通过交流实现的,而新疆是交流的必经通道。
 
  这是我们今年科考经过的另外一个区域,古代新疆这样的地方历史上就一直出现大规模的人群迁移。这样的迁移也是通过新疆丝路通道,主要是天山两南北两侧的交通路线来实现的。类似的迁移发生过很多次,比如秦穆公时期的西戎,后来的大月氏、匈奴,西辽、突厥、蒙古等,而成吉思汗率领当时蒙古军队横扫整个亚欧大陆。他首先控制的也还是新疆。
 
  整个亚欧草原地带天山地区出土的最典型的文物,也就是所谓的斯基泰动物纹饰文物。这是一种动物崇拜的文化。狼图腾的出现,实际上不是在蒙古草原,而是在天山,在博格达,文献的记载里面非常清楚,这事关关于突厥起源的问题。根据正史记载中突厥先窟的方位,我们找到了新疆唯一的一方突厥如尼文碑刻。碑刻所在的天山河谷地方它的上面有一个湖,湖上面还真的有一个山洞,明年有可能我会做这方面的科考。就公共考古的社会普及性要求来说,这方面的科考目前肯定不能和孩子们结合,它的危险性非常大,这需要专业人士而且是很专业的科学探险人士去做。像这种狼的崇拜,实际上是起源于博格达崇拜,起源于天山崇拜,类似的东西都是东亚本土的创作,我们做的相关研究太少。最后狼图腾的崇拜文化在亚欧大陆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到底谁影响谁?
 
  有一次去内蒙古参加一个会议,当时与刘国祥先生说到C型龙的问题,对于动物崇拜的起源的影响。实际上我一直认为龙就是动物崇拜,动物崇拜的概念是什么呢?人类社会赋予了一个现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的一种动物以超常神力,并进入人类社会的管理领域,是一种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成果。这就是动物崇拜文化高等级的核心内容,龙崇拜文化的出现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龙的出现是什么年代(距今8600多年),狮身人面像呢(距今4500年左右)?我说狮身人面像的出现应该是受我们东方影响,道理是一样的,同样是自然界没有的一种动物形态,然后赋予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的神力,也介入人类社会的管理。同样的东西,我们这边出现早于他们至少4000年。这种动物崇拜文化,从东方向西方贯通亚欧大陆全境的传播和影响一定存在。我们现在的研究,我觉得从本土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本土文化主体性这一块上有不小的欠缺,也希望公众考古在这方面将来能够有所帮助。
 
  总之,天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天山还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汇的一个区域。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巫新华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巫新华: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

发布时间:2017-03-10

  众所周知,文化线路与考古遗址不同,文化线路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物质文化考古方面的,还有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总之,现在对文化线路的研究,也成为我们现代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
 
  感谢会务组和组织方的盛情邀请,让我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大家现在看到这张图片,从图片自身说起,这是天山的原产,也是中国的原产——天山马鹿,它脚底下踩的是一个郁金香的花球,郁金香原产天山,这一点估计没人知道,大家都以为郁金香是荷兰的东西,但实际上它原产天山。中国的好东西不止这一点,源源不断地从这儿通过天山,通过西域输向西方。

天山马鹿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天山的象征——博格达峰,它是天山的神峰(在天山山脉中博格达峰并不是最高的雪峰,最高的雪峰叫汗腾格里峰,意即天山之王),博格达蒙古语中是“神灵”的意思。它却是古代新疆最神圣的雪峰,古代祭天山博格达山是主要对象,甚至包括亚欧草原狼图腾的起源都来自于博格达峰。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内容提示,在正式开讲之前介绍一下自己,我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新疆考古。这两年新疆处在国家安全问题——反恐反分裂的风口浪尖上,此时在新疆做考古我们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学术要服务于国家主权和新疆多元社会文化构建的需要。就我个人认识而言,考古学术工作服务于国家需要,实际上已经是现在我们国家迫切的要求。

天山的象征——博格达峰
 
  当然,中国社会发展到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优化和持续的优良发展,急需考古学在传统文化精髓提炼、传播等方面作出实际贡献。我觉得这一方面公共考古当下和将来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其次,这一次的公共考古论坛涉及到“一带一路”的不多,“一带一路”是国家重要战略,是中国人最新一次贡献给全人类的全球化发展公共品。我这个工作地区算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地带。下面从陆路方面,就一带一路简单的讲一下。
 
  一、新疆的丝路地位和丝路定义
 
  新疆实际上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唯一性的地位是什么呢?从这两张图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所有的从东亚和亚欧大陆其他区域沟通的古代交通路线全部进入新疆。原因非常简单,地理位置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唯一便于通行的地带。也就是说,除了新疆这一块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然后澜沧江湄公河这一线的热带雨林,在古代是走不通的。尤其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和物流贸易。现在的中巴国际大通道瓜达尔港在这个位置上,后面有一张图片可以看得更清晰。我们还是绕道新疆,如果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直接拉一条线过来,到瓜达尔港会更好走,但实际上走不通。所以说,地理条件决定了新疆的唯一性地位,尤其是新疆在古代亚欧大陆陆路交通方面的唯一性地位是能否开展交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科考途中
 
  明清治西域史学者归纳新疆历史地位时就一句话——总万国之要道。这是对新疆的古代世界性交通地位的一个总结。这张图是我们在天山科考过程中,我骑在马上拍摄的,前面有条小桥,我要从桥上过去。古代新疆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牲畜,再早些比如大型牲畜没有驯化作为交通工具之前,古人交通只能是步行。这就需要便于通行的地理环境条件。前面所说的类似的这种情况很多,这是由中国地形环境条件决定的,地形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来这一点。其实反映出来的还是新疆地位交通地位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不是现在才体现出来的,也不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体现的,而是从人类文明起始就有了。这张图是我们这次天山科考过程中用无人机航拍的天山通道,现代公路和古代交通线重合的部分。这张图上展示的是一条古代路线,现在的交通路线依然是这样,瓜达尔港在这,如果拉一道直线下来,直接到东南沿海或者到北京的话,古代走不通,现代代价极高。所以古代中国乃至东亚所有与西面的陆路交通它必须走新疆。
 
  历史的巧合一,西汉武帝时期的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刚好是西汉立国64年。前几年,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到哈萨克斯坦访问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代中国的重要的全球化战略构想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这是一个非常巧合的历史大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和现在的“一带一路”相似,目的也是推动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随后汉武帝主动控制了被匈奴隔断已久的丝绸之路(亚欧大陆陆路唯一交通大通道),现在看来,当时汉代控制的主要是陆路丝绸之路干线。
 
  历史的巧合二,学术界主张的文明起源和神话提示的中国文明起源等诸多内容,现在居然在昆仑山和黄河河源这一观念上重合了起来。距今2100年前,汉武帝亲自确定昆仑和黄河河源于西域,这一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最为重要的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关于古代新疆在中国文明发生、发展、成长壮大马成历史过程中的关键唯一性的通道地位的了解和认识,恐怕还要上溯几千年。如此看来新疆在数千年乃至近万年前的中国史前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腹地文化和中国文明自身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确实攸关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极为重要。
 
  最后一个巧合,1935年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词,词中写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表达的意思就是现在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思考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如何影响世界,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投身革命却看不见任何光明前景时候的思想性作品,何其壮阔的胸怀。这跟习总现在的提法完全一样。

科考途中
 
  今后的公共考古,包括孩子们的活动,夏令营之类的,建议也可以往新疆考虑,这方面我们愿意配合。
 
  公元前1世纪,西汉现金流通过剩,粮食等物资储备过剩,产能过剩。于是,中国大规模向西、向南发展,汉武帝开始控制丝路西域通道并开发新疆。这跟现在的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前沿地带和关键枢纽是一样的。这一情况的背景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关乎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本源的原生性的问题,这里边涉及到我们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两个文化核心的问题。这就是古代中国农耕文化区域和中国古代游牧文化区域,实际上这两个核心文化区域彼此之间是互动的,这样互动的结果实际上从中国文明诞生之日起,就自发地往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成果并吸收其他区域文化成果。对于中国文明,我自己有一个概括,这是一个类似于对美国文化的概括。美国人叫自己的社会文化为融入式文化,比较而言(历史地看)我们中国的文化则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样的体系被称之为文明。历史地审视中国文明,就其发展模式、表现形态来说应该叫融入式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不断地从其他文明区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但是不管怎么从外面吸收,中国文明总归是没有改变自己,而且极具自身系统特点。吸收是掩盖不了这种自身文化体系特点的,吸收只是帮助中国文化成长。举个通俗的例子,我吃了你们家的面之后,至于说我长多高,长成什么样是我自身的事,比如我们的冶炼技术、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印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学术为谁服务的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这恐怕也是公共考古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个人对丝绸之路有一个自己的定义,因为说到新疆就必然说它是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通道。所谓交流是什么呢?是文化的传播,而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文化的一个系统和体系,这样的文化交流,新疆是必经之路,前面已经说清楚了,就是因为地理环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从新疆走。所以说,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各大古代文明发展壮大的古代交通路线。其本质是交通路线,核心要点是亚欧大陆各主要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跨区域的古代文明体之间的文化交流。

青铜时代岩画
 
  这张图是天山调查中发现的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的岩画,三角形构图,在博格达雪峰脚下。迄今为止还没有学术界做过正规科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新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新疆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个物流、文化的多维通道。谁控制了这个地方,就等于控制了技术,控制了财富、控制了时尚文化的传播。汉代武帝派张骞出使,目的是断匈奴的右臂,其右臂是什么呀?西域36国全部加起来也没几个人,所以说绝对不是人力资源,究竟是什么呢?是通过丝绸之路输送过来的技术和财富方面的东西,是战争时的后勤支持。所以从汉代开始,谁控制了丝路,谁基本上就在东亚称霸了。而这种规律到了唐代之后就被打破了。宋以后北方的游牧社会,草原社会集团强大起来了以后,基本上都是首先控制新疆,控制了新疆以后,再回过头来攻打长江黄河一线,结果基本上都是战胜。也就是说,新疆这一通道这块土地实际上对中国和国外都非常重要(是古代亚欧大陆各文明体世界化发展的核心关键区域)。
 
  公元前两世纪的时候汉武帝以国家治理贯通和控制了西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干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统称的丝绸之路。从自然环境条件看,西域最便利的交通通道是天山,一开始他控制不了天山,控制不了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他就开通了一条新的路,称之为楼兰道,楼兰道的开通和出现,不是因为楼兰道重要,而是因为天山他拿不到手,这就凸显出天山的重要了(当然背景是西域地区自身的唯一性通道地位)。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天山拿下来了,楼兰道就基本上废弃了。7世纪楼兰道彻底废弃,天山完全在中国控制管理之下,成为西域丝绸之路最大的大通道。
 
  天山的出现和今天上午咱们论坛几位先生的发言有关系,包括石家河神像帽子上面的通天之冠。天山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通天之山,和中国人的天命观是有关联的。这是这次科考以后,我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学术认识。天命观的出现,商代就已经有了,甲骨卜辞,包括青铜铭文上都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直接影响到了一个目前我们鲜有涉及的学术或文化问题,那就是中国文明对外影响或说中国文明对世界巨大文化贡献。
 
  西域从来都是中国对外做文化传播,向内作为其他区域文化精髓的一种成果吸收的主要通道,甚至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是唯一通道。天山科考,很多山间通道路线基本上是沿着一条河来回无数次,不断的在一条河里面来回经过,最后沿着山谷走到山顶上翻越过去。话再说回来,前面说到的这些关联的天命观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到西域地区的文化?是一个大课题。天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名称出现很早,这一类的观念在我们的与草原地带中亚有关的文献记载中出现最早是关于匈奴的。比如说单于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子的意思。
 
  三、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
 
  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非常简单。实际上,新疆的真正通道就是3座大山,最北边的是阿尔泰山,中间的是天山,南边是昆仑山,阿尔泰山大概是不到1000公里。天山是1500公里到2000公里,昆仑山是2000公里到2500公里,其中最好走的是天山通道。为什么呢?主要是天山的植被和天山的北坡正好是一个水汽的收集坡,水分的涵养和植被的生长非常好。天山海拔1200米向下是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带,往上到3200米的海拔空间位置是天山的雪岭云杉的分布带和林间草甸分布带,再向上则为间或融化的冻土地带,都是优良的便于不同季节利用的优良游牧草场。天山山脉延伸方向东西向隔不了二三十公里,就有一条林间溪流从山谷下来了,2500公里水草不断,古代的人类大规模的移动,除了地势平坦之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水草。天山的北坡和南坡的沿着峡谷下来的绿洲就提供了这种可能,所以说古代丝绸之路通过西域的干线通道是天山,而且天山是必争之地。
 
  腾格里就是天山的王,但是在天山里面真正崇拜和各方面文物遗迹,包括祭坛遗址,大多分布在在天山博格达峰的正东面。我曾经发现一个距今3000多年的一个大祭坛,到了蒙古时期依然在被使用,是非常大的地表遗迹。有一个朋友说新疆上古没有古城,是汉代以后才有,待会我可以展示一下,公元前1000年那个时候的古城是什么样子。

青铜祭盘
 
  我们这次科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青铜祭盘。这个青铜盘上的立兽是瘤牛,就是那种脖子后面的脊梁上有一大块图肉瘤的牛。这完全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亚热带热带原始物种,这样的立兽(瘤牛)有13个,而且是拜火教祭坛,我在中国考古网上发表过一篇原创讨论文章。后来这一系列科考文稿被南航的航空旅游报看上了,做了一个专题系列刊载。里面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文章,把科考队其他学者的文稿也全部都再转载了。上面说到青铜祭盘里面的13个牛,使用数目表达拜火教善神的一种宗教文化意涵,类似青铜祭盘上不同的数目动物即代表不同的善神。这样的青铜祭盘实际上是拜火教的宗教法器和它的崇拜物。文章在我们的中国考古网站上可以看到,这里也就不细说了,总之青铜器盘它是拜火教典型器物,也是高端的拜火教礼器。
 
  早期的草原古城是环壕聚落,而这个环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是通过从山上引水把山梁切断,切出一个巨大的,孤立的,一个岛状的山坡形成的。如果谁想从这个山坡几个侧面冲上去攻击非常之难。在这个山坡底下,一家人在他们家的院子里面平整土地的时候,在土层之下也就30厘米左右,挖出了刚才说到的那个青铜祭盘。科考进行的地区伊犁巩乃斯河谷,这一类环壕遗址很多。初步调查统计出来的就有3个左右,我做了一些测试,这环壕遗址的年代距今3000年左右。另外,东天山北坡还有另外一系列环壕遗址分布,并发现有年代关联的墓葬。那里环壕遗址附近的墓葬发掘中明确出土的考古器物和测年数据支持的也是距今3000年左右,有些甚至还要距今3000年再多一点。像这样的环壕聚落,据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天山地区已经发现了不下二十多处。

青铜时代太阳崇拜遗址正投影航拍照片
 
  另外一种地表的祭坛遗址是斯基泰时期的,也就是距今2500年的时候的地表的祭坛遗址。今年我们的天山科考我们和杨林主任一起新发现了太阳光轮的中间加十字纹的遗址,也是距今大概2500年左右。跟刚才的那个祭坛完全是一种类型。这是我们航拍的一些图片,然后这是用激光扫描有高程的一个地表的图片,展示了它的大小和直径。
 
  这就是我说的博格达下面整座山都是岩画的那座山,这种岩画很有特点。这里简单说一下一个意外事件,我们的岩画科考营地后面是的河岸边曾经发现一个贵州大学学生的遗体。从议题发现的地点到下面的哈萨克人夏牧场毡房也不过几公里的距离。从现象来看,这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走不出去了,意志崩溃放弃努力后死去。其实他所在的地方是天山高山草甸分布的下限地方,也就是在向下面走一点就进入针叶林分布地带。其实这个季节正好是夏季,牧民的夏牧场就是高山草甸。也就是说,对天山自然环境缺乏了解,可能是导致之一悲剧的原因之一。
 
  新疆现在的行政区划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这里作为丝路一个必经的通道地区,自古以来主要是财富通过的地方,不是财富汇集的地方。古代西域虽然是亚欧大陆东亚沟通西部方向的唯一陆路通道,但是那是比较而言的通途。其实西域这样的地方,相比于文明核心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严酷的多,这些年我们在新疆做工作碰到很多有关生死的事,最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体力,是意志力。

博格达岩画
 
  博格达岩画所在地是冰川塑造出来的整个羊背山,山体一面全是岩画,而且这种构图形态大面积分布的岩画,在新疆迄今为止只发现了这一处。我今年碰到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文物是青铜四轮车,四轮车的传入东亚和四轮车的传播,实际上天山也是必经的通道。巩乃斯河谷一个聚落遗址附近曾出土了一个青铜盘,铜盘上面有一系列的人物和相关的立像。但在出土发现的一刻,这些小雕像都被哈萨克老乡在相互抢夺中,基本上抢光了。上面的小人物基本上都拔光了,剩下马和车。刚才那个青铜拜火教祭盘也是一个老乡挖出来的。前面按照天山的地理布局特点简单说了天山的历史意义。另外,整个中亚名气最大的那些所谓的古城文化,标志性的古城都主要是沿着天山分布的,相比之下,而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一线反而不是十分重要。这些最著名的古城沿着天山分布非常说明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天山的作用,我归纳的是:亚欧大陆各区域文明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以及我们现代国家与民族的地域分布格局,甚至现代文明的奠基都跟天山和新疆有着直观的联系。因为它是亚欧大陆最主要的文明区域之间文化交流通道,而各个区域文明的不同时期文化发展都是通过交流实现的,而新疆是交流的必经通道。
 
  这是我们今年科考经过的另外一个区域,古代新疆这样的地方历史上就一直出现大规模的人群迁移。这样的迁移也是通过新疆丝路通道,主要是天山两南北两侧的交通路线来实现的。类似的迁移发生过很多次,比如秦穆公时期的西戎,后来的大月氏、匈奴,西辽、突厥、蒙古等,而成吉思汗率领当时蒙古军队横扫整个亚欧大陆。他首先控制的也还是新疆。
 
  整个亚欧草原地带天山地区出土的最典型的文物,也就是所谓的斯基泰动物纹饰文物。这是一种动物崇拜的文化。狼图腾的出现,实际上不是在蒙古草原,而是在天山,在博格达,文献的记载里面非常清楚,这事关关于突厥起源的问题。根据正史记载中突厥先窟的方位,我们找到了新疆唯一的一方突厥如尼文碑刻。碑刻所在的天山河谷地方它的上面有一个湖,湖上面还真的有一个山洞,明年有可能我会做这方面的科考。就公共考古的社会普及性要求来说,这方面的科考目前肯定不能和孩子们结合,它的危险性非常大,这需要专业人士而且是很专业的科学探险人士去做。像这种狼的崇拜,实际上是起源于博格达崇拜,起源于天山崇拜,类似的东西都是东亚本土的创作,我们做的相关研究太少。最后狼图腾的崇拜文化在亚欧大陆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到底谁影响谁?
 
  有一次去内蒙古参加一个会议,当时与刘国祥先生说到C型龙的问题,对于动物崇拜的起源的影响。实际上我一直认为龙就是动物崇拜,动物崇拜的概念是什么呢?人类社会赋予了一个现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的一种动物以超常神力,并进入人类社会的管理领域,是一种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成果。这就是动物崇拜文化高等级的核心内容,龙崇拜文化的出现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龙的出现是什么年代(距今8600多年),狮身人面像呢(距今4500年左右)?我说狮身人面像的出现应该是受我们东方影响,道理是一样的,同样是自然界没有的一种动物形态,然后赋予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的神力,也介入人类社会的管理。同样的东西,我们这边出现早于他们至少4000年。这种动物崇拜文化,从东方向西方贯通亚欧大陆全境的传播和影响一定存在。我们现在的研究,我觉得从本土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本土文化主体性这一块上有不小的欠缺,也希望公众考古在这方面将来能够有所帮助。
 
  总之,天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天山还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汇的一个区域。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巫新华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作者:巫新华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