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开幕

发布时间:2015-10-2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会议现场
 
  中国公共考古的集结号再一次吹响,10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考古网和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前两年均在仰韶文化发现地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今年移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公众考古学盛会,旨在搭建一个公众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众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次论坛汇聚了150余位来自50家考古科研机构、文博单位、高校、媒体的考古工作者、高校和媒体代表等。

会议现场
 
  开幕式于25日上午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等。
 
 
主席台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首先致开幕辞。王巍所长谈到,现如今公共考古已不再是附属品,考古人的心声、考古发掘的成果能够第一时间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向大众传播,公共考古功不可没。并为今天各位学者、学生、媒体能够齐聚一堂、共话公共考古感到欣慰和高兴。这几年,各文博单位与考古机构创造了很多独具特色、充满创意的公共考古活动新形式。中国公共考古迎来了一个春天,这和学界的努力、媒体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王巍所长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大家在交流经验和心得的同时能够将信息传播出去,以此推动中国公共考古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并预祝此次会议顺利召开。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发言,首先他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到,一门学问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公共考古的出现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考古界取得的成绩已逐渐被公众所接受。随后梁书记还总结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历史,成立于1954年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走过60年,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并对兄弟院校、考古机构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最后,他也希望媒体能够更多的关注公共考古,多做宣传,为公共考古事业添砖加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教授讲话,他首先感谢了此次论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并表示很荣幸能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此次论坛。公共考古学正朝着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袁教授简要介绍了首师大在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完善团队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人才培养;立足古代文明研究成立古代中美洲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外交流等;设立公众考古中心等。最后袁教授表示考古人有传递考古的责任和义务,首师大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发言,他表示:中国公共考古要在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正如齐东方教授所说,考古学是小众,但考古事业是大众。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资源,需要解读和宣传,同时中国人口众多,需要传播的人口数量众多,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中国公共考古迅猛发展,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各地公共考古研究中心纷纷成立,这是中国考古学的美好时代。
 
  开幕式结束后,25日将举行历年来深受好评的“公共考古演讲”活动,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7位一线考古工作者和高校教授为大家讲述精彩考古故事。演讲题目分别是,方向明: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的王—反山第12号墓主、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高大伦:今秋川南龙门阵,街谈巷议话考古——《考古宜宾五千年展》策划营销漫谈、许宏:青铜催生中国、刘国祥:五千年王者归来——兴隆沟红山文化整身陶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巫新华: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孙庆伟:信古还是疑古:民国史家对于古史的基本态度。

  25日晚将举行本次论坛“公共考古活动”、“考古也文艺“、”创意博物馆”征集活动的颁奖典礼以及茶话会。

  26日全天将举行公众考古研讨会,研讨会分为公共考古在一线、公共考古在校园以及公共考古与媒体三个环节。届时来自各考古所和博物馆、各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各媒体的代表将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研讨公共考古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考古网会对本次论坛进行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系列报道

【原创】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开幕

发布时间:2015-10-26


会议现场
 
  中国公共考古的集结号再一次吹响,10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考古网和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前两年均在仰韶文化发现地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今年移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公众考古学盛会,旨在搭建一个公众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众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次论坛汇聚了150余位来自50家考古科研机构、文博单位、高校、媒体的考古工作者、高校和媒体代表等。

会议现场
 
  开幕式于25日上午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等。
 
 
主席台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首先致开幕辞。王巍所长谈到,现如今公共考古已不再是附属品,考古人的心声、考古发掘的成果能够第一时间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向大众传播,公共考古功不可没。并为今天各位学者、学生、媒体能够齐聚一堂、共话公共考古感到欣慰和高兴。这几年,各文博单位与考古机构创造了很多独具特色、充满创意的公共考古活动新形式。中国公共考古迎来了一个春天,这和学界的努力、媒体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王巍所长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大家在交流经验和心得的同时能够将信息传播出去,以此推动中国公共考古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并预祝此次会议顺利召开。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发言,首先他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到,一门学问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公共考古的出现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考古界取得的成绩已逐渐被公众所接受。随后梁书记还总结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历史,成立于1954年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走过60年,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并对兄弟院校、考古机构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最后,他也希望媒体能够更多的关注公共考古,多做宣传,为公共考古事业添砖加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教授讲话,他首先感谢了此次论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并表示很荣幸能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此次论坛。公共考古学正朝着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袁教授简要介绍了首师大在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完善团队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人才培养;立足古代文明研究成立古代中美洲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外交流等;设立公众考古中心等。最后袁教授表示考古人有传递考古的责任和义务,首师大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发言,他表示:中国公共考古要在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正如齐东方教授所说,考古学是小众,但考古事业是大众。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资源,需要解读和宣传,同时中国人口众多,需要传播的人口数量众多,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中国公共考古迅猛发展,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各地公共考古研究中心纷纷成立,这是中国考古学的美好时代。
 
  开幕式结束后,25日将举行历年来深受好评的“公共考古演讲”活动,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7位一线考古工作者和高校教授为大家讲述精彩考古故事。演讲题目分别是,方向明: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的王—反山第12号墓主、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高大伦:今秋川南龙门阵,街谈巷议话考古——《考古宜宾五千年展》策划营销漫谈、许宏:青铜催生中国、刘国祥:五千年王者归来——兴隆沟红山文化整身陶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巫新华: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孙庆伟:信古还是疑古:民国史家对于古史的基本态度。

  25日晚将举行本次论坛“公共考古活动”、“考古也文艺“、”创意博物馆”征集活动的颁奖典礼以及茶话会。

  26日全天将举行公众考古研讨会,研讨会分为公共考古在一线、公共考古在校园以及公共考古与媒体三个环节。届时来自各考古所和博物馆、各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各媒体的代表将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研讨公共考古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考古网会对本次论坛进行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