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 ——首师论坛”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5-11-23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贾昌明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研究中心、中国考古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代表、学生代表、文化行业代表和媒体记者以及前来旁听的社会人士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公共考古已经不是考古学的附属品,考古发掘的成果能够及时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向公众传播,公共考古是功不可没的。学者、学生和媒体能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公共考古,公共考古正迎来一个春天。首都师范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教授表示,公共考古正朝向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首师大在支持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方面将一如既往地努力。

  此次论坛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考古大家的公众考古演讲和各文博及相关单位之间进行交流的公共考古研讨。大家讲坛,深入浅出,亦庄亦谐在第一天的公众考古演讲中,邀请了近些年在各自学术领域卓有成就,又积极投身公共考古普及的七位考古学大家,给听众带来了不同以往严肃学术讲座的考古学盛宴。

  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方向明研究员是良渚玉器研究专家,他以轻松的语调回顾了良渚遗址发现和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反山墓地、良渚遗址群和古城的布局所蕴含的政治理念,并强调玉器对于构建良渚这一具有统一信仰认同基础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以琢玉技术、组织和管理为代表的社会基础。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齐东方教授则带来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墓葬。他从中国传统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了从两汉对生前生活真实复原的厚葬到魏晋“不封不树”的薄葬,至宋元更多通过壁画对生活场景的表达来表现对现实世界的重视。他一并列举了历史上著名的盗墓时代及对世人丧葬习俗的影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高大伦院长带来的则是他在“考古宜宾五千年”展览策划和文创产品设计营销方面的心得体会,他提出考古单位应该积极参与到文物展览的策展中来,专业和普及是相辅相成的。他现场展示了本单位设计的文创产品,尤其是以四川汉画像石为素材设计的“红包”吸引了听众的目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许宏、刘国祥、巫新华三位研究员带来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和体会。许宏研究员陈述了国家起源的“中国”模式,认为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国家形成过程加速,青铜最终取代玉器,在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兴隆沟遗址红山文化整身陶人的发现、修复和社会关注的经过,认为这种形态的红山时期的陶人可能是当时人们对祖先崇拜和供奉的一种表现。巫新华研究员则带来了非常火热的“丝绸之路”的话题,他表示新疆是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和古代中国吸收域外文化几乎唯一性的通道,这一地域包含了亚欧大陆多种文明的成分。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诸多古代文明发展的古代交通线。最后出场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孙庆伟教授,他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条分缕析地向大家展示了民国史学大家对古史的基本态度,指出信古和疑古都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这七位大家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提问也非常积极。这其中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文化公司的代表。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位专程从山西太原赶来参加论坛的中学生也积极举手提问,提出了诸如“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丧葬观念的异同”等颇有难度的问题,反映出当代中学生对考古学兴趣的广度和深度。

  各展其能集思广益
   
  近年来,全国各相关单位举办的公共考古活动越来越多,且各有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因此,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论坛的第二个部分“公共考古研讨”就是为这一活动提供了平台。

  公共考古研讨分三个环节:“公共考古在一线”“公共考古在校园(大学) ”“公共考古与媒体”。公共考古在一线邀请了近年公共考古活动比较活跃的考古院所和博物馆的十二位代表,请他们介绍各自的活动和经验。如来自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徐进谈公众考古在重庆的实践和启示,他强调了与新媒体和自媒体合作,扩大宣传范围的意义,以及在社区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山西博物院的王晓芬以本单位依托展览创作主题体验式剧目为例,提出了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公共考古教育的思考;来自金沙博物馆的黄玉洁则展示了博物馆如何与权威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合起来,为公众分享考古发现的知识和快乐。来自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李阳则介绍了依靠博物馆自身的展览内容,因地制宜地构建“史前工场”体验活动项目,将公共考古活动从单向宣传上升到自主体验的层次。

  大学是兴趣涌动、思维活跃的地带,校园中的公共考古活动一样多姿多彩。来自高校的八位师生代表谈了各自开展公共考古活动的心得体会。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的王涛老师介绍了首师大近年来所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如拓展课程、专家讲座、实地考察、文化遗产日活动,并规划建设公众考古学课程体系。来自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胡宇煊同学以北京联合大学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为例,介绍了作为学生社团,如何面向同学组织活动,如何面向社区群众组织活动,以及从活动筹划、宣传预热、组织实施到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公共考古实践。

  公共考古活动永远离不开媒体的身影,他们在宣传报道的同时,一定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六位资深媒体人从不同的媒体平台出发,介绍了各自的体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乔玉介绍了如何把“中国考古网”办成集专业性和科普性为一体,多语言、多途径的综合性考古网站。《大众考古》编辑部主任黄文浩谈到这本面向大众的以考古文物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如何克服困境,发展壮大。《光明日报》资深记者李韵以一个经常采访文物考古的“外行人”的视角,强调通俗易懂、形象鲜活的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5年11月20日第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系列报道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 ——首师论坛”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5-11-23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研究中心、中国考古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代表、学生代表、文化行业代表和媒体记者以及前来旁听的社会人士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公共考古已经不是考古学的附属品,考古发掘的成果能够及时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向公众传播,公共考古是功不可没的。学者、学生和媒体能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公共考古,公共考古正迎来一个春天。首都师范公众考古学中心主任袁广阔教授表示,公共考古正朝向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首师大在支持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方面将一如既往地努力。

  此次论坛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考古大家的公众考古演讲和各文博及相关单位之间进行交流的公共考古研讨。大家讲坛,深入浅出,亦庄亦谐在第一天的公众考古演讲中,邀请了近些年在各自学术领域卓有成就,又积极投身公共考古普及的七位考古学大家,给听众带来了不同以往严肃学术讲座的考古学盛宴。

  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方向明研究员是良渚玉器研究专家,他以轻松的语调回顾了良渚遗址发现和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反山墓地、良渚遗址群和古城的布局所蕴含的政治理念,并强调玉器对于构建良渚这一具有统一信仰认同基础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以琢玉技术、组织和管理为代表的社会基础。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齐东方教授则带来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墓葬。他从中国传统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了从两汉对生前生活真实复原的厚葬到魏晋“不封不树”的薄葬,至宋元更多通过壁画对生活场景的表达来表现对现实世界的重视。他一并列举了历史上著名的盗墓时代及对世人丧葬习俗的影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高大伦院长带来的则是他在“考古宜宾五千年”展览策划和文创产品设计营销方面的心得体会,他提出考古单位应该积极参与到文物展览的策展中来,专业和普及是相辅相成的。他现场展示了本单位设计的文创产品,尤其是以四川汉画像石为素材设计的“红包”吸引了听众的目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许宏、刘国祥、巫新华三位研究员带来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和体会。许宏研究员陈述了国家起源的“中国”模式,认为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国家形成过程加速,青铜最终取代玉器,在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兴隆沟遗址红山文化整身陶人的发现、修复和社会关注的经过,认为这种形态的红山时期的陶人可能是当时人们对祖先崇拜和供奉的一种表现。巫新华研究员则带来了非常火热的“丝绸之路”的话题,他表示新疆是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和古代中国吸收域外文化几乎唯一性的通道,这一地域包含了亚欧大陆多种文明的成分。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诸多古代文明发展的古代交通线。最后出场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孙庆伟教授,他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条分缕析地向大家展示了民国史学大家对古史的基本态度,指出信古和疑古都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这七位大家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提问也非常积极。这其中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文化公司的代表。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位专程从山西太原赶来参加论坛的中学生也积极举手提问,提出了诸如“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丧葬观念的异同”等颇有难度的问题,反映出当代中学生对考古学兴趣的广度和深度。

  各展其能集思广益
   
  近年来,全国各相关单位举办的公共考古活动越来越多,且各有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因此,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论坛的第二个部分“公共考古研讨”就是为这一活动提供了平台。

  公共考古研讨分三个环节:“公共考古在一线”“公共考古在校园(大学) ”“公共考古与媒体”。公共考古在一线邀请了近年公共考古活动比较活跃的考古院所和博物馆的十二位代表,请他们介绍各自的活动和经验。如来自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徐进谈公众考古在重庆的实践和启示,他强调了与新媒体和自媒体合作,扩大宣传范围的意义,以及在社区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山西博物院的王晓芬以本单位依托展览创作主题体验式剧目为例,提出了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公共考古教育的思考;来自金沙博物馆的黄玉洁则展示了博物馆如何与权威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合起来,为公众分享考古发现的知识和快乐。来自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李阳则介绍了依靠博物馆自身的展览内容,因地制宜地构建“史前工场”体验活动项目,将公共考古活动从单向宣传上升到自主体验的层次。

  大学是兴趣涌动、思维活跃的地带,校园中的公共考古活动一样多姿多彩。来自高校的八位师生代表谈了各自开展公共考古活动的心得体会。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的王涛老师介绍了首师大近年来所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如拓展课程、专家讲座、实地考察、文化遗产日活动,并规划建设公众考古学课程体系。来自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胡宇煊同学以北京联合大学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为例,介绍了作为学生社团,如何面向同学组织活动,如何面向社区群众组织活动,以及从活动筹划、宣传预热、组织实施到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公共考古实践。

  公共考古活动永远离不开媒体的身影,他们在宣传报道的同时,一定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六位资深媒体人从不同的媒体平台出发,介绍了各自的体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乔玉介绍了如何把“中国考古网”办成集专业性和科普性为一体,多语言、多途径的综合性考古网站。《大众考古》编辑部主任黄文浩谈到这本面向大众的以考古文物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如何克服困境,发展壮大。《光明日报》资深记者李韵以一个经常采访文物考古的“外行人”的视角,强调通俗易懂、形象鲜活的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5年11月20日第7版)

作者:贾昌明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