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视频】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

发布时间:2015-12-3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点击题目观看视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从中国古代牢不可破的“事死如事生”这一丧葬概念出发,结合两汉、魏晋、隋唐直至民国的墓葬实例,向大家阐释了千百年来丧葬观念和墓葬形式的变迁,表现了墓葬所展现的阴间与阳间无法割舍的关联。

  汉代时,墓葬被视为死者的地下家园,墓葬的宅地化虚拟出各种生活场景,当环境、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全部复制时则采用壁画的形式加以补充和丰富。魏晋时期,因军事冲突、经济凋敝等原因,为了筹措军饷开始了疯狂的盗墓取宝行为,这一恶劣行为的横行,使得人们对墓葬能否成为死后的安稳之地产生了质疑,因此在这一阶段墓葬形制迎来了新的转变。曹操提出了“不封不树”的薄葬主张,曹氏父子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都采用了薄葬的形式。魏晋以后的墓葬中创造了新的形式,既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又适应了新的观念,单室墓重新定义了墓葬空间中的功用。墓葬面貌的改变,并未触及人们生死观中认为墓葬是死者能延续世间生活永恒地下家宅的基本看法,只是针对现实,逐渐理性地通过墓葬建造方式上的变通,重新表现阴间的建筑。齐老师还提到壁画内容从幻想到现实的转变,是人们观念逐渐理性的表现之一。魏晋时期的墓葬壁画不同于两汉时期说教式的内容,而开始出现竹林七贤、荣启期等洒脱自由的形象,至隋唐时期,壁画内容又开始出现宴饮图、生活图像,游乐、情趣的内容渐多。宋元墓壁画中开始较多地表现生活场景,极少看到对死亡的恐惧,并在礼仪制度视线之外表现自己的生活,这时人们似乎不再去想有关彼岸世界的答案,神秘的观念多被美好的愿望所取代。

  最后齐老师总结道,为死亡举行的丧葬活动需要遵循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政治权利的监督,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而存在,通过丧葬的变化也能进一步探讨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丧葬活动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哀悼,不如说主要是生人的行为表现和目的追求。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系列报道

【视频】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

发布时间:2015-12-31

  齐东方: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点击题目观看视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从中国古代牢不可破的“事死如事生”这一丧葬概念出发,结合两汉、魏晋、隋唐直至民国的墓葬实例,向大家阐释了千百年来丧葬观念和墓葬形式的变迁,表现了墓葬所展现的阴间与阳间无法割舍的关联。

  汉代时,墓葬被视为死者的地下家园,墓葬的宅地化虚拟出各种生活场景,当环境、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全部复制时则采用壁画的形式加以补充和丰富。魏晋时期,因军事冲突、经济凋敝等原因,为了筹措军饷开始了疯狂的盗墓取宝行为,这一恶劣行为的横行,使得人们对墓葬能否成为死后的安稳之地产生了质疑,因此在这一阶段墓葬形制迎来了新的转变。曹操提出了“不封不树”的薄葬主张,曹氏父子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都采用了薄葬的形式。魏晋以后的墓葬中创造了新的形式,既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又适应了新的观念,单室墓重新定义了墓葬空间中的功用。墓葬面貌的改变,并未触及人们生死观中认为墓葬是死者能延续世间生活永恒地下家宅的基本看法,只是针对现实,逐渐理性地通过墓葬建造方式上的变通,重新表现阴间的建筑。齐老师还提到壁画内容从幻想到现实的转变,是人们观念逐渐理性的表现之一。魏晋时期的墓葬壁画不同于两汉时期说教式的内容,而开始出现竹林七贤、荣启期等洒脱自由的形象,至隋唐时期,壁画内容又开始出现宴饮图、生活图像,游乐、情趣的内容渐多。宋元墓壁画中开始较多地表现生活场景,极少看到对死亡的恐惧,并在礼仪制度视线之外表现自己的生活,这时人们似乎不再去想有关彼岸世界的答案,神秘的观念多被美好的愿望所取代。

  最后齐老师总结道,为死亡举行的丧葬活动需要遵循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政治权利的监督,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而存在,通过丧葬的变化也能进一步探讨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丧葬活动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哀悼,不如说主要是生人的行为表现和目的追求。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