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斯克吕斯楚普女尸之谜——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获奖项目
发布时间:2017-12-19文章出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作者:
卡琳•弗莱
丹麦国家博物馆
欧洲的青铜时代亦称“欧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得益于远程交流的活跃,技术创新、社会变革和知识传播突飞猛进。鉴于其重要性,各个领域的学者们都密切关注青铜时代 ,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答。解答青铜时代社会诸多谜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远程交流和古代人的流动性。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青铜时代(公元前1700-500)的历史文化遗存仍在地表清晰可见,其中包括不可胜数的墓冢、祭祀还愿堆积和岩画等。除此以外,丹麦还有大量令人称奇的保存完好的人类遗存:例如著名的橡木棺人。这些古人遗骸代表的是史前时期的社会精英,这一至关重要的时期是今天的欧洲雏形的产生阶段。这些遗骸对于理解世界史上这一重要时期国际贸易网络的建立和维护至关重要。横跨整个北欧地区的外来手工制品的出现暗示着该地与遥远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外来产品的流动究竟是发生在相邻的酋邦之间(低流动性),还是通过一些远途旅行的人携带而来(高流动性)。更有甚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北欧的青铜时代人类的活动力非常有限,甚至认为较强的人类流动性是由男性战士完成的。
由于古DNA和锶同位素(87Sr/86Sr)分析的突出贡献,关于古人迁徙的研究发生了一场知识革命。古DNA分析的是大年代和地域框架下的人类迁徙,锶同位素分析则为个体迁移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为确定某些特定遗址的人类迁徙提供了可能性。 最近,通过牙釉质(亦或骨骼)的锶同位素(87Sr/86Sr)分析,史前人类的流动性个体案例研究取得了极大成功。基于若干年的个体平均饮食消费,牙釉质(例如第一臼齿)分析揭示了个体地缘背景,进而提供了可供追踪远程移动的比值。我们进而发展出能够应用于头发和指甲的分析方法。这些新进展为探索以月为单位的短程人类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古代个体流动性研究精度飞速提升,从以若干年为单位提高到以月为单位。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一个个体的短程和远程的流动性加以确认和区分,从而复原一个人一生的运动轨迹,辨认出其复杂的旅行过程。这些分析结果给古代人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为提升对于古代社会动力机制的了解创造了巨大潜力。新技术的出现与前沿技术的应用,开启了新的故事之门,使博物馆收藏的人类遗骨重新焕发出生机。
橡木棺葬
欧洲的青铜时代见证了国家形成和城市化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之一是由精英团体发起的知识的转变与传播 。在丹麦早期北欧青铜时代传统中,社会精英以橡木棺葬入墓穴,墓上建封堆。高等级墓葬中保存的人类遗骸是欧洲保存最好的史前人类遗骸。封堆既保护了墓穴,又令其在地表显而易见,便于后辈缅怀先人。在整个青铜时代,一个封堆可能被后续的墓葬反复利用。一座或者一组封堆实际上可能是一处墓地,人们反复回到此地埋入新的死者,绵延数百年。今天这些封堆仍然在地表显著可见,是见证欧洲最早的全球化历程的史前社会的生动记忆。
青铜时代女性之谜研究项目
“青铜时代女性之谜”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多学科研究项目(2016-2019),该项目旨在探索丹麦青铜时代女性的流动性、身份和社会角色。项目以上述保存完好的橡木棺为出发点,探索北欧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主题。该项目肇始于令人称奇的最具标志性的橡木棺葬女性“艾格特福德少女”(发表于2015年),为史前时期单个个体的远程移动提供了最早的证据。艾格特福德少女的衣服上的羊毛纤维被证实来自远离她的葬身之所的某一地点。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艾格特福德少女的惊人发现仅仅只是案例吗?还是那个时期的其他女性也都有同样的远距离旅行的经历?尽管这个问题似乎不可能得到答案,丹麦仍然有条件为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提供一些线索,因为这里有保存良好的橡木棺精英女性墓葬,其中两名(分别命名为斯克吕斯楚普女尸和博拉姆•埃肖女尸)的状态尤为良好。这两项发现都与艾格特福德少女年代相近,埋葬方式也一致,都是封堆下的橡木棺葬。
此外,“青铜时代女性之谜”旨在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探索青铜时代女性,为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新的知识,研究的问题如下:
1.青铜时代女性的流动性如何?A) 微观层面: 高精度青铜时代精英女性个体移动性,以斯克吕斯楚普女尸和博拉姆•埃肖女尸的案例研究为例;B) 宏观层面:大量个体的移动性,包括用以比较的男性和儿童。
2.青铜时代的女性在远程贸易网络中是否扮演某种特殊角色?
3.我们能否确认青铜时代女性的不同身份?
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当前最尖端的科技考古方法来解答这些问题,其中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分析(87Sr/86Sr)、稳定同位素分析(δ13C and δ15N)、显微分析、法医学分析(包括CT扫描)、古DNA分析以及相应的考古学背景研究。这些方法手段协同增效,为我们理解这些精英女性的生活及其所处的社会动力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多层次的信息
斯克吕斯楚普女尸之谜
斯克吕斯楚普女尸出土于1935年丹麦南部的墓冢。墓冢建于北欧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1700-1100),由多层倒置的草皮垒建而成,底部环绕石墙。部分青铜时代墓冢内部的富铁层构成了一个饱水的厌氧环境,从而达到密封墓室的效果,斯克吕斯楚普大冢即属此类,这种环境使有机物得以完好保存。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的墓冢是一组由八座墓葬组成的墓葬组的一部分,这具遗骸是该墓冢的主要埋葬内容,其骨骼甚至软组织保存良好,后者包括部分脸颊、下颌、眉毛、眼皮、眼睫毛和长发,至今只有头发保留下来,长达60厘米。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的头发梳成极其复杂的发型,不属于当地的典型发式。她的骨骼,尤其是牙齿的大部分都保存完好。
像其它橡木棺葬一样,斯克吕斯楚普女尸安置于牛皮之上,她身穿一件短袖羊毛衬衣,袖口和领口有刺绣装饰,从腰到踝裹有一条方形羊毛织物,以带系于腰间。另外,她还戴有一顶羊毛软帽、腰带上系有一枚角梳,耳旁有一对大型螺旋形金耳环。
对斯克吕斯楚普女尸遗存进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最早开始于1939年。首次牙科检查表明除了智齿之外,她的牙齿全部可见。上颌中的智齿尚未完全发育,下颌的智齿尚未萌出。牙齿状况良好,没有任何龋齿和其它牙科疾病。因此推测这具遗骸属于一名不超过20岁的青年女性。
我们基于骨学材料评估标准对她进行了体质人类学分析,同时采用了CT 影像和3D可视化技术。性别判断是基于标准体质人类学技术,建立在髋骨、骶骨形态学特征,股骨头最大径以及长骨形态等判断的基础之上。在所有这些新的研究基础之上,我们重新估算了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的死亡年龄,对长骨骨骺愈合情况、骨盆带、骶骨边缘以及牙齿的发育和萌出情况都进行了重新评估。两组研究都认为她的可能死亡年龄在17-18岁,她在同时代属于较高个体(接近1.7米)。
我们对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的一枚第一臼齿和一枚第三臼齿(智齿)的牙釉质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人类牙釉质的耐岩化性使其成为考古学追踪人类迁徙的重要材料。第一臼齿的釉质在胚胎期形成,最终于三岁左右矿化,因此它提供了个体童年出生的信息。反之,第三臼齿的牙冠变量更大,代表的是从青春期早期直到约16岁之间的长时段的信息。我们同时提取了这两枚牙齿,以便创造一个长时段的时间表,与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生前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相对应。
由于现代人的头发大约每个月生长1厘米,通过多学科的追踪调查,头发实际上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饮食和活动历时信息 。由于斯克吕斯楚普女尸复杂的发型及其埋藏地点独特的考古学特征,需要在获得可靠锶同位素分析所需的样品量和文物保护之间达成平衡。为了实现头发的锶同位素研究,我们将长达42.5厘米的头发截成17段,代表了死亡之前51个月的生长周期。
我们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斯克吕斯楚普女尸来自遥远的外地,她的出生地与埋葬地相聚遥远。她的部分头发片段的锶同位素比值为本地值,但也有部分片段的锶同位素值与她的牙齿所记录的稍高的非本地比值接近。有趣的是,锶同位素比值的差异出现在死亡前47到42个月之间。我们推想这种相对较短的时间段所表示的是斯克吕斯楚普女尸从丹麦以外的地方移动到斯克吕斯楚普所需的时间。这个时期之后的头发片段上的锶同位素比值(代表的是死亡之前约40周之后)与本地比值相同。后者的范围与当地独有的同位素斯克吕斯楚普生物利用同位素值相符合。这说明进入斯克吕斯楚普地区之后,她很可能在斯克吕斯楚普度过余生。
为了对斯克吕斯楚普女尸生前的饮食获取更多信息,我们对一段12厘米长的头发样品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基于 δ13C 和 δ15N的同位素数据被认为是饮食导致的,因此,可以用来区分古人是陆地型还是海洋型饮食结构。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也可以对饮食的季节变化提供信息,可以确定生理学影响。这些分析表明斯克吕斯楚普女尸是陆地型饮食,有季节性变化。也对一小段头发进行了古DNA分析。
个人简介:
卡琳•玛格丽特•弗莱是丹麦国家博物馆科技考古研究教授、“青铜时代女性之谜”项目负责人。她在哥本哈根大学科学系获得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硕士学位,继而转向跨学科研究,在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的纺织物研究中心(隶属于哥本哈根人文学系)攻读科技考古博士学位。她的博士研究项目是以锶同位素方法探讨古代纺织品的原材料产地为核心。此后数年,她在丹麦和其它国家从事了数个博士后研研究,曾是瑞典哥森堡大学高级客座研究员。她现在主持多个国际跨学科研究项目,旨在探索世界各地史前人类和动物的流动性。卡琳•弗莱是高精度人类流动性研究的领军人物,此外,她积极致力于探索基于锶同位素对考古学遗存进行追踪溯源的新方法。
她的研究屡获殊荣,其中包括:
2017年丹麦Magisterbladet 研究奖;
2015年丹麦Ingeniøren最佳研究奖;
2015年皇家北欧古籍科学院Eilschou Holms 奖;
2015年Archaeology杂志十大考古发现奖;
卡琳•玛格丽特•弗莱于2017年5月成为丹麦皇家科学院终生院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