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让考古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7-04-28文章出处:中国文化报作者:刘修兵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在70多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短短16个字,将同济大学师生带进了四川宜宾李庄,也使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至此。李济、梁思永、夏鼐这些在考古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学者都曾在此驻足。李庄在战乱中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张平静书桌,耀眼的学术群星在此闪烁。
 
    日前,李庄又一次吸引了全国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四川省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在李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论我国公共考古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探讨如何让考古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
 
    让公众了解考古
 
    近日,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继海昏侯墓发掘之后又一重大考古事件。98天的发掘期间,从项目启动到阶段成果汇报,再到年度成果通报,共举行了3次大型媒体发布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我们将考古的独到见解与对创新的不懈探索相结合,让江口沉银遗址成为全面展示公共考古理念的一个平台。”发掘期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真正实现了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走进考古现场,从而扩大了考古的社会影响力。
 
    “志愿者在江口沉银遗址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田野考古实践,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经历,这种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与专业考古人员互动的桥梁,成为公众了解科学考古工作的窗口。”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志愿者、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硕士高旭阳对记者表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王思渝在论坛上介绍了北京大学田野考古实习队在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进行的社区考古调查和社区考古活动。“在发掘间隙,考古队员深入了解了平粮台社区,通过采访对话、交流调查的形式形成了较完备的采访记录、录音等资料。”他说,社区考古系列活动选择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包括考古课堂、遗址参观、手工互动体验、考古大集4个有机连贯的部分,并以展览的形式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呈现阶段性成果。
 
    “公共考古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一方面,考古学家已经将向公众普及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宣传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当做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公众对重大考古发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众多主流媒体长期跟踪报道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重大事件,自媒体平台也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对考古学进行宣传。
 
    公共考古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近年来,公共考古活动数量逐渐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化。论坛上,与会者结合各自单位近期开展的公共考古实践活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近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选取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共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游客可近距离观看考古人员发掘西洋楼养雀笼的全过程,相关网络直播更是达到了10余万的观看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主任张中华表示,今后将有更多有条件的发掘现场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西洋楼遗址边发掘边展示的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优势,使之成为公共考古大放异彩的舞台。”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馆长万琳表示,观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是对考古工作有力的约束。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馆员吴沄介绍了该所以“南南考古学院”为主线开展的相关公共考古活动。从2014年至2016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3年举办的“我是小小考古家——云南探秘之旅”夏令营广受好评。她表示,下一步要针对不同人群调整交流内容,增强公众互动性、体验性,逐渐丰富“南南考古学院”系列产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在谈到我国大学的通识考古教育问题时说,考古教育以其特有的传播和普及方式,成为公共考古实践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通识考古教育又是考古教育形态的重要内容。“由于面对非专业群体,要力求将考古学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结合起来。”他说。
 
    全面展示考古最新进展
 
    论坛上,多位国内考古界专家还介绍了相关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以湖南省多年来丰富的考古发现为依据,利用详实的考古资料,讲述了湖南地区如何从南方史前文化高地到参与以中原为中心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从受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到国家边陲直至帝国内陆的全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研究员钱国祥介绍了汉魏洛阳城的历史概况,以及该城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工作。他表示,始建于曹魏时期的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由此确立了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正殿,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以及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主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从而开创了中国及东亚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新时代。
 
    近年来,水下考古也越来越受关注。有着丰富水下考古经验的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详细介绍了水下考古的历史与现状。他说,目前水下考古国际化、区域化及模式多样化特征显著;新科技的广泛运用和技术体系的逐渐完善也加速了水下考古的发展。他还详细介绍了“南海I号”宋代沉船清理、打捞、保护过程,梳理了中国水下考古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对世界水下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原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4月28日第8版)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

让考古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7-04-28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在70多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短短16个字,将同济大学师生带进了四川宜宾李庄,也使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至此。李济、梁思永、夏鼐这些在考古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学者都曾在此驻足。李庄在战乱中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张平静书桌,耀眼的学术群星在此闪烁。
 
    日前,李庄又一次吸引了全国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四川省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在李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论我国公共考古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探讨如何让考古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
 
    让公众了解考古
 
    近日,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继海昏侯墓发掘之后又一重大考古事件。98天的发掘期间,从项目启动到阶段成果汇报,再到年度成果通报,共举行了3次大型媒体发布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我们将考古的独到见解与对创新的不懈探索相结合,让江口沉银遗址成为全面展示公共考古理念的一个平台。”发掘期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真正实现了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走进考古现场,从而扩大了考古的社会影响力。
 
    “志愿者在江口沉银遗址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田野考古实践,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经历,这种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与专业考古人员互动的桥梁,成为公众了解科学考古工作的窗口。”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志愿者、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硕士高旭阳对记者表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王思渝在论坛上介绍了北京大学田野考古实习队在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进行的社区考古调查和社区考古活动。“在发掘间隙,考古队员深入了解了平粮台社区,通过采访对话、交流调查的形式形成了较完备的采访记录、录音等资料。”他说,社区考古系列活动选择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包括考古课堂、遗址参观、手工互动体验、考古大集4个有机连贯的部分,并以展览的形式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呈现阶段性成果。
 
    “公共考古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一方面,考古学家已经将向公众普及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宣传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当做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公众对重大考古发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众多主流媒体长期跟踪报道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重大事件,自媒体平台也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对考古学进行宣传。
 
    公共考古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近年来,公共考古活动数量逐渐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化。论坛上,与会者结合各自单位近期开展的公共考古实践活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近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选取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共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游客可近距离观看考古人员发掘西洋楼养雀笼的全过程,相关网络直播更是达到了10余万的观看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主任张中华表示,今后将有更多有条件的发掘现场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西洋楼遗址边发掘边展示的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优势,使之成为公共考古大放异彩的舞台。”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馆长万琳表示,观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是对考古工作有力的约束。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馆员吴沄介绍了该所以“南南考古学院”为主线开展的相关公共考古活动。从2014年至2016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3年举办的“我是小小考古家——云南探秘之旅”夏令营广受好评。她表示,下一步要针对不同人群调整交流内容,增强公众互动性、体验性,逐渐丰富“南南考古学院”系列产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在谈到我国大学的通识考古教育问题时说,考古教育以其特有的传播和普及方式,成为公共考古实践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通识考古教育又是考古教育形态的重要内容。“由于面对非专业群体,要力求将考古学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结合起来。”他说。
 
    全面展示考古最新进展
 
    论坛上,多位国内考古界专家还介绍了相关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以湖南省多年来丰富的考古发现为依据,利用详实的考古资料,讲述了湖南地区如何从南方史前文化高地到参与以中原为中心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从受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到国家边陲直至帝国内陆的全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研究员钱国祥介绍了汉魏洛阳城的历史概况,以及该城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工作。他表示,始建于曹魏时期的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由此确立了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正殿,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以及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主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从而开创了中国及东亚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新时代。
 
    近年来,水下考古也越来越受关注。有着丰富水下考古经验的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详细介绍了水下考古的历史与现状。他说,目前水下考古国际化、区域化及模式多样化特征显著;新科技的广泛运用和技术体系的逐渐完善也加速了水下考古的发展。他还详细介绍了“南海I号”宋代沉船清理、打捞、保护过程,梳理了中国水下考古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对世界水下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原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4月28日第8版)
(责编:李来玉)

作者:刘修兵

文章出处: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