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渝:考古队与当地人——平粮台社区考古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思渝
2016年9月至12月期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年一度的大三田野实习正在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遗址展开。适逢此次机会,平粮台考古队除了例行开展相关的田野实习工作之外,还主持了一场名为“社区考古”的研究项目。
开展田野实习的考古文博学院师生
平粮台遗址旁边的大朱小学的小学生们在社区考古活动中的笑脸
本次项目共分为“社区考古调查”和“社区考古活动”两个部分。前者以摸清当地的社会经济现状、遗产保护史为目的,并力图以调查结果来支撑活动设计。后者则分为五个分部分,分别是“考古课堂”、“遗址现场参观”、“互动手工”、“考古大集”和“社区考古展览”。前四场均在平粮台遗址现场和周边社区举行,活动时间间隔一周,以遗址周边的大朱和白阁两所小学为目标受众;第五场活动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
在社区考古调查的部分,一方面由文化遗产专业的研究生领衔,面向特定的研究群体,开展细致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另一方面也充分动员时刻生活在村子里的实习同学,让他们带着问卷去每家每户破冰调查,也让他们利用发掘闲暇与作为当地人的民工聊天互动,借此真正帮助实习同学融入村落,也更全面地了解村落现状。
文化遗产专业的研究生在村委会访谈
由大三实习的本科生进行的入户调查问卷成果
社区考古活动的部分,前两场仍然是知识的输出过程。由平粮台考古队的同学前往遗址周边的两所小学的各个班级进行授课,使用黑板、卡片这种方式向小朋友们教授考古学是什么、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引入对平粮台遗址和当地考古文化的介绍,以起到乡土教育的作用。此后,又将这两所小学的小学生们请到平粮台遗址现场来。不仅让他们参观发掘现场,也开放修复、整理的后台,让小学生们理解到考古学家的全工作流程。同时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让小学生们学习向考古学家那样“捡陶片”,并且按照规范做记录并交还到考古学家的手里。
活动开始前的考古队内部培训
考古队成员在小学授课
小学生们参观遗址现场并听取讲解
小学生们学习像考古学家那样“捡陶片”
到了第三场活动和第四场活动时,便更加注重小学生们的反馈。第三场活动让小学生们根据半张器物图画剩下半张的形象、画出他们在前两场活动中印象最深的场景、捏出考古器物,这一系列互动活动充分反映了小学生们经过前两场的活动之后都记住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第四场活动继续在遗址现场展开,名为“考古大集”,实际是按照类似于考古嘉年华的形式展开,让来参加的受众通过做游戏来得奖品。之所以会办这场活动,也是因为考虑到当地的民俗中本身便有在遗址附近开展集会活动的习惯。同时,活动所使用的奖品也是由考古队成员在北京大学举办面向北京小学生的公众考古活动而募集得来。“考古大集”当天,来到遗址内的就不再仅仅是小学生。他们会自发带着自己的长辈亲戚一并来参加游戏,使得社区考古活动的受众也真正扩展到了全村。活动现场的游戏大多也与前两场活动中考古队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有关,同时也将第三场活动的成果,即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在遗址现场进行了全部展示,以起到培养文化自信的作用。
小学生们在发挥想象,自由作画
考古大集当天在各项游戏前排队的人群
在“考古大集”上将第三场活动的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了全面展示
最后,在离开平粮台遗址之后,2017年3月又再次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为小朋友们专门举办了“墙内外——北京大学平粮台考古队社区考古展”。在专门的博物馆语境中,表达对小朋友们作品的珍视和再次解读。展览由参加考古实习的同学全程策展,并邀请部分小朋友们来到北京大学,重新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自己曾经熟悉的“哥哥姐姐们”。
“墙内外——北京大学平粮台考古队社区考古展”实景
来自平粮台的小朋友们在北京大学自己的作品前与考古学家合影
活动结束之后,小朋友们和实习的同学们自发地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游戏
活动结束之后,小朋友们和实习的同学们自发地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游戏
总体来说,本次社区考古项目强调的重点在于:将目标锁定在核心的受众群,尤其以在地社区为最主要的对象,从而便于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调查和活动,同时也更利于凸显他们在理解考古、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强调持续性和反馈性,注重调查、活动前后之间的联系;将考古田野实习、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和公众考古相结合起来,充分动员大三实习的这帮未来的考古学家们,以起到全面的教学育人效果。通过本次项目,相关的研究性成果即将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更进一步呈现,但就目前看来,小朋友们与考古学家们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收效。未来,平粮台遗址即将走向下一步的展示利用工作,考古研究也并未停止,如何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当地的实际发展,如何将在地社区更大限度的从策划环节开始便纳入进来,这都将是我们即将讨论的重点。(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注:本文由王思渝提供,为作者在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上的演讲)
(注:本文由王思渝提供,为作者在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上的演讲)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