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姚军:李庄的建筑与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2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姚军
  一、李庄及李庄的人 
 
  1、李庄的位置环境
 
  李庄地处宜宾城区以东,长江下游的南岸,长江在此转了个小弯,而李庄就位于这个小弯内。从水力学的角度,江水由上游流经此处,左侧为水力冲积区,右侧因为江水转弯而成为堆积区。考古发现和发掘证明,自古以来的聚落遗址均位于河流冲积区,这里因河流堆积,土地肥沃,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生活之地。因此李庄悠久的历史,是有其先天性的优越条件的。但是这样的位置也有其先天性的不足,就是洪水时期,江水怒号崩腾而来,冲积左岸,由于左岸长期受到水的切割作用,一般河岸较直,阻力较大,加之地处转弯之区,受到阻挡的江水向右猛烈冲刷右岸,而右岸往往为较为平缓之地,因此被洪水淹没是常有的事。每年7~9月的雨季是李庄受洪水严重威胁的季节,形成灾害,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几次特大洪灾,给李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李庄的地理位置
 
  李庄镇上扼金沙江、岷江、符江河口,下控黄沙河(又名涪溪)与长江汇合点。通过长江水路,上为宜宾,下游可达泸州、重庆,自古为川南通往滇、黔的驿道,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唐代以来李庄就是川南商贸、文化、经济重镇之一,是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重镇,以粮食和食盐为主的商品在李庄集散。包括米、小麦、蚕豆、黄豆等粮食在李庄集散后,装船运销到犍为、乐山、成都、宜宾、自贡、泸州、江津、重庆、武汉及上海等地,同时运回所需工业品和食盐等到李庄后又分运各地销售。
 
  四川是重要的产盐地,历史上的犍为(即五通桥)的大河盐、自贡盐场(即富荣)的小河盐分销长江南、北岸,李庄辖区地跨长江南北,清光绪三年即在此设立“食盐官运分局”,直隶于泸州总局,负责经销长江南岸大片地区的民用食盐。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禁止淮盐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楚”,自贡的盐即通过长江流域输送到两湖地区。抗战时期,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川盐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史称“第二次川盐济楚”。两次“川盐济楚”,李庄功不可没。
 
  此外,产于李庄本地的砖糖和白糖,吸引远近客商到李庄贩卖,同时又运来当地的土特产进行交易。

李庄在长江中的位置

 
  3、李庄的人
 
  汉代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优越的商贸地理位置吸引着天下的客商汇集于李庄,经营生意,经营个人的前程和家族的前程。另外明末清初四川经60年的战乱,尤其是明末张献忠入蜀,四川人口锐减。清初实施“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湖北、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李庄也成为移民集中分布的区域。除沿海一带的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外,贵州、云南也有部分移民定居于李庄。

四川移民来源示意图
 
  移民入川后,远离家乡,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思乡是难免的,“楚人迁居异地,犹然行梓里之祀典,而岁时期会,藉之以寫和好,谅于入庙展敬之际,必有油然感诸心者发而为忠孝之行。”两两湖北、广东等同乡相聚,逢年过节,便行家乡习俗。起初是小范围的,随着同乡人口的增多,固定的聚会、娱乐地点成为必须,同乡会馆由此产生。李庄的同乡会馆有禹王宫、南华宫、天上宫等。
 
  中国自古三十六行,行行都有鼻祖,即所谓的行业神,逢年过节要对祖师爷的祭拜,以保佑其平安、生意兴隆。部分入川后从事某种行业手艺的移民,与当地从事于同一行业手艺的人一起,形成行会,行会也要有祭拜、娱神的场所,行业会馆应用而生。李庄的行业会馆有:屠夫以张飞为祖师爷而建筑的桓侯宫(有的地方称张爷庙,天灯会以祭拜玄武祖师而建筑的祖师殿等。
 
  还有就是携家带口或家族式迁移的,定居李庄后,建立该姓祠堂,一方面以示离家不忘先祖,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后代,祭祖及添丁等重要之日,汇聚于祠堂。祠堂有供祭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有供唱戏娱神的戏楼,可以说祠堂是一个既庄重又轻松的地方。李庄的祠堂有张家祠、邱家祠等。
 
  二、李庄的建筑
 
  1、建筑类型
 
  李庄的建筑从建筑类型看,有祠庙、会馆、寺庙、祠堂、店铺作坊、民居等。
 
  祠庙是祭拜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专庙,如祭拜东岳大帝的东岳庙,李庄的东岳庙除祭拜东岳大帝外,还有关帝及东岳大帝三子炳灵太子。

  会馆是带有浓厚移民文化色彩的建筑,包括同乡会馆及行业会馆,如禹王宫、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桓侯宫、王爷庙、文昌宫等。
 
  部分祠庙和会馆在清代以来被统称为“九宫十八庙”。

天上宫

 
  寺庙有慧光寺,原慧光寺被拆除,现慧光寺是禹王宫根据寺庙的建筑功能改造而成的。
 
  祠堂是某姓祭拜祖先和同姓聚会、娱神的场所。张家祠没有祠堂一般所具有的戏楼,而是传统的民居格局,是因为祠堂是张师德聚族人集资家从族人张旌祖、张阊祖处购买后作为祠堂的。邱家祠破坏比较严重,还有条街道叫邱家祠街。
 
  李庄是一个商贸小镇,除了集散、交易大宗的粮食、盐、糖外,一些与这些贸易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作坊应运而生。作坊一般沿街分布,为纵长方形布局,前面是店铺,后面是生产作坊,集生产、销售于一体。席子巷即是以集中分布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著名的李庄白酒也是前面买酒,后面是酿酒的作坊。
 
  民居是居住、生活的场所,一般为四合院布局。或许因为李庄是移民聚居复杂的场所,民居建筑一般有高大的青砖砌筑的围墙。李庄保存较好的民居有梁林旧居、胡家院子、李济旧居等。
 
  2、建筑时代
 
  李庄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建筑延续时间较长。由于木构建筑本身的缺陷,早期的建筑没有保存下来,现存建筑时代从明代至民国时期都有,以清代建筑为主。
 
  李庄建筑时代最早的是旋螺殿,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也是四川地区现存明代木构建筑遗存,曾为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先生关注而著名。东岳庙、禹王宫、祖师殿、天上宫、张家祠均为道光石砌建筑,南华宫、王爷庙、桓侯宫为清光绪时期建筑,大量的民居、店铺作坊也以清代中晚期居多。
 
  3、建筑特点
 
  李庄是一个移民古镇,地处四川南部,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材料
 
  李庄的建筑,从承重系统的构筑材料看,有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木混合结构几种。
 
  全木梁架结构建筑,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均用木料,即建筑的柱、檩、椽及枋等系纯木材构筑;靠墙立柱,柱间用穿枋联结,柱头上施檩。围墙采用砖砌,但不承重,属于围护结构。
 
  砖木结构建筑系构架采用木结构,砖砌的山墙也有承重作用。这种建筑结构往往是次间的檩穿插于山墙内,山墙实际具有了承重功能。
 
  砖石木混合结构建筑,则是柱用石和木,一般是金柱多用石,柱上的檩、椽,连接构件的枋和装饰构件的撑拱等用木,次间的结构与砖木结构建筑相同。

  (2)梁架结构
 
  从古代建筑史的角度考察,四川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梁架可以分为A、B两型:A型为传统的官式建筑系统,即抬梁式木构架体系,平板枋上施三踩、五踩或七踩斗拱,斗拱七踩的较少见,以三踩、五踩斗拱居多。建筑时代的下限在明末清初。B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即平棊以上的草架椽均采用了穿斗式结构,目前发现最早的建筑实物是彭山梓橦宫大殿,平武报恩寺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及中轴线两侧的大悲殿、华严藏等建筑的平棊以上的草架椽也采用了穿斗式结构;平板枋上亦施斗拱。这种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一直成为清代公共性建筑梁架结构的唯一结构形式。A、B型建筑在明代并存。
 
  李庄的会馆、寺庙等公共性建筑,梁架结构采用四川地区清代典型的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实际由明代的B型梁架发展演变而来,基本结构特点为:前、后金柱顶部施抬梁(根据建筑的体量大小,抬梁分单重和双重),抬梁上立柱,柱上施檩,柱间用穿枋连接,形成穿斗构架。柱头直接撑檩,山面柱或全部落地,或部分落地,柱间用穿枋连接,为典型的穿斗式结构。由于抬梁以榫头插于柱头卯槽内,故我们可以称之为“插梁式”。李庄建筑的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抬梁以上部分,在具体的做法上又有区别。一种以东岳庙关圣殿、丙灵殿梁架结构为代表,双重抬梁枋上仍为抬梁式的木构架,抬梁枋上施驼峰承三架梁,梁两头施檩,三架梁中部施柱或驼峰承脊檩,丙灵殿的脊檩基本包于驼峰中。另一种以东岳庙岱宗殿梁架结构为代表,双重抬梁枋上为穿斗式构架,柱上承檩,檩用枋联结,三架梁上施柱承脊檩。使用第二种结构的建筑高度要高于第一种建筑结构的高度。

插梁式构架

 
  民居建筑及公共性建筑中轴线两侧次要建筑,梁架结构为穿斗式。穿斗式构架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灵活,柱网可根据需要,落地柱改为不落地柱,增加室内空间。也可以在檐柱外增加柱,用穿枋联结,形成新的空间。
 
  (3)挑檐结构
 
  挑檐是承托屋檐出跳的结构,屋檐越高,采光越好,在结构受力构件上属于受弯构件。李庄的建筑挑檐结构分为三种:
 
  斗拱出挑。为官式建筑的主要特点,通过斗拱层层出跳,既抬高了屋檐,加深了屋檐的深度,又增加了采光。斗拱出挑仅见于旋螺殿,作为屋面出跳主要结构的斗栱,在清代消失。禹王宫山门、戏楼和中厅檐下施斗拱,该斗拱已演变为纯装饰性构件,不再具有斗拱出挑挑檐的实际功能,名为“如意斗拱”。
 
  撑拱出挑。在檐柱或(廊柱)上部施扁平的穿枋,穿枋头上承檐檩。穿枋与挑檐檩相交处施垂花柱,穿枋与柱间施斜撑,称撑栱或撑弓,上端亦与垂花柱相交,形成三角形结构。垂花柱既有固定挑枋和撑栱的功能,同时施以雕刻,也有装饰作用。撑栱有圆形的,也有扁平的,一般施有雕刻。

撑拱出挑(东岳庙玉皇楼)

 
  挑枋头向上弯举,承托檐檩。多见于民居做法。挑枋前段我玩去上举,枋头宽度也较挑枋身部规划大,枋头挖槽,檐檩即置于槽内。
 
  (4)屋面结构
 
  李庄的建筑以悬山顶居多,民居、店铺作坊、公共性建筑中轴线两侧的次要建筑及部分主体建筑,都采用悬山顶;其次是歇山顶,禹王宫戏楼、天上宫戏楼、东岳庙玉皇楼等即是;还有部分魁顶和攒尖顶,主要是南华宫、禹王宫的亭阁建筑。
 
  在屋面材料使用上,以小青瓦为主,部分歇山建筑使用了青筒瓦。瓦分沟瓦(底瓦)和盖瓦,沟瓦直接置于椽间。椽上没有望板等木基层,也没有苫背。椽为扁平椽,建筑不同,使用的瓦件规格不同,椽的规格和椽距也有区别。民居建筑椽和椽距较小,宽不超过90、厚不超过35mm,椽距一般为230~240mm。公共性建筑的主体建筑,椽距最大不超过260mm。沟瓦搭接一般是一搭三或一搭四,即上瓦覆盖叠压下瓦的70%或60%。盖瓦是覆盖两垄底瓦之间的空隙,搭接相对底瓦稀疏。这种瓦件搭接的屋面也称仰合瓦屋面。
 
  (5)装饰
 
  和四川其他地区的清代建筑一样,李庄的建筑不使用彩画而雕刻发达。除东岳庙岱宗殿的柱头和额枋残存有彩画(不排除后期补绘的可能)外,基本不见彩绘装饰,柱、枋等多采用黑色或红色单色油饰,或仅刷桐油保护。
 
  雕刻包括石雕和木雕,台帮、柱础石、垂花柱、额枋、撑拱等,都用雕刻。石雕一般为高浮雕,局部结合使用透雕,如禹王宫的九龙陛石、前厅台帮及柱础石,题材有龙、三国题材、神话故事等。木雕有浮雕、透雕、圆雕等,额枋及扁平撑拱等多用浮雕,圆形撑拱则结合透雕和圆雕技法,题材有二龙戏珠、戏剧故事等。楣子则多为镂空透雕,以葡萄、吉祥瑞草为主。
 
  4、移民建筑文化因素
 
  李庄是个移民小镇,建筑、生活习俗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移民本土的文化因素。
 
  (1)建筑构架
 
  李庄的建筑构架主体仍为木结构构架,由于建筑普遍有封火山墙,因此建筑次间或梢间柱檩与墙体的结构做法上就与四川地区传统的做法不同。
 
  一类是贴封火山墙立柱,次间或梢间的檩搭建于柱头柱上,为传统的穿斗式结构。这类结构柱未承重作用,封火山墙仍为围护功能。
 
  一类是封火山墙与梁、檩共同构成承重体系。墙上有梁孔或檩孔,梁、次间或梢间的檩直接插于孔洞中。这类结构墙体与柱共同构成承重体系结构,封火山墙承受屋面的重量的。
 
  (2)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是一种屋顶与山墙的组合形式,因其用墙体把相邻的建筑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建筑,墙体采用砖砌,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故名“封火山墙”。封火山墙不仅具有防火的实际功能,同时装饰效果明显,集功能性与装饰性于一体。
 
  封火山墙多见于江南地区。不同的地区形制有不同,名称也有区别,但多以其形状称谓:徽派建筑呈阶梯状,称“马头墙”。福建福州地区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故称“马鞍墙”。福建福安地区因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而名“观音兜”。其他如湘西的“猫拱背”,广东佛山地区与广西部分地区的“镬(锅)耳墙”,均以形似而名。
 
  李庄建筑的封火山墙有徽派的“马头墙”式和“猫拱背”式。“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也有山字屏风式的,两叠的称三山屏风式,三叠的称五山屏风式。墙帽为庑殿式,有脊饰,翼角起翘明显。“猫拱背”中部圆拱较大,两端翼角上举,略低于拱背。墙帽亦为庑殿式,有脊饰,翼角起翘较大。

猫拱背(东岳庙)

 
  李庄建筑的封火山墙,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样式,而是融合了多个移民建筑文化因素借用而形成的,闽、粤、赣封火墙的形式可以在同一幢建筑中出现,所以封火山墙可以曲线和直线相混合。
 
  李庄建筑的墙体当地称作“空斗墙”,或称“盒子墙”,实际是不同的墙体砌筑工艺技术的。墙体底部为条石砌筑,条石上为砌砖墙身。砌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条石上并列平铺两排砖,并列的砖之间有空隙,不挨着,于平砖两侧卧砌一砖,砖的外侧与平砖外侧平齐,两侧的卧砖要错开,不能并列对齐;再于卧砖上砌平砖一层。如此层层向上砌筑。每层卧砖中间放置一根圆木或木枋,中间用土、碎砖等填实,圆木或木枋是墙体内部的筋,起着拉牵每层墙体的作用,填实的土、碎砖与圆木或木枋使每层墙体形成一个整体,墙体因之结实、牢固。这种做法是徽派建筑和广东地区建筑的做法。另一种墙体的墙基亦用条石砌筑,不同的是墙身砌筑在卧砖的两端有丁砖,由于卧砖是错缝的,两头的丁砖也是错缝的,形成如同“盒子”的墙身,盒子里面填黄土或碎砖瓦块,而并列的平砖中间是有空隙的,填土、砖瓦块时与上下层墙身砖彼此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做法源于江西地区,当地称“金包泥”。但李庄就连民居建筑也有围墙,墙体以前者居多,当不能武断地以墙体砌筑技术断定其主人即为安徽或广东籍,其中也有原材料的因素,因前者在用砖上比后者节约很多。
 
  (3)建筑装饰
 
  移民建筑文化特色表现在李庄建筑的装饰中,集中体现在脊饰的装饰上:一是灰塑工艺,一是嵌瓷工艺。
 
  灰塑古称“灰批”,是广东、东西、福建等岭南地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岭南的灰塑是将石灰、稻草、玉扣纸、糯米粉、糖、钢筋、钢钉、铜线、颜料等材料分别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沤制成草筋灰、石灰油、纸筋灰,再经拍、抹、推、压、挑、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耐酸、耐碱、耐温,不易变形,且色彩不易褪色等特点,非常适合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

灰塑

 
  嵌瓷俗称“聚饶”、“贴饶”、“扣饶”,是潮汕和闽南特有的工艺门类,始创于明末清初。嵌瓷以绘画与灰塑造型为基础,使用各种形状、色彩的瓷片在装饰造型表面贴嵌成花鸟鱼虫、人物等造型,装饰于屋脊和檐下、照壁等建筑部位。嵌瓷以其色彩艳丽丰富,装饰效果强而被运用于建筑装饰。李庄建筑的嵌瓷装饰见于祖师殿中殿屋脊、天上宫牌坊式门坊等建筑,前者采用平饶工艺,后者多采用半浮沉饶工艺。平饶与平面浮雕类似,半浮沉饶与高浮雕类似,以瓷片进行拼贴图案。禹王宫戏楼正脊宝瓶宝顶的立体饶工艺为后期维修改造的。
 
  5、李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状况
 
  综观李庄各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发现李庄的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金柱使用石材。在东岳庙、禹王宫、南华宫等建筑的金柱或角柱使用了石材,用石柱代替木柱。
 
  用材较小。李庄的建筑柱、檩等普遍地用材偏小,一改明代传统官式建筑用材大的风格。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中柱柱径明显较明代建筑小;檩规格也变小,檩下多用随檩或随檩枋,以加强檩的受压、抗弯作用。由于用材小,建筑的面阔和进深也相对较小,明间金柱的插梁使用双重梁。
 
  屋面无木基层、苫背。和四川地区清代建筑一样,建筑屋面结构简单,为檩上施椽,椽为扁平状,椽距不大于260mm,椽上直接瓦瓦,没有望板等木基层及苫背。没有木基层和苫背,大达减轻了屋面的荷载,与用材偏小相适应。
 
  建筑结构普遍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次要建筑及民居等则采用穿斗式梁架结构。
 
  李庄建筑的上述特点,也是明末以来四川地区社会状况的表现。四川从明末天启元年(1621年)的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叛乱、崇祯年间张献忠之乱到清初康熙十九年(1680年)平定“三藩之乱”的60多年间,境内兵灾战乱不断,“地方迭罹兵燹,人民稀少,物力凋耗,非昔殷实时之所可同日而语。”能够适应明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用材缺乏,“因蜀罹兵燹之后,即巨树良材咸遭焚伐,且无培植,求其千百年长养拱抱、堪为朝廷梁栋者,诚不能如当年之可指画而得也。” 建筑材料的变化直接引起建筑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建筑的装修、装饰也发生了适应于该结构体系的变化。
 
  清初湖北、广东、贵州等地的移民及经商的人,把本土的建筑文化因素融入当地建筑中,使得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呈现出多地域建筑因素包容的特色,雕刻、绘彩、灰塑、嵌瓷等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雕刻技术空前发达,可以说,“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地区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兴盛起了重大的作用,也是古蜀文明的再一次崛起。
 
  三、李庄建筑故事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以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主的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先后辗转武汉、长沙、昆明。1940年10月底迁驻李庄上坝。 
 
  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期间,对宜宾地区的古建筑、宋墓等进行调查、测绘,成果公布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
 
  宜宾地区的古建筑调查、测绘,包括旋螺殿、宜宾旧州坝白塔等。旋螺殿由梁思成先生带领莫宗江、罗哲文等,先后多次测绘。旋螺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遗存,建筑梁架结构、藻井等都具有研究价值,被梁思成先生写入《中国建筑史》。宜宾旧州坝白塔由王世襄调查、测绘。旋螺殿和宜宾旧州白塔后被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油印为单行本,供业务人员学习。
 
  宜宾地区宋墓调查、测绘主要是莫宗江、王世襄对宜宾旧州坝宋墓和李庄宋墓的调查、测绘。需要注意的是,营造学社这次对宜宾地区宋墓的调查、测绘,是古建筑学者对考古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罗哲文先生是在李庄时期成长起来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宜宾本土人。初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协助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后跟随梁思成调查、测绘旋螺殿,建国后成为最年轻的古建专家。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为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因为保护长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此外还有刘致平先生在李庄整理、完成的四川民居专题调研成果——《四川民居》,第一次把四川民居纳入古建筑研究,至今仍是研究四川古建筑的经典著作。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及第七卷第一期目录

 
  在李庄期间,梁思成、林徽因带领大家克服缺少纸张、没有印刷厂等困难,恢复了停办的社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自己撰写文章、绘图、编排、石印、装订,先后编印了两期。1944年10月,第七卷第一期出版,营造学社李庄时期的调查成果主要发表于该期。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

 
  李庄时期的营造学社严重缺少经费,梁思成、林徽因等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在月亮田简陋的住房中,坚持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也正因为如此,李庄被成为“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鉴于李庄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接纳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做出的贡献,以及李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015年10月30日,经宜宾市政府申请,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在李庄镇上坝村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吕舟宣读授牌决定,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向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局授予李庄镇“中国建筑史研究基地”称号。

(注:本文由姚军提供,为作者在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上的演讲)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

姚军:李庄的建筑与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28

  一、李庄及李庄的人 
 
  1、李庄的位置环境
 
  李庄地处宜宾城区以东,长江下游的南岸,长江在此转了个小弯,而李庄就位于这个小弯内。从水力学的角度,江水由上游流经此处,左侧为水力冲积区,右侧因为江水转弯而成为堆积区。考古发现和发掘证明,自古以来的聚落遗址均位于河流冲积区,这里因河流堆积,土地肥沃,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生活之地。因此李庄悠久的历史,是有其先天性的优越条件的。但是这样的位置也有其先天性的不足,就是洪水时期,江水怒号崩腾而来,冲积左岸,由于左岸长期受到水的切割作用,一般河岸较直,阻力较大,加之地处转弯之区,受到阻挡的江水向右猛烈冲刷右岸,而右岸往往为较为平缓之地,因此被洪水淹没是常有的事。每年7~9月的雨季是李庄受洪水严重威胁的季节,形成灾害,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几次特大洪灾,给李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李庄的地理位置
 
  李庄镇上扼金沙江、岷江、符江河口,下控黄沙河(又名涪溪)与长江汇合点。通过长江水路,上为宜宾,下游可达泸州、重庆,自古为川南通往滇、黔的驿道,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唐代以来李庄就是川南商贸、文化、经济重镇之一,是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重镇,以粮食和食盐为主的商品在李庄集散。包括米、小麦、蚕豆、黄豆等粮食在李庄集散后,装船运销到犍为、乐山、成都、宜宾、自贡、泸州、江津、重庆、武汉及上海等地,同时运回所需工业品和食盐等到李庄后又分运各地销售。
 
  四川是重要的产盐地,历史上的犍为(即五通桥)的大河盐、自贡盐场(即富荣)的小河盐分销长江南、北岸,李庄辖区地跨长江南北,清光绪三年即在此设立“食盐官运分局”,直隶于泸州总局,负责经销长江南岸大片地区的民用食盐。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禁止淮盐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楚”,自贡的盐即通过长江流域输送到两湖地区。抗战时期,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川盐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史称“第二次川盐济楚”。两次“川盐济楚”,李庄功不可没。
 
  此外,产于李庄本地的砖糖和白糖,吸引远近客商到李庄贩卖,同时又运来当地的土特产进行交易。

李庄在长江中的位置

 
  3、李庄的人
 
  汉代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优越的商贸地理位置吸引着天下的客商汇集于李庄,经营生意,经营个人的前程和家族的前程。另外明末清初四川经60年的战乱,尤其是明末张献忠入蜀,四川人口锐减。清初实施“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湖北、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李庄也成为移民集中分布的区域。除沿海一带的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外,贵州、云南也有部分移民定居于李庄。

四川移民来源示意图
 
  移民入川后,远离家乡,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思乡是难免的,“楚人迁居异地,犹然行梓里之祀典,而岁时期会,藉之以寫和好,谅于入庙展敬之际,必有油然感诸心者发而为忠孝之行。”两两湖北、广东等同乡相聚,逢年过节,便行家乡习俗。起初是小范围的,随着同乡人口的增多,固定的聚会、娱乐地点成为必须,同乡会馆由此产生。李庄的同乡会馆有禹王宫、南华宫、天上宫等。
 
  中国自古三十六行,行行都有鼻祖,即所谓的行业神,逢年过节要对祖师爷的祭拜,以保佑其平安、生意兴隆。部分入川后从事某种行业手艺的移民,与当地从事于同一行业手艺的人一起,形成行会,行会也要有祭拜、娱神的场所,行业会馆应用而生。李庄的行业会馆有:屠夫以张飞为祖师爷而建筑的桓侯宫(有的地方称张爷庙,天灯会以祭拜玄武祖师而建筑的祖师殿等。
 
  还有就是携家带口或家族式迁移的,定居李庄后,建立该姓祠堂,一方面以示离家不忘先祖,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后代,祭祖及添丁等重要之日,汇聚于祠堂。祠堂有供祭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有供唱戏娱神的戏楼,可以说祠堂是一个既庄重又轻松的地方。李庄的祠堂有张家祠、邱家祠等。
 
  二、李庄的建筑
 
  1、建筑类型
 
  李庄的建筑从建筑类型看,有祠庙、会馆、寺庙、祠堂、店铺作坊、民居等。
 
  祠庙是祭拜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专庙,如祭拜东岳大帝的东岳庙,李庄的东岳庙除祭拜东岳大帝外,还有关帝及东岳大帝三子炳灵太子。

  会馆是带有浓厚移民文化色彩的建筑,包括同乡会馆及行业会馆,如禹王宫、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桓侯宫、王爷庙、文昌宫等。
 
  部分祠庙和会馆在清代以来被统称为“九宫十八庙”。

天上宫

 
  寺庙有慧光寺,原慧光寺被拆除,现慧光寺是禹王宫根据寺庙的建筑功能改造而成的。
 
  祠堂是某姓祭拜祖先和同姓聚会、娱神的场所。张家祠没有祠堂一般所具有的戏楼,而是传统的民居格局,是因为祠堂是张师德聚族人集资家从族人张旌祖、张阊祖处购买后作为祠堂的。邱家祠破坏比较严重,还有条街道叫邱家祠街。
 
  李庄是一个商贸小镇,除了集散、交易大宗的粮食、盐、糖外,一些与这些贸易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作坊应运而生。作坊一般沿街分布,为纵长方形布局,前面是店铺,后面是生产作坊,集生产、销售于一体。席子巷即是以集中分布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著名的李庄白酒也是前面买酒,后面是酿酒的作坊。
 
  民居是居住、生活的场所,一般为四合院布局。或许因为李庄是移民聚居复杂的场所,民居建筑一般有高大的青砖砌筑的围墙。李庄保存较好的民居有梁林旧居、胡家院子、李济旧居等。
 
  2、建筑时代
 
  李庄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建筑延续时间较长。由于木构建筑本身的缺陷,早期的建筑没有保存下来,现存建筑时代从明代至民国时期都有,以清代建筑为主。
 
  李庄建筑时代最早的是旋螺殿,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也是四川地区现存明代木构建筑遗存,曾为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先生关注而著名。东岳庙、禹王宫、祖师殿、天上宫、张家祠均为道光石砌建筑,南华宫、王爷庙、桓侯宫为清光绪时期建筑,大量的民居、店铺作坊也以清代中晚期居多。
 
  3、建筑特点
 
  李庄是一个移民古镇,地处四川南部,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材料
 
  李庄的建筑,从承重系统的构筑材料看,有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木混合结构几种。
 
  全木梁架结构建筑,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均用木料,即建筑的柱、檩、椽及枋等系纯木材构筑;靠墙立柱,柱间用穿枋联结,柱头上施檩。围墙采用砖砌,但不承重,属于围护结构。
 
  砖木结构建筑系构架采用木结构,砖砌的山墙也有承重作用。这种建筑结构往往是次间的檩穿插于山墙内,山墙实际具有了承重功能。
 
  砖石木混合结构建筑,则是柱用石和木,一般是金柱多用石,柱上的檩、椽,连接构件的枋和装饰构件的撑拱等用木,次间的结构与砖木结构建筑相同。

  (2)梁架结构
 
  从古代建筑史的角度考察,四川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梁架可以分为A、B两型:A型为传统的官式建筑系统,即抬梁式木构架体系,平板枋上施三踩、五踩或七踩斗拱,斗拱七踩的较少见,以三踩、五踩斗拱居多。建筑时代的下限在明末清初。B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即平棊以上的草架椽均采用了穿斗式结构,目前发现最早的建筑实物是彭山梓橦宫大殿,平武报恩寺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及中轴线两侧的大悲殿、华严藏等建筑的平棊以上的草架椽也采用了穿斗式结构;平板枋上亦施斗拱。这种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一直成为清代公共性建筑梁架结构的唯一结构形式。A、B型建筑在明代并存。
 
  李庄的会馆、寺庙等公共性建筑,梁架结构采用四川地区清代典型的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实际由明代的B型梁架发展演变而来,基本结构特点为:前、后金柱顶部施抬梁(根据建筑的体量大小,抬梁分单重和双重),抬梁上立柱,柱上施檩,柱间用穿枋连接,形成穿斗构架。柱头直接撑檩,山面柱或全部落地,或部分落地,柱间用穿枋连接,为典型的穿斗式结构。由于抬梁以榫头插于柱头卯槽内,故我们可以称之为“插梁式”。李庄建筑的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抬梁以上部分,在具体的做法上又有区别。一种以东岳庙关圣殿、丙灵殿梁架结构为代表,双重抬梁枋上仍为抬梁式的木构架,抬梁枋上施驼峰承三架梁,梁两头施檩,三架梁中部施柱或驼峰承脊檩,丙灵殿的脊檩基本包于驼峰中。另一种以东岳庙岱宗殿梁架结构为代表,双重抬梁枋上为穿斗式构架,柱上承檩,檩用枋联结,三架梁上施柱承脊檩。使用第二种结构的建筑高度要高于第一种建筑结构的高度。

插梁式构架

 
  民居建筑及公共性建筑中轴线两侧次要建筑,梁架结构为穿斗式。穿斗式构架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灵活,柱网可根据需要,落地柱改为不落地柱,增加室内空间。也可以在檐柱外增加柱,用穿枋联结,形成新的空间。
 
  (3)挑檐结构
 
  挑檐是承托屋檐出跳的结构,屋檐越高,采光越好,在结构受力构件上属于受弯构件。李庄的建筑挑檐结构分为三种:
 
  斗拱出挑。为官式建筑的主要特点,通过斗拱层层出跳,既抬高了屋檐,加深了屋檐的深度,又增加了采光。斗拱出挑仅见于旋螺殿,作为屋面出跳主要结构的斗栱,在清代消失。禹王宫山门、戏楼和中厅檐下施斗拱,该斗拱已演变为纯装饰性构件,不再具有斗拱出挑挑檐的实际功能,名为“如意斗拱”。
 
  撑拱出挑。在檐柱或(廊柱)上部施扁平的穿枋,穿枋头上承檐檩。穿枋与挑檐檩相交处施垂花柱,穿枋与柱间施斜撑,称撑栱或撑弓,上端亦与垂花柱相交,形成三角形结构。垂花柱既有固定挑枋和撑栱的功能,同时施以雕刻,也有装饰作用。撑栱有圆形的,也有扁平的,一般施有雕刻。

撑拱出挑(东岳庙玉皇楼)

 
  挑枋头向上弯举,承托檐檩。多见于民居做法。挑枋前段我玩去上举,枋头宽度也较挑枋身部规划大,枋头挖槽,檐檩即置于槽内。
 
  (4)屋面结构
 
  李庄的建筑以悬山顶居多,民居、店铺作坊、公共性建筑中轴线两侧的次要建筑及部分主体建筑,都采用悬山顶;其次是歇山顶,禹王宫戏楼、天上宫戏楼、东岳庙玉皇楼等即是;还有部分魁顶和攒尖顶,主要是南华宫、禹王宫的亭阁建筑。
 
  在屋面材料使用上,以小青瓦为主,部分歇山建筑使用了青筒瓦。瓦分沟瓦(底瓦)和盖瓦,沟瓦直接置于椽间。椽上没有望板等木基层,也没有苫背。椽为扁平椽,建筑不同,使用的瓦件规格不同,椽的规格和椽距也有区别。民居建筑椽和椽距较小,宽不超过90、厚不超过35mm,椽距一般为230~240mm。公共性建筑的主体建筑,椽距最大不超过260mm。沟瓦搭接一般是一搭三或一搭四,即上瓦覆盖叠压下瓦的70%或60%。盖瓦是覆盖两垄底瓦之间的空隙,搭接相对底瓦稀疏。这种瓦件搭接的屋面也称仰合瓦屋面。
 
  (5)装饰
 
  和四川其他地区的清代建筑一样,李庄的建筑不使用彩画而雕刻发达。除东岳庙岱宗殿的柱头和额枋残存有彩画(不排除后期补绘的可能)外,基本不见彩绘装饰,柱、枋等多采用黑色或红色单色油饰,或仅刷桐油保护。
 
  雕刻包括石雕和木雕,台帮、柱础石、垂花柱、额枋、撑拱等,都用雕刻。石雕一般为高浮雕,局部结合使用透雕,如禹王宫的九龙陛石、前厅台帮及柱础石,题材有龙、三国题材、神话故事等。木雕有浮雕、透雕、圆雕等,额枋及扁平撑拱等多用浮雕,圆形撑拱则结合透雕和圆雕技法,题材有二龙戏珠、戏剧故事等。楣子则多为镂空透雕,以葡萄、吉祥瑞草为主。
 
  4、移民建筑文化因素
 
  李庄是个移民小镇,建筑、生活习俗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移民本土的文化因素。
 
  (1)建筑构架
 
  李庄的建筑构架主体仍为木结构构架,由于建筑普遍有封火山墙,因此建筑次间或梢间柱檩与墙体的结构做法上就与四川地区传统的做法不同。
 
  一类是贴封火山墙立柱,次间或梢间的檩搭建于柱头柱上,为传统的穿斗式结构。这类结构柱未承重作用,封火山墙仍为围护功能。
 
  一类是封火山墙与梁、檩共同构成承重体系。墙上有梁孔或檩孔,梁、次间或梢间的檩直接插于孔洞中。这类结构墙体与柱共同构成承重体系结构,封火山墙承受屋面的重量的。
 
  (2)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是一种屋顶与山墙的组合形式,因其用墙体把相邻的建筑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建筑,墙体采用砖砌,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故名“封火山墙”。封火山墙不仅具有防火的实际功能,同时装饰效果明显,集功能性与装饰性于一体。
 
  封火山墙多见于江南地区。不同的地区形制有不同,名称也有区别,但多以其形状称谓:徽派建筑呈阶梯状,称“马头墙”。福建福州地区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故称“马鞍墙”。福建福安地区因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而名“观音兜”。其他如湘西的“猫拱背”,广东佛山地区与广西部分地区的“镬(锅)耳墙”,均以形似而名。
 
  李庄建筑的封火山墙有徽派的“马头墙”式和“猫拱背”式。“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也有山字屏风式的,两叠的称三山屏风式,三叠的称五山屏风式。墙帽为庑殿式,有脊饰,翼角起翘明显。“猫拱背”中部圆拱较大,两端翼角上举,略低于拱背。墙帽亦为庑殿式,有脊饰,翼角起翘较大。

猫拱背(东岳庙)

 
  李庄建筑的封火山墙,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样式,而是融合了多个移民建筑文化因素借用而形成的,闽、粤、赣封火墙的形式可以在同一幢建筑中出现,所以封火山墙可以曲线和直线相混合。
 
  李庄建筑的墙体当地称作“空斗墙”,或称“盒子墙”,实际是不同的墙体砌筑工艺技术的。墙体底部为条石砌筑,条石上为砌砖墙身。砌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条石上并列平铺两排砖,并列的砖之间有空隙,不挨着,于平砖两侧卧砌一砖,砖的外侧与平砖外侧平齐,两侧的卧砖要错开,不能并列对齐;再于卧砖上砌平砖一层。如此层层向上砌筑。每层卧砖中间放置一根圆木或木枋,中间用土、碎砖等填实,圆木或木枋是墙体内部的筋,起着拉牵每层墙体的作用,填实的土、碎砖与圆木或木枋使每层墙体形成一个整体,墙体因之结实、牢固。这种做法是徽派建筑和广东地区建筑的做法。另一种墙体的墙基亦用条石砌筑,不同的是墙身砌筑在卧砖的两端有丁砖,由于卧砖是错缝的,两头的丁砖也是错缝的,形成如同“盒子”的墙身,盒子里面填黄土或碎砖瓦块,而并列的平砖中间是有空隙的,填土、砖瓦块时与上下层墙身砖彼此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做法源于江西地区,当地称“金包泥”。但李庄就连民居建筑也有围墙,墙体以前者居多,当不能武断地以墙体砌筑技术断定其主人即为安徽或广东籍,其中也有原材料的因素,因前者在用砖上比后者节约很多。
 
  (3)建筑装饰
 
  移民建筑文化特色表现在李庄建筑的装饰中,集中体现在脊饰的装饰上:一是灰塑工艺,一是嵌瓷工艺。
 
  灰塑古称“灰批”,是广东、东西、福建等岭南地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岭南的灰塑是将石灰、稻草、玉扣纸、糯米粉、糖、钢筋、钢钉、铜线、颜料等材料分别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沤制成草筋灰、石灰油、纸筋灰,再经拍、抹、推、压、挑、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耐酸、耐碱、耐温,不易变形,且色彩不易褪色等特点,非常适合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

灰塑

 
  嵌瓷俗称“聚饶”、“贴饶”、“扣饶”,是潮汕和闽南特有的工艺门类,始创于明末清初。嵌瓷以绘画与灰塑造型为基础,使用各种形状、色彩的瓷片在装饰造型表面贴嵌成花鸟鱼虫、人物等造型,装饰于屋脊和檐下、照壁等建筑部位。嵌瓷以其色彩艳丽丰富,装饰效果强而被运用于建筑装饰。李庄建筑的嵌瓷装饰见于祖师殿中殿屋脊、天上宫牌坊式门坊等建筑,前者采用平饶工艺,后者多采用半浮沉饶工艺。平饶与平面浮雕类似,半浮沉饶与高浮雕类似,以瓷片进行拼贴图案。禹王宫戏楼正脊宝瓶宝顶的立体饶工艺为后期维修改造的。
 
  5、李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状况
 
  综观李庄各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发现李庄的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金柱使用石材。在东岳庙、禹王宫、南华宫等建筑的金柱或角柱使用了石材,用石柱代替木柱。
 
  用材较小。李庄的建筑柱、檩等普遍地用材偏小,一改明代传统官式建筑用材大的风格。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中柱柱径明显较明代建筑小;檩规格也变小,檩下多用随檩或随檩枋,以加强檩的受压、抗弯作用。由于用材小,建筑的面阔和进深也相对较小,明间金柱的插梁使用双重梁。
 
  屋面无木基层、苫背。和四川地区清代建筑一样,建筑屋面结构简单,为檩上施椽,椽为扁平状,椽距不大于260mm,椽上直接瓦瓦,没有望板等木基层及苫背。没有木基层和苫背,大达减轻了屋面的荷载,与用材偏小相适应。
 
  建筑结构普遍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次要建筑及民居等则采用穿斗式梁架结构。
 
  李庄建筑的上述特点,也是明末以来四川地区社会状况的表现。四川从明末天启元年(1621年)的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叛乱、崇祯年间张献忠之乱到清初康熙十九年(1680年)平定“三藩之乱”的60多年间,境内兵灾战乱不断,“地方迭罹兵燹,人民稀少,物力凋耗,非昔殷实时之所可同日而语。”能够适应明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用材缺乏,“因蜀罹兵燹之后,即巨树良材咸遭焚伐,且无培植,求其千百年长养拱抱、堪为朝廷梁栋者,诚不能如当年之可指画而得也。” 建筑材料的变化直接引起建筑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建筑的装修、装饰也发生了适应于该结构体系的变化。
 
  清初湖北、广东、贵州等地的移民及经商的人,把本土的建筑文化因素融入当地建筑中,使得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呈现出多地域建筑因素包容的特色,雕刻、绘彩、灰塑、嵌瓷等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雕刻技术空前发达,可以说,“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地区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兴盛起了重大的作用,也是古蜀文明的再一次崛起。
 
  三、李庄建筑故事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以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主的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先后辗转武汉、长沙、昆明。1940年10月底迁驻李庄上坝。 
 
  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期间,对宜宾地区的古建筑、宋墓等进行调查、测绘,成果公布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
 
  宜宾地区的古建筑调查、测绘,包括旋螺殿、宜宾旧州坝白塔等。旋螺殿由梁思成先生带领莫宗江、罗哲文等,先后多次测绘。旋螺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遗存,建筑梁架结构、藻井等都具有研究价值,被梁思成先生写入《中国建筑史》。宜宾旧州坝白塔由王世襄调查、测绘。旋螺殿和宜宾旧州白塔后被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油印为单行本,供业务人员学习。
 
  宜宾地区宋墓调查、测绘主要是莫宗江、王世襄对宜宾旧州坝宋墓和李庄宋墓的调查、测绘。需要注意的是,营造学社这次对宜宾地区宋墓的调查、测绘,是古建筑学者对考古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罗哲文先生是在李庄时期成长起来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宜宾本土人。初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协助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后跟随梁思成调查、测绘旋螺殿,建国后成为最年轻的古建专家。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为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因为保护长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此外还有刘致平先生在李庄整理、完成的四川民居专题调研成果——《四川民居》,第一次把四川民居纳入古建筑研究,至今仍是研究四川古建筑的经典著作。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及第七卷第一期目录

 
  在李庄期间,梁思成、林徽因带领大家克服缺少纸张、没有印刷厂等困难,恢复了停办的社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自己撰写文章、绘图、编排、石印、装订,先后编印了两期。1944年10月,第七卷第一期出版,营造学社李庄时期的调查成果主要发表于该期。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

 
  李庄时期的营造学社严重缺少经费,梁思成、林徽因等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在月亮田简陋的住房中,坚持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也正因为如此,李庄被成为“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鉴于李庄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接纳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做出的贡献,以及李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015年10月30日,经宜宾市政府申请,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在李庄镇上坝村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吕舟宣读授牌决定,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向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局授予李庄镇“中国建筑史研究基地”称号。

(注:本文由姚军提供,为作者在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上的演讲)
 
 

作者:姚军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