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寻找最初的中国——“纪念二里头遗址发现55周年学术研讨会”传统考古组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4-10-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26日下午正式进入分组学术讨论环节,为加强学术观点的交流和讨论,研讨会将与会学者大致分成两组,一组以考古学研究为组,另一组则以科技考古研究为主。两组研讨活动同时进行。
 
  第一组会议讨论由郑州大学教授张国硕先生主持。主要演讲者及演讲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1、《从早期国家定义来看二里头文化》,演讲者:日本九州大学教授 宫本一夫
 
  主要运用欧美考古理论里的Klassen等学者的早期国家的定义,对二里头文化各个阶段和遗址的性质、形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探讨,进而宫本一夫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属于早期国家形态,并说明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色。这一探讨为我们研究二里头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宫本一夫先生演讲
 
  2、《陶寺、石峁与二里头——中原及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成》,演讲者: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戴向明
 
  戴向明先生通过对洛阳盆地、晋南地区、运城盆地及陕北地区从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聚落规模、形态、性质、结构及墓葬规模、规格的比较,得出了陶寺、石峁及二里头遗址的共同点是都存在大规模的城址、贵族大墓,且已有严重的社会分化等现象等结论。但戴向明先生同时认为每个聚落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只有二里头文化在融合、交流众多文化的基础上,最终走进了早期国家的门槛。

戴向明先生演讲
 
  3、《先秦出土文献所见大禹传说考述》,演讲者:日本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中心 刘海宇 日本岩手大学教育学部 薮敏裕
 
  刘海宇先生主要从西周至春秋金文(如《秦公簋》、《叔夷钟》)和战国楚简(如郭店简《缁衣》第十二、十三简、《尊德义》第五简至第七简,上博简《容成氏》)中关于大禹传说和大禹出土文献记载资料,就先秦出土文献所见大禹传说的嬗变和禹与夏的关系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演讲者认为禹为古代传说中圣王的名字,根据目前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大禹的传说有可能上溯到商代,文献表明,至战国时代,大禹传说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这符合顾颉刚先生“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说”的理论。在夏与禹的关系方面,作者主张应把周代人所演绎的是商代以前王朝名称“夏”或“夏后”与商代以前王朝是否真实存在过这两个问题分开考虑。作者提出的这两个观点,颇有新意,对于推进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及我们对古史传说的学术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刘海宇先生演讲
 
  4、《二元证据的分歧与互校:二里头文化年代学研究的反思》,演讲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井中伟
 
  由考古学分期与碳十四测年共同参与的二里头文化年代研究,因二元证据对接的分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二里头文化年代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测年数据的大幅度变动对文化的解读产生了影响;部分期段时间的跨度与陶器敏感度相矛盾,二里头文化年代上限与“五星聚合”结果的矛盾;周边文化的年代框架与二里头文化存在密切的依附关系,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变动势必会影响周边文化的年代。究其原因为:虽然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流程是科学的,但碳十四测年依然带有局限性,如采样阶段的局限性、确定年代的局限性以及拟合阶段的局限性,同时对考古遗存的定性分析也会影响到年代的判断。对上述问题和局限性的我们应采取措施,如将碳十四作为参考数据,解决二里头文化形成机制的分歧问题,为年代的拟合提供可靠的考古学背景依据,并注意与天文学等学科的沟通,寻找突破口。对周边遗址都采用系列测年法来构建各自的编年序列,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抛开二里头文化和夏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其文化本身的年代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怎样在互较中整合这两种研究成果,依然是学术界未来努力的方向。

井中伟先生演讲
 
  5、《从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及其相关遗存研究历程和视角的反思》,演讲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段天璟
 
  段天璟先生首先通过史学问题考古引入、考古研究广泛关注和探索文明文化三个阶段的划分,简单地回顾了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遗存的研究概况。随后对夏代与夏时期二元证据的整合这一研究视角进行了反思,简单探讨了从考古遗存出发断定夏代与考古学的局限性,提出了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上限与龙山时代的遗存间存在“年代缺环”,且龙山文化中存在进入夏代纪年的遗存等诸多问题。随后段天璟先生提出了对研究标尺的讨论:一个时期的定位,即用二里头文化来反观整个中国当时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二里头文化出发认识龙山时代与夏时期,进而研究整个中国考古。最后段天璟认为:尽管二里头文化与历史上的夏商王朝之间的对应关系仍存在争论,但“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认识是毋庸置疑的。

段天璟先生演讲
 
  6、《蒲城店遗址龙山到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初探》,演讲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魏兴涛
 
  从陶器分期和聚落布局两个方面考察了蒲城店遗址与煤山类型、新砦遗址及二里头文化三个时期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得出了相关结论,包括蒲城店遗址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可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龙山遗存可分为两期三段,过渡期遗存分为两段;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文化前后相继,晚一时期遗存除部分继承早一期文化因素外,均有较多新文化因素的融入,三个时期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后者都是在新的外来文化的融入影响下形成的,这对龙山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二里头文化的形成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过渡期晚段至二里头一期,截然有别的居住区房屋聚落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分期遥相呼应。两种不同的房屋布局形式应当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也反映出不同的家庭组织模式。不同级别的居住区防御体系则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稳定指数。总之,蒲城店遗址对中原龙山时期聚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魏兴涛先生演讲
 
  7、《试论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演讲者: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 徐昭峰
 
  简单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的地层关系、建成和废弃年代、演变过程、建筑布局、功能及其与周边遗迹的关系,从整体上阐述了宫殿建筑基址兴盛的过程。从而得出,从二里头文化一期至四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基本布局是一二期东西对称分布,至三四期东西沿南北轴线形成两组建筑中心,但其总体布局一直是左侧为宗庙,右侧为朝。最迟在二里头文化二期,宫殿区规模已经形成,大体北侧为大型祭祀区、中间为宫殿区、南侧为作坊区,南北形成大的轴线布局,最晚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

徐昭峰先生演讲
 
  8、《偃师商城墓葬浅探》,演讲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郜向平
 
  通过详细分析偃师商城发掘的墓葬资料,并与下七垣文化、二里岗文化、洹北商城时期及晚商文化时期的墓葬进行比较研究后,可以对偃师商城的墓葬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偃师商城中分布相对集中的墓葬,有的墓向较为一致,有些则相对多样。墓葬方向单一的墓群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人群;墓葬方向多样的墓群,可能是不同时期某一区域内埋葬的人群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不同葬俗的人埋在了同一区域。后者意味着某种地缘群体或非基于亲缘关系的社会群体的存在。
 
  第二,结合墓葬分期观察墓葬平面分布图,可以发现一些墓葬的排列有一定规律。尤其是一些横向排列的墓葬和一些纵向排列的墓葬,两者是否分别意味着同代和异代的亲缘关系,前者是否包括了部分夫妇“异穴并葬”,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第三,包括偃师商城在内的早商文化遗址中,未见大规模的墓地,相对集中的墓群一般只包括一二十座墓葬,这与二里头文化墓葬的发现类似,此种规模的墓地可能对应一个扩大家庭甚或更小的社会单位。其与先商、晚商文化墓地的差异耐人寻味。

郜向平先生演讲
 
  9、《工匠生活中的礼仪、权力和社》,演讲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师 卡纯卡•莱因哈特(Katrinka Reinhart)
 
  在考古研究中,我们经常关注的是精英文化,如宫殿、甲骨文、青铜器、墓葬、祭祀等,一般认为精英是引起和带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通过祭祀和宴飨来彰显自己的地位,透过礼物的赠与和食物的赠与来巩固权力。在偃师商城的宫城中我们发现了有关贵族礼制活动的强有力的证据。然而,贵族阶层并不是唯一实践“礼”的阶层。演讲者通过对偃师商城个案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在偃师商城中,分布在房址的内部和四周的陶工们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并比较陶工阶层与贵族阶层的礼仪制度,探索祭祀礼仪和权力的关系,并提出有关社会地位和“社”等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

卡纯卡•莱因哈特女士演讲
 
  10、《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及运输路线》,演讲者:上海大学文学院 秦超超 曹峻
 
  原始瓷的产地问题,一直是考古界和陶瓷界争论的一个问题,目前主要观点有“南方产地说”与“多元产地说”两种观点,近年浙江东苕溪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商代原始瓷窑址,为研究原始瓷产地提供了新的材料,所以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这批新资料对“南方产地说”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作者认为从烧造技术、窑址水平、器物品种等方面来看,以吴城和德清地区为主体的南方生产区,都应该是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和烧造中心。且商代原始瓷就是从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运往北方各地的。运输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三条。其中东路从太湖以北过长江、淮河,沿泗水进入济水,向西通往中原腹地;中路为过长江,进淮河,沿淮河西进、经颍河和汝河进入商王朝王畿区;西路为逆长江而上至湖北地区,再北上过义阳三关进入商朝腹地。这三条路线在商代不同时段随着商王朝的控制范围的改变而存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且当时可能还存在的海上运输路线。

秦超超先生演讲
 
  11、《再论岳石文化北来说》,演讲者: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助理教授 黄川田修
 
  主要就以下四个方面讨论了岳石文化北来说的观点:第一,岳石文化是“有人无墓”的社会。目前为止,岳石文化还未发现龙山文化时期那样大规模的墓葬;第二,岳石文化青铜器虽然只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的小件,如镞、刀等,但仍然证明了其确实存在青铜器。但它的青铜器不是单独冶炼铸造的。第三,岳石文化和辽河流域的文化十分相似,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当时已出现开采、运输、冶炼、消费的一套管理体系。所以岳石文化的青铜器是否是从辽西地区来的呢?第四,通过对中原地区出土的属于岳石系统的陶器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很多工人是从海岱地区迁到洛阳盆地,并在二里头附近从事制造生活用具的工作的。
 
  基于以上的讨论,作者认为若将公元前1900至1400前后的岳石文化和夏家店文化互相比较,看的出来两者经济生产力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岳石文化小型铜器的原料、技术都是从西辽河流域引入海岱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山东半岛北部或许是金属资源流通的重要路径;岳石文化无墓的理由,恐怕不能以人口减少来全面解释;岳石文化主要聚落遗存偏于渤海湾沿海区至泰山周围的理由,也难以仅以气候变化进行解释。

黄川田修先生演讲
 
  12、《从刘庄墓地看下七垣文化的社会结构》,演讲者:日本东京大学特别研究员 久保田慎二
 
  为了探讨下七垣文化的文化演变和社会等级,作者对刘庄墓葬的叠压打破关系、墓葬等级、墓葬规模和葬具、随葬品数量的关系、墓葬规模和墓葬结构的关系、墓葬规模和非日常随葬品的关系及各时期与各墓区的随葬品数量、葬具、结构以及东西两区墓葬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考察,在此基础上,认为刘庄墓地从分布状况和非日常用途的随葬品上,都没有关系到等级社会,没有成为表示等级的象征。墓地内部的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还没有出现社会复杂化。

久保田慎二先生演讲
 
  13、《二里头遗址布局特征补论》,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赵海涛
 
  随着近年来二里头遗址的新发现,对二里头遗址布局特征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通过对二里头遗址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和研究可知,二里头遗址可分为中心区和一般居住活动区两大部分,中心区位于遗址的东南部至中部一带,由宫殿区、围垣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一般居住活动区位于遗址西部和北部区域。布局随着时代变化又有动态发展。布局上存在着“中轴线现象”和“四围向心现象”,还有“择中立宫”、“工城居前”、“坛墠在后”、“显贵拱卫”、“居址墓葬混杂”等特点。

赵海涛先生演讲
 
  14、《“三都”二里头文化四期阶段遗存的再思考》,演讲者: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 常怀颖
 
  “三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二里头文化四期遗存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二里头遗址第四期的作坊区和宫殿区皆有新建遗迹,说明了此时并不是衰落期,而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与以往学术界的认识截然不同。这一观点对未来二里头遗址的发展过程研究将会产生促进的作用。同时还从陶器群为主的遗物的文化因素分析方面对“三都”进行了比较,为以后学术界整体性地考虑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三座都邑性遗址在二里头文化四期阶段的差异。对中原地区夏商之际的文化与社会政治转换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常怀颖先生演讲
 
  15、《岳石文化衰变原因新探》,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庞小霞
 
  主要对岳石文化衰变的原因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和探讨,庞小霞女士认为: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即海岱地区的低温和洪水等,是岳石文化衰变的直接原因,而非长期原因;岳石文化衰变的主要原因是海岱地区内部政治经济控制系统的失衡。海岱地区至龙山文化晚期,社会阶层和等级分化严重,社会组织和结构复杂,官僚机构或已存在,王者雏形出现,礼制初步形成,社会进入了邦国阶段,但其社会内部并没有一个跨地理单元的强大政权存在,而是呈多中心并立的政治格局,且经济体系是一种以控制财富为主的财政结构。这势必会导致文化的衰变。
 
  同时政治体制是长期衰落的重要原因。考古发现显示出其内部不存在以某个类型为中心,周围其他类型环绕分布的向心式分布格局,而是多个分散的中型规模的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所组成的松散联合体。
 
  另外岳石文化的自我封闭性是其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通过对岳石文化与其他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考察似乎证明其衰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一个文化只有与其它文化交流互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先进因素,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当时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正好具备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这应该是导致其最终率先走进早期王朝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庞小霞女士演讲
 
  16、《商周时期大型单体建筑平面布局的考察》,演讲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郭明
 
  主要从堂室的差别、门与阶设置的差别、墙体的差别、柱网结构的差别、回廊的差别、柱础的差别、散水的设置七个方面探讨了商周时期大型单体建筑的差异,并总结出商周时期各自建筑的特色。
 
  商周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各具特色。商代建筑,其整体风格和细部特征,基本与二里头大型建筑相同。而周代的建筑则与秦汉及以后历代建筑最为接近。
 
  商周两代大型单体建筑的差异,既有年代之分,也有地域之别,商代大型单体建筑多发现于河南地区,而西周的大型单体建筑则均发现于陕西地区,两者风格的不同,既是因为年代先后而发生的重大变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西周此类建筑另有源头。后一种可能是我们以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郭明女士演讲
 
  17、《新砦遗址2013-2014年发掘收获》,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春青  河南大学考古系 魏继印
 
  主要介绍了新砦遗址的考古发掘收获:发掘时间主要从2013年秋至2014年上半年,遗址的上层为西周时期遗存,中层为新砦时期。发现了陶窑、墓葬、灰坑等遗迹,其中一个灰坑,分三层,共埋葬7人,姿势各异,推测应该属于非正常死亡。出土有白陶、鼎、罐及器盖,其中尤以器盖为最多。下层则为王湾三期遗存。

魏继印先生演讲
 
  第一组演讲结束后,学者们主要就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及运输路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纪念二里头遗址发现55周年学术研讨会

寻找最初的中国——“纪念二里头遗址发现55周年学术研讨会”传统考古组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4-10-27

  26日下午正式进入分组学术讨论环节,为加强学术观点的交流和讨论,研讨会将与会学者大致分成两组,一组以考古学研究为组,另一组则以科技考古研究为主。两组研讨活动同时进行。
 
  第一组会议讨论由郑州大学教授张国硕先生主持。主要演讲者及演讲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1、《从早期国家定义来看二里头文化》,演讲者:日本九州大学教授 宫本一夫
 
  主要运用欧美考古理论里的Klassen等学者的早期国家的定义,对二里头文化各个阶段和遗址的性质、形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探讨,进而宫本一夫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属于早期国家形态,并说明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色。这一探讨为我们研究二里头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宫本一夫先生演讲
 
  2、《陶寺、石峁与二里头——中原及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成》,演讲者: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戴向明
 
  戴向明先生通过对洛阳盆地、晋南地区、运城盆地及陕北地区从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聚落规模、形态、性质、结构及墓葬规模、规格的比较,得出了陶寺、石峁及二里头遗址的共同点是都存在大规模的城址、贵族大墓,且已有严重的社会分化等现象等结论。但戴向明先生同时认为每个聚落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只有二里头文化在融合、交流众多文化的基础上,最终走进了早期国家的门槛。

戴向明先生演讲
 
  3、《先秦出土文献所见大禹传说考述》,演讲者:日本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中心 刘海宇 日本岩手大学教育学部 薮敏裕
 
  刘海宇先生主要从西周至春秋金文(如《秦公簋》、《叔夷钟》)和战国楚简(如郭店简《缁衣》第十二、十三简、《尊德义》第五简至第七简,上博简《容成氏》)中关于大禹传说和大禹出土文献记载资料,就先秦出土文献所见大禹传说的嬗变和禹与夏的关系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演讲者认为禹为古代传说中圣王的名字,根据目前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大禹的传说有可能上溯到商代,文献表明,至战国时代,大禹传说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这符合顾颉刚先生“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说”的理论。在夏与禹的关系方面,作者主张应把周代人所演绎的是商代以前王朝名称“夏”或“夏后”与商代以前王朝是否真实存在过这两个问题分开考虑。作者提出的这两个观点,颇有新意,对于推进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及我们对古史传说的学术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刘海宇先生演讲
 
  4、《二元证据的分歧与互校:二里头文化年代学研究的反思》,演讲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井中伟
 
  由考古学分期与碳十四测年共同参与的二里头文化年代研究,因二元证据对接的分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二里头文化年代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测年数据的大幅度变动对文化的解读产生了影响;部分期段时间的跨度与陶器敏感度相矛盾,二里头文化年代上限与“五星聚合”结果的矛盾;周边文化的年代框架与二里头文化存在密切的依附关系,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变动势必会影响周边文化的年代。究其原因为:虽然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流程是科学的,但碳十四测年依然带有局限性,如采样阶段的局限性、确定年代的局限性以及拟合阶段的局限性,同时对考古遗存的定性分析也会影响到年代的判断。对上述问题和局限性的我们应采取措施,如将碳十四作为参考数据,解决二里头文化形成机制的分歧问题,为年代的拟合提供可靠的考古学背景依据,并注意与天文学等学科的沟通,寻找突破口。对周边遗址都采用系列测年法来构建各自的编年序列,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抛开二里头文化和夏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其文化本身的年代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怎样在互较中整合这两种研究成果,依然是学术界未来努力的方向。

井中伟先生演讲
 
  5、《从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及其相关遗存研究历程和视角的反思》,演讲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段天璟
 
  段天璟先生首先通过史学问题考古引入、考古研究广泛关注和探索文明文化三个阶段的划分,简单地回顾了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遗存的研究概况。随后对夏代与夏时期二元证据的整合这一研究视角进行了反思,简单探讨了从考古遗存出发断定夏代与考古学的局限性,提出了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上限与龙山时代的遗存间存在“年代缺环”,且龙山文化中存在进入夏代纪年的遗存等诸多问题。随后段天璟先生提出了对研究标尺的讨论:一个时期的定位,即用二里头文化来反观整个中国当时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二里头文化出发认识龙山时代与夏时期,进而研究整个中国考古。最后段天璟认为:尽管二里头文化与历史上的夏商王朝之间的对应关系仍存在争论,但“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认识是毋庸置疑的。

段天璟先生演讲
 
  6、《蒲城店遗址龙山到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初探》,演讲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魏兴涛
 
  从陶器分期和聚落布局两个方面考察了蒲城店遗址与煤山类型、新砦遗址及二里头文化三个时期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得出了相关结论,包括蒲城店遗址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可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龙山遗存可分为两期三段,过渡期遗存分为两段;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文化前后相继,晚一时期遗存除部分继承早一期文化因素外,均有较多新文化因素的融入,三个时期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后者都是在新的外来文化的融入影响下形成的,这对龙山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二里头文化的形成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过渡期晚段至二里头一期,截然有别的居住区房屋聚落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分期遥相呼应。两种不同的房屋布局形式应当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也反映出不同的家庭组织模式。不同级别的居住区防御体系则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稳定指数。总之,蒲城店遗址对中原龙山时期聚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魏兴涛先生演讲
 
  7、《试论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演讲者: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 徐昭峰
 
  简单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的地层关系、建成和废弃年代、演变过程、建筑布局、功能及其与周边遗迹的关系,从整体上阐述了宫殿建筑基址兴盛的过程。从而得出,从二里头文化一期至四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基本布局是一二期东西对称分布,至三四期东西沿南北轴线形成两组建筑中心,但其总体布局一直是左侧为宗庙,右侧为朝。最迟在二里头文化二期,宫殿区规模已经形成,大体北侧为大型祭祀区、中间为宫殿区、南侧为作坊区,南北形成大的轴线布局,最晚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

徐昭峰先生演讲
 
  8、《偃师商城墓葬浅探》,演讲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郜向平
 
  通过详细分析偃师商城发掘的墓葬资料,并与下七垣文化、二里岗文化、洹北商城时期及晚商文化时期的墓葬进行比较研究后,可以对偃师商城的墓葬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偃师商城中分布相对集中的墓葬,有的墓向较为一致,有些则相对多样。墓葬方向单一的墓群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人群;墓葬方向多样的墓群,可能是不同时期某一区域内埋葬的人群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不同葬俗的人埋在了同一区域。后者意味着某种地缘群体或非基于亲缘关系的社会群体的存在。
 
  第二,结合墓葬分期观察墓葬平面分布图,可以发现一些墓葬的排列有一定规律。尤其是一些横向排列的墓葬和一些纵向排列的墓葬,两者是否分别意味着同代和异代的亲缘关系,前者是否包括了部分夫妇“异穴并葬”,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第三,包括偃师商城在内的早商文化遗址中,未见大规模的墓地,相对集中的墓群一般只包括一二十座墓葬,这与二里头文化墓葬的发现类似,此种规模的墓地可能对应一个扩大家庭甚或更小的社会单位。其与先商、晚商文化墓地的差异耐人寻味。

郜向平先生演讲
 
  9、《工匠生活中的礼仪、权力和社》,演讲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师 卡纯卡•莱因哈特(Katrinka Reinhart)
 
  在考古研究中,我们经常关注的是精英文化,如宫殿、甲骨文、青铜器、墓葬、祭祀等,一般认为精英是引起和带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通过祭祀和宴飨来彰显自己的地位,透过礼物的赠与和食物的赠与来巩固权力。在偃师商城的宫城中我们发现了有关贵族礼制活动的强有力的证据。然而,贵族阶层并不是唯一实践“礼”的阶层。演讲者通过对偃师商城个案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在偃师商城中,分布在房址的内部和四周的陶工们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并比较陶工阶层与贵族阶层的礼仪制度,探索祭祀礼仪和权力的关系,并提出有关社会地位和“社”等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

卡纯卡•莱因哈特女士演讲
 
  10、《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及运输路线》,演讲者:上海大学文学院 秦超超 曹峻
 
  原始瓷的产地问题,一直是考古界和陶瓷界争论的一个问题,目前主要观点有“南方产地说”与“多元产地说”两种观点,近年浙江东苕溪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商代原始瓷窑址,为研究原始瓷产地提供了新的材料,所以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这批新资料对“南方产地说”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作者认为从烧造技术、窑址水平、器物品种等方面来看,以吴城和德清地区为主体的南方生产区,都应该是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和烧造中心。且商代原始瓷就是从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运往北方各地的。运输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三条。其中东路从太湖以北过长江、淮河,沿泗水进入济水,向西通往中原腹地;中路为过长江,进淮河,沿淮河西进、经颍河和汝河进入商王朝王畿区;西路为逆长江而上至湖北地区,再北上过义阳三关进入商朝腹地。这三条路线在商代不同时段随着商王朝的控制范围的改变而存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且当时可能还存在的海上运输路线。

秦超超先生演讲
 
  11、《再论岳石文化北来说》,演讲者: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助理教授 黄川田修
 
  主要就以下四个方面讨论了岳石文化北来说的观点:第一,岳石文化是“有人无墓”的社会。目前为止,岳石文化还未发现龙山文化时期那样大规模的墓葬;第二,岳石文化青铜器虽然只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的小件,如镞、刀等,但仍然证明了其确实存在青铜器。但它的青铜器不是单独冶炼铸造的。第三,岳石文化和辽河流域的文化十分相似,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当时已出现开采、运输、冶炼、消费的一套管理体系。所以岳石文化的青铜器是否是从辽西地区来的呢?第四,通过对中原地区出土的属于岳石系统的陶器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很多工人是从海岱地区迁到洛阳盆地,并在二里头附近从事制造生活用具的工作的。
 
  基于以上的讨论,作者认为若将公元前1900至1400前后的岳石文化和夏家店文化互相比较,看的出来两者经济生产力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岳石文化小型铜器的原料、技术都是从西辽河流域引入海岱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山东半岛北部或许是金属资源流通的重要路径;岳石文化无墓的理由,恐怕不能以人口减少来全面解释;岳石文化主要聚落遗存偏于渤海湾沿海区至泰山周围的理由,也难以仅以气候变化进行解释。

黄川田修先生演讲
 
  12、《从刘庄墓地看下七垣文化的社会结构》,演讲者:日本东京大学特别研究员 久保田慎二
 
  为了探讨下七垣文化的文化演变和社会等级,作者对刘庄墓葬的叠压打破关系、墓葬等级、墓葬规模和葬具、随葬品数量的关系、墓葬规模和墓葬结构的关系、墓葬规模和非日常随葬品的关系及各时期与各墓区的随葬品数量、葬具、结构以及东西两区墓葬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考察,在此基础上,认为刘庄墓地从分布状况和非日常用途的随葬品上,都没有关系到等级社会,没有成为表示等级的象征。墓地内部的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还没有出现社会复杂化。

久保田慎二先生演讲
 
  13、《二里头遗址布局特征补论》,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赵海涛
 
  随着近年来二里头遗址的新发现,对二里头遗址布局特征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通过对二里头遗址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和研究可知,二里头遗址可分为中心区和一般居住活动区两大部分,中心区位于遗址的东南部至中部一带,由宫殿区、围垣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一般居住活动区位于遗址西部和北部区域。布局随着时代变化又有动态发展。布局上存在着“中轴线现象”和“四围向心现象”,还有“择中立宫”、“工城居前”、“坛墠在后”、“显贵拱卫”、“居址墓葬混杂”等特点。

赵海涛先生演讲
 
  14、《“三都”二里头文化四期阶段遗存的再思考》,演讲者: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 常怀颖
 
  “三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二里头文化四期遗存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二里头遗址第四期的作坊区和宫殿区皆有新建遗迹,说明了此时并不是衰落期,而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与以往学术界的认识截然不同。这一观点对未来二里头遗址的发展过程研究将会产生促进的作用。同时还从陶器群为主的遗物的文化因素分析方面对“三都”进行了比较,为以后学术界整体性地考虑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三座都邑性遗址在二里头文化四期阶段的差异。对中原地区夏商之际的文化与社会政治转换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常怀颖先生演讲
 
  15、《岳石文化衰变原因新探》,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庞小霞
 
  主要对岳石文化衰变的原因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和探讨,庞小霞女士认为: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即海岱地区的低温和洪水等,是岳石文化衰变的直接原因,而非长期原因;岳石文化衰变的主要原因是海岱地区内部政治经济控制系统的失衡。海岱地区至龙山文化晚期,社会阶层和等级分化严重,社会组织和结构复杂,官僚机构或已存在,王者雏形出现,礼制初步形成,社会进入了邦国阶段,但其社会内部并没有一个跨地理单元的强大政权存在,而是呈多中心并立的政治格局,且经济体系是一种以控制财富为主的财政结构。这势必会导致文化的衰变。
 
  同时政治体制是长期衰落的重要原因。考古发现显示出其内部不存在以某个类型为中心,周围其他类型环绕分布的向心式分布格局,而是多个分散的中型规模的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所组成的松散联合体。
 
  另外岳石文化的自我封闭性是其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通过对岳石文化与其他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考察似乎证明其衰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一个文化只有与其它文化交流互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先进因素,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当时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正好具备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这应该是导致其最终率先走进早期王朝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庞小霞女士演讲
 
  16、《商周时期大型单体建筑平面布局的考察》,演讲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郭明
 
  主要从堂室的差别、门与阶设置的差别、墙体的差别、柱网结构的差别、回廊的差别、柱础的差别、散水的设置七个方面探讨了商周时期大型单体建筑的差异,并总结出商周时期各自建筑的特色。
 
  商周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各具特色。商代建筑,其整体风格和细部特征,基本与二里头大型建筑相同。而周代的建筑则与秦汉及以后历代建筑最为接近。
 
  商周两代大型单体建筑的差异,既有年代之分,也有地域之别,商代大型单体建筑多发现于河南地区,而西周的大型单体建筑则均发现于陕西地区,两者风格的不同,既是因为年代先后而发生的重大变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西周此类建筑另有源头。后一种可能是我们以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郭明女士演讲
 
  17、《新砦遗址2013-2014年发掘收获》,演讲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春青  河南大学考古系 魏继印
 
  主要介绍了新砦遗址的考古发掘收获:发掘时间主要从2013年秋至2014年上半年,遗址的上层为西周时期遗存,中层为新砦时期。发现了陶窑、墓葬、灰坑等遗迹,其中一个灰坑,分三层,共埋葬7人,姿势各异,推测应该属于非正常死亡。出土有白陶、鼎、罐及器盖,其中尤以器盖为最多。下层则为王湾三期遗存。

魏继印先生演讲
 
  第一组演讲结束后,学者们主要就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及运输路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