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和她的时代”——纪念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1-11-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郭梦
11月6日至11月7日,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渑池县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政府主办。来自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德国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博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中华遗产杂志等单位的仰韶文化方面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旨在推动仰韶文化的研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也缅怀历代考古学家为仰韶文化研究和中华文明起源做出的贡献。
11月6日下午,研讨会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始,会议由陈星灿主持,共有10位代表发言。
1. 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新发现
西坡遗址自2000年到2006年共进行了六次发掘,发现了特大房址和墓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2011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此次发掘重大发现之一是遗址中心区的大型房址F107。F107门道向南,内可能有火塘。根据F107的剖面,推测房址的建筑程序大约为挖坑——立柱——填土——挖地穴——垫土——铺白灰面。该房址的发现为深入探讨仰韶时期大型房址的建筑工艺提供了新线索。
2. 张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仰韶文化兴盛时期的葬仪
仰韶文化埋葬方式主要可分为单人一次葬和多人大型合葬两类。前者又可细分为小型墓葬、墓地和大型墓葬、墓地,分别以福临堡、西坡等遗址为代表。多人大型合葬以洪山庙遗址和八里岗遗址中墓葬为代表。仰韶文化单人大型墓与红山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大型单人墓葬在葬具、随葬品设置方面多有相似之处,可以认为仰韶文化鼎盛时期已经产生了大、小墓葬的分化,并且此时各文化的上层社会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流。而二次合葬则延续了史家类型的遗风,但其规模更大、同时可能伴有复杂的仪式。
3. 马萧林 河南省文物局
竖穴土坑墓深度复原研究——以河南灵宝西坡墓地为例
西坡墓地中,有的墓葬有二层台,有的则不见,墓坑深度多在60厘米左右,墓葬分布比较稀疏。而墓葬填土中常见片状分布的棕红色土。同时,遗址边缘地区发现了类似的棕红色土层的分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方法对部分墓葬的填土及来自遗址周边的土壤样本进行元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西坡墓地的部分填土微量元素特征与采集于遗址南部的红土特征相似。我们推测,西坡墓地的墓葬在建造的时候即打破了这层棕红色土。根据这层棕红色土的高度,西坡墓地墓葬原高度可能约为3米,但后来上层的部分被破坏掉,直接导致墓葬现存深度变浅;不少墓葬也可能被破坏殆尽,因而剩余墓葬的分布显得很稀疏。
4. 曾琪 中山大学
仰韶、半坡与庙底沟
介绍了仰韶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的命名以及仰韶遗址的数次发掘;西阴村遗址和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仰韶文化研究的影响;以及从仰韶文化发现时起,安特生、安志敏、苏秉琦、石兴邦等学者对仰韶文化内涵、性质的探讨。并对安特生的工作及其学术态度予以高度评价。
5. 魏兴涛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关系再研究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新认识
本研究详细梳理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关系研究简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占优势的半坡类型比庙底沟类型早的观点受到挑战,平行说重新抬头。还分析比较了“半坡类型遭遇庙底沟类型说”以及“平行说”在层位、年代、文化内涵方面的证据,并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依然有赖于对豫西晋南关中地区仰韶文化个时期遗存综合考察基础上的全面分析。此外,还讨论了仰韶初期枣园类型与零口类型的关系、仰韶早期东庄类型的来源及其与半坡类型的关系、仰韶早期东庄类型与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的关系、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与泉护类型的关系几个重要学术问题。
6. 戴向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陕晋豫地区仰韶早期文化的有关问题
本研究对主要涉及仰韶文化中心即陕晋豫相邻地区的两个相关问题展开:仰韶早期文化时空范围的界定,以及仰韶早期向中期文化的转变。根据对陕西关中地区、晋南仰韶早期遗存的分析,两个地区在相当于关中北首岭的阶段的文化面貌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可命名为“枣园文化”;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晋南豫西的考古学文化可称为“枣园类型”,关中地区者称为“零口类型”,后者发展成为半坡类型,而半坡类型繁荣时期向晋南豫西扩张,与枣园类型后继类型结合成为“东庄类型”。仰韶中期的庙底沟文化最早起源于晋南豫西,是在半坡文化的关东变体东庄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7.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仰韶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
归纳并总结了仰韶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仰韶文化形成一个长达2000年的稳定文化圈,有利于原始文化持续不断的发展,仰韶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仰韶文化成就是仰韶文化的人们在适应黄土地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粟作农业经济及其聚落生活活动而逐步形成的,并且由此奠定了黄土地带农业文化的根基,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精神文化意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核心内容。
8. 张居中 中国科技大学
三论仰韶时代文化
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典型仰韶文化”、“典型仰韶文化的亲缘文化”,以及存在典型仰韶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水平,随着气候的波动,各地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由于典型仰韶文化的大举东进,与大河村文化的剧烈冲撞,才产生了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城址——西山古城,并随后形成了强大的王湾三期文化,出现了一批龙山时代的古城址。
9. 曹兵武 中国文物报社
庙底沟化及相关问题
庙底沟文化是第一次建基于考古学文化判断的大范围统一的文化面貌。半坡时期,农业的发展促使人群向河谷地带集中。这种集中的机制促成了仰韶文化内核逐渐形成。而庙底沟时期,随着农业持续发展和繁荣,人群集中力度与前相比更大。参照埃及早期文化在尼罗河谷的聚集趋势,这种集中的趋势可能是促使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0. 张天恩(常怀颖代)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渭河流域仰韶早期文化的观察
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分布最多、发展序列最完善的地区之一。详细论述了半坡类型、史家类型的来源与分布,以及原子头类型的发展状况,并认为渭水流域的仰韶早期文化,确实经历了以半坡、史家和原子头类型为代表的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11月7日,研讨会继续举行。上午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主持,共有8位代表发言。
1.司汉 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
安特生及其藏品的展览与研究
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概况及其与中国合作的展览。而安特生于上世纪20年代从中国带回瑞典的文物是该馆重要藏品。报告主要介绍了中国史前文物藏品在瑞典东方博物馆的研究和展出,以及安特生与中国政府签订协议的内容和实施、标本的研究与回归情况,并对安特生之后的东方博物馆的发展予以简要介绍。
2.Eva Myrdal National Museum of World Culture, Sweden
艾娃·梅尔戴尔 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in Stockholm in 1926——A Qualitative Shift of Perspective related to no-European Museum Collections
1926年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的开馆——对非欧洲博物馆藏品态度的质变
1921至1924年安特生在中瑞合作考古田野工作中发掘和购买获得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是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的基本收藏。这一专门展示东亚物质文化的博物馆的开馆,可被视为一种视角上的转变。此前,瑞典虽也收集来自欧、亚、非的考古遗物,但这些遗物主要被用来做比较研究,以判断瑞典境内的史前遗存的年代并了解其内涵。而这一新馆展示中国文物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斯堪的纳维亚的史前史,而是为了展示东亚的文化史。
3.刘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甘肃考古之后安特生的学术活动概要
本研究结合安特生通信、著述等资料,概述安特生1925年至1950年之间的学术活动。详细解读了1925年安特生与中国政府达成的中外考古合作文物分配协议,对其实施结果予以评述,并认为这项协议对后来中外考古的合作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安特生1926和1936年重返中国之旅对促进周口店发掘、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等中外科学合作项目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韩建业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
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
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时期,中国大部地区文化首次交融联系形成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所处的新时代即为庙底沟时代。该时代是在东庄—庙底沟类型的强力扩张影响下形成,这个三层次的文化共同体,与商代政治地理的三层次结构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该共同体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为夏商乃至于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称为“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简称“早期中国”。
5.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仰韶时代的艺术精神
史前艺术的功能不仅在于欣赏,更是为了演示信仰而作。追踪彩陶纹饰传播,也是探索文化共同体信仰的途径。仰韶文化彩陶鱼纹图案经过变幻、拆解、组合、谐和、二次拆解重组,其演变中存在由写实到抽象(简化)、由抽象到拆分、由拆分到重组三个过程。并以鱼纹的演化与传播为例,探讨了艺术传承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问题。
6.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纹样则以花瓣纹和鸟纹为代表。在分析庙底沟遗址出土彩陶的纹样特征时,采用以分类——分型——分亚型——分式的方法,即以器物的形制做分型的依据,同一型式的器物,以纹样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亚型,最后把同一亚型的纹样放在一起进行排比,最终观察器物和纹样的演化轨迹。研究探讨了庙底沟文化花瓣纹的来源、发展和扩散,并以此为线索考察了庙底沟文化的来源和传播。研究认为,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实际上是仰韶文化东庄二期类型(东部)与史家类型(西部)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在豫西晋南形成庙底沟文化的核心区,继之,向北经晋中地区拓展到河曲地带,向东北方向拓展到后冈一期的势力范围,形成南杨庄四期遗存。向南拓展到汉水上游,向西抵达渭水上游,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庙底沟文化圈,这样,庙底沟文化核心有豫西和晋南两部分构成,周围分布着至少八个类型。
7.吴卫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花与钺:从灵宝西坡出土玉钺谈起
西坡墓地的13件玉钺,是“天下之中”批量出土的时间最早的玉钺。其形制可以分为长方形、近长方形和梯形;其年代在庙底沟最晚阶段,绝对年代在公元前3300——3000年左右。多以蛇纹石为材,其制作已达到一定规范,两侧边缘磨成近似刃状,这是长江下游这一时期十分明显的特征。西坡所出钺一部分似有本地文化或同源文化的渊源,另一部分更可能是受到东、南地区的观念影响所致。同时,庙底沟文化的花瓣纹在东、南部的出现和增多的年代是庙底沟早、中期,最晚期已衰落。伴随着“花”的扩张,东、南部与中原有了一次大规模的交流,并同时吸收了一系列的中原文化因素。然而,中原的“花”在东、南部没有扎根,或成为当地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传承下来,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昙花一现”的状态。只有在鬲扩张之后,才真正地实现了文化中国在东、南部的融合。
8.田明利 南京博物院
仰韶文化玉器初识
仰韶文化在玉器上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但与玉质工具和同时期的石器在器类、器形、工艺、制法上的并无区别,还不具备非生产性的礼仪功能。因而仰韶文化玉器总体处于数量少、种类单调、玉石分辨不清,内涵不够丰富的阶段。而西坡遗址玉钺的出现在仰韶文化中无渊源可循,其在邢台、埋葬、制作工艺上的特点与东部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7日下午2点30分,研讨会继续举行。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燕明主持,共8位代表发表了学术报告。会后,陕西省文博院副院长石兴邦、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分别发表讲话。
1.杨栓朝 渑池县仰韶文化研究会
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圆点纹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上分布着大量不规则形的原点。根据作者长期仿制彩陶的实践,发现这些原点不是描绘上去的,而是先民们特意在彩陶上面按印的指印。
2.张小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规模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已发掘遗址的遗迹(灰坑)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的发展规模存在着比较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其中存在龙山早期这样一个显著的文化低潮阶段;另一方面,关中地区内部文化发展的东、西差异从仰韶文化开始就已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龙山时代。
3.张雪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仰韶文化年代讨论
通过综合先前和目前通过较高精度测定所得数据,获得了目前条件下所能得到的仰韶文化各类型的年代。报告了近年来发掘的西山遗址、庙底沟遗址、西坡遗址,以及鱼化寨遗址的碳十四侧年研究结果,使仰韶文化年代框架在某些时段上得到细化。同时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以往的测定可靠、有效。
4.夏正楷 北京大学
豫西地区仰韶时期的人类生存环境
本研究根据沉积物特征、软体动物、孢粉组合特征等证据推测了豫西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豫西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状况。裴李岗时期为大暖期升温期,为河流环境;仰韶时期为大暖期鼎盛期,湖泊发育;而仰韶至龙山过渡期发生了距今5200年气候事件,湖泊萎缩。
5.吉平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
内蒙古通辽市哈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哈民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201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对遗址进行了大面积清理发掘,实际发掘面积达30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发现了成排分布、规整统一的房址空间布局,有助于史前聚落形态的研究;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反映聚落废弃时间的突然性,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状态;此次发现的保存较好的房屋木质结构痕迹,是我国第一次在史前时期发现并清理出房顶的梁架结构,对于复原史前房屋的建筑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房址内发现如此众多的人骨遗骸是世界史前时期考古中所罕见的,人骨经鉴定多为妇女和儿童,这一发现对于解释聚落的废弃原因具有重大意义。 发现精美的玉器。房址内出土的玉钺、玉壁、双联璧不但造型精美,而且器形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同类器比较接近,这对于探讨遗址所代表遗存与辽西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具有帮助作用。
6.蒋乐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早期彩陶的发现
据目前考古发现,浙江省彩陶最早出现于距今9000年前的上山文化晚期,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彩陶出土。本文重点分析了跨湖桥彩陶的比例、类型和手法,认为跨湖桥彩陶分为薄彩和厚彩两种。另外还探讨了跨湖桥彩陶的源流和东南地区彩陶衰落的原因。
7.孙国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仰韶时代黄河中游与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生业模式比较
根据河姆渡、田螺山等遗址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分析,对比了河姆渡文化与仰韶文化的生业经济结构(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认为两者的基本经济结构(生业模式)相似,发展水平相似,但经济规模差异巨大,仰韶文化区以广阔的地域生产力优势在全国率先迈向社会复杂化门槛;仰韶文化区以粟作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发展稳定性和投入产出比要优于以稻作为主的湿地农业河姆渡——马家浜文化区两者处在相似的社会发展阶段;两者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8.陈剑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地区新石器遗存中的仰韶文化因素例说——以川西北高原为中心
本研究从彩陶风格、灰坑葬、尚红风俗等角度分析,认为仰韶文化对四川地区新石器遗存的影响,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特征,仰韶晚期文化与哈休、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川西高原史前文化之间存在文化渊源关系。 并提出仰韶文化因素传入四川的两条路径与特征。
报告结束后,石兴邦先生发表了讲话。他首先热情地赞扬了安特生,认为他在我国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中国考古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进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石先生还回顾了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以及半坡遗址发现、发掘后,安特生对此说的修正。对于仰韶博物馆的建设,石先生提出要我们一定要思考博物馆建设的理念和目的。最后,石先生总结“安特生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随后,严文明先生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严先生提出,此次会议树立了对仰韶文化的新认识,指出了仰韶文化以后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的敞开、方法的改进、新的发现、以及新的研究成果,在这次会议上均有体现。过去在讨论仰韶文化的时候,半坡、庙底沟孰早孰晚,以及仰韶文化母系父系之争,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而现在的研究,将重点放在梳理仰韶谱系、仰韶和其他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外部影响,社会形态如何以及聚落考古等方面。这次会议也对安特生给予了重新的评判。来自瑞典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博物馆及其研究情况,也使我们对仰韶前期有了更详细的认识。此次会议不少议题,比如墓葬深度、房屋建筑过程的研究,都体现出不少学者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思考。严先生认为,调查、发掘也是一种研究,只有动脑思考田野工作的方法,我们才能称得上是考古学家而不是“考古匠”。此外,本次会议也体现出我们开始从仰韶文化追溯文明起源的过程。随着近些年来研究的深入,仰韶文化地位也越来越清楚。不过,严先生也指出本次会议虽有诸多不同意见,但并没有展开讨论。最后严先生表示此次会议非常成功,效果令人满意。
陈星灿先生感谢严文明先生对会议的精彩总结,并感谢各位发言代表。至此,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