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专家点评
发布时间:2009-01-1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李学来
评论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星灿
针对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发现,陈星灿副所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第一,在中国每年数以百计的发掘项目中,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占大多数,如何在基本建设考古中设计好研究课题,解决学术上的难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杨官寨遗址自2004年发掘至今,发掘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已经远远超出半坡遗址四年10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也已经超过姜寨遗址8年17000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尤为重要的是,仅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的发掘面积已超过10000平方米,这是近年来仰韶文化研究中发掘规模最大、收获最丰硕的遗址之一,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杨官寨遗址的大面积发掘必将为深入了解仰韶中期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契机。第二,以晋陕豫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一般认为属于仰韶文化中期,年代在距今6000~5000年。在此之前的仰韶早期文化,通过半坡和姜寨等遗址的发掘,知道都有壕沟围绕,是所谓的环壕聚落。但过去对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的聚落结构了解有限,更不知道是否有环壕。1999年以来,通过对河南灵宝铸鼎原北阳平和西坡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发现北阳平遗址很可能有壕沟把遗址与外界分隔开,西坡遗址南北都有壕沟。而此次杨官寨遗址的发掘,又以确凿的事实证明,很可能环壕是仰韶文化中期大中型聚落的典型特征,这一点同仰韶早期并无不同。此外,陈星灿副所长还对今后该遗址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如不仅要注重聚落内部结构的发掘,还要注重了解周围地区的聚落分布,了解聚落内部和聚落之间的关系;到壕沟之外找寻墓葬;通过杨官寨遗址的大面积发掘,要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聚落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最后,他希望借助基本建设考古的机会,将这个遗址的发掘工作做好、做深入。
与会者主要对遗址环壕西门址的性质、环壕是否人为修成梯形或与地势有关、环壕南部陶窑的年代及烧制什么类型的陶器、环壕出入口两侧壕沟内的一层层堆积与聚落的关系,以及陶瓮内刀的出土状态及数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