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专家点评

发布时间:2009-01-1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李学来
    评论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华
 
    针对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孙华教授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评述。第一,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发掘,对正确认识该遗址提供了确切的地层资料。过去发掘了两次,但将文化层混为一谈,就引起了学术界认识的歧义。而此次的发掘有七个文化层,分不同时期的三期,这对于我们澄清现在学术界认识的歧义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海门口遗址与大理银梭岛遗址的发掘,给我们建立了滇西苍洱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基本上将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后这一序列基本建立起来。这在高原的滇西地区还是第一次,为该地区文化谱系的建立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第三,剑川海门口遗址与大理银梭岛遗址在同时期有所不同,这说明了这个地区文化的复杂性。滇西地区是南北东西的交汇地点,文化面貌错综复杂。应仔细比较这两个地区的年代关系,说明其同一性和差异性。通过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比较,可以知道当时文化之间及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尽管云贵高原上面,尤其是云南高原上面很多地区地貌环境很相似,如大理盆地和剑川盆地相距不远,但人们的生活状况好像不一样。剑川海门口遗址是居住在湖边,建立杆栏式建筑。人们种植有水稻、粟和稗子,并且还捕猎,有许多动物的骨骼。而大理银梭岛遗址早期为木桩子建筑,晚期是典型的贝丘遗址。尽管距离很近,但遗址类型不一样,经济形态可能也不一样。这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形态和族群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五,需强调的是工作方法问题。我们在滇西的工作实际上开始的很早,其方法也是正确的,即先做一个地区的文化编年。但以后工作多了,东挖一下、西挖一下,东提一个类型、西提一个文化,没有把一个地区的东西串起来。但这次工作是先建立一个地区的编年,扎扎实实的把基础工作做好。一个一个盆地,将史前文化的编年建立,这对正确认识这一地区的文化谱系会提供莫大的帮助。另外,遗址的墓地在何处、当时岸边是否还有其他建筑等,还应作些探讨。
    与会者对海门口遗址是建立在湖上还是临湖的建筑,遗址的分期谱系,农业、狩猎和捕捞在经济形态中所占的比重及各期是否有所变化,遗址除出土石范外,是否还有其他冶铸遗存,红烧土是否与冶炼有关,木桩柱的树种,以及粟等农作物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论坛——2008年考古新发现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专家点评

发布时间:2009-01-14

    评论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华
 
    针对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孙华教授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评述。第一,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发掘,对正确认识该遗址提供了确切的地层资料。过去发掘了两次,但将文化层混为一谈,就引起了学术界认识的歧义。而此次的发掘有七个文化层,分不同时期的三期,这对于我们澄清现在学术界认识的歧义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海门口遗址与大理银梭岛遗址的发掘,给我们建立了滇西苍洱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基本上将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后这一序列基本建立起来。这在高原的滇西地区还是第一次,为该地区文化谱系的建立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第三,剑川海门口遗址与大理银梭岛遗址在同时期有所不同,这说明了这个地区文化的复杂性。滇西地区是南北东西的交汇地点,文化面貌错综复杂。应仔细比较这两个地区的年代关系,说明其同一性和差异性。通过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比较,可以知道当时文化之间及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尽管云贵高原上面,尤其是云南高原上面很多地区地貌环境很相似,如大理盆地和剑川盆地相距不远,但人们的生活状况好像不一样。剑川海门口遗址是居住在湖边,建立杆栏式建筑。人们种植有水稻、粟和稗子,并且还捕猎,有许多动物的骨骼。而大理银梭岛遗址早期为木桩子建筑,晚期是典型的贝丘遗址。尽管距离很近,但遗址类型不一样,经济形态可能也不一样。这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形态和族群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五,需强调的是工作方法问题。我们在滇西的工作实际上开始的很早,其方法也是正确的,即先做一个地区的文化编年。但以后工作多了,东挖一下、西挖一下,东提一个类型、西提一个文化,没有把一个地区的东西串起来。但这次工作是先建立一个地区的编年,扎扎实实的把基础工作做好。一个一个盆地,将史前文化的编年建立,这对正确认识这一地区的文化谱系会提供莫大的帮助。另外,遗址的墓地在何处、当时岸边是否还有其他建筑等,还应作些探讨。
    与会者对海门口遗址是建立在湖上还是临湖的建筑,遗址的分期谱系,农业、狩猎和捕捞在经济形态中所占的比重及各期是否有所变化,遗址除出土石范外,是否还有其他冶铸遗存,红烧土是否与冶炼有关,木桩柱的树种,以及粟等农作物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李学来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