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
发布时间:2012-01-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杂志社
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20公里,遗址西南距通辽市50公里。这里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是大兴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和科尔沁草原的腹地。遗址地表南北略低,中间略高,表面略有起伏。遗址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70米,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约100000平方米。
2011年4~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联合发掘。2010年在遗址东北部抢救发掘了1100余平方米。2011年在遗址东部布置了5米×5米探方126个,发掘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累计发掘4000余平方米,共清理房址43座、灰坑38个、墓葬6座、环壕1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近千余件。
哈民聚落遗址的房址呈东北—西南向排布,门道朝向统一,排列整齐,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凸”字形,有门道和灶。居室平面多呈圆角方形,面积10~40平方米不等。穴壁较直,残高0.1~0.9米。门道多呈长方形,门向集中在130~140度之间。灶坑位于居室中部偏南,平面多为圆形,斜壁,平底,包含大量的灰烬。居住面及四壁多经过烧烤,在个别居住面上发现有柱洞。居住面上普遍散布各类遗物。
发掘区的东南部房址保存状况较好。其中7座房址因火烧完整或局部保存了房屋顶部塌落后的木质结构痕迹。我们根据现存遗痕,清理出了屋顶木质结构的形状。屋顶部由柱、梁、椽等相互扣合、捆扎形成,基本展示了原房屋地表部分的结构。此外,另有3座房址出有人骨,其中F40内可辨识出不少于97具人骨遗骸,部分骨骸有火烧痕迹。
灰坑数量较少,多散布于房址周围。坑口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坑壁或直或斜,皆为平底。灰坑内遗物较少,仅见陶片、动物骨骼和蚌壳等。房址间发现的6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M6为三人仰身屈肢葬,其余为单人仰身叠肢葬。墓葬中几乎不见随葬品。
在遗址东部和东北部发现了连贯的环壕。环壕东西稍长、南北略窄,平面呈椭圆形,截面呈梯形,深0.6~0.8、宽1.2~2.1米,填土为疏松的黑褐色花斑土,含少量陶片、动物骨、蚌壳及零散人骨等。
哈民聚落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是饰有麻点纹的筒形罐、壶、钵、盆等,多成组出现。还有少量丫形器、陶饼、彩陶片等。大多为砂质陶,尚有少量泥质陶和夹砂陶。器表多素面磨光或施滚压麻点纹和拍印斜方格纹,极个别的施有斜向的刻划纹和竖压横排弧线之字纹。
石制品多为工具。以打制、琢制和磨制为主,压制较少。器类有磨盘、磨棒、饼、斧、杵、镞、刃片等。此外,还发现少量石刻饰件和玉璧、玉钺等。这些玉器不但造型精美,而且器形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同类器十分接近,对于探讨遗址所代表遗存与辽西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有所帮助。骨、角、蚌制品以生产工具为主,器形有骨锥、骨匕、骨针、角料、蚌刀、蚌器、骨柄、骨镞等。装饰品仅见有蚌饰一种。
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房址有助于研究史前聚落形态。房址内丰富的出土遗物反映聚落是突然废弃的,这有助于研究者复原历史原貌。保存如此完整的聚落形态和遗物在东北地区乃至国内都极为少见,这对史前聚落遗址的研究意义重大。保存较好的房屋木质结构痕迹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并清理出史前时期的房顶梁架结构,对于复原史前房屋的建筑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房址内发现如此众多的人骨遗骸是世界史前时期考古发掘中所罕见的,人骨经鉴定多为妇女和儿童,这一发现对于解释聚落的废弃原因等有重大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