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藏定结县羌姆石窟

发布时间:2012-01-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杂志社
 
    羌姆石窟(chang mo)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琼孜乡羌姆村南3公里处,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尼边界的果美山南北向山脊东侧的崖壁上。石窟群呈南北向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给曲(dge chu)左岸,地理坐标为东经87°57′45″~87°57′46.5″,北纬28°08′20.5″~28°07′55.4″,海拔4506~4600米,距水面约11~105米。石窟群南北长约863米、东西宽约65米,总占地面积56096平方米。
 
 
    最早对羌姆石窟开展专业考察和记录的是日喀则地区文物普查队于2008年8月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初步调查资料发表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但公布的材料简略,且方位、数据也多有不确。2011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先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组成的调查人员重点对Ⅰ区的3个洞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测绘、记录及摄影,同时初步考察了石窟群总体分布和保存状况等。
 
 
 
    根据当地百姓对石窟从属关系的观念、地势变化及不同区域石窟群的实际功能,可将羌姆石窟群自南向北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区。据粗略统计,整个石窟群约有105座洞窟,其中Ⅰ区有洞窟29座、Ⅱ区有35座、Ⅲ区有41座。其中Ⅰ区3座洞窟保存较为完整,存留有泥塑头光、背光、基座以及壁画、贴壁擦擦等。这些洞窟主要为礼佛窟,也有禅窟与僧房窟。Ⅱ区因岩体坍塌严重,现存洞窟难见完整者,大多只在岩壁上剩有部分结构。从它们正前方低处的山坡可以看到有些洞窟内绘制的壁画及原来泥塑的背光,推测这里曾有礼佛窟,但现在已无法进入窟内。Ⅲ区洞窟保存较好,多数为生活窟,不少窟门的正前方砌有石院墙。
 
 
    经过实地调查与参阅极其有限的文献,我们大致可推断羌姆石窟开窟的时代可能早至9世纪至10世纪,其年代下限至迟当不晚于11世纪。根据对I区1号和3号窟内泥塑及其壁画的观察,羌姆石窟泥塑及壁画的创作年代上限不可能早于8世纪中叶。因为根据旧密宁玛派文献提供的线索,这一区域最早受到密宗金刚乘影响的时间当与8世纪中叶入藏的莲花生大师紧密相连,尤其是开凿如此规模、有如此完备密宗仪轨设计的金刚界神众的礼拜窟,只能出现于8世纪末至9世纪后,即藏区从上层社会到民众都普遍信仰旧密和供奉大日如来及其神众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羌姆石窟壁画人物的三角翻领长袍具有明显的吐蕃服饰特征,倘若壁画的创作年代真能早到9~10世纪,那么羌姆石窟将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羌姆石窟的出现并不孤立。从宏观的地理位置看,羌姆石窟正处于西藏西部的阿里与卫藏腹心区域的连接地带。西部的阿里和东部的岗巴县、康玛县、拉孜县等地都有与羌姆石窟同样题材的金刚界神众,南部的尼泊尔北部山地出现的诸多石窟、寺院也与此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空间的关联,当与当时的某一支特定社会发展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解答这个问题尚需更加深入的工作,但羌姆石窟所处的地理单元内存在一个相互依存、不断延续且富有活力的文化互动空间是毋庸置疑的。
 
 
    羌姆石窟的发现,扩大了西藏乃至中国石窟的分布空间,特别是I区主要3个窟内存留的泥塑、壁画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极其重要的资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西藏定结县羌姆石窟

发布时间:2012-01-10

 
    羌姆石窟(chang mo)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琼孜乡羌姆村南3公里处,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尼边界的果美山南北向山脊东侧的崖壁上。石窟群呈南北向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给曲(dge chu)左岸,地理坐标为东经87°57′45″~87°57′46.5″,北纬28°08′20.5″~28°07′55.4″,海拔4506~4600米,距水面约11~105米。石窟群南北长约863米、东西宽约65米,总占地面积56096平方米。
 
 
    最早对羌姆石窟开展专业考察和记录的是日喀则地区文物普查队于2008年8月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初步调查资料发表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但公布的材料简略,且方位、数据也多有不确。2011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先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组成的调查人员重点对Ⅰ区的3个洞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测绘、记录及摄影,同时初步考察了石窟群总体分布和保存状况等。
 
 
 
    根据当地百姓对石窟从属关系的观念、地势变化及不同区域石窟群的实际功能,可将羌姆石窟群自南向北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区。据粗略统计,整个石窟群约有105座洞窟,其中Ⅰ区有洞窟29座、Ⅱ区有35座、Ⅲ区有41座。其中Ⅰ区3座洞窟保存较为完整,存留有泥塑头光、背光、基座以及壁画、贴壁擦擦等。这些洞窟主要为礼佛窟,也有禅窟与僧房窟。Ⅱ区因岩体坍塌严重,现存洞窟难见完整者,大多只在岩壁上剩有部分结构。从它们正前方低处的山坡可以看到有些洞窟内绘制的壁画及原来泥塑的背光,推测这里曾有礼佛窟,但现在已无法进入窟内。Ⅲ区洞窟保存较好,多数为生活窟,不少窟门的正前方砌有石院墙。
 
 
    经过实地调查与参阅极其有限的文献,我们大致可推断羌姆石窟开窟的时代可能早至9世纪至10世纪,其年代下限至迟当不晚于11世纪。根据对I区1号和3号窟内泥塑及其壁画的观察,羌姆石窟泥塑及壁画的创作年代上限不可能早于8世纪中叶。因为根据旧密宁玛派文献提供的线索,这一区域最早受到密宗金刚乘影响的时间当与8世纪中叶入藏的莲花生大师紧密相连,尤其是开凿如此规模、有如此完备密宗仪轨设计的金刚界神众的礼拜窟,只能出现于8世纪末至9世纪后,即藏区从上层社会到民众都普遍信仰旧密和供奉大日如来及其神众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羌姆石窟壁画人物的三角翻领长袍具有明显的吐蕃服饰特征,倘若壁画的创作年代真能早到9~10世纪,那么羌姆石窟将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羌姆石窟的出现并不孤立。从宏观的地理位置看,羌姆石窟正处于西藏西部的阿里与卫藏腹心区域的连接地带。西部的阿里和东部的岗巴县、康玛县、拉孜县等地都有与羌姆石窟同样题材的金刚界神众,南部的尼泊尔北部山地出现的诸多石窟、寺院也与此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空间的关联,当与当时的某一支特定社会发展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解答这个问题尚需更加深入的工作,但羌姆石窟所处的地理单元内存在一个相互依存、不断延续且富有活力的文化互动空间是毋庸置疑的。
 
 
    羌姆石窟的发现,扩大了西藏乃至中国石窟的分布空间,特别是I区主要3个窟内存留的泥塑、壁画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极其重要的资料。

作者:杂志社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