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发布时间:2010-07-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李鹏为
    2010年7月28日“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上午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进行。8:30大会正式开始,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主持。首先王巍所长致词,王巍所长对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了真挚的欢迎,感谢国内外代表冒着酷暑参加这次大会。在致词中,王巍所长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中的地位。王巍所长随后回顾了国际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国际考古学的现状和动态,展望国际考古学的发展方向,表示此次会议旨在加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联系,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9:10分,学术讨论会正式开始。上午发言的共有五位代表,分别是来自日本国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田边征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的赵志军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杰西卡罗森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臧振华研究员和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车尔尼克教授。
 
    首先发言的是日本国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田边征夫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日本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的复原”,他首先介绍了平城京的研究历史,平城京是日本平城时代的首都,后来废弃,19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受到考古学研究的重视,此后由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展开调查发掘研究等活动,田边教授介绍了根据考古发掘对大极殿的拟构复原,并揭示了这一复原的意义。
 
    接下来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他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资料和新思考”,重点介绍了植物考古学的田野方法—浮选法被引入到中国考古学研究之后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对中国考古学近年来重要的遗址的植物遗存资料展开了介绍,为研究中国农业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考古证据。对稻作农业、旱作农业以及岭南根茎作物等中国农业早期发展问题提出了新思考。
 
    随后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杰西卡·罗森教授以“小型铜器在芮、晋、虢国墓中的作用”为题进行演讲。罗森教授对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随葬制度提出了新看法,她对一些中原贵族墓葬中的小型铜器的作用进行了检视,来讨论这些小型铜器所表现的那些涉及不同地区与时期的做法所带来的影响。
 
    臧振华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东南亚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他对东南亚考古学在20世纪的发展做了概要性回顾,从西方学者的活动到本土考古学的发展,指出了东南亚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当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未来研究涉及早期人类、青铜文化起源、栽培作物、南岛屿民族起源和扩散、复杂社会等课题的内容。
 
    最后发言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车尔尼克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欧亚草原地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他指出了草原地带对于沟通东西方世界的重要性。介绍了欧亚草原地带的地理生态现象和结构,草原文化引起的民族迁徙导致的文化交流等问题。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国际研讨会“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发布时间:2010-07-29

    2010年7月28日“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上午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进行。8:30大会正式开始,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主持。首先王巍所长致词,王巍所长对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了真挚的欢迎,感谢国内外代表冒着酷暑参加这次大会。在致词中,王巍所长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中的地位。王巍所长随后回顾了国际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国际考古学的现状和动态,展望国际考古学的发展方向,表示此次会议旨在加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联系,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9:10分,学术讨论会正式开始。上午发言的共有五位代表,分别是来自日本国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田边征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的赵志军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杰西卡罗森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臧振华研究员和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车尔尼克教授。
 
    首先发言的是日本国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田边征夫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日本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的复原”,他首先介绍了平城京的研究历史,平城京是日本平城时代的首都,后来废弃,19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受到考古学研究的重视,此后由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展开调查发掘研究等活动,田边教授介绍了根据考古发掘对大极殿的拟构复原,并揭示了这一复原的意义。
 
    接下来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他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资料和新思考”,重点介绍了植物考古学的田野方法—浮选法被引入到中国考古学研究之后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对中国考古学近年来重要的遗址的植物遗存资料展开了介绍,为研究中国农业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考古证据。对稻作农业、旱作农业以及岭南根茎作物等中国农业早期发展问题提出了新思考。
 
    随后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杰西卡·罗森教授以“小型铜器在芮、晋、虢国墓中的作用”为题进行演讲。罗森教授对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随葬制度提出了新看法,她对一些中原贵族墓葬中的小型铜器的作用进行了检视,来讨论这些小型铜器所表现的那些涉及不同地区与时期的做法所带来的影响。
 
    臧振华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东南亚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他对东南亚考古学在20世纪的发展做了概要性回顾,从西方学者的活动到本土考古学的发展,指出了东南亚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当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未来研究涉及早期人类、青铜文化起源、栽培作物、南岛屿民族起源和扩散、复杂社会等课题的内容。
 
    最后发言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车尔尼克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欧亚草原地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他指出了草原地带对于沟通东西方世界的重要性。介绍了欧亚草原地带的地理生态现象和结构,草原文化引起的民族迁徙导致的文化交流等问题。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李鹏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