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7月28日下午第一组)

发布时间:2010-07-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尤悦 李鹏为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历时三天。7月28日下午会议分两组进行,第一组会议于2010年7月28日下午两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会议室召开,该组主要讨论史前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科瓦列夫教授共同主持。下午共有10位代表发言,分别是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傅宪国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幼平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胡耀武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莱恩•奇斯霍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袁靖研究员、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杨东亚副教授和卡米拉•斯柏勒博士、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系的提姆•马瑞教授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的李峰教授。
    刘斌研究员首先发言,题目是“良渚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新进展”。他介绍了2006年至2007年、2008至2009年以及2010年三个阶段在良渚遗址做的考古工作,这些工作搞清了古城址的范围、内部宫殿区和墓地的分布、外部的防护设施。期间,还发掘了古城东的茅山稻田遗址。考古证据显示,良渚文化时期之后当地发生了洪水。
    第二位发言人是傅宪国研究员,他的题目是“广西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及人类生业形态”。他认为该地区陶器起源应与人类大量捕捞和食用水生介壳类动物的生业形态有密切关系,陶器起源时间应不晚于距今12000年前后。当地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有陶器、打制砾石石器、磨制骨器和穿孔蚌器。
    王幼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及初步认识”。该遗址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新发现的地层剖面、遗存类型清楚地展示了该地区史前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四位发言人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胡耀武研究员,发言题目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居民食谱的同位素研究”。他将田园旧石器遗址的“田园一号”人骨的同位素分析结果和欧洲发现的相似时代的人骨的同位素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粟和稻在中国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食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随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莱恩•奇斯霍姆教授发言,题目是 “安阳的同位素和古代食谱”。他的研究通过利用碳和氮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来观察安阳地区古代人类的食谱,评估C4植物,特别是粟在晚商时代该地区的居民食谱中的重要程度,进而对社会地位和性别是否造成食物的差别进行了研究。
    袁靖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他首先介绍了鉴定家养动物的系列标准,然后分析了我国家养的狗、猪、绵羊、黄牛、马、山羊和鸡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并提供了这些家养动物的判断依据和起源模式。
    第七位发言人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杨东亚副教授,他的题目是“古代DNA和考古学的整合”。他认为古代DNA成功应用于考古学的关键在于要将DNA研究有机地整合于考古学研究的全过程中。他相信古代DNA将在中国考古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解决诸如动植物驯化、文明起源、地区交流等许多研究中提供重要证据。
    同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卡米拉•斯柏勒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动物驯养的古代DNA研究:一个来自北美的个案分析及其对中国考古学可能的启示”。她介绍了如何结合新的古代DNA技术与传统的形态分析来揭示家养动物“品种”起源的问题。她认为古代DNA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中国家养动物起源和扩散的历史。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系的提姆•马瑞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拉筹伯大学的中国考古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对古代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呈现增长的状态,越来越多说汉语的非中国学生进入大学攻读学位。为此,拉筹伯大学设置了更多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的课题,如加强瓷器的研究等。
    最后发言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峰教授,发言题目是“归城考古中的系统表面采样调查”。他提到,在对归城遗址的发掘中采用了“系统表面采样”的方法,以很高的精度绘制遗址内陶片连续分布的实况,从而研究城址中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对遗址形成的影响。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彼此充分地交流,研讨会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国际研讨会“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7月28日下午第一组)

发布时间:2010-07-29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历时三天。7月28日下午会议分两组进行,第一组会议于2010年7月28日下午两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会议室召开,该组主要讨论史前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科瓦列夫教授共同主持。下午共有10位代表发言,分别是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傅宪国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幼平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胡耀武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莱恩•奇斯霍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袁靖研究员、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杨东亚副教授和卡米拉•斯柏勒博士、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系的提姆•马瑞教授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的李峰教授。
    刘斌研究员首先发言,题目是“良渚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新进展”。他介绍了2006年至2007年、2008至2009年以及2010年三个阶段在良渚遗址做的考古工作,这些工作搞清了古城址的范围、内部宫殿区和墓地的分布、外部的防护设施。期间,还发掘了古城东的茅山稻田遗址。考古证据显示,良渚文化时期之后当地发生了洪水。
    第二位发言人是傅宪国研究员,他的题目是“广西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及人类生业形态”。他认为该地区陶器起源应与人类大量捕捞和食用水生介壳类动物的生业形态有密切关系,陶器起源时间应不晚于距今12000年前后。当地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有陶器、打制砾石石器、磨制骨器和穿孔蚌器。
    王幼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及初步认识”。该遗址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新发现的地层剖面、遗存类型清楚地展示了该地区史前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四位发言人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胡耀武研究员,发言题目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居民食谱的同位素研究”。他将田园旧石器遗址的“田园一号”人骨的同位素分析结果和欧洲发现的相似时代的人骨的同位素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粟和稻在中国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食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随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莱恩•奇斯霍姆教授发言,题目是 “安阳的同位素和古代食谱”。他的研究通过利用碳和氮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来观察安阳地区古代人类的食谱,评估C4植物,特别是粟在晚商时代该地区的居民食谱中的重要程度,进而对社会地位和性别是否造成食物的差别进行了研究。
    袁靖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他首先介绍了鉴定家养动物的系列标准,然后分析了我国家养的狗、猪、绵羊、黄牛、马、山羊和鸡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并提供了这些家养动物的判断依据和起源模式。
    第七位发言人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杨东亚副教授,他的题目是“古代DNA和考古学的整合”。他认为古代DNA成功应用于考古学的关键在于要将DNA研究有机地整合于考古学研究的全过程中。他相信古代DNA将在中国考古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解决诸如动植物驯化、文明起源、地区交流等许多研究中提供重要证据。
    同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的卡米拉•斯柏勒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动物驯养的古代DNA研究:一个来自北美的个案分析及其对中国考古学可能的启示”。她介绍了如何结合新的古代DNA技术与传统的形态分析来揭示家养动物“品种”起源的问题。她认为古代DNA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中国家养动物起源和扩散的历史。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系的提姆•马瑞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拉筹伯大学的中国考古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对古代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呈现增长的状态,越来越多说汉语的非中国学生进入大学攻读学位。为此,拉筹伯大学设置了更多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的课题,如加强瓷器的研究等。
    最后发言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峰教授,发言题目是“归城考古中的系统表面采样调查”。他提到,在对归城遗址的发掘中采用了“系统表面采样”的方法,以很高的精度绘制遗址内陶片连续分布的实况,从而研究城址中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对遗址形成的影响。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彼此充分地交流,研讨会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尤悦 李鹏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