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7月29日下午第二组)

发布时间:2010-07-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沈丽华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历时三天。7月29日下午会议分两组进行,第二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会议室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研究员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匡悌副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下午共有八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讲演。
 
    第一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龚国强研究员,他的讲演题目是“西安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6年开始在长安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龚国强研究员围绕城址主要考古发现、大明宫遗址考古、长安城遗址郊区墓葬和离宫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在多年考古工作的努力下,认清了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对城门、里坊、礼制设施、市场、寺院等不同性质的建筑有了实际认识。唐长安城是严格按照中轴对称原则规划的封闭式里坊制都城,对当时日本京都、奈良以及朝鲜半岛新罗王京城等度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他提到了两个重要问题:唐长安城遗址保护和考古工作、唐长安城遗址综合研究。他从唐长安城的考古工作经验出发,呼吁在今后的城市基本建设中配合进行考古工作,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同时他也强调了在新时期多学科结合,加强唐长安城遗址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以“课题与视角——以辽代祖陵陵园为中心”为题发表讲演。他首先介绍了其考古研究重点是北方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重点集中在内蒙古东南部,立足北方地区,覆盖全国和东北亚。然后具体介绍了辽祖陵调查发现历史和近年的考古调查收获,主要包括四方面:祖陵陵园1号墓、祖陵陵园外龟趺山建筑基址、祖陵陵园区门址和祖陵陵园甲组建筑基址,指出:祖陵陵园的东南部设有奉陵邑祖州城,陵园选址讲究堪舆术,祖陵陵门址应为一门三道,与庆陵陵门形制相仿祖陵陵园大体可以分内、外陵区,太祖陵玄宫凿山为藏,大体位于陵区的中央,玄宫附近置有石像生,祭祀基址在东南位。最后他简单介绍了辽上京城的发现与研究情况。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权奎山教授以“近年中国陶瓷考古发现与探索”为题发表讲演。首先他简单介绍了中国陶瓷考古的研究史和近年来的发现情况,然后分别详细讲述了巩县窑址、汝窑址、杭州老虎洞窑址、龙泉窑址和景德镇明清御窑址等五座窑址的主要发现和收获,对文献记载的瓷窑窑址发现、早期白瓷窑址及白瓷起源、重要窑址年代、窑厂管理制度和烧造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四位发言人福建省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以“中国水下考古新进展(2009—2010)”为题发表讲演。他首先详细介绍了近两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新发现,主要包括福建平潭分流尾屿五代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屿宋代沉船、福建平潭小练岛宋元时期沉船遗址、福建龙海半洋礁一号沉船遗址、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福建平潭九梁明代沉船、浙江象山渔山岛小白礁清代沉船遗址、山东蓬莱墟里清代沉船遗址、宁波江礁清代沉船和温州苍南炎亭湾遗址等五代至明清时期沉船遗址。然后他介绍了中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情况,目前已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举办了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在2009年3-4月和2010年3月在菲律宾组织的两期技术潜水培训中,有18名队员获得由国际高氧和技术潜水协会(IANTD)颁布的Advanced Nitrox和Normoxic Trimix Diver潜水证书,将工作深度由30米等深线拓展到了60米、80米,扩大了水下考古工作区域范围,对中国水下考古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王安国(Jeffrey Riegel)教授以“佛教传入前后的山东”为题发表讲演。他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山东是早期中国各种新兴思潮和宗教活动的重要中心,深入研究这些思潮和宗教的历史及其彼此的碰撞、互动和融合,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青州佛像等山东的考古发现,也有益于探讨当今世界不同信仰“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第六位发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研究员以“新疆吐峪沟石窟2010年春季发掘收获”为题发表讲演。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东部,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教石窟遗址,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俄、德、日、英等多国探险队都曾对该石窟做过一些考察。2010年春季,为配合吐峪沟石窟崖体加固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合作,对沟东区部分石窟及窟前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出56个洞窟,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李裕群研究员在讲演中详细介绍了吐峪沟石窟的研究简史和此次考古收获,指出:吐峪沟石窟可能始凿于公元五世纪前后,沿用至公元十三世纪,其间经历过数次扩建、改建、封闭和维修加固,沟东区石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组群。吐峪沟石窟与西域其他地区和河西地区佛教石窟关系密切,但在建筑、壁画风格上又具有比较明显的地方特点。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旻助教授讲演的题目是“早期现代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以漳州窑为试点”。他以漳州窑为例,通过对中国瓷器从邻近沿海贸易港口的产地向菲律宾和美洲转运的过程的研究,尝试从社会考古学和物质文化研究角度来解决早期全球化的人类学问题,指出:陶瓷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使墨西哥、秘鲁、西班牙、漳州、菲律宾和荷兰在这一全球化进程中紧密相连;在那些远离殖民中心和贸易港口的洞穴墓葬中,漳州窑产品的出现揭示这些社会并没有独立于全球贸易与殖民化的历程之外;相反,对出土陶瓷的分析使我们对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作为中国陶瓷制品外销的大宗,福建陶瓷提供了研究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特征的重要材料,并帮助我们探索全球化对本地社会的影响和殖民化过程中的多样体验。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匡悌副研究员,他的讲演题目是“新时代、大转变:二十一世纪考古学的研究与实践——台湾台南科学园区抢救考古的案例”。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契约考古急遽增加。李匡悌副研究员结合台南科学员区抢救考古的案例,首先介绍了在这一区域发现的从距今5000—4300年的大坌坑文化、距今4300-3300年的牛稠子文化距今3300-2000年的大湖文化、距今2000-500年的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一直到汉人文化等文化的物质文化面貌,从这一考古工作的背后指出:21世纪进行契约考古时必须建立若干不同的概念和策略,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计划,强调建立科技整合的研究机制与团队,进行跨领域科技整合研究。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国际研讨会“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7月29日下午第二组)

发布时间:2010-07-29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历时三天。7月29日下午会议分两组进行,第二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会议室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研究员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匡悌副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下午共有八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讲演。
 
    第一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龚国强研究员,他的讲演题目是“西安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6年开始在长安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龚国强研究员围绕城址主要考古发现、大明宫遗址考古、长安城遗址郊区墓葬和离宫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在多年考古工作的努力下,认清了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对城门、里坊、礼制设施、市场、寺院等不同性质的建筑有了实际认识。唐长安城是严格按照中轴对称原则规划的封闭式里坊制都城,对当时日本京都、奈良以及朝鲜半岛新罗王京城等度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他提到了两个重要问题:唐长安城遗址保护和考古工作、唐长安城遗址综合研究。他从唐长安城的考古工作经验出发,呼吁在今后的城市基本建设中配合进行考古工作,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同时他也强调了在新时期多学科结合,加强唐长安城遗址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以“课题与视角——以辽代祖陵陵园为中心”为题发表讲演。他首先介绍了其考古研究重点是北方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重点集中在内蒙古东南部,立足北方地区,覆盖全国和东北亚。然后具体介绍了辽祖陵调查发现历史和近年的考古调查收获,主要包括四方面:祖陵陵园1号墓、祖陵陵园外龟趺山建筑基址、祖陵陵园区门址和祖陵陵园甲组建筑基址,指出:祖陵陵园的东南部设有奉陵邑祖州城,陵园选址讲究堪舆术,祖陵陵门址应为一门三道,与庆陵陵门形制相仿祖陵陵园大体可以分内、外陵区,太祖陵玄宫凿山为藏,大体位于陵区的中央,玄宫附近置有石像生,祭祀基址在东南位。最后他简单介绍了辽上京城的发现与研究情况。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权奎山教授以“近年中国陶瓷考古发现与探索”为题发表讲演。首先他简单介绍了中国陶瓷考古的研究史和近年来的发现情况,然后分别详细讲述了巩县窑址、汝窑址、杭州老虎洞窑址、龙泉窑址和景德镇明清御窑址等五座窑址的主要发现和收获,对文献记载的瓷窑窑址发现、早期白瓷窑址及白瓷起源、重要窑址年代、窑厂管理制度和烧造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四位发言人福建省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以“中国水下考古新进展(2009—2010)”为题发表讲演。他首先详细介绍了近两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新发现,主要包括福建平潭分流尾屿五代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屿宋代沉船、福建平潭小练岛宋元时期沉船遗址、福建龙海半洋礁一号沉船遗址、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福建平潭九梁明代沉船、浙江象山渔山岛小白礁清代沉船遗址、山东蓬莱墟里清代沉船遗址、宁波江礁清代沉船和温州苍南炎亭湾遗址等五代至明清时期沉船遗址。然后他介绍了中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情况,目前已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举办了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在2009年3-4月和2010年3月在菲律宾组织的两期技术潜水培训中,有18名队员获得由国际高氧和技术潜水协会(IANTD)颁布的Advanced Nitrox和Normoxic Trimix Diver潜水证书,将工作深度由30米等深线拓展到了60米、80米,扩大了水下考古工作区域范围,对中国水下考古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王安国(Jeffrey Riegel)教授以“佛教传入前后的山东”为题发表讲演。他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山东是早期中国各种新兴思潮和宗教活动的重要中心,深入研究这些思潮和宗教的历史及其彼此的碰撞、互动和融合,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青州佛像等山东的考古发现,也有益于探讨当今世界不同信仰“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第六位发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研究员以“新疆吐峪沟石窟2010年春季发掘收获”为题发表讲演。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东部,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教石窟遗址,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俄、德、日、英等多国探险队都曾对该石窟做过一些考察。2010年春季,为配合吐峪沟石窟崖体加固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合作,对沟东区部分石窟及窟前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出56个洞窟,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李裕群研究员在讲演中详细介绍了吐峪沟石窟的研究简史和此次考古收获,指出:吐峪沟石窟可能始凿于公元五世纪前后,沿用至公元十三世纪,其间经历过数次扩建、改建、封闭和维修加固,沟东区石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组群。吐峪沟石窟与西域其他地区和河西地区佛教石窟关系密切,但在建筑、壁画风格上又具有比较明显的地方特点。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旻助教授讲演的题目是“早期现代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以漳州窑为试点”。他以漳州窑为例,通过对中国瓷器从邻近沿海贸易港口的产地向菲律宾和美洲转运的过程的研究,尝试从社会考古学和物质文化研究角度来解决早期全球化的人类学问题,指出:陶瓷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使墨西哥、秘鲁、西班牙、漳州、菲律宾和荷兰在这一全球化进程中紧密相连;在那些远离殖民中心和贸易港口的洞穴墓葬中,漳州窑产品的出现揭示这些社会并没有独立于全球贸易与殖民化的历程之外;相反,对出土陶瓷的分析使我们对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作为中国陶瓷制品外销的大宗,福建陶瓷提供了研究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特征的重要材料,并帮助我们探索全球化对本地社会的影响和殖民化过程中的多样体验。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匡悌副研究员,他的讲演题目是“新时代、大转变:二十一世纪考古学的研究与实践——台湾台南科学园区抢救考古的案例”。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契约考古急遽增加。李匡悌副研究员结合台南科学员区抢救考古的案例,首先介绍了在这一区域发现的从距今5000—4300年的大坌坑文化、距今4300-3300年的牛稠子文化距今3300-2000年的大湖文化、距今2000-500年的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一直到汉人文化等文化的物质文化面貌,从这一考古工作的背后指出:21世纪进行契约考古时必须建立若干不同的概念和策略,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计划,强调建立科技整合的研究机制与团队,进行跨领域科技整合研究。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沈丽华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