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即将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发布时间:2010-07-2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谷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联手推出的“考古中华”展将于2010年7月29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览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系列庆典活动之一。展览展出考古研究所60年来在以夏鼐为代表的前后四代数百位考古学家历经风雨,披沙拣金所获取的各种重要的成果。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基础十分薄弱。考古研究所成立后的前30年,致力于中原及其周围地区史前文化的调查和半坡、庙底沟等一批典型遗址的大面积发掘,逐步建立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开展夏文化的探索和商文化的溯源,进行安阳殷墟、长安丰镐、洛阳王城等商周王都遗址的持续发掘,建立夏商周考古资料的断代标尺;进行汉唐两京和元大都的城址勘察与重点发掘,探讨历代都城形制的演变规律。一系列的发掘研究成果,为建立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得力的田野考古工作骨干。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工作推进至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开展华北与华南地区新旧石器时代转变的探索;全面揭露了青海柳湾、山东王因、内蒙古兴隆洼、安徽尉迟寺等原始聚落遗址与墓地;夏商周时期,新发现的偃师商城、洹北商城,持续发掘的二里头、殷墟和丰镐遗址,以及北京琉璃河、滕州前掌大和内蒙古大甸子墓地,都有新的突破,并开展先周文化的探索;汉唐宋元时期,新开展了曹魏-北齐邺城、唐宋扬州城、南宋临安城的勘察和重点发掘;还进行若干帝陵陵园的考察和瓷窑遗址的发掘;取得了目不暇接的收获。
    展览分为沧桑巨变-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谷豕是飨-史前农业和家畜饲养的起源与发展、家园变迁-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文明曙光-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王朝崛起、辉煌殷商、礼乐大成、巍巍帝都-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幽冥陵寝-古代帝王的陵寝、窑冶之术-瓷器的生产、佛教繁盛、西域风情、科技之力、范金合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化腐朽为神奇、走出象牙塔等十八部分。展出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贵文物,并配以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解说,以及考古发掘影视作品。使观众能够从多角度感受考古发掘研究的成果与乐趣,以及在诠释中华民族的祖先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览题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文物之精美与多样,都是首屈一指,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
    该展览的最大特点是:展览以围绕考古学研究的一些重大课题而展开,具有极为丰富的知识。如距今10000年前后文化变化的特点、农业与家畜起源的状况、中国文明曙光的展现与王朝的崛起,历代都城制度的演变等至今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览展示的一些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进展,也是社会公众渴望了解的问题。如史前地震灾难遗迹、如何将尸体解肢后埋葬、夏王朝之前的尧舜时期的都城的探索、商代甲骨文如何从地下取出并释读、象征中国古代文明的青铜器是如何制作的、秦阿房宫的建筑基址在何处、曹操所建的都城-邺城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古代开颅术的形式、如何分析古代人的食物结构等各种热点议题,也将吸引观众的关注。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卫星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遥感、探地雷达等。展示了考古空间信息技术、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研究、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化学成分和物质结构分析、木材与树木年轮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展示了考古学发展的新的趋势。
    展览展出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大都为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的精品,有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品味极高,许多文物是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展出。如华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钱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后的稻米、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瓦、黑彩蛇形龙盘、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等。而一些考古影视作品,如缅怀夏鼐、陶寺观测台观测缝的解剖、殷墟54号大墓的发掘、龙泉窑遗址的发掘等,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播放。
    展览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还将进行系列学术、知识讲座。
    “考古中华”展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年创业历程的检阅,也是我国考古学研究成果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首次系统的展示。展览经首都博物馆的精心制作,营造了古今对话的超时空氛围,使参观者得到考古学与我国古代辉煌灿烂文化的全面洗礼。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新闻

“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即将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发布时间:2010-07-2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联手推出的“考古中华”展将于2010年7月29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览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系列庆典活动之一。展览展出考古研究所60年来在以夏鼐为代表的前后四代数百位考古学家历经风雨,披沙拣金所获取的各种重要的成果。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基础十分薄弱。考古研究所成立后的前30年,致力于中原及其周围地区史前文化的调查和半坡、庙底沟等一批典型遗址的大面积发掘,逐步建立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开展夏文化的探索和商文化的溯源,进行安阳殷墟、长安丰镐、洛阳王城等商周王都遗址的持续发掘,建立夏商周考古资料的断代标尺;进行汉唐两京和元大都的城址勘察与重点发掘,探讨历代都城形制的演变规律。一系列的发掘研究成果,为建立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得力的田野考古工作骨干。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工作推进至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开展华北与华南地区新旧石器时代转变的探索;全面揭露了青海柳湾、山东王因、内蒙古兴隆洼、安徽尉迟寺等原始聚落遗址与墓地;夏商周时期,新发现的偃师商城、洹北商城,持续发掘的二里头、殷墟和丰镐遗址,以及北京琉璃河、滕州前掌大和内蒙古大甸子墓地,都有新的突破,并开展先周文化的探索;汉唐宋元时期,新开展了曹魏-北齐邺城、唐宋扬州城、南宋临安城的勘察和重点发掘;还进行若干帝陵陵园的考察和瓷窑遗址的发掘;取得了目不暇接的收获。
    展览分为沧桑巨变-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谷豕是飨-史前农业和家畜饲养的起源与发展、家园变迁-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文明曙光-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王朝崛起、辉煌殷商、礼乐大成、巍巍帝都-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幽冥陵寝-古代帝王的陵寝、窑冶之术-瓷器的生产、佛教繁盛、西域风情、科技之力、范金合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化腐朽为神奇、走出象牙塔等十八部分。展出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贵文物,并配以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解说,以及考古发掘影视作品。使观众能够从多角度感受考古发掘研究的成果与乐趣,以及在诠释中华民族的祖先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览题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文物之精美与多样,都是首屈一指,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
    该展览的最大特点是:展览以围绕考古学研究的一些重大课题而展开,具有极为丰富的知识。如距今10000年前后文化变化的特点、农业与家畜起源的状况、中国文明曙光的展现与王朝的崛起,历代都城制度的演变等至今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览展示的一些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进展,也是社会公众渴望了解的问题。如史前地震灾难遗迹、如何将尸体解肢后埋葬、夏王朝之前的尧舜时期的都城的探索、商代甲骨文如何从地下取出并释读、象征中国古代文明的青铜器是如何制作的、秦阿房宫的建筑基址在何处、曹操所建的都城-邺城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古代开颅术的形式、如何分析古代人的食物结构等各种热点议题,也将吸引观众的关注。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卫星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遥感、探地雷达等。展示了考古空间信息技术、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研究、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化学成分和物质结构分析、木材与树木年轮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展示了考古学发展的新的趋势。
    展览展出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大都为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的精品,有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品味极高,许多文物是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展出。如华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钱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后的稻米、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瓦、黑彩蛇形龙盘、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等。而一些考古影视作品,如缅怀夏鼐、陶寺观测台观测缝的解剖、殷墟54号大墓的发掘、龙泉窑遗址的发掘等,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播放。
    展览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还将进行系列学术、知识讲座。
    “考古中华”展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年创业历程的检阅,也是我国考古学研究成果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首次系统的展示。展览经首都博物馆的精心制作,营造了古今对话的超时空氛围,使参观者得到考古学与我国古代辉煌灿烂文化的全面洗礼。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谷丛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