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华--前言

发布时间:2010-08-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前言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近200万年的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历史的印迹只有一部分见于文献典籍,绝大部分则尘封于地下,需要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去再现。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以夏鼐为代表的几代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与国内外学术界同仁携手并进,开拓并不断发展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围绕重建中国史前史、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再现夏商周以及秦汉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各地区古代文化的交流等重大课题,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踏勘古代遗址上万处,并重点发掘了数百处涉及中国历史重大课题的历代都城址和其他各类遗址以及大型墓地与王陵,获得千余项发掘研究成果,揭示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故的十一位著名学者


郑振铎(1898~1958)
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文献学家、艺术史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0~1958年)。1950年起他还先后担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梁思永(1904~1954)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31年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1934、1935年主持殷墟王陵区的发掘,曾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城子崖》(1934)。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


尹  达(1906~1983)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任所长(1959~1962年)。1949年后还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195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


夏  鼐(1910~1985)
中国现代杰出的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任所长,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指导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达35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中东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


 
徐旭生(1888~1976)
中国现代史学家。1949年后先后出任北平研究院领导小组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为探索夏文化问题,曾率先进行实地考察。

 


郭宝钧 (1893~1971)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商周时期的考古研究。


黄文弼 (1893~1966)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新疆地区的考古研究,曾4次去新疆考察。


 
陈梦家 (1911~1966)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曾兼任《考古通讯》副主编。致力于甲骨文、西周铜器的铭文与断代,以及汉代简牍等研究。


苏秉琦(1909~1997)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考古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任研究员,1952~1982年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学工作。他在晚年开创并运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致力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颜  訚(1908~1970)
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家。1952年任四川医学院医学院解剖系系主任。1958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61年入考古研究所,致力于对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各历史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


 
安志敏(1924~2005)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6年任副研究员,1979年任研究员。1985年被选为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关系、建立中国史前考古学体系的研究。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展览——考古中华

考古中华--前言

发布时间:2010-08-10

前言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近200万年的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历史的印迹只有一部分见于文献典籍,绝大部分则尘封于地下,需要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去再现。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以夏鼐为代表的几代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与国内外学术界同仁携手并进,开拓并不断发展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围绕重建中国史前史、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再现夏商周以及秦汉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各地区古代文化的交流等重大课题,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踏勘古代遗址上万处,并重点发掘了数百处涉及中国历史重大课题的历代都城址和其他各类遗址以及大型墓地与王陵,获得千余项发掘研究成果,揭示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故的十一位著名学者


郑振铎(1898~1958)
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文献学家、艺术史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0~1958年)。1950年起他还先后担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梁思永(1904~1954)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31年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1934、1935年主持殷墟王陵区的发掘,曾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城子崖》(1934)。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


尹  达(1906~1983)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任所长(1959~1962年)。1949年后还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195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


夏  鼐(1910~1985)
中国现代杰出的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任所长,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指导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达35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中东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


 
徐旭生(1888~1976)
中国现代史学家。1949年后先后出任北平研究院领导小组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为探索夏文化问题,曾率先进行实地考察。

 


郭宝钧 (1893~1971)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商周时期的考古研究。


黄文弼 (1893~1966)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新疆地区的考古研究,曾4次去新疆考察。


 
陈梦家 (1911~1966)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曾兼任《考古通讯》副主编。致力于甲骨文、西周铜器的铭文与断代,以及汉代简牍等研究。


苏秉琦(1909~1997)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考古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任研究员,1952~1982年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学工作。他在晚年开创并运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致力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颜  訚(1908~1970)
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家。1952年任四川医学院医学院解剖系系主任。1958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61年入考古研究所,致力于对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各历史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


 
安志敏(1924~2005)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50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6年任副研究员,1979年任研究员。1985年被选为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关系、建立中国史前考古学体系的研究。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