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华:沧桑巨变 ——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发布时间:2010-08-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第二部分  沧桑巨变 ——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也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仍在不懈的探索之中,但已经可以看出,在中国这一转变大致发生在距今约2万年至距今1万年左右。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离开寒冷的冰河时代,沐浴在全新世温暖的阳光之下,逐渐学会了烧制陶器、磨制石器、驯化作物和定居村落,开辟了人类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转变的新纪元。
因生态环境、气候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地的新旧石器时代转换模式也不尽相同,至少可分为华南和华北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  华北模式:细石器与磨制石器
    在华北地区,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以出土细小石器和率先出现大型磨制石器为特点,如小南海遗址、下川遗址、龙王灿遗址等。流行各种间接打击法生产石叶和用压制法修理石器的细石器传统,常见的器形有石镞、石刃、端刮器、雕刻器、船底形石核、大型磨刃石器和装饰品等。
    小南海洞穴遗址
    小南海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30公里的一个洞穴内,年代为距今24100±500年~11000±500年。以小型石器为主,种类有雕刻-刮削两用器、尖状器、砸击石核、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拇指盖状刮削器、石核和似船底形石核和装饰品等,继承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传统,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尾声。
    下川的细小石器
    距今24000~16000年的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以出土石镞、琢背小刀、锯、斜边雕刻器、磨盘、小尖状器和扁底三棱尖状器等典型细小石器为特征,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代表着中国细石器工艺传统的最高水平。    
    龙王辿遗址的石磨盘与磨刃石器
    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年代为距今20000~15000年。近年发掘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包括精致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砧、砺石、石磨盘等大型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等,还发现了丰富的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磨刃石器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对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华南模式:砾石传统与陶器的发明
    华南地区多为洞穴遗址,继承华南地区的砾石文化传统,运用砸击法打制石器,继续普遍使用粗大的打制石器,石器以各类砍砸器为主,基本不见石叶和典型的细石器。然而,在广西桂林甑皮岩、临桂大岩、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普遍于距今1万年前发现了原始陶器,使华南地区成为探索中国陶器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

    大岩遗址的陶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大岩遗址大约距今15000年~5000年,发掘获得了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此外,还发现墓葬10座,用火遗迹10余处,勾勒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发展演化轨迹。

    甑皮岩遗址最原始的成型陶器之一
    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存在五期史前文化堆积,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间桂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演化序列。在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器,是目前中国最原始的成型陶器之一,年代在距今12000年左右。以甑皮岩五个文化期的陶器为标尺,结合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器,基本上可以理清南岭南北地区距今12000~7000年间陶器器形及制作工艺的演变规律。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展览——考古中华

考古中华:沧桑巨变 ——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发布时间:2010-08-10

第二部分  沧桑巨变 ——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也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仍在不懈的探索之中,但已经可以看出,在中国这一转变大致发生在距今约2万年至距今1万年左右。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离开寒冷的冰河时代,沐浴在全新世温暖的阳光之下,逐渐学会了烧制陶器、磨制石器、驯化作物和定居村落,开辟了人类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转变的新纪元。
因生态环境、气候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地的新旧石器时代转换模式也不尽相同,至少可分为华南和华北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  华北模式:细石器与磨制石器
    在华北地区,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以出土细小石器和率先出现大型磨制石器为特点,如小南海遗址、下川遗址、龙王灿遗址等。流行各种间接打击法生产石叶和用压制法修理石器的细石器传统,常见的器形有石镞、石刃、端刮器、雕刻器、船底形石核、大型磨刃石器和装饰品等。
    小南海洞穴遗址
    小南海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30公里的一个洞穴内,年代为距今24100±500年~11000±500年。以小型石器为主,种类有雕刻-刮削两用器、尖状器、砸击石核、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拇指盖状刮削器、石核和似船底形石核和装饰品等,继承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传统,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尾声。
    下川的细小石器
    距今24000~16000年的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以出土石镞、琢背小刀、锯、斜边雕刻器、磨盘、小尖状器和扁底三棱尖状器等典型细小石器为特征,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代表着中国细石器工艺传统的最高水平。    
    龙王辿遗址的石磨盘与磨刃石器
    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年代为距今20000~15000年。近年发掘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包括精致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砧、砺石、石磨盘等大型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等,还发现了丰富的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磨刃石器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对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华南模式:砾石传统与陶器的发明
    华南地区多为洞穴遗址,继承华南地区的砾石文化传统,运用砸击法打制石器,继续普遍使用粗大的打制石器,石器以各类砍砸器为主,基本不见石叶和典型的细石器。然而,在广西桂林甑皮岩、临桂大岩、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普遍于距今1万年前发现了原始陶器,使华南地区成为探索中国陶器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

    大岩遗址的陶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大岩遗址大约距今15000年~5000年,发掘获得了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此外,还发现墓葬10座,用火遗迹10余处,勾勒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发展演化轨迹。

    甑皮岩遗址最原始的成型陶器之一
    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存在五期史前文化堆积,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间桂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演化序列。在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器,是目前中国最原始的成型陶器之一,年代在距今12000年左右。以甑皮岩五个文化期的陶器为标尺,结合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器,基本上可以理清南岭南北地区距今12000~7000年间陶器器形及制作工艺的演变规律。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