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华:家园变迁 —— 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

发布时间:2010-08-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第四部分  家园变迁 —— 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

 

    在距今1万年前后,中国的原始先民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东亚文明发展的舞台上。他们选择河谷丰腴之地,营建聚落,死后聚族而葬。在技术、经济、艺术和意识形态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聚落形态和丧葬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不断向文明化的方向迈进。

 

    一  定居聚落的出现
    在距今8500年前,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结束了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艰苦岁月,开始过着营造房屋、建设聚落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原始艺术的进步以及制作陶器技术的提高。目前,在内蒙古草原的兴隆洼遗址、黄河中游的裴李岗和渭河流域的白家村遗址等都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后定居的村落遗址,为我们展现出远古先民古老村落的原始风貌。

    距今七千年前东北地区的史前村落——兴隆洼环壕聚落
    1983~1993年,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清理出兴隆洼文化聚落围沟1道、房址184座、灰坑464座、居室墓葬32座。其中兴隆洼一期聚落的所有房址均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沿西北—东南方向成排分布,最大的两座并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居住区的外侧环绕一道近圆形的围壕,西北侧留有出入口。整个聚落精心规划、布局齐整、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堪称中国8000年前建筑史上的杰作。
    2001—2003年,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兴隆洼文化中期的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房址均沿东北—西南向成排分布,明确分成三区,代表兴隆洼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的一种新类型。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中原居民:裴李岗遗址
    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居住和墓地已经分开。年代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典型陶器有三足钵、三足壶、鼎等。石器大量采用磨制技术,有锯齿石镰、鞋底形石铲、四足磨盘等,展现出原始农业的特色,命名为裴李岗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彩陶的故乡:临潼白家村遗址
    生活稳定的定居村落的居民,在生产之余,加快了对艺术追求的步伐。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面描绘简单、古拙的彩陶图案。陕西省临潼县白家村遗址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圜底钵和红三足钵的口沿上普遍饰一周棕红色花纹,有的碗底饰彩,从而把我国彩陶出现的时间从仰韶文化提早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时期。
 
    二  史前聚落的发展
    大约自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000年间,中国的原始先民走进愈加繁荣的仰韶时代。从此开始,原始聚落大概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聚落内部布局从氏族为基本单元到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的转化,另一个是向各种地貌类型的积极拓展。聚落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又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社会组织和宗教艺术各方面的发展,整个社会日益向文明社会挺进。

    繁荣的氏族社会村落——北首岭遗址与半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它与早期的白家村遗址相比,面积增大到5万多平方米,而且在村落中央建有广场。制陶技术也得到发展,不仅能够制作出各种形制较复杂的器类,而且能够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彩陶图案。
    西安市郊区的半坡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聚落功能更加完备,整个聚落以壕沟相围,由居住区、公共墓地、陶窑场等构成,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氏族聚落的典型。

    北方村庄——赵宝沟与小山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布房址89座,明确分成两区,房址均成排分布。1986年发掘,出土一批具有典型地域和时代特征的陶、石、骨、蚌器,赵宝沟文化由此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经过正式发掘的同类遗址还有敖汉旗小山,出土一件珍贵的刻划鸟兽图的尊形陶器。
    赵宝沟文化内涵丰富,出现了大型的中心性聚落,是继兴隆洼文化之后活跃在辽西大地的一支极具艺术创造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最早的推拉门:枣阳雕龙碑遗址
    仰韶时代以来,各地区原始居民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特别在一些文化交汇地带,往往出现多种因素的文化融合现象。湖北省枣阳市雕龙碑遗址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文化面貌呈现出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年代为公元前4300~公元前2800年。与仰韶文化早期的流行单间房不同,雕龙碑遗址新出现的多间房应是家族势力抬头的反映,房内为节省空间而设置的推拉门则是我国最早的推拉门实例。

    长屋与排房:安徽蒙城尉迟寺聚落
    仰韶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家庭结构和房屋形式亦随之改变。在江淮地区多间房和长屋建筑逐渐流行起来。这是与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相适应的新的建筑形式。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是其中的代表。这里发掘出公元前2600年前的排房聚落,内有房址14排18组计73间,周围有宽阔的环壕围绕。排房建筑是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的建筑形式,通常每座长屋居住一个由若干家庭所组成的大家族。该遗址展示了由若干大家族组成的氏族村落场景。


    三  聚落的扩散: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与洞穴遗址
    随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引发聚落向各种地貌类型扩散。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珠山遗址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属典型的海岛贝丘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玉器、人面雕塑,以及粟、荞麦、稻等农作物种子遗存。
    云南省耿马县石佛洞遗址为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在洞穴中清理出许多干栏建筑遗迹,并发掘出大量精美的石器与陶器,为研究西南地区古代居民的生业模式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资料。

 

    四  毁于地震的村庄:喇家遗址
    像世上万物一样,远古时代的聚落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在遭遇强烈地震、山洪爆发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土木结构的原始房屋往往不堪一击,顷刻间发生屋毁人亡的惨剧。公元前2200~公元前1800年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就发掘出了这样一处罕见的史前灾难现场。

    世界最早的面条(四千年前的面条)
    喇家遗址F20东北角有一只倒扣在地面上的陶碗,陶碗直径20厘米左右,高10余厘米,拿取陶碗之后,碗里保存的面条却遗留在地面上。由于陶碗倒扣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后经科学测试和分析,确认这碗面条是小米做的,这一重大发现以实物证明中国最早发明了面条。


    五  冥间的居宅:古老的葬俗及其变迁
    埋葬制度往往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利用自然罅洞埋葬死去的亲人。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在居址旁边挖一狭小的土坑为墓,由于空间太小,便采用了蹲踞或肢解葬的葬式。新石器时代中期,辟设专门的墓地,挖筑单人土坑墓,并给死者随葬若干日常用品,墓坑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没有什么差别。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的分化,同一墓地的死者开始出现某些贫富、贵贱有别的不平等的迹象。

    奇异的蹲踞葬与肢解葬
    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墓葬区主要位于洞口处,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6000年左右。葬式有蹲踞葬和屈肢葬等。蹲踞葬的墓坑为近圆形竖穴土坑墓,直径不足1米,死者蹲踞在墓坑内,墓口及人骨上常压置石头。
    邕宁县顶蛳山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4500年,发现了姿态各异的的屈肢葬和罕见的肢解葬等。肢解葬为在死者软组织尚未腐烂时把人体从关节处肢解,分别放置在墓中。

    生于兹、葬于兹: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 
    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墓穴在房屋中有固定的位置,多数房屋埋入墓葬后仍被被继续居住;少数房屋埋入墓葬后即遭废弃。从居室墓葬发现的数量看,仅限于少数社会成员死后埋在房屋内,其埋葬动因有待深入探究。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死后埋葬在何处,目前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最早的玉器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为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找到了重要源头,将我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的玉玦是世界范围内已知年代最早的玉耳饰。以玦饰、匕形器、管为代表的玉器组合及线切割制玉技术直接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罗斯滨海地区,也由此确立了兴隆洼文化在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生死两相依:水泉氏族公共墓地
    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居民开始在聚落外面,开辟成片的公共墓地。氏族成员死后以家族为单位分区葬入氏族公共墓地。河南省郏县水泉墓地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墓地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前后,共清理墓葬120座。其中的110座可分为三区,应为三个家族墓地构成的氏族墓地。墓中随葬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各墓差别甚微,反映出该墓地的死者生前地位大体平等。

    男女平等的集体合葬:横阵墓地和王因墓地
    仰韶时代前期,氏族集体埋葬制度发达,在渭河流域的西安半坡、华阴横阵、临潼姜寨二期墓地等,开始出现成人多人合葬墓。横阵墓地发现24座合葬墓,3座为大坑套小坑的复合式合葬墓。一座合葬墓当中人数最多者达40多人。合葬墓的流行是氏族制度强调集体意识的反映。   
    王因墓地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早期,大体相当于仰韶时代中晚期。该墓地的899座墓葬似可分若干组群。墓地虽然也发现了个别2人和多人同性合葬墓,体现了氏族集体合葬、平等原则的残留。不过,到了王因墓地晚期,个别墓葬随葬较多而且精美的随葬品,另一些死者则一贫如洗,显示出死者之间开始出现贫富不均、贵贱有别的不平等现象。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展览——考古中华

考古中华:家园变迁 —— 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

发布时间:2010-08-11

    第四部分  家园变迁 —— 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

 

    在距今1万年前后,中国的原始先民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东亚文明发展的舞台上。他们选择河谷丰腴之地,营建聚落,死后聚族而葬。在技术、经济、艺术和意识形态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聚落形态和丧葬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不断向文明化的方向迈进。

 

    一  定居聚落的出现
    在距今8500年前,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结束了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艰苦岁月,开始过着营造房屋、建设聚落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原始艺术的进步以及制作陶器技术的提高。目前,在内蒙古草原的兴隆洼遗址、黄河中游的裴李岗和渭河流域的白家村遗址等都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后定居的村落遗址,为我们展现出远古先民古老村落的原始风貌。

    距今七千年前东北地区的史前村落——兴隆洼环壕聚落
    1983~1993年,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清理出兴隆洼文化聚落围沟1道、房址184座、灰坑464座、居室墓葬32座。其中兴隆洼一期聚落的所有房址均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沿西北—东南方向成排分布,最大的两座并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居住区的外侧环绕一道近圆形的围壕,西北侧留有出入口。整个聚落精心规划、布局齐整、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堪称中国8000年前建筑史上的杰作。
    2001—2003年,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兴隆洼文化中期的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房址均沿东北—西南向成排分布,明确分成三区,代表兴隆洼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的一种新类型。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中原居民:裴李岗遗址
    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居住和墓地已经分开。年代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典型陶器有三足钵、三足壶、鼎等。石器大量采用磨制技术,有锯齿石镰、鞋底形石铲、四足磨盘等,展现出原始农业的特色,命名为裴李岗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彩陶的故乡:临潼白家村遗址
    生活稳定的定居村落的居民,在生产之余,加快了对艺术追求的步伐。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面描绘简单、古拙的彩陶图案。陕西省临潼县白家村遗址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圜底钵和红三足钵的口沿上普遍饰一周棕红色花纹,有的碗底饰彩,从而把我国彩陶出现的时间从仰韶文化提早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时期。
 
    二  史前聚落的发展
    大约自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000年间,中国的原始先民走进愈加繁荣的仰韶时代。从此开始,原始聚落大概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聚落内部布局从氏族为基本单元到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的转化,另一个是向各种地貌类型的积极拓展。聚落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又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社会组织和宗教艺术各方面的发展,整个社会日益向文明社会挺进。

    繁荣的氏族社会村落——北首岭遗址与半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它与早期的白家村遗址相比,面积增大到5万多平方米,而且在村落中央建有广场。制陶技术也得到发展,不仅能够制作出各种形制较复杂的器类,而且能够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彩陶图案。
    西安市郊区的半坡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聚落功能更加完备,整个聚落以壕沟相围,由居住区、公共墓地、陶窑场等构成,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氏族聚落的典型。

    北方村庄——赵宝沟与小山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布房址89座,明确分成两区,房址均成排分布。1986年发掘,出土一批具有典型地域和时代特征的陶、石、骨、蚌器,赵宝沟文化由此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经过正式发掘的同类遗址还有敖汉旗小山,出土一件珍贵的刻划鸟兽图的尊形陶器。
    赵宝沟文化内涵丰富,出现了大型的中心性聚落,是继兴隆洼文化之后活跃在辽西大地的一支极具艺术创造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最早的推拉门:枣阳雕龙碑遗址
    仰韶时代以来,各地区原始居民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特别在一些文化交汇地带,往往出现多种因素的文化融合现象。湖北省枣阳市雕龙碑遗址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文化面貌呈现出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年代为公元前4300~公元前2800年。与仰韶文化早期的流行单间房不同,雕龙碑遗址新出现的多间房应是家族势力抬头的反映,房内为节省空间而设置的推拉门则是我国最早的推拉门实例。

    长屋与排房:安徽蒙城尉迟寺聚落
    仰韶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家庭结构和房屋形式亦随之改变。在江淮地区多间房和长屋建筑逐渐流行起来。这是与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相适应的新的建筑形式。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是其中的代表。这里发掘出公元前2600年前的排房聚落,内有房址14排18组计73间,周围有宽阔的环壕围绕。排房建筑是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单元的建筑形式,通常每座长屋居住一个由若干家庭所组成的大家族。该遗址展示了由若干大家族组成的氏族村落场景。


    三  聚落的扩散: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与洞穴遗址
    随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引发聚落向各种地貌类型扩散。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珠山遗址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属典型的海岛贝丘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玉器、人面雕塑,以及粟、荞麦、稻等农作物种子遗存。
    云南省耿马县石佛洞遗址为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在洞穴中清理出许多干栏建筑遗迹,并发掘出大量精美的石器与陶器,为研究西南地区古代居民的生业模式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资料。

 

    四  毁于地震的村庄:喇家遗址
    像世上万物一样,远古时代的聚落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在遭遇强烈地震、山洪爆发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土木结构的原始房屋往往不堪一击,顷刻间发生屋毁人亡的惨剧。公元前2200~公元前1800年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就发掘出了这样一处罕见的史前灾难现场。

    世界最早的面条(四千年前的面条)
    喇家遗址F20东北角有一只倒扣在地面上的陶碗,陶碗直径20厘米左右,高10余厘米,拿取陶碗之后,碗里保存的面条却遗留在地面上。由于陶碗倒扣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后经科学测试和分析,确认这碗面条是小米做的,这一重大发现以实物证明中国最早发明了面条。


    五  冥间的居宅:古老的葬俗及其变迁
    埋葬制度往往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利用自然罅洞埋葬死去的亲人。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在居址旁边挖一狭小的土坑为墓,由于空间太小,便采用了蹲踞或肢解葬的葬式。新石器时代中期,辟设专门的墓地,挖筑单人土坑墓,并给死者随葬若干日常用品,墓坑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没有什么差别。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的分化,同一墓地的死者开始出现某些贫富、贵贱有别的不平等的迹象。

    奇异的蹲踞葬与肢解葬
    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墓葬区主要位于洞口处,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6000年左右。葬式有蹲踞葬和屈肢葬等。蹲踞葬的墓坑为近圆形竖穴土坑墓,直径不足1米,死者蹲踞在墓坑内,墓口及人骨上常压置石头。
    邕宁县顶蛳山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4500年,发现了姿态各异的的屈肢葬和罕见的肢解葬等。肢解葬为在死者软组织尚未腐烂时把人体从关节处肢解,分别放置在墓中。

    生于兹、葬于兹: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 
    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墓穴在房屋中有固定的位置,多数房屋埋入墓葬后仍被被继续居住;少数房屋埋入墓葬后即遭废弃。从居室墓葬发现的数量看,仅限于少数社会成员死后埋在房屋内,其埋葬动因有待深入探究。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死后埋葬在何处,目前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最早的玉器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为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找到了重要源头,将我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的玉玦是世界范围内已知年代最早的玉耳饰。以玦饰、匕形器、管为代表的玉器组合及线切割制玉技术直接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罗斯滨海地区,也由此确立了兴隆洼文化在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生死两相依:水泉氏族公共墓地
    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居民开始在聚落外面,开辟成片的公共墓地。氏族成员死后以家族为单位分区葬入氏族公共墓地。河南省郏县水泉墓地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墓地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前后,共清理墓葬120座。其中的110座可分为三区,应为三个家族墓地构成的氏族墓地。墓中随葬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各墓差别甚微,反映出该墓地的死者生前地位大体平等。

    男女平等的集体合葬:横阵墓地和王因墓地
    仰韶时代前期,氏族集体埋葬制度发达,在渭河流域的西安半坡、华阴横阵、临潼姜寨二期墓地等,开始出现成人多人合葬墓。横阵墓地发现24座合葬墓,3座为大坑套小坑的复合式合葬墓。一座合葬墓当中人数最多者达40多人。合葬墓的流行是氏族制度强调集体意识的反映。   
    王因墓地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早期,大体相当于仰韶时代中晚期。该墓地的899座墓葬似可分若干组群。墓地虽然也发现了个别2人和多人同性合葬墓,体现了氏族集体合葬、平等原则的残留。不过,到了王因墓地晚期,个别墓葬随葬较多而且精美的随葬品,另一些死者则一贫如洗,显示出死者之间开始出现贫富不均、贵贱有别的不平等现象。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