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华:文明曙光 —— 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

发布时间:2010-08-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第五部分   文明曙光 —— 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


 
    大致从距今5500年左右,中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普遍启动社会复杂化进程。各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同时也发生了以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扩张和玉礼器的传播等为显要标志的大规模文化整合运动。最迟于距今5300年前后,出现了以整个东亚大地为背景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世界的东方开始闪烁出文明的曙光。

    一  华夏先民心中的玫瑰
    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有诗云:“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畔磬与鼓,夏商周及晋文公”。他诗中所云玫瑰即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花卉纹彩陶图案。雍容华贵的庙底沟彩陶图宛如一面面旗帜,插遍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泥沼,迎来文明的曙光。


    华夏先民的彩陶——庙底沟
    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300年,以发现大量花瓣纹和回旋勾连纹彩陶而著名,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或称庙底沟文化)的命名地。庙底沟的彩陶不仅是仰韶文化的奇葩,而且远播到黄河上下以及长江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辐射至大半个中国,可视为中国史前文化第一次大规模整合运动的标志。


    初现分化——西坡遗址
    河南省灵宝市西坡遗址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核心地带的中心性聚落,年代为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年,近年发掘出大型房址、墓地、壕沟等,反映出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的复杂化社会重公共建筑和墓葬规模,不强调奢侈随葬品,这不同于中国东部同时期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道路。


    西坡遗址F106房址: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房址,面积约240平方米,半地穴略呈四边形。房址结构复杂,包括半地穴、柱洞遗迹和地面上墙体遗迹等。居住面加工考究,分为七层,表面涂朱。北墙中部开有斜坡式门道,圆形火塘正对门道。柱洞遗迹主要有壁柱的柱洞和室内柱的柱坑。外墙与半地穴墙壁平行,皆夯筑。
    F106为仰韶文化中期房屋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是此时期社会结构复杂化的重要证据。


    西坡墓葬M27:仰韶文化中期晚段大型墓,为带生土二层台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地表深60厘米,墓圹长503、宽336、深192厘米。在距现存墓口深130厘米处留出南、北、东三侧的生土二层台,在中部下挖出墓室和脚坑。墓圹内墓室和脚坑以上部分全部以青灰色泥封填,内杂大量芦苇杆和几十种植物叶子。墓室和脚坑均以木板封盖,盖板上覆盖有麻布。墓主仰身直肢,为一成年男性,骨骼保存良好,身边未见任何随葬品,脚坑中放置了9件陶器,包括一对大口缸、一对簋形器、一套釜灶、一壶、一钵和一杯。两件大口缸上腹部均有基本相同的彩绘图案。
 

    二  尧舜之都——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时代为龙山文化晚期(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遗址中发掘的早、中期王族墓地、陶寺早中期宫殿区、陶寺中期观象祭祀台、下层贵族居住区、大型仓储区、普通居民居住区等,显现出阶级对立的特征,使得陶寺作为都城的基本要件全部具备,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中华文明核心形成的关键热点。

    陶寺城址——中国最早的城市之光
    考古探索中国早期国家的核心是都城遗址。都城遗址的考古判定要素包括宫殿区及其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礼制建筑群、王陵区、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城墙、普通居民区、大型仓储区等。陶寺遗址具备了上述都城所有要素。有许多学者认为陶寺城址是文献记载中的“尧都平阳”。
    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由早期的北一南三板块布局变为中期的十字分割四大板块布局,更加有序,在中国古代早期城市规划布局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由此证明中国早期国家与城市雏形早在公元前2300年便在黄河中游地区出现。
 
    观象台——寻找失落的年历
    根据陶寺遗址发现的观象台遗迹现象推测,当时的天文官站在观象台的观测点上,透过观测缝中线观测对面塔儿山脊日出来判定节令,制定太阳历。陶寺先民们将一个太阳年划分成20个节令,包含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农时、宗教祭日、当地气候变化节点等。
    陶寺观象台表明,《尚书•尧典》中所谓“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有事实依据的,反映了中国史前天文学在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同时还说明陶寺历法成为王权的一部分,观象台是都城必备的建筑要件。
 
    圭表测影——测日影知四时,建“中国”必备之
    陶寺漆木圭尺“中”出土于陶寺城址中期王墓IIM22墓室内东南角,残长171.8厘米,复原长180厘米。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第1~11号色段总长39.9厘米,约40厘米,合1.6尺,即《周髀算经》记载的“地中”夏至影长。
    圭尺“中”与立杆(表)组合使用,正午时分测日影,以判定节令、制定立法、确立“地中”、大地测量。“在由圭表测定的地中或中土所建之都、所立之国”是“中国”概念的最初含义。
  
    王之重宝——王权的标志物
    陶寺贵族和王墓出土玉器、彩绘陶器、礼乐器组合成比较完备的丧葬礼仪制度,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和社会内部的等级制度。如龙盘、鼍鼔、陶鼓、石磬、彩绘陶簋、彩绘大陶盆、玉兽面、大厨刀等都是王者之器。玉圭、玉璧、玉琮、彩绘陶壶等是大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物。
   
    三  海岱地区的邦国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中国大地走进了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其中,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丛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经过大汶口文化从早到晚期的文明化过程之后,龙山时代的海岱地区已经跨入初级文明社会,其突出标志是出现了“王陵”级别的大墓和成组分布的龙山城堡群的出现。

 

    东夷“王陵”:西朱封龙山大墓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发现的三座龙山文化大墓,其中M1葬具为二椁一棺,并置有“边箱”和“脚箱”。M202墓为一棺一椁,M203墓为重椁一棺。这三座大墓出土了色彩斑斓的大片彩绘、大量的蛋壳黑陶礼器、玉钺、玉冠饰、玉簪,以及镶嵌绿松石的重器等,是迄今为止龙山文化墓葬当中规模最大、随葬器物最丰富的“王陵”级别的大型墓葬。
    
    史前城堡:教场铺原始城堡
    龙山时代,城堡林立。位于鲁西北地区的山东省茌平县教场铺遗址,近年发掘出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年代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前后。其平面略呈椭圆形,城内面积大约5万平方米,发现房屋建筑、陶窑、灰坑、墓葬、祭祀坑、奠基坑等各类遗迹,并出土了陶、石、骨、蚌、角及各类玉器达1000余件,为该地区某一龙山邦国的中心城堡。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展览——考古中华

考古中华:文明曙光 —— 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

发布时间:2010-08-11

    第五部分   文明曙光 —— 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


 
    大致从距今5500年左右,中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普遍启动社会复杂化进程。各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同时也发生了以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扩张和玉礼器的传播等为显要标志的大规模文化整合运动。最迟于距今5300年前后,出现了以整个东亚大地为背景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世界的东方开始闪烁出文明的曙光。

    一  华夏先民心中的玫瑰
    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有诗云:“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畔磬与鼓,夏商周及晋文公”。他诗中所云玫瑰即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花卉纹彩陶图案。雍容华贵的庙底沟彩陶图宛如一面面旗帜,插遍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泥沼,迎来文明的曙光。


    华夏先民的彩陶——庙底沟
    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300年,以发现大量花瓣纹和回旋勾连纹彩陶而著名,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或称庙底沟文化)的命名地。庙底沟的彩陶不仅是仰韶文化的奇葩,而且远播到黄河上下以及长江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辐射至大半个中国,可视为中国史前文化第一次大规模整合运动的标志。


    初现分化——西坡遗址
    河南省灵宝市西坡遗址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核心地带的中心性聚落,年代为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年,近年发掘出大型房址、墓地、壕沟等,反映出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的复杂化社会重公共建筑和墓葬规模,不强调奢侈随葬品,这不同于中国东部同时期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道路。


    西坡遗址F106房址: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房址,面积约240平方米,半地穴略呈四边形。房址结构复杂,包括半地穴、柱洞遗迹和地面上墙体遗迹等。居住面加工考究,分为七层,表面涂朱。北墙中部开有斜坡式门道,圆形火塘正对门道。柱洞遗迹主要有壁柱的柱洞和室内柱的柱坑。外墙与半地穴墙壁平行,皆夯筑。
    F106为仰韶文化中期房屋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是此时期社会结构复杂化的重要证据。


    西坡墓葬M27:仰韶文化中期晚段大型墓,为带生土二层台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地表深60厘米,墓圹长503、宽336、深192厘米。在距现存墓口深130厘米处留出南、北、东三侧的生土二层台,在中部下挖出墓室和脚坑。墓圹内墓室和脚坑以上部分全部以青灰色泥封填,内杂大量芦苇杆和几十种植物叶子。墓室和脚坑均以木板封盖,盖板上覆盖有麻布。墓主仰身直肢,为一成年男性,骨骼保存良好,身边未见任何随葬品,脚坑中放置了9件陶器,包括一对大口缸、一对簋形器、一套釜灶、一壶、一钵和一杯。两件大口缸上腹部均有基本相同的彩绘图案。
 

    二  尧舜之都——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时代为龙山文化晚期(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遗址中发掘的早、中期王族墓地、陶寺早中期宫殿区、陶寺中期观象祭祀台、下层贵族居住区、大型仓储区、普通居民居住区等,显现出阶级对立的特征,使得陶寺作为都城的基本要件全部具备,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中华文明核心形成的关键热点。

    陶寺城址——中国最早的城市之光
    考古探索中国早期国家的核心是都城遗址。都城遗址的考古判定要素包括宫殿区及其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礼制建筑群、王陵区、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城墙、普通居民区、大型仓储区等。陶寺遗址具备了上述都城所有要素。有许多学者认为陶寺城址是文献记载中的“尧都平阳”。
    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由早期的北一南三板块布局变为中期的十字分割四大板块布局,更加有序,在中国古代早期城市规划布局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由此证明中国早期国家与城市雏形早在公元前2300年便在黄河中游地区出现。
 
    观象台——寻找失落的年历
    根据陶寺遗址发现的观象台遗迹现象推测,当时的天文官站在观象台的观测点上,透过观测缝中线观测对面塔儿山脊日出来判定节令,制定太阳历。陶寺先民们将一个太阳年划分成20个节令,包含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农时、宗教祭日、当地气候变化节点等。
    陶寺观象台表明,《尚书•尧典》中所谓“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有事实依据的,反映了中国史前天文学在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同时还说明陶寺历法成为王权的一部分,观象台是都城必备的建筑要件。
 
    圭表测影——测日影知四时,建“中国”必备之
    陶寺漆木圭尺“中”出土于陶寺城址中期王墓IIM22墓室内东南角,残长171.8厘米,复原长180厘米。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第1~11号色段总长39.9厘米,约40厘米,合1.6尺,即《周髀算经》记载的“地中”夏至影长。
    圭尺“中”与立杆(表)组合使用,正午时分测日影,以判定节令、制定立法、确立“地中”、大地测量。“在由圭表测定的地中或中土所建之都、所立之国”是“中国”概念的最初含义。
  
    王之重宝——王权的标志物
    陶寺贵族和王墓出土玉器、彩绘陶器、礼乐器组合成比较完备的丧葬礼仪制度,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和社会内部的等级制度。如龙盘、鼍鼔、陶鼓、石磬、彩绘陶簋、彩绘大陶盆、玉兽面、大厨刀等都是王者之器。玉圭、玉璧、玉琮、彩绘陶壶等是大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物。
   
    三  海岱地区的邦国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中国大地走进了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其中,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丛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经过大汶口文化从早到晚期的文明化过程之后,龙山时代的海岱地区已经跨入初级文明社会,其突出标志是出现了“王陵”级别的大墓和成组分布的龙山城堡群的出现。

 

    东夷“王陵”:西朱封龙山大墓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发现的三座龙山文化大墓,其中M1葬具为二椁一棺,并置有“边箱”和“脚箱”。M202墓为一棺一椁,M203墓为重椁一棺。这三座大墓出土了色彩斑斓的大片彩绘、大量的蛋壳黑陶礼器、玉钺、玉冠饰、玉簪,以及镶嵌绿松石的重器等,是迄今为止龙山文化墓葬当中规模最大、随葬器物最丰富的“王陵”级别的大型墓葬。
    
    史前城堡:教场铺原始城堡
    龙山时代,城堡林立。位于鲁西北地区的山东省茌平县教场铺遗址,近年发掘出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年代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前后。其平面略呈椭圆形,城内面积大约5万平方米,发现房屋建筑、陶窑、灰坑、墓葬、祭祀坑、奠基坑等各类遗迹,并出土了陶、石、骨、蚌、角及各类玉器达1000余件,为该地区某一龙山邦国的中心城堡。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