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发布时间:2020-05-0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

  项目负责人:王社江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被誉为“中华龙脉”。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在秦岭地区开展了持续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旧石器20余万件。2017年以来,为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发现的短板,研究团队在汉中盆地开展了洞穴专项调查,于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了疥疙洞遗址。由于遗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1×1米探方27个。发掘中有效融合了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将文化层与水平层相结合,在文化层内以5厘米为水平层进行发掘,尤其关注不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地面”信息。开展了旧石器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地层年代学、动物考古、数字考古等多学科研究,力求更加科学和全面地获取遗存信息。

  遗址地层堆积厚约1.6米,分13层,第①、②层为近现代堆积,第③-⑩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第-层为自然砂砾层,第层以下为基岩。旧石器时代堆积可分三组:

  第一组为第⑩-⑨层,深灰黑色粉砂,夹大量灰岩碎屑。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00余件。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小型刮削器。距今约10万年(光释光测年数据,以下同)。

  第二组为第⑧-⑥层,深灰棕色粉砂,夹少量灰岩角砾。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400余件。石制品600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距今约7-5万年。

  第三组为第⑤-③层,浅黄棕色粉砂,夹较多灰岩角砾。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第⑤层下发现有1处火塘,位于洞口处。人类活动面位于第④层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活动面上见有石器加工点、火塘以及集中分布的碎骨堆。在原生地层中出土2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④层和第③层;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少量人类牙齿和头骨残块。石制品1500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大多以石片为毛坯,多为中小型刮削器,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重型刮削器。动物化石及烧骨8000余件,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熊、狼、最后鬣狗、黄鼬、豪猪等20余种,其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属于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距今约3—1.5万年。

  三组堆积单位代表了三期文化遗存。各期石制品面貌基本一致,均属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石器加工技术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总体呈现出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特点。

  疥疙洞遗址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非常关键的新突破,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第一,它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距今10-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

  第二,中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地点中包含文化遗物者极少,疥疙洞遗址不仅出土有距今3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还发现有丰富的、共生关系清晰的小石片工业系统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第三,填补了汉中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第四,出土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

  总之,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栖居方式、行为方式、石器工业面貌、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环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图文来源:中国文物报社)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发布时间:2020-05-09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

  项目负责人:王社江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被誉为“中华龙脉”。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在秦岭地区开展了持续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旧石器20余万件。2017年以来,为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发现的短板,研究团队在汉中盆地开展了洞穴专项调查,于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了疥疙洞遗址。由于遗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1×1米探方27个。发掘中有效融合了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将文化层与水平层相结合,在文化层内以5厘米为水平层进行发掘,尤其关注不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地面”信息。开展了旧石器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地层年代学、动物考古、数字考古等多学科研究,力求更加科学和全面地获取遗存信息。

  遗址地层堆积厚约1.6米,分13层,第①、②层为近现代堆积,第③-⑩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第-层为自然砂砾层,第层以下为基岩。旧石器时代堆积可分三组:

  第一组为第⑩-⑨层,深灰黑色粉砂,夹大量灰岩碎屑。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00余件。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小型刮削器。距今约10万年(光释光测年数据,以下同)。

  第二组为第⑧-⑥层,深灰棕色粉砂,夹少量灰岩角砾。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400余件。石制品600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距今约7-5万年。

  第三组为第⑤-③层,浅黄棕色粉砂,夹较多灰岩角砾。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第⑤层下发现有1处火塘,位于洞口处。人类活动面位于第④层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活动面上见有石器加工点、火塘以及集中分布的碎骨堆。在原生地层中出土2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④层和第③层;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少量人类牙齿和头骨残块。石制品1500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大多以石片为毛坯,多为中小型刮削器,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重型刮削器。动物化石及烧骨8000余件,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熊、狼、最后鬣狗、黄鼬、豪猪等20余种,其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属于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距今约3—1.5万年。

  三组堆积单位代表了三期文化遗存。各期石制品面貌基本一致,均属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石器加工技术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总体呈现出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特点。

  疥疙洞遗址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非常关键的新突破,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第一,它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距今10-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

  第二,中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地点中包含文化遗物者极少,疥疙洞遗址不仅出土有距今3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还发现有丰富的、共生关系清晰的小石片工业系统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第三,填补了汉中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第四,出土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

  总之,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栖居方式、行为方式、石器工业面貌、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环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图文来源:中国文物报社)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