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广东青塘遗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发布时间:2019-01-11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作者:孙自法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月10日在北京揭晓公布,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该遗址于1959年被发现,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2016-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青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青塘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处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骨角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标本1万余件。青塘遗址全面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青塘遗址的新发现是华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向2018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项目代表颁发奖牌。 孙自法摄

  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12年至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目前已对其中的112座墓葬进行清理,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则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城河城址的考古发现,也为考古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并将对推动深入认识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组成芦山峁考古队,在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玉礼器、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加之规划有序的高层级院落、宏大的夯土台基工程,这些共同构成该遗址作为区域核心聚落的标志性要素,具备了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对于研究史前中国区域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及“早期中国”的形成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芦山峁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及其上的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较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

  刘家洼东周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批准,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在遗址区内可采集到丰富的周代文化遗物;勘探发现墓葬共4处150余座。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的时代属春秋早期。刘家洼“中”字形大墓的乐器组合,是目前所知反映春秋早期最高级别乐悬制度的墓葬,为周代礼乐制度及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M2墓地所出的三栏木床,四角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遗址出土的众多金器、铁器,是认识中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的重要资料。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渠县历史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连续5年系统性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出土大量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遗物,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城坝遗址目前已出土1000余件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重要遗物,这些发现对于遗址内涵、分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地汉晋时期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料,并为进一步探讨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其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材料。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奥运村内,东南距北京市区140公里,自2017年5月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经勘探与发掘,确认太子城遗址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太子城遗址时代确定为金代中后期(1161-1234年),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迦陵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铜铁构件、瓷器、鎏金龙形饰等。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瓷器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公布上述2018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的同时,在当天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还宣布,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襄汾县陶寺北两周墓地、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医巫闾山辽代帝陵等6个项目,入围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此外,作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联合开展的“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考古项目,获选为中国2018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广东青塘遗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发布时间:2019-01-11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月10日在北京揭晓公布,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该遗址于1959年被发现,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2016-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青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青塘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处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骨角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标本1万余件。青塘遗址全面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青塘遗址的新发现是华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向2018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项目代表颁发奖牌。 孙自法摄

  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12年至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目前已对其中的112座墓葬进行清理,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则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城河城址的考古发现,也为考古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并将对推动深入认识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组成芦山峁考古队,在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玉礼器、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加之规划有序的高层级院落、宏大的夯土台基工程,这些共同构成该遗址作为区域核心聚落的标志性要素,具备了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对于研究史前中国区域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及“早期中国”的形成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芦山峁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及其上的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较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

  刘家洼东周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批准,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在遗址区内可采集到丰富的周代文化遗物;勘探发现墓葬共4处150余座。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的时代属春秋早期。刘家洼“中”字形大墓的乐器组合,是目前所知反映春秋早期最高级别乐悬制度的墓葬,为周代礼乐制度及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M2墓地所出的三栏木床,四角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遗址出土的众多金器、铁器,是认识中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的重要资料。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渠县历史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连续5年系统性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出土大量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遗物,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城坝遗址目前已出土1000余件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重要遗物,这些发现对于遗址内涵、分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地汉晋时期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料,并为进一步探讨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其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材料。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奥运村内,东南距北京市区140公里,自2017年5月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经勘探与发掘,确认太子城遗址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太子城遗址时代确定为金代中后期(1161-1234年),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迦陵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铜铁构件、瓷器、鎏金龙形饰等。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瓷器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公布上述2018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的同时,在当天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还宣布,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襄汾县陶寺北两周墓地、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医巫闾山辽代帝陵等6个项目,入围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此外,作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联合开展的“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考古项目,获选为中国2018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