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民日报:中国社科院评出2015年度考古新成果--考古新发现,有啥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6-01-13文章出处:人民日报作者:杨雪梅 王 珏
  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入选。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2012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先后发现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文化时代遗存(公元前6000年至前4000年),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可初步建构起“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桥山文化”这一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的基本年代框架。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史前墓葬并出土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提供了支持,在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数据。
 


图①为海南桥山遗址出土陶器。
 

  点评:这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用12个字三句话概括——序列完整、年代确定、特色鲜明。遗址所出土的有肩石器、夹砂陶以及没有彩陶等特点与同一时期的广东西部、雷州半岛、广西、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该遗址可放到东南亚和南岛语系等更大的视野中做进一步的考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
 
  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
 
  突破了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地处江苏兴化、东台二市交界的蒋庄遗址(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这是一处抢救性发掘遗址,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78座,房址8座,包括水井、灰沟等遗迹,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墓葬整体呈南北走向,分布密集,叠压打破关系复杂,似为一处持续使用时间较长的公共墓地,而且葬式、葬俗丰富。除火化葬外,所有墓葬中的人骨保存完好,为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关系与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数据。
 

图②为江苏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墓地上层墓葬。
 
  点评:这处遗址首先填补了良渚文化一个空间上的空白,是长江以北发现的比较纯粹的良渚文化遗址,受大汶口文化的影响较少。其次,考古揭露比较完整,保存完好的人骨是整个良渚文化中第一次见到。一次葬、二次葬及火化葬、殉人葬等习俗都值得深入研究。第三,整个遗址持续时间长,文化堆积层厚,是良渚文化中数量不多的密集使用的区域性遗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
 
  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从2014年9月启动了周原遗址(西周中晚期)新一轮考古工作。在贺家北区域对普通居址墓葬区、大型夯土基址及铜轮牙马车进行了发掘。大型夯土基址平面呈“回”字形,占地面积约2180平方米,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车马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内埋一车四马,车辖、衡饰上的纹饰皆为绿松石镶嵌而成,非常罕见。
 
  新发现的水网系统淤土遗迹处于遗址核心区的西北部,年代上限不早于西周,下限不晚于西汉,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图③为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周车马坑。
 
  点评:贺家北区域的墓葬显示了浓厚的商文化因素。车马坑以及出土的西周最精美的马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该区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可能。而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加深了以往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从整体布局上对一些重要遗迹的性质进行新的思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
 
  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
 
  2011年3月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和新建区文博单位,发掘了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海昏侯墓。5年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该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已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迄今出土了1万余件遗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以紫金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的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遗址。
 

图④为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铜龟镇。
 
  点评:整个海昏侯墓的发掘与文物的保护展示是同步进行的,汇集了国内所有的秦汉专家,目的并不是简单发掘海昏侯墓,而是考察周围3.6平方公里庞大的汉墓群,奠定完整的大遗址保护规模。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
      
  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
 
  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太极殿遗址(公元3到6世纪)进行了全面勘察,明确了其规模范围、形制结构、保存状况和时代序列。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是该城曹魏北至魏宫城的中心正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
 

图⑤为河南洛阳太极殿太极东堂与北侧院落遗址。
 
  点评: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应该算是紫禁城的爷爷奶奶。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其后的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太极殿在中国乃至东亚的古代都城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发现并确认了沉船为致远舰
 
  2015年8月至10月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的“丹东一号”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工作。“丹东一号”沉船调查项目历经2013—2015年3个年度。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舰船制造档案和海域当地人的口述史料初步判定,“丹东一号” 沉船应为致远舰。考古发现的沉舰穹甲结构、152毫米口径炮弹、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则为判定其为致远舰提供了确凿证据。这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图⑥为辽宁“丹东一号”水下考古发现的152毫米口径副炮弹头。
 
  点评:“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开创了近代史考古成果进入六大新发现的先例。此一考古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魏峻)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3日16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人民日报:中国社科院评出2015年度考古新成果--考古新发现,有啥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6-01-13

  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入选。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2012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先后发现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文化时代遗存(公元前6000年至前4000年),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可初步建构起“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桥山文化”这一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的基本年代框架。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史前墓葬并出土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提供了支持,在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数据。
 


图①为海南桥山遗址出土陶器。
 

  点评:这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用12个字三句话概括——序列完整、年代确定、特色鲜明。遗址所出土的有肩石器、夹砂陶以及没有彩陶等特点与同一时期的广东西部、雷州半岛、广西、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该遗址可放到东南亚和南岛语系等更大的视野中做进一步的考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
 
  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
 
  突破了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地处江苏兴化、东台二市交界的蒋庄遗址(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这是一处抢救性发掘遗址,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78座,房址8座,包括水井、灰沟等遗迹,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墓葬整体呈南北走向,分布密集,叠压打破关系复杂,似为一处持续使用时间较长的公共墓地,而且葬式、葬俗丰富。除火化葬外,所有墓葬中的人骨保存完好,为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关系与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数据。
 

图②为江苏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墓地上层墓葬。
 
  点评:这处遗址首先填补了良渚文化一个空间上的空白,是长江以北发现的比较纯粹的良渚文化遗址,受大汶口文化的影响较少。其次,考古揭露比较完整,保存完好的人骨是整个良渚文化中第一次见到。一次葬、二次葬及火化葬、殉人葬等习俗都值得深入研究。第三,整个遗址持续时间长,文化堆积层厚,是良渚文化中数量不多的密集使用的区域性遗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
 
  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从2014年9月启动了周原遗址(西周中晚期)新一轮考古工作。在贺家北区域对普通居址墓葬区、大型夯土基址及铜轮牙马车进行了发掘。大型夯土基址平面呈“回”字形,占地面积约2180平方米,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车马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内埋一车四马,车辖、衡饰上的纹饰皆为绿松石镶嵌而成,非常罕见。
 
  新发现的水网系统淤土遗迹处于遗址核心区的西北部,年代上限不早于西周,下限不晚于西汉,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图③为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周车马坑。
 
  点评:贺家北区域的墓葬显示了浓厚的商文化因素。车马坑以及出土的西周最精美的马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该区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可能。而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加深了以往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从整体布局上对一些重要遗迹的性质进行新的思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
 
  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
 
  2011年3月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和新建区文博单位,发掘了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海昏侯墓。5年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该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已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迄今出土了1万余件遗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以紫金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的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遗址。
 

图④为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铜龟镇。
 
  点评:整个海昏侯墓的发掘与文物的保护展示是同步进行的,汇集了国内所有的秦汉专家,目的并不是简单发掘海昏侯墓,而是考察周围3.6平方公里庞大的汉墓群,奠定完整的大遗址保护规模。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
      
  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
 
  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太极殿遗址(公元3到6世纪)进行了全面勘察,明确了其规模范围、形制结构、保存状况和时代序列。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是该城曹魏北至魏宫城的中心正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
 

图⑤为河南洛阳太极殿太极东堂与北侧院落遗址。
 
  点评: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应该算是紫禁城的爷爷奶奶。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其后的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太极殿在中国乃至东亚的古代都城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发现并确认了沉船为致远舰
 
  2015年8月至10月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的“丹东一号”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工作。“丹东一号”沉船调查项目历经2013—2015年3个年度。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舰船制造档案和海域当地人的口述史料初步判定,“丹东一号” 沉船应为致远舰。考古发现的沉舰穹甲结构、152毫米口径炮弹、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则为判定其为致远舰提供了确凿证据。这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图⑥为辽宁“丹东一号”水下考古发现的152毫米口径副炮弹头。
 
  点评:“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开创了近代史考古成果进入六大新发现的先例。此一考古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魏峻)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3日16版)

 

作者:杨雪梅 王 珏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