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辽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发布时间:2017-01-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半拉山属于塔子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山势较低矮、平缓。山岭两侧是由大凌河支流十家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地。墓地南距朝阳市中心约13公里,北距召都巴镇约1公里,地理坐标(T0405北隔梁中部)北纬41°40′28.84″、东经120°23′34.15″,海拔278米。


图一  半拉山墓地全景


图二  西界墙及筒形器带

  墓地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的,当时已被盗掘,近年来又连续被盗,破坏严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对半拉山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墓葬78座、祭坛1座和祭祀坑29座,出土遗物仅玉器一项就达140余件。


图三  M12(西→东)


图四  4M23(西→东)

  墓地建在用黄土堆积而成的冢体之上。冢体为地上建筑,冢上仅见红山文化时期的堆积层,不见晚期文化堆积层,地层堆积关系相对较单一,但冢体堆积本身存在着较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

  墓地冢体地层堆积结构情况,反映出该墓地在营建和使用时间上经历了两次较大变化,据此可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阶段地层为3B层堆积,遗迹包括墓葬和祭祀坑。晚期阶段地层为2A、2B、3A层堆积,遗迹包括墓葬和祭祀坑,以及界墙、积石堆积层、祭坛、建筑址和筒形器带。


图五  第4、5号祭祀坑(北→南)

  冢体由黄土堆积的土冢、石砌的界墙及冢外部的积石堆积三部分组成。早期阶段冢体只见黄土堆积的下层土冢,在晚期阶段出现了石砌的界墙和起封盖作用的积石堆积。

  墓地具有两项功能。第一是埋葬逝者的墓葬。墓葬有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种。在早期阶段,墓葬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在晚期阶段,墓葬区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外围有零散墓葬分布。第二是举行祭祀活动。祭祀遗迹由坛祭和坑祭两种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在早期阶段仅见坑祭遗迹;在晚期阶段出现了坛祭遗迹,祭坛四周围砌石墙,坛上分布大小不一的祭祀坑,并有一座建筑址和一层经人工夯打的大型活动面,紧靠坛墙外侧成排摆放泥质红陶彩绘筒形器、器座等。


  陶器出土数量最多,泥质红陶筒形器残片占绝大多数,但未发现完整器。出土了零星夹砂黄褐陶片和黑褐陶片,纹饰有刻划之字纹、网格纹、附加堆纹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环、镞、锤、夯锤等。玉器多出自墓葬内,零星出土于地层堆积中,出土数量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丰富,有龙、鸟形坠、斧、玉芯、璧、环、镯、坠饰、珠、兽首形柄端饰及玉料等。此外还出土了10余件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结合之前其他地点的发现,说明以人像为祭品的传统是红山文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构成红山文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对该墓地出土典型遗物的比较分析,推断其是一处性质较单一的红山文化晚期墓地。据M4出土人骨碳十四测年,其绝对年代为距今4510±30年,校正数据为距今5305~5045年。

  该积石冢的发掘完整揭露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营建全过程。该积石冢层位关系明确,为研究积石冢的修建过程提供了完整的材料,弥补了以往红山文化积石冢发掘所欠缺的一些遗迹现象,为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营建过程树立了一个标杆;墓地布局、墓葬结构、出土遗物等对红山文化埋葬习俗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 文章由考古杂志社提供)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辽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发布时间:2017-01-11

  半拉山属于塔子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山势较低矮、平缓。山岭两侧是由大凌河支流十家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地。墓地南距朝阳市中心约13公里,北距召都巴镇约1公里,地理坐标(T0405北隔梁中部)北纬41°40′28.84″、东经120°23′34.15″,海拔278米。


图一  半拉山墓地全景


图二  西界墙及筒形器带

  墓地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的,当时已被盗掘,近年来又连续被盗,破坏严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对半拉山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墓葬78座、祭坛1座和祭祀坑29座,出土遗物仅玉器一项就达140余件。


图三  M12(西→东)


图四  4M23(西→东)

  墓地建在用黄土堆积而成的冢体之上。冢体为地上建筑,冢上仅见红山文化时期的堆积层,不见晚期文化堆积层,地层堆积关系相对较单一,但冢体堆积本身存在着较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

  墓地冢体地层堆积结构情况,反映出该墓地在营建和使用时间上经历了两次较大变化,据此可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阶段地层为3B层堆积,遗迹包括墓葬和祭祀坑。晚期阶段地层为2A、2B、3A层堆积,遗迹包括墓葬和祭祀坑,以及界墙、积石堆积层、祭坛、建筑址和筒形器带。


图五  第4、5号祭祀坑(北→南)

  冢体由黄土堆积的土冢、石砌的界墙及冢外部的积石堆积三部分组成。早期阶段冢体只见黄土堆积的下层土冢,在晚期阶段出现了石砌的界墙和起封盖作用的积石堆积。

  墓地具有两项功能。第一是埋葬逝者的墓葬。墓葬有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种。在早期阶段,墓葬未见明显分区,不见积石墓;在晚期阶段,墓葬区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外围有零散墓葬分布。第二是举行祭祀活动。祭祀遗迹由坛祭和坑祭两种遗迹组成,分布于墓地北部。在早期阶段仅见坑祭遗迹;在晚期阶段出现了坛祭遗迹,祭坛四周围砌石墙,坛上分布大小不一的祭祀坑,并有一座建筑址和一层经人工夯打的大型活动面,紧靠坛墙外侧成排摆放泥质红陶彩绘筒形器、器座等。


  陶器出土数量最多,泥质红陶筒形器残片占绝大多数,但未发现完整器。出土了零星夹砂黄褐陶片和黑褐陶片,纹饰有刻划之字纹、网格纹、附加堆纹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环、镞、锤、夯锤等。玉器多出自墓葬内,零星出土于地层堆积中,出土数量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丰富,有龙、鸟形坠、斧、玉芯、璧、环、镯、坠饰、珠、兽首形柄端饰及玉料等。此外还出土了10余件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结合之前其他地点的发现,说明以人像为祭品的传统是红山文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构成红山文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对该墓地出土典型遗物的比较分析,推断其是一处性质较单一的红山文化晚期墓地。据M4出土人骨碳十四测年,其绝对年代为距今4510±30年,校正数据为距今5305~5045年。

  该积石冢的发掘完整揭露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营建全过程。该积石冢层位关系明确,为研究积石冢的修建过程提供了完整的材料,弥补了以往红山文化积石冢发掘所欠缺的一些遗迹现象,为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营建过程树立了一个标杆;墓地布局、墓葬结构、出土遗物等对红山文化埋葬习俗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 文章由考古杂志社提供)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