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群贤毕至 见微知著——“科技考古与手工业考古”中期研讨会专家精彩解读

发布时间:2014-05-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各个项目汇报结束后,白云翔所长首先感谢各位报告人非常精彩的报告,同时针对项目内容做了一些说明。
 
  第一,今天所汇报的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还不全面,目前只是阶段性成果。从2012年到现在,齐故城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继续,材料的整理还在展开,现在考古学发掘还无法为科技考古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考古学背景。目前我们大致了解了第一地点和第二地点的情况,但部分战国和汉代的遗存还未分开。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加大田野考古发掘力度的基础之上,尽快展开全面的资料整理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后,给各位学者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考古学背景。这样大家可以把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齐故城冶铸遗址考古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带着一定的问题意识来展开多学科合作。目前在多学科合作领域,尤其是科技考古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已普遍展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和很大的进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有些科技考古项目设计的时候,问题意识还不够突出,在做科技检测或分析的时候,并不清楚是要解决哪些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整体上加强问题意识。齐故城冶铸遗址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是带着一些核心问题来进行多学科合作的。通过今天的报告就可以看到,在手工业考古领域里,这次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环境、动物、植物、人文的问题,包括工匠,甚至工匠的子女问题。
 
  第三,因为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有些问题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如潜伟教授提到西关西遗址中发现的炉渣是玻璃态的,这一状态显示它的冶炼工艺可能会更高一些。其实早在1975年,我在那里参加发掘工作时就发现过这一现象。但这里有一个考古学背景需要说明,西关西遗址位于齐故城小城里,那里是当时的宫殿区,是不可能炼铁的,这一问题我们在齐故城考古报告里也谈到了。发现玻璃态炉渣的遗址可能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整个齐故城作为诸侯国的都城和郡治废弃以后,它才开始炼铁的。由于考古工作者未对此事做详细说明,让大家产生了误解,在此做一个澄清。
 
  这个项目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手工业问题,也就是手工业技术,包括它的工艺流程、技术特征、具体技术特点等问题。对此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齐故城冶铸遗址性质的问题。该遗址究竟是冶铁、铸铁还是铁器的处理?第二是铸钱的问题。考古发现出土了一些半两钱钱范,所以钱范的制作工艺和工艺流程,也需要我们进行研究。第三是铸镜问题。过去我们曾在调查中采集过一些镜范,并做了研究,但因是采集的遗物,在科学性上有所限制。这次在考古发掘出土的镜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铜镜铸造工艺技术,尤其是镜范的铸造问题来开展工作。因为一切青铜铸造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范,只要把范铸造的问题解决了,青铜冶铸整个铸造环节领域的根就解决了。在这方面,过去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来自于推测或分析、推论,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铜镜产品的流通和使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第一个问题的进展不大,虽然我们已经调查确认了14个遗址,但实际上目前仅对一个遗址中的三个点进行了考古发掘。今年我们在刘家寨开了一个新点进行补充发掘,试图找到与冶铁有关的现象,目前这一工作已经有了可喜的收获。
 
  另外,这次多学科合作有很多尝试,如用于检测的标本,有些镜范标本是一分为四,三个单位同时在做检测。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检验哪一种方法更合适,哪一种方法对解决某个问题最有效。
 
  随后各位专家从项目设计、科技考古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如果把恢复古代社会比喻成组装一台机器,那么科技考古的同志基本上都是为这个机器做零件,而考古学是机器的基座。

王昌燧教授发言
 
  听完这些演讲之后,我想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崔剑锋老师的工作很有意义,关于如何判别镜范是否掺砂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粒度大小方面来考虑。如果掺砂,那么它在粒度分析中的曲线会有拐点,拐点部分的尺寸基本上和掺砂的尺寸相关。若是自然的风尘砂,曲线基本上会呈圆弧形,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这一方法还是可行的。
 
  关于范的使用次数问题,现在的观点和以前似乎有些不同。以前我们研究的范一般都是只使用一次,但是今天看到的这个范,在我看来,确实不像是一次性的。关于这一问题,用科技手段分析一下是很必要的,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它的梯度不是直接线形的,而是每次表面都有个高度,是曲线形或锯齿形的,那应该就可以证明是多次使用的。
 
  除上一种方法之外,还可以做成分上的分析,检测一下,看它有几层烧成温度,若表面烧成温度高里面烧成温度低,且是多次烧成的,那就证明确实是多次使用。多次使用和现在已有的认识是相悖的,这就要考虑它为什么会多次使用。以前一般都认为是没有同范镜的,只有同模镜。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就要重新考虑以前的一些铜镜到底是铜范镜,还是铜模镜?总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今后我们每做一个地点的研究,就要知道它总体布局的情况以及它和布局的关系。现在整体布局还不清楚,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它的总体布局清晰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它的布局是一次性布局,然后逐步添补,还是从战国至汉代,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拓宽的。时代变迁不仅会带来工艺上的变化,而且会在整体布局上有所体现。一个反常现象的出现,背后总有内在的原因,我们需要把这个内在原因研究清楚,所有分散地点的研究,最终还得从总体布局中找寻线索,归根到底只要总体布局认识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我曾经做过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恢复古代社会比喻成组装一台机器,那么科技考古的同志基本上都是为这个机器做零件,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个机器组装起来呢?那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考古发掘。说得更直观一点,就是考古学的背景,这一点相当于机器的基座,没有这个基座,我们做的零件做什么用,在这个机器上什么位置,都无从考虑。第二是要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理论和眼光,这一点相当于机器组装的说明书。结合这两点,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的关系就清楚了。科技考古要想真正地做好,必须和考古学相结合,否则就只是科技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并没有解决考古学问题。所以每个人在做科技考古工作的时候,都要带着一个思路,那就是自己要怎样去考虑考古学问题,要解决什么样的考古学问题,这样就会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才会明白自己和谁合作能把哪些问题解释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科技考古除了了解工艺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其背后的群体组织管理、群体的特征、专业化程度以及他们的食物来源等问题。

吴小红教授发言
 
  今天听了一天汇报,收获很大。从一个课题组合的角度来看,它是对一群冶铸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项目不仅让可能涉及到的学科和方法都参与进来,而且针对同一种或同一类遗物的研究,有多个学者共同来做研究。这样每个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且均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看法,这是该项目的宝贵之处。以往多是从冶金考古的角度来研究冶铸遗址,但这次却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主动启动这一项目,因此带来了不同的视角。这一项目的基础就是白云翔所长一再强调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有了良好的基础,这个项目才会越做越精彩。
 
  在每个报告的最后,每个学者都针对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充分交换已有信息的基础之上,罗列一些相关的核心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各种方法的利弊,这样研究工作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理想。从考古学的角度探讨手工业的发展,就不仅涉及到技术和工艺层次方面的研究,还得考虑其背后的社会生产组织结构等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当中,邀请多学科学者现场介入,这样才可能有更全面的思考。
 
  对每处遗迹现象的定位,判断它究竟是一个作坊?还是一个原料生产的地方?还是工匠生活的地方?会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单靠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学者自己是不可能解决的。如王明辉老师所做的人骨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婴幼儿以0-1岁的居多,年龄最大的为2岁。显然这些孩子应该是工匠的后代,那就是说他们是在这里孕育出生的,如果把外面长大的孩子带过来的话,人骨的年龄就会呈现多层次。如果这些孩子是在本地孕育出生的,那这些工匠在这里最长可能才居住两年,大部分是一年,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这是否是一个专门化的生产地点?这一地点是季节性的?还是长期性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及年代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研究,仅凭一人是无法解决的。
 
  赵志军老师在演讲的最后放了一张埃及金字塔的照片,其实是想告诉我们,除了了解工艺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其背后的群体组织管理、群体的特征以及他们是否是专门的工匠?他们的食物来源?他们的食物是自己种植的还是由另外一个群体供应的?总之,这个课题的设计和实施为详细解答手工业考古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视角。谢谢大家!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齐故城遗址研究既要开平方,也要开立方。

李延祥教授发言
 
  临淄齐故城是当时中国东方的一大冶金中心。从历史记载上看,冶铁术的起源可能和这个地区有关,所以白云翔所长选这个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将给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研究提供非常多的实物资料。
 
  从以前考古调查至现在考古发掘期间,我一直比较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这是一处青铜冶金遗址。通过以前的考察可知,齐故城里有单独炼铅的作坊,并发现了把冰铜炼成铜的炉渣,还发现有炼青铜合金的铜渣,当时的青铜是铅锡铜的合金,但我们却从未见到任何和冶炼锡有关的迹象。整个山东半岛甚至中原都不出产锡,所以要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密切关注齐故城遗址中铸造青铜的锡料的来源问题。假如发现单独的锡器,或高锡的制品或滴漏的锡颗粒,我们就可以把它提取出来,并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甚至锡的同位素方法,来探讨锡从哪来的,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齐故城遗址里面,发现了单独炼铅、炼铜的残渣,并推断铅应是在齐故城里面冶炼,而齐故城里面发现的铜冶炼只是整个工序的后半段,就是将铜矿石冶炼成冰铜,然后把冰铜运到齐故城,在齐故城里进一步处理成铜。所以推测它的前一段工序应在齐故城以外,我们一直怀疑在邹平那一带,因为之前在那里见到了采矿的工具,这样为了寻找铜料,我们需要在邹平一带做一些外围性的工作。所以在下一步关于青铜冶铸的工作中,齐故城既要开平方,也要开立方。开平方就是在地面上进行考察;开立方就是考古发掘。这两项工作需要同时进行。
 
  第三个问题是,齐故城是一个巨大的冶铁厂。但是我们需要判断齐故城里是否直接用原矿石做生铁冶炼。一般认为大量的铁是在齐故城以外冶炼的,然后再把铁送到齐故城里进行一些铸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众所周知,钢铁冶金技术的发明是建立在制钢方法中的炒钢技术发明的基础上的,这项技术在齐故城里是否存在?炒钢就是把生铁水放出来,像炒菜一样炒,炒的过程中里面的碳会被氧化,碳多了是生铁,碳的含量在1%以下是钢。在炒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炉渣,这个炉渣是高铁的炉渣,含铁量在70%-80%左右,只要加上石灰石,就可以直接炼生铁。齐故城里面出土的典型的生铁渣是不是把炒钢渣冶炼成生铁留下来的残渣?只有把出土的高铁炉渣做仔细的分析检测,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目前看来,这种炉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炒钢,另一种是炼块炼铁。块炼铁是另外一种工艺,但是生铁冶炼的时候一般不炼块炼铁,所以,这些高铁的炉渣很可能是炒钢制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出土的锻造成型的铁制品进行详细地检测,里面的夹杂物的种类,如若包含有高钙、磷和高锰的夹杂物,那就与炒钢工艺相符合。炒钢工艺大致在中国战国到汉代时期出现,直到现在仍在使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评价“炒钢技术是震撼大地的一项技术发明”。这项技术使中国在长达1700多年里在冶铁领域独占鳌头,所以这是中国钢铁冶金技术上很重大的一项发明。希望能够在齐故城里面,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把它的年代、技术类型、具体产品都探讨清楚。
 
  另外,齐故城里面或者齐故城以外的炼铁遗址中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有学者一直怀疑这些矿石来自铁山,通过检测发现铁山上的矿石含有微量的铜,如果我们在炉渣或者铸造的铁制品当中也发现含有微量的铜,那就有可能是来源于铁山。但是一般含铜的铁矿并不是好的铁矿,因为把它制成炒钢或锻钢制品时,铜是有害元素。因此,齐故城的冶炼业中的矿石可能不是只有铁山一个来源,它很可能也来自周边其他的质量更好的铁矿。
 
  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如齐故城冶铸遗址目前发现很多铸造时所使用的陶范,其中有铸铁器的范、有铸钱的范、铸铜镜的范,但没有发现金属范。除了铸铁范,其他几种陶范之间有系统的差别吗?在配料方面,做一般铁器的范是怎样的?做钱的范是怎样的?假如镜范的配方是独特的,那就需要考虑它为什么用这样一个独特的配方?这是否与镜子的造型、花纹等相关?
 
  总之,建议齐故城冶铸遗址考古和研究下一步的主要工作:首先要在城里面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并做好年代测定的工作;其次要考虑到一些重要的原料可能是从齐故城以外的矿点来的;最后就是要把齐故城作为坐标中心点,考虑在整个齐国的范围之内,它的物料供应、产品原料的供应问题。
 
  这是我的想法,谢谢各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凡事预则立”,科技考古是从特殊的角度去探索传统考古学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

袁靖研究员发言
 
  我们这次会议的内容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听了之后,有很大启发。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白云翔所长就做了很好的设计,由科技中心的赵志军老师组织科技中心的团队参加。后来很多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也参与进来做研究。中期研讨会就已经出了这些好的研究成果,这是令人振奋的。下一步我们就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研究。原来只是对齐故城冶铸遗址做研究,但是从今天的发言可以看到,也有和冶铸没有直接关系的研究内容,如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以及人骨研究等方面,其实它们与考古遗址的研究内容是交杂在一起,紧密相关的。在这个基础上怎样把各个领域的问题凝练得更好,怎样把技术路线设计得更加完善,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我们只有把问题考虑地很全面,才能够做地更好。比如需要把采样的方法设计得更加全面一点,把采样的对象选择得更加准确,更能够反映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廉海萍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和崔剑锋、罗武干两位老师的研究结果并不吻合。还有白所提到的墨鱼骨问题,据他的推测,遗址中发现的墨鱼骨可能有两个用途,一个是止血。因为当时肯定没有手套,所以若是工匠们干活时手出血了,就可能用墨鱼骨止血;另一个用途,推测是把墨鱼骨磨成灰掺到陶范里面。关于后一种用途,吕鹏博士昨天在整理材料的时候,也提到了。我们要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性,然后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科技考古是从特殊的角度去探索传统考古学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秉承将今论古的原则,我们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去探讨过去,那么研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假如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出现,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去完善我们的研究思路,这样才能把研究工作进一步顺利地开展下去,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益,才能够提高科学性。也就是说多学科的合作,不是各个学科各干各的,最后把大家的成果汇总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古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考古学面对的材料涉及到各个领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各个学科要做好自己的研究,同时要明白自己的研究在总体研究中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及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后把这些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跨学科的成果。我们考古学的真正学术价值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也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不同之处。最后非常感谢让我参加这次会议。
 
(本文系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科技考古与手工业考古”研讨会

群贤毕至 见微知著——“科技考古与手工业考古”中期研讨会专家精彩解读

发布时间:2014-05-15

  各个项目汇报结束后,白云翔所长首先感谢各位报告人非常精彩的报告,同时针对项目内容做了一些说明。
 
  第一,今天所汇报的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还不全面,目前只是阶段性成果。从2012年到现在,齐故城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继续,材料的整理还在展开,现在考古学发掘还无法为科技考古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考古学背景。目前我们大致了解了第一地点和第二地点的情况,但部分战国和汉代的遗存还未分开。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加大田野考古发掘力度的基础之上,尽快展开全面的资料整理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后,给各位学者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考古学背景。这样大家可以把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齐故城冶铸遗址考古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带着一定的问题意识来展开多学科合作。目前在多学科合作领域,尤其是科技考古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已普遍展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和很大的进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有些科技考古项目设计的时候,问题意识还不够突出,在做科技检测或分析的时候,并不清楚是要解决哪些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整体上加强问题意识。齐故城冶铸遗址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是带着一些核心问题来进行多学科合作的。通过今天的报告就可以看到,在手工业考古领域里,这次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环境、动物、植物、人文的问题,包括工匠,甚至工匠的子女问题。
 
  第三,因为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有些问题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如潜伟教授提到西关西遗址中发现的炉渣是玻璃态的,这一状态显示它的冶炼工艺可能会更高一些。其实早在1975年,我在那里参加发掘工作时就发现过这一现象。但这里有一个考古学背景需要说明,西关西遗址位于齐故城小城里,那里是当时的宫殿区,是不可能炼铁的,这一问题我们在齐故城考古报告里也谈到了。发现玻璃态炉渣的遗址可能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整个齐故城作为诸侯国的都城和郡治废弃以后,它才开始炼铁的。由于考古工作者未对此事做详细说明,让大家产生了误解,在此做一个澄清。
 
  这个项目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手工业问题,也就是手工业技术,包括它的工艺流程、技术特征、具体技术特点等问题。对此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齐故城冶铸遗址性质的问题。该遗址究竟是冶铁、铸铁还是铁器的处理?第二是铸钱的问题。考古发现出土了一些半两钱钱范,所以钱范的制作工艺和工艺流程,也需要我们进行研究。第三是铸镜问题。过去我们曾在调查中采集过一些镜范,并做了研究,但因是采集的遗物,在科学性上有所限制。这次在考古发掘出土的镜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铜镜铸造工艺技术,尤其是镜范的铸造问题来开展工作。因为一切青铜铸造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范,只要把范铸造的问题解决了,青铜冶铸整个铸造环节领域的根就解决了。在这方面,过去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来自于推测或分析、推论,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铜镜产品的流通和使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第一个问题的进展不大,虽然我们已经调查确认了14个遗址,但实际上目前仅对一个遗址中的三个点进行了考古发掘。今年我们在刘家寨开了一个新点进行补充发掘,试图找到与冶铁有关的现象,目前这一工作已经有了可喜的收获。
 
  另外,这次多学科合作有很多尝试,如用于检测的标本,有些镜范标本是一分为四,三个单位同时在做检测。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检验哪一种方法更合适,哪一种方法对解决某个问题最有效。
 
  随后各位专家从项目设计、科技考古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如果把恢复古代社会比喻成组装一台机器,那么科技考古的同志基本上都是为这个机器做零件,而考古学是机器的基座。

王昌燧教授发言
 
  听完这些演讲之后,我想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崔剑锋老师的工作很有意义,关于如何判别镜范是否掺砂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粒度大小方面来考虑。如果掺砂,那么它在粒度分析中的曲线会有拐点,拐点部分的尺寸基本上和掺砂的尺寸相关。若是自然的风尘砂,曲线基本上会呈圆弧形,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这一方法还是可行的。
 
  关于范的使用次数问题,现在的观点和以前似乎有些不同。以前我们研究的范一般都是只使用一次,但是今天看到的这个范,在我看来,确实不像是一次性的。关于这一问题,用科技手段分析一下是很必要的,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它的梯度不是直接线形的,而是每次表面都有个高度,是曲线形或锯齿形的,那应该就可以证明是多次使用的。
 
  除上一种方法之外,还可以做成分上的分析,检测一下,看它有几层烧成温度,若表面烧成温度高里面烧成温度低,且是多次烧成的,那就证明确实是多次使用。多次使用和现在已有的认识是相悖的,这就要考虑它为什么会多次使用。以前一般都认为是没有同范镜的,只有同模镜。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就要重新考虑以前的一些铜镜到底是铜范镜,还是铜模镜?总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今后我们每做一个地点的研究,就要知道它总体布局的情况以及它和布局的关系。现在整体布局还不清楚,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它的总体布局清晰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它的布局是一次性布局,然后逐步添补,还是从战国至汉代,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拓宽的。时代变迁不仅会带来工艺上的变化,而且会在整体布局上有所体现。一个反常现象的出现,背后总有内在的原因,我们需要把这个内在原因研究清楚,所有分散地点的研究,最终还得从总体布局中找寻线索,归根到底只要总体布局认识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我曾经做过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恢复古代社会比喻成组装一台机器,那么科技考古的同志基本上都是为这个机器做零件,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个机器组装起来呢?那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考古发掘。说得更直观一点,就是考古学的背景,这一点相当于机器的基座,没有这个基座,我们做的零件做什么用,在这个机器上什么位置,都无从考虑。第二是要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理论和眼光,这一点相当于机器组装的说明书。结合这两点,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的关系就清楚了。科技考古要想真正地做好,必须和考古学相结合,否则就只是科技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并没有解决考古学问题。所以每个人在做科技考古工作的时候,都要带着一个思路,那就是自己要怎样去考虑考古学问题,要解决什么样的考古学问题,这样就会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才会明白自己和谁合作能把哪些问题解释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科技考古除了了解工艺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其背后的群体组织管理、群体的特征、专业化程度以及他们的食物来源等问题。

吴小红教授发言
 
  今天听了一天汇报,收获很大。从一个课题组合的角度来看,它是对一群冶铸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项目不仅让可能涉及到的学科和方法都参与进来,而且针对同一种或同一类遗物的研究,有多个学者共同来做研究。这样每个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且均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看法,这是该项目的宝贵之处。以往多是从冶金考古的角度来研究冶铸遗址,但这次却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主动启动这一项目,因此带来了不同的视角。这一项目的基础就是白云翔所长一再强调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有了良好的基础,这个项目才会越做越精彩。
 
  在每个报告的最后,每个学者都针对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充分交换已有信息的基础之上,罗列一些相关的核心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各种方法的利弊,这样研究工作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理想。从考古学的角度探讨手工业的发展,就不仅涉及到技术和工艺层次方面的研究,还得考虑其背后的社会生产组织结构等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当中,邀请多学科学者现场介入,这样才可能有更全面的思考。
 
  对每处遗迹现象的定位,判断它究竟是一个作坊?还是一个原料生产的地方?还是工匠生活的地方?会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单靠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学者自己是不可能解决的。如王明辉老师所做的人骨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婴幼儿以0-1岁的居多,年龄最大的为2岁。显然这些孩子应该是工匠的后代,那就是说他们是在这里孕育出生的,如果把外面长大的孩子带过来的话,人骨的年龄就会呈现多层次。如果这些孩子是在本地孕育出生的,那这些工匠在这里最长可能才居住两年,大部分是一年,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这是否是一个专门化的生产地点?这一地点是季节性的?还是长期性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及年代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研究,仅凭一人是无法解决的。
 
  赵志军老师在演讲的最后放了一张埃及金字塔的照片,其实是想告诉我们,除了了解工艺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其背后的群体组织管理、群体的特征以及他们是否是专门的工匠?他们的食物来源?他们的食物是自己种植的还是由另外一个群体供应的?总之,这个课题的设计和实施为详细解答手工业考古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视角。谢谢大家!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齐故城遗址研究既要开平方,也要开立方。

李延祥教授发言
 
  临淄齐故城是当时中国东方的一大冶金中心。从历史记载上看,冶铁术的起源可能和这个地区有关,所以白云翔所长选这个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将给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研究提供非常多的实物资料。
 
  从以前考古调查至现在考古发掘期间,我一直比较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这是一处青铜冶金遗址。通过以前的考察可知,齐故城里有单独炼铅的作坊,并发现了把冰铜炼成铜的炉渣,还发现有炼青铜合金的铜渣,当时的青铜是铅锡铜的合金,但我们却从未见到任何和冶炼锡有关的迹象。整个山东半岛甚至中原都不出产锡,所以要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密切关注齐故城遗址中铸造青铜的锡料的来源问题。假如发现单独的锡器,或高锡的制品或滴漏的锡颗粒,我们就可以把它提取出来,并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甚至锡的同位素方法,来探讨锡从哪来的,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齐故城遗址里面,发现了单独炼铅、炼铜的残渣,并推断铅应是在齐故城里面冶炼,而齐故城里面发现的铜冶炼只是整个工序的后半段,就是将铜矿石冶炼成冰铜,然后把冰铜运到齐故城,在齐故城里进一步处理成铜。所以推测它的前一段工序应在齐故城以外,我们一直怀疑在邹平那一带,因为之前在那里见到了采矿的工具,这样为了寻找铜料,我们需要在邹平一带做一些外围性的工作。所以在下一步关于青铜冶铸的工作中,齐故城既要开平方,也要开立方。开平方就是在地面上进行考察;开立方就是考古发掘。这两项工作需要同时进行。
 
  第三个问题是,齐故城是一个巨大的冶铁厂。但是我们需要判断齐故城里是否直接用原矿石做生铁冶炼。一般认为大量的铁是在齐故城以外冶炼的,然后再把铁送到齐故城里进行一些铸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众所周知,钢铁冶金技术的发明是建立在制钢方法中的炒钢技术发明的基础上的,这项技术在齐故城里是否存在?炒钢就是把生铁水放出来,像炒菜一样炒,炒的过程中里面的碳会被氧化,碳多了是生铁,碳的含量在1%以下是钢。在炒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炉渣,这个炉渣是高铁的炉渣,含铁量在70%-80%左右,只要加上石灰石,就可以直接炼生铁。齐故城里面出土的典型的生铁渣是不是把炒钢渣冶炼成生铁留下来的残渣?只有把出土的高铁炉渣做仔细的分析检测,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目前看来,这种炉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炒钢,另一种是炼块炼铁。块炼铁是另外一种工艺,但是生铁冶炼的时候一般不炼块炼铁,所以,这些高铁的炉渣很可能是炒钢制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出土的锻造成型的铁制品进行详细地检测,里面的夹杂物的种类,如若包含有高钙、磷和高锰的夹杂物,那就与炒钢工艺相符合。炒钢工艺大致在中国战国到汉代时期出现,直到现在仍在使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评价“炒钢技术是震撼大地的一项技术发明”。这项技术使中国在长达1700多年里在冶铁领域独占鳌头,所以这是中国钢铁冶金技术上很重大的一项发明。希望能够在齐故城里面,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把它的年代、技术类型、具体产品都探讨清楚。
 
  另外,齐故城里面或者齐故城以外的炼铁遗址中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有学者一直怀疑这些矿石来自铁山,通过检测发现铁山上的矿石含有微量的铜,如果我们在炉渣或者铸造的铁制品当中也发现含有微量的铜,那就有可能是来源于铁山。但是一般含铜的铁矿并不是好的铁矿,因为把它制成炒钢或锻钢制品时,铜是有害元素。因此,齐故城的冶炼业中的矿石可能不是只有铁山一个来源,它很可能也来自周边其他的质量更好的铁矿。
 
  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如齐故城冶铸遗址目前发现很多铸造时所使用的陶范,其中有铸铁器的范、有铸钱的范、铸铜镜的范,但没有发现金属范。除了铸铁范,其他几种陶范之间有系统的差别吗?在配料方面,做一般铁器的范是怎样的?做钱的范是怎样的?假如镜范的配方是独特的,那就需要考虑它为什么用这样一个独特的配方?这是否与镜子的造型、花纹等相关?
 
  总之,建议齐故城冶铸遗址考古和研究下一步的主要工作:首先要在城里面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并做好年代测定的工作;其次要考虑到一些重要的原料可能是从齐故城以外的矿点来的;最后就是要把齐故城作为坐标中心点,考虑在整个齐国的范围之内,它的物料供应、产品原料的供应问题。
 
  这是我的想法,谢谢各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凡事预则立”,科技考古是从特殊的角度去探索传统考古学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

袁靖研究员发言
 
  我们这次会议的内容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听了之后,有很大启发。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白云翔所长就做了很好的设计,由科技中心的赵志军老师组织科技中心的团队参加。后来很多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也参与进来做研究。中期研讨会就已经出了这些好的研究成果,这是令人振奋的。下一步我们就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研究。原来只是对齐故城冶铸遗址做研究,但是从今天的发言可以看到,也有和冶铸没有直接关系的研究内容,如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以及人骨研究等方面,其实它们与考古遗址的研究内容是交杂在一起,紧密相关的。在这个基础上怎样把各个领域的问题凝练得更好,怎样把技术路线设计得更加完善,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我们只有把问题考虑地很全面,才能够做地更好。比如需要把采样的方法设计得更加全面一点,把采样的对象选择得更加准确,更能够反映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廉海萍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和崔剑锋、罗武干两位老师的研究结果并不吻合。还有白所提到的墨鱼骨问题,据他的推测,遗址中发现的墨鱼骨可能有两个用途,一个是止血。因为当时肯定没有手套,所以若是工匠们干活时手出血了,就可能用墨鱼骨止血;另一个用途,推测是把墨鱼骨磨成灰掺到陶范里面。关于后一种用途,吕鹏博士昨天在整理材料的时候,也提到了。我们要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性,然后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科技考古是从特殊的角度去探索传统考古学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秉承将今论古的原则,我们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去探讨过去,那么研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假如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出现,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去完善我们的研究思路,这样才能把研究工作进一步顺利地开展下去,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益,才能够提高科学性。也就是说多学科的合作,不是各个学科各干各的,最后把大家的成果汇总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古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考古学面对的材料涉及到各个领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各个学科要做好自己的研究,同时要明白自己的研究在总体研究中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及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后把这些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跨学科的成果。我们考古学的真正学术价值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也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不同之处。最后非常感谢让我参加这次会议。
 
(本文系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校)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